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2023-06-28 05:30:25张睿陈莉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传播学建议方法

张睿 陈莉霞

摘 要:公示语英译对城市文化和形象对外传播有重要意义,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在传播学指导下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和传播目的、传播场合方面对常熟市沙家浜·虞山尚湖风景区公示语及翻译语料进行分析,列举景区公示语英译的几个方法并提出规范化建议,以期推动景区公示语英译质量的提高和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传播学;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12

0 引言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城市旅游公示语是城市语言、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文化、形象对外传播重任。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商务人士、游客。然而,沙家浜·虞山尚湖风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频出,影响其城市形象和文化对外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分析该景区英译状况,探究相应翻译方法,以完善该景区公示语翻译,推动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

1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研究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翻译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或是科技文体的翻译,它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传播。

1946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的基本传播过程,即: 5W传播模式,并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对进行全面论述,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一项经典成果。5W即: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5W传播模式引申出五大研究课题,即传播的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库尔特·勒温提出了“守门人”概念,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层面和方法。“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负责过滤和筛选所接受到的信息,决定信息是否继续流通。

2 传播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分析

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强调翻译研究中须充分考量传播的性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的传播,翻译研究涉及两种语言的实际问题。吕俊(1997)则提出“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的观点,并在5W原则基础上增加传播目的和传播场合,为翻译的传播学研究构建基本内容框架。翻译是原语和目的语依托文本,凭借媒介,通过译者和读者重新解读来进行的信息传递、流通的动态过程。5W模式和传播目的、场合两要素,以及“守门人”概念对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有指导意义。

2.1 传播场合和传播目的

沙家浜为红色旅游基地,虞山、尚湖富含文化底蕴,其公示语英译对于常熟市文化软实力提高及特色文化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2 控制分析

控制分析对应传播者(Who)或信息的来源,负责采集、整理、傳递信息。沙家浜·虞山尚湖景区公示语的译文传播者为译者、审校、赞助者等,其中译者作为原文的接受者和译文的传播者,承担分析原文再转化为受众可接受的译文进行传播的责任。因此,译者须精通双语,履行“守门人”职责,筛选并传播对译文受众有用的信息。

2.3 内容分析

传播内容即公示语蕴含的信息。景区公示语包含常识型公示语和文化型公示语。常识型公示语承载较少甚至不包含文化信息,仅向游客传播相应的指示、提示、限制或警告,如:“入口Entrance”“注意脚下Mind Your Step”等。译者应尽量使用目的语中相应的翻译标准,以达成最佳传播效果。文化型公示语承载文化信息,主要体现为旅游简介、民俗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该类公示语要求译者对景区历史文化背景等有深刻了解,并且对目的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掌握充分。

2.4 媒介分析

媒介是承载、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该景区内公示语信息传播媒介为各类公示牌、宣传册图片及文字信息。

2.5 受众分析

受众即传播的接受对象,信息到达的目的地。景区公示语译文受众是翻译效果的检验者,是信息传播的最终归宿,是翻译传播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环。

2.6 效果分析

传播效果是信息到达目的地后引起的受众反应,是检验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对于常识型公示语,可采用目的语内标准译法,以最简明的方式达成最佳传播效果;对于文化型公示语,译者需要使译文读者产生尽可能接近原作读者所获得的效果,输出中国文化。

3 传播学视域下的景区公示语翻译方法

3.1 不译

景区公示语译文受众为外国游客,因此,仅面向国内游客或工作人员的译文应选择不译。例:

原文及原译文:

免票:

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Active army with his/ her valid certificate.

离休干部凭国务院或中央军委颁发的有效证件,并可免一名护工。

Retired cadres shall present valid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r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and may be excused from accompanying one person.(in Shajiabang Scenic Area)

满足上述要求可享受优先政策的“军人”“离休干部”指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其他特殊身份证明的国内游客,与外国游客无关,不译。

3.2 借用

吕和发指出,英语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沿袭性。借用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能较少读者理解障碍,更好地传播。该策略的使用有两种情况。

常识型公示语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环境中,翻译过程中可采用通用译法。此类公示语翻译可参考2017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如:

原文:小心脚下,当心落水

原译文:Caution,drown.

