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很多人从小就喜欢唱歌,我也是。退休以后,没有了繁忙的工作,为了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就选择到老年大学学唱歌。
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才发现自己还真的不会唱歌。老年大学的声乐老师虽然都很年轻,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几年下来,我自觉受益匪浅,和自己几年前的唱歌水平对比,感觉长进不少。
韩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我课上认真听讲,认真笔记,现将部分笔记整理出来,与声乐爱好者共享。
声音的支点一般在男士衬衫的第二个纽扣处,也就是所说的胸口。说话唱歌,胸口要震动,这是声音的根。练声时,用左手感知胸口,同时注意此时下巴以及下巴底下的窝,是完全放松的。
气息的支点通俗讲就是肋骨下面胃的中部,唱歌吸气的时候,用右手食指抵住胃部,深吸气,让气把胃部顶出来,通过意念控制肌肉,感觉横膈膜下降,然后把气存在这个位置,力量也聚焦在这里。怎么深吸气呢?老师教道:“把手放在男士衬衫第二个纽扣处,利用打哈欠引发吸气,往后看,仿佛能看到自己的软腭、小舌像个拱形,后咽壁像一堵墙一样立起来,顺着后咽壁往下看,感觉胸口里面嗓子眼是虚张的(空的),然后垂直地往下看,是直的”。按其所说,然后叹气,发“嗨”的声音,声母h,出的是气,韵母ai出的是声,让声母的气流带出韵母的声,让这个字叹得有根。
掌握了以上两点,每天要做的就是练声了。用真声唱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哼鸣练习,作此练习的时候,中低音区,是开口吸气闭口哼鸣,用大拇指顶住下巴底下的窝,感觉是松的,喉结是下降的,舌头放平放松,抵住下齿,颧骨抬起,鼻窦翅感觉是空的,眼睛发亮。低音区后咽壁参合的力量不多,中音区后咽壁参合进来。到高音区,是开口吸气开口哼鸣。高音区咽腔力量会加大,所以要把咽腔张力的共鸣参合进来。舌尖抵住下牙,舌根抬起来抵住软腭,发声的时候不要让它俩分开,以免出现不好听的声音,整体共鸣加强,凸显出来的是高位置的头腔。所有哼鸣,哼在颌窦腔,像鸣笛一样就对了,调式越高,气息支点越有一个向下被拽住的力,舌根黏在后上牙上。无论是闭口哼鸣还是张口哼鸣,气息的支点都不能松弛,始终都要把气息的力用上。
值得注意的是,开口哼鸣强调用真声哼鸣,就是让声带主体震动。练习时,声音是盯着眉心的位置往前,如果练对了,高音哼到哪,就能唱到哪。对于唱歌而言,真声是重机能,假声是轻机能,当声带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机能的时候,就会出现神奇的混声。混声一定是从正确的练声而得来的。练到一定程度,所谓的高位置,高频率泛音也会随之掌握。
除了练声,还要练气,唱歌要闭气,不能漏气。哼鸣,要哼在气上,要让声音搭上气。怎么练气呢?每天做吸气闭气练习和呼气练习。保持喉头下降放松的状态,深吸气,闭在气息的支点,每次坚持15秒,呼气时张嘴送气,要能听到呼气的气流声,吸进一口气,控制着呼气保持40秒到1分钟。长期这样练习,唱歌时就会轻松自如地用气了,不会出现唱歌气息跟不上的现象。
中国字分字头、字中、字尾,咬字需要清楚,头是头,中是中,尾是尾。唱歌像说话一样,要做到该送气的时候送气,该闭气的时候闭气,掌握了送气闭气的要点,音色自然会发生变化,变得好听。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注意歌曲节拍的强弱关系,按照曲谱的节奏调整好气息。一首歌的节拍决定了每一句歌词的强弱关系,处理强弱轻重要连贯,一般气口要深。比如歌曲《如愿》里有这样的歌词:“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这一句前抑后扬,注意咬字的清晰。注意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归韵,“遥”字,声母y要实,韵母ao是个复合韵母,拼读的时候,要有拼读的过程,yao,声母韵母拼读要完整,还要衔接好,拼读快一点。“山”字,shan,an是前鼻韵母,把手放在鼻子尖,出声的时候会感到它的震动,这一句歌词要做到弱而不虚,轻而不虚。唱歌和说话一样,说的时候不虚,唱的时候也不虚。“灯”字,汉语拼音是deng,eng 是后鼻韵母,读后鼻韵母的字,鼻梁也会震动,说的时候要轻,然后快速结束。虽然是鼻韵母,但不要刻意出鼻音,归韵归到鼻腔,而不是鼻子。唱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去找柔和的真声,也是找到真假混声的基础。
声乐是一门科学,学好它,并不是几句简单的文字就能实现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老年大学跟着老师学会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