江婷 常清
摘 要:南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是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薄弱,幼儿园衔接工作片面化、表面化,教师专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开展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长、小学和幼儿园共同重视开展衔接工作,明确衔接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协作,加强沟通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满足幼儿的成长发展需求。
关键词:农村;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77
1 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至小学的过渡性教育阶段,即普遍意义上所述的“入学准备”阶段,此阶段的教育旨在保证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时能够具备一定的心理与生理素质,以应对小学的课程难度、教学管理模式、行为规范要求等。大众对幼小衔接的人数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最明显的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出现断层,这体现在小学知识和幼儿园知识的跨度大、难度高。幼儿园的任务是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小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幼儿园和小学的任务都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但是与幼儿园相比,小学里面儿童接触到的学校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人际交往关系等都大相径庭。
2 南疆农村地区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1 家长幼小衔接意识不强
以和田地区的某一农村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距离和田市大约15公里,该区域内家长大部分从事农业和养殖业,家长学历普遍为小学或者初中,笔者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了解到一个班级能运用国家通用语言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甚少,大部分的家园联系必须借助翻译软件或者是双语教师的协助。因此,部分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是从学校教育开始的,大部分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掌握仅处于简单的交流阶段,在幼儿园中的集体学习有限,也不能完全顾及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造成农村地区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效果不佳。
家长受其自身文化程度和语言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对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的重视相对比较欠缺,不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大部分家长普遍认为上小学是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是幼儿自然接受的事情。具体表现在家长日常接送幼儿时很少主动了解幼儿的在园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家园活动参与率不高。
2.2 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表面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目前幼儿园工作的开展大都较为关注幼儿智力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幼儿健康的身體、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重在幼儿知识能力的衔接和学习环境的衔接,不重视幼儿体、德、美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衔接。
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是在大班下半学期的教学计划中体现的,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有:我要上小学了、请小朋友谈谈对小学的了解、参观小学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突击性的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2.3 教师缺乏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幼小衔接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解决教师匮乏的问题,招聘的部分“临聘”教师专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地区,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内较为专业且有丰富经验的领头人较少,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缓慢。
另一方面,招聘的新教师在少数民族幼儿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师幼交流,家校联系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造成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不佳。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例如: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教师到市区观摩公开课、主题活动和幼小衔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摩学习后,农村幼儿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吸收观摩学习的成果。
2.4 幼小衔接片面化、单向化
在衔接方面,幼儿园为了幼儿能够了解小学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小学的一日活动、模拟小学生活等,主动向小学方面靠拢。但是在此过程中,其熟悉的过程是幼儿园一方面的单向化活动,幼儿园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向小学方面靠拢得较多,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面,借此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基础,而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少。但幼儿园所做的准备往往是片面化的,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至于造成幼小衔接单向化。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比较传统、单一,不利于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教育。
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教育不仅要“解惑”更要“授道”,幼儿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育不能只注重对幼儿智力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农村地区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关注较多的是幼儿的智力发展方面,幼儿园的阶段测试以及开设的课程大都是围绕着幼儿智力的发展,对幼儿自理、意志力、道德修养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较少。
3 南疆农村地区做好幼小衔接的对策
3.1 帮助家长树立幼小衔接的教育观念
通过学校和村委会的宣传,家长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小衔接工作,配合学校以及村委会的幼儿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在家庭中给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等。例如:培养幼儿养成规律的小学作息习惯;准备学习用品,在暑假期间把孩子上小学要用的学具提前准备好,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参考听从孩子的意见,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提前准备的好习惯;营造上小学的仪式感,帮孩子做好角色定位,上小学前,给孩子营造仪式感,是帮助孩子顺利过渡的好办法。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进入小学的心愿卡,写上对孩子入学的祝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等以及孩子上小学想要做的事情等,让孩子觉得入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或者和孩子约定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后生活上要学会自理、学习上要持之以恒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要做好对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提升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支持,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做入学准备,一方面,通过共同参与入学准备,让幼儿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因为幼儿对于新的东西总是充满新鲜和好奇以及探究感的,期待着能尽早地探索发现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也让幼儿知道入学后将要做些什么,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并且学习伴随着成长要掌握的本领,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而获得成就感,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父母和孩子一起准备入学工作,幼儿知道了父母对自己要上小学很重视,认识到上小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喜欢上小学。
3.2 幼儿园要加强全面教育工作
幼儿园在幼儿入园时做好进入小学的贯穿教育。从幼儿一入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自制力、意志力等,为幼儿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做好准备;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积极性等,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另外,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与幼儿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逐步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头脑。教师也要关心关爱幼儿,注重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性,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培养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农村幼儿园要与同村小学学校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小学学习的特点,从小学教学和一日规范具体制定幼小衔接教育内容,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加强交流和互动,双方协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参观、体验小学的学习和环境,让他们提前感受小学校园的氛围,了解小学的学习和一日流程。幼儿园制定科学的模拟小学课堂方案,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小学课堂的活动,在模拟课堂时也可以邀请小学教师进行示范讲课,幼儿提前感受小学课堂,在开展模拟课堂后,引导幼儿谈论对模拟课堂的感受,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引导,激发幼儿对小学课堂学习的热情,萌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情愫。
3.3 稳步提升教师各项专业素质
首先,确保幼儿园教师的数量,固定每个班级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频繁更换教师,容易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下降,针对交流方面有困难和专业能力较低的教师,配置可以相互协作、相互提升的教师,确保教师对农村地区幼儿的教育有信心,而且与学生的相处中师幼情感也在逐步上升,更加坚定了教师的教育信念,使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其次,幼儿园应邀请经验和专业知识都较为丰富的专家型教師来幼儿园进行指导,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在科学的正确地引导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会得到逐步提高。另外,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我国教育目的和方针的指导,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系统的教师培训学习计划,规范教师在专业成长和幼小衔接方面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进修和自我提高业务学习,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能力水平和专业研究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要合理整合幼儿园的资源,结合实际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元化活动,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利用节日、主题活动、民族特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探究节日来历、民族文化,感受节日氛围,体验发展的喜悦。
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对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教师研究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时刻自省、反思、完善、提高,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4 小学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
小学要做好幼儿入学前和入学后的适应教育。入学前,小学不仅要配合幼儿园提供的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并且小学也要依据自身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的要求,安排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小学在配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的同时,应该提出小学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幼儿园进行协调,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计划。例如可以安排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指导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小学课堂、课堂要求等,通过和幼儿园教师的提前联系,了解幼儿的大概情况,针对幼儿的差异性,提前做好因材施教的计划。
首先,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儿的入学适应期,在教室环境上,可以邀请幼儿园老师一起打造入学适应期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一入学就能产生亲切感,刚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其次,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化新课改的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适当借鉴幼儿园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机械的教学方法改变为重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并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再次,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校。在教师的带领下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形成班集体核心,借此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的高效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且具有独立个性。结合南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稳步提升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引导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减轻幼儿进入小学的负担,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爱新觉罗梅.浅析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师,2020,(04).
[2]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09).
[3]丁爱勤.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J].新智慧,2022,(06).
[4]保利军,王明明.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