原译文将当心落水译为“drown,淹没,淹死”,脱离原意,且容易引起目的语受众恐惧。根据《规范》该公示语可译为“Caution// Deep Water”。

文化型公示语承载中国特色历史、文化信息。含有已经在目的语环境中广为接受的中国特色文化、表达的公示语,应采用相应的译法。如:

原文:八卦戏水池

原译文:Eight Trigram Frolicking- in Pond

经查询,“八卦”可译为“Eight Trigrams”。但是作者通过搜索音译“Bagua”,发现维基百科收录该词条。“八卦 Bagua”与“风水 Feng Shui”“太极 Taiji”等文化负载词为目的语文化广泛接受。这种情况下宜译为“Bagua Pond”,以对外传播中国特色文化。

在翻译公示语时,应尽量使用目的语中已存的具有相同功能,适用于相同场合的表达方式,高效传播信息。对于一些为目的语广泛接受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也应采用相应译法,使文化“走出去”。

3.3 直译+解释

沙家浜·虞山尚湖风景区历史文化背景深厚,涉及中国特色历史文化的公示语译文承载传播文化的责任。对于此类公示语,可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如:

原文:以《新四军军歌》歌词命名的东进桥,……桥宽7.7米,意在告诫人们不忘“七七卢沟桥事变”;……

原译文:East Forward Bridge gets its name from the New Fourth Army Song…the bridge is 7.7 meters wide,reminding people of the Lugouqiao Incident of July 7,1937; …

该例中,对于特定名称“东进桥”,为达到传播完整信息目标,可在音译后作解释,即“Dongjin Bridge(Dongjin means marching eastward)”。“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于中国人铭心刻骨,但英语文化中的人未必了解这段历史。沙家浜景区作为红色旅游基地,旨在纪念抗战历史,警钟长鸣。此处可采用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即“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on July 7th,1937,which marked the start of the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fter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troops launched a sudden attack on Chinese troops quartered at Lugou Bridge.”

3.4 省译

英文公示语通常简洁明了,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而中文公示语往往重韵律。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公示语英译过程可以通过省译简化译文,突出中心信息,实现更好地传播。

原文:隐湖长廊

漫游长廊,移步换景,湖光水色,若隐若现;莲花、岸柳、芦苇、水上茶庄、湖中游船,尽收眼底。鱼翔淺底,鹰击长空,好一派“垂杨环水水环村,短棹无声客到门”的江南水乡风光。

原译文:Lakeside Veranda

The veranda offers a fantastic lake view which changes as you walk along,giving you an indelible impression of the water-borne country of Jiangnan.

该例原文使用大量四字格和对偶,但并未负载有用信息若一一翻译,则译文冗长而无中心。因此原译文使用省译策略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心,该例译文仅需保留“隐湖长廊 Lakeside Veranda”。

4 传播学视域下对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建议

4.1 提高译者能力和素养

译者在景区公示语译文的传播中起关键作用。作为原文的接受者和译文的传播者,译者需要完全理解原文意思,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译文。同时,作为“守门人”,译者还承担着筛选信息的职责。因此,译者必须提高翻译素养,掌握中英文语言习惯及文化差异,以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继而传播城市形象为目标进行翻译。

4.2 加强审查和监管

景区公示语的监管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部门、景区负责人、文化教育部门等等。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需要相关部门及公众的参与和配合,严格挑选译者、严格把控公示语翻译质量、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认识到公示语翻译质量与特色文化、城市形象传播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5 结语

公示语翻译对外国游客在华日常生活、交通、旅游至关重要。城市景区公示语翻译有利于特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作者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对于常识型公示语,译者要注意遵循目的语中相应标准表达;对于文化型公示语,译者要注意积极对外传播同时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2223.

[2]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20.

[3]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1997,(02):4045.

[4]胡正荣,段鹏,张磊,等.传播学总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925.

[5]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4141.

[6]沃尔弗拉姆·威尔斯.翻译学:问题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14.

[7]张生祥.翻译传播学:理论建构与学科空间[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01):116120.

[8]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S].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7.

[9]惠宇,杜瑞清.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第二版)[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22.

[10]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術,2005,(02):2126+35.

猜你喜欢
传播学建议方法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可能是方法不对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7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5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