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垒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行为,对于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能力、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维护和提高审计人员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基层央行在评价制度、评价体系、评价成果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评价指引、设置9项指标、开展百分评价、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大成果运用、提升内审人员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 内部审计 审计评价 人民银行
一、目前央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引
2020年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银发〔2020〕325号)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出概括性要求,但未对“评什么”“怎么评”做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以致一些基层行对不属于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期间的问题或是不属于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评价,也有的单位未对领导干部履职的基本情况核实和取证就做出了评价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客观性、规范性、科学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1.评价内容不够全面。一是《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未将内部控制列为审计评价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有效执行是基层央行履职的核心环节,是央行有效防控风险、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央行履职目标的关键因素。基层央行领导干部作为单位履行经济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内部控制是评价其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二是目前基层央行审计实践中尚未将金融统计、反洗钱、金融服务电子化等金融服务方面内容,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之中,难以通过评价基层央行开展金融服务的质量、取得的成效,充分体现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面性、效果性。
2.评价标准针对性、结构性不足。一是在针对性上,表现为“三重视三忽视”,即基层央行往往重视操作流程的合规性而忽视效益性,重视微观业务操作而忽视宏观决策管理,重视个别违规事项而忽视共性问题,难以充分体现评价意见的客观公正和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二是在结构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微观性评价标准多、宏观性评价标准少,上级行统一制定标准多、基层行自身制定标准少,财务单项评价标准多、综合性评价标准少,客观上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可比性、精准性。
(三)评价结果未能体现精准画像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未能精准体现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好”与“差”,“好”与“更好”,表现在:一是把一个单位的整体成绩简单归为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个人业绩;二是以评价业绩为主,而忽视评价存在的问题;三是侧重于认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责任,而忽视对其“干得怎么样”做出客观、全面评价。
(四)获取精准数据信息难
随着央行业务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需要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找出审计线索,整合复杂业务数据,而目前基层央行审计信息化手段远远滞后于各部门业务信息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和非常有限的辅助审计工具,难以保证数据信息获取及时、准确、完整、高效。
(五)评价成果实际应用存在局限
1.评价成果披露范围存在局限。目前,基层央行评价成果披露基本限于上级行、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等小范围内,进行问题整改的经办人员往往不能看到相关的整改要求,只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难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2.评价成果运用不充分。目前,审计成果主要运用于被审计单位整改和内审部门进行整改评估、后续审计,未能很好地和干部管理联系起来,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成果不能得到很好运用,难以对领导干部起到相應的监督制约作用。
(六)内审人员胜任能力难以满足评价需要
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客观需要内审人员具备多方面的政策解读、审计实战、综合分析能力和水平,但目前基层央行很多内审人员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内审人员具备掌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审计技术的能力,但目前基层央行掌握这些技术的内审人员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质效提升。
二、强化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建议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引
以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为根本,以“评什么”为中心,以“怎么评”为最终落脚点,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引,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任务管理等,具体指导经济责任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报告编写、责任认定等工作,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章可循,确保审计评价的统一性、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科学高效评价体系
根据人民银行行业特点和管理模式,坚持统筹兼顾和重点突出的原则,构建一套统一、规范、高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使评价指标体系覆盖与经济责任相关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体现共性,各项指标又相互独立,以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科学反映区域不同但职位相同的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和效果,强化对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三)建立审计评价结果精准画像
1.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9项指标为一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以100分为基准,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率、风险程度确定每个维度的单项得分,具体见表2。
2.评价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类型并分别定义相应分值,具体见表3。
3.计算单个维度得分及9个维度平均分值,确定评价结果。比如,某同志经济责任审计9个方面单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分别为86、100、78、82、96、90、68、54、88,其相应评价等级则为良好、优秀、合格、良好、优秀、优秀、合格、不合格、良好;9个方面的评价平均得分为82分,评价等级则相应为良好,具体见表4。
(四)建立科学高效信息化评价平台
1.下大力量组织审计业务骨干、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具有通行性、可重复性的审计软件,运用Java 、Python等编程语言,探索开发审计小助手,为高效开展经济责任评价提供支撑平台。
2.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发掘深层次风险和违反廉洁纪律苗头性问题,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供可疑线索和数据支持,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精度和效度。
3.在持续推动大数据审计应用的基础上,定期加载数据分析,批量、自动形成经济责任评价报表。在领导干部任期结束后,将任期内每年形成的报表数据以及过程中的改进或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实现对领导干部任期情况的完整评价。
(五)加大评价成果实际应用
1.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结果以通报方式在尽可能大的受益群体范围内予以公布,充分揭示领导干部哪些方面履职比较到位,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受益群体对审计结果的知晓度,促进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监督和审计整改工作落地落实,切实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
2.建立健全评价成果运用机制。在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会计财务等部门共享审计评价成果的同时,在一定层面公开上年度或本年度内已开展的所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结果分值和排名,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
(六)进一步提升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通过开展异地交叉审计、专业培训、以查代训、轮岗学习、选送审计骨干到院校学习深造等方式,增长内审人員专业知识,提高内审人员专业技能,多途径、分阶段提高内审人员政策解读、审计实战、综合分析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需要。
三、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审计结果的集中体现。随着人民银行审计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审计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评价方式方法的科学化,其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将会更好地强化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对人民银行治理作用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邮政编码:061001,电子邮箱:chengful66@163.com)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钢良.基于区块链思维的审计评价模式探索 :以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例 [J].中国审计, 2021(10)
[2]盛江.刍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J].中国石油审计,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