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2023-06-28 01:20:52彭晓英张庆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智能财务新商科人才培养

彭晓英 张庆华

摘 要: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给会计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面向商业数字化,积极探索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新道科技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展开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校企合作,包括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共建资源、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实现了双主体协同育人,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

关键词:智能财务;新商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29

0 引言

2018年,国家教育部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工程。其中,“新文科”提倡文理交叉,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新商科”则是在“新文科”理念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的信息技术有效支撑下,针对传统商业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模式进行的融合创新,其目的是为我国数字经济提供强大发展动力和人才保障。

从高等教育理念视角,“新商科”是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知识的重组交叉,它不仅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商科课程,而且采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新稿件”打破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壁垒,并整合理、工、文、法等多科知识,揭示了基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全球化商业文明新规律,以此促进商科教育内容深化与内涵创新。“新商科”具有系统性、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等特征,相对于传统商科而言,它是放在科技革命、商业业态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的“新”,是突破传统商科思维模式的“新”。

同时,“新商科”理念对会计行业人才培养意义深远。财政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会计信息网络和架构,以会计智能化为目标,不断推进会计现场工作的实时化、智能化、系统化,不断适应新商业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这给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提出了研究的新课题,财务和会计工作内容、目标、场景及相关会计工具都产生了巨大转变,这也引发了行业专家学者们对数智环境下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

贵州商学院从2018年开始倡导“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学校最早的教学单位,会计学院始终坚持传承与发展,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开展新商科背景下的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在与学校75年发展历史同行、与时代发展同步过程中,会计学院强调立德树人,坚持传承“尚信塑品,致用立身”校训精神。在新商科背景下,学院面向商业数字化,顺应“新商科”发展趋势,重点研究探索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1 新商科背景下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理念

1.1 转变思维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变了经济形态、商业模式,随着这些技术更新的速度增加,信息可实现瞬间共享,知识生产会在开放的平台上交流,为了与此相适应,学科知识的组织方式也要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新的商业背景对财务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商科人才要适应新的商业规律,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更多的新技术。为培养适应新商科背景的财务人才,要转变思维,把新技术、新的商业思维融入到财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設中,以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智能财务人才培养定位,强化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教育特点,重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技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1.2 深度产教融合

新商科具有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特征,新金融、新管理、新营销、新财务等一系列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随之产生新的岗位需求,智能财务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过对接企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开展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始,就要将企业纳入到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包括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平台构建、就业等,以实现共建资源、合作共赢,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特色,符合社会需求。

1.3 加强学科交叉

新商科具有融合性和交叉性,融合性既是专业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又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交叉性既是商科、工科、人文等不同学科的交叉,也是优势商业领域间的交叉。因此,新商科背景下智能财务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融合商科、工科、理科等相关知识的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协同创新。

2 主要举措

2.1 大数据赋能,重构智能财务课程体系

学院要结合新商科的特征,凸显新商科理念,根据智能财务人才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构建一个“充分覆盖、应用为本、高低搭配、分层实施”的智能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智能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构建“商、智、财”三维度融合的专科课程体系。

(2)充分体现技术支撑和人文渗透的学科交叉融合理念。

(3)在现有课程体系上合理裁剪,不断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类课程,训练学生计算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财务大数据的采集、清洗、处理、分析、可视化等具体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类课程学分,同时加强对商业理论和实践的训练,提升学生商业管理意识和解决复杂经营问题的相关能力。如图1所示。

2.2 技术支持,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为了应对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师资不足的问题,新道公司、鼎信诺公司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对第一次上新技术课程的老师进行跟课和随堂指导,使老师快速掌握课程的内容,对实验课教学环境和平台随时在线或现场进行调整和修改。企业还经常对学院师生开展课程培训和讲座,使师生了解智能会计发展的前言和后续课程的内容框架。每年接纳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调研,带领部分师生参与智能会计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并在我院组办了商科大数据分析大赛、“一带一路”金砖大赛,同时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指导。

2.3 产教融合,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2.3.1 建设校内智能化实践教学平台

为满足智能化环境下高起点培养学生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力和财务专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会计学院积极打造智能化校内实践平台“云会计和智能财务共享实验室”,引入新道公司的智能财务软件,开设了财务大数据分析实验、财务共享服务实验、业财融合实验等课程。实验室配置了智能收单机器人和开票机器人,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处理流程的教学开展中,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智能会计类课程。学院与新道公司共建了“财务数字化研究基地”,由企业对相关师资进行培训,学校师生在学习智能财务机器人相关理论和工作原理过程中,与企业共同进行二次开发,获得已申请智能财务软件著作权2项。学院还与贵州航信共建了“智能财税一体化服务研究基地”,师生利用基地进行财税实操训练,参与中小企业财税咨询服务。

2.3.2 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

会计学院与用友网络科技公司、娃哈哈贵州分公司等23家企业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内容包括:

(1)接受实习实践。每年接收300余人次的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2)联合开发课程。会计学院积极组织我校相关老师和其他院校、大数据公司等联合编写《财务共享服务实验》《财务大数据实验》等实验教材,并组织我校和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智能财务原理等课程。

(3)组织商业大赛。会计学院积极组织商科大数据分析大赛、“一带一路”金砖大赛等,为同学们提供多样的商业实战平台,实现课证赛结合,以赛促学,切实提高学生大数据环境下团队协作、分析与决策能力。

(4)开展实务讲座。会计学院每学期都联系一些企业的经理、主管等给会计学院学生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近距离与行业引领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从实务视角为学生解读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的变化及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发展能力。

2.4 外引与内培结合,培养智能化师资团队

新商科背景下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改革的要素之一,就是通过外引与内培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支深谙数字化变革时代特征,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智能化相关技术,同时精通商业领域涉及的会计和财务业务知识,善于处理商业领域复杂问题和传授智能财务决策理论的优秀复合型师资队伍,从而推动现有财务会计相关课程体系的持续变革。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大数据、信息化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另一方面,在学院内部加大智能化师资培养力度,开展跨学科在岗培训,将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Excel在财务中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具备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背景的专任教师,组合成智能化交叉学科的虚拟教研室,进行持续而深入的课程研讨,引导教师开展智能化背景下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3 实施成效

3.1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经过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构建起了智能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开设的RPA原理与应用、财务会计综合实验(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服务实验、财务大数据分析、Python财务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区块链会计、Excel与数据分析等课程取得学生好评。通过课证赛结合,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财务大数据分析大赛、区块链创新技术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9项,省部级30项,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3.2 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经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来学校讲座,派老师参加相关培训会议,培养中青年教学队伍,满足智能财务相关理论课和实践课的需求。目前部分教师已经掌握利用远程视讯等技术、一机双屏、多屏互動、课程录播和直播、ARE虚拟仿真等技术等新技术。老师们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2019年以来,新增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18项目,发表教改论文8篇。申报立项省级金课3门,省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校级教学团队2个。

3.3 产学研合作深化,社会服务效能增强

会计学院紧抓数智时代发展机遇,不断通过会计大数据领域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创新,实现面向企业、高校等多个对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结合智能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会计学院老师积极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在“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新道云财务管理会计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财务大数据分析示范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智能化教学中,实现研究成果转化,并将其推广到省内其他高校。

会计学院副院长受邀参加“贵州省第二届智能财务人才大会”,做了“大数据背景下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获得与会企业和高校的广泛认同;贵州其他高校的领导及大数据局等相关专家带领团队来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实验室参观,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建设成效。

4 总结

大数据等新技术改变了商业环境,催生出新的商业规律和商业模式,高校财务人才培养要符合商业规律的变化和要求,遵循新商科的特征,转变思维,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科交叉,重构智能化课程体系、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打造智能化教学团队;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教融合、合作共赢,显著提升了会计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效能。

然而,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探索还处于开始阶段,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商业模式会不断演进,只有持续跟踪新商科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最新需求,在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深化智能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智能财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晓英,张庆华.大数据环境下新商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9):8992.

[2]吕朝晖.新商科:学科内涵与实现路径[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4):7984.

[3]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EB/OL].[20191020].http://ex.Cssn.cn/zx/bwyc/201903/t20190321_4850785.shtml.

[4]刘金焕,范国锋.“大智移云区”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21,(24):120123.

[5]王榄淇.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6):4749.

猜你喜欢
智能财务新商科人才培养
基于智能财务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9年29期)2019-11-07 04:31:32
浅论大数据驱动企业智能财务发展的思考与探究
基于“互联网+”智能财务的探讨研究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转型与智能财务的探究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卷宗(2017年36期)2018-03-09 07:48:34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