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舞蹈教育比较研究

2023-06-27 15:06张一可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高等教育多元化

张一可

摘 要: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和纽约大学帝势舞蹈系的对比显示,我国舞蹈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强调专业间区分、专业内系统性,及教师输出和外在技术标准完成。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以多元化、社会化为目标,强调自由多元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个人体验和创新。批判性借鉴美国高等舞蹈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舞蹈高等教育向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系统性与多样性并重,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并举,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高等教育;舞蹈教学;中美对比;批判性借鉴;多元化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自1981年全国实施学位制以来,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等方面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形成了重点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具有双重定位,不仅要进行专业舞蹈人才培养,更要进行素质教育。因此,结合当今舞蹈艺术全球化的大背景,立足于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要求,我国舞蹈高等教育正在向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系统性与多样性并重,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并举,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方向发展。

舞蹈高等教育的进步离不开对全球优秀经验的批判性借鉴。美国是世界舞蹈大国、强国,拥有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机制,在社会性、多样性、创新性及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基于批判性借鉴的出发点,笔者对中国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下称民大舞院)和美国顶尖舞蹈院系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舞蹈系(Department of Dancing,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下称帝势舞蹈系)进行调研,并从教育宗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比中美舞蹈高等教育各自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批判性借鉴美国高校舞蹈教育的方向,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舞蹈高等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和民族志参与式观察方法。一方面,笔者参考了民大舞院和帝势舞蹈系的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安排和教案。另一方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民大舞院的工作和在帝势舞蹈系的访学经历,对两个院系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部分教学进行访谈,力求通过深入探究、分析舞蹈教学日常实践比较二者差异。

一、院系概况

民大舞院与帝势舞蹈系同为中美两国影响力最大的舞蹈院系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对两国舞蹈艺术的突出贡献,使其十分适合作为对比案例。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学科创立于1957年,舞蹈大专教学始于1983年,本科教学始于1999年。在长期学科建设中,民大舞院形成了本科、硕士、艺术硕士、博士等不同培养层次,设立了舞蹈表演、教育、编导、史论和舞蹈钢琴伴奏多个专业,组织了多民族荟萃、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不乏著名舞蹈艺术家的教师队伍。民族民间舞蹈是民大舞院的特色,其课堂教学、剧目创作、舞台表演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60余年历史中,学院一直是融教育、表演、创作研究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心。在教学方面,学院曾出版《东方风韵》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14部,其中《藏族舞蹈(男/

女班教程)》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表演方面,学院培养了众多著名舞蹈家,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

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艺术院系之一,成立于1965年,其中舞蹈系成立于1966年。帝势学院是综合性艺术学院,设有电影、电视、舞蹈、设计、音乐等科系,其中舞蹈系提供舞蹈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基于这样的综合性院系设置,舞蹈系以培养综合性、复合型舞蹈人才为目标[1],构建了侧重批判性思维、核心领导力和精湛表演能力的教学体系。汇集了一批来自多元背景、具有丰富经验、老中青结合的教师,其中不乏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蹈教育家、编导家和表演艺术家。该系致力于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强调技术训练、编创和表演。帝势舞蹈系致力于让世界公民成为艺术家和变革者,多年来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的舞蹈艺术家、教育家。

二、舞蹈高等教育的对比

1.教育宗旨:专业性与社会性

(1)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培养专业舞蹈人才

我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总体实践皆围绕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宗旨展开。民大舞院即肩负着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责任[2]。

在招生方面,学院绝大部分生源来自舞蹈职业附属中学,这类中学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身形与舞蹈基本功方面的严格筛选,进入中学后则要接受5~7年的严格训练。这样的生源基础保证了高校舞蹈院系新生大都有较为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水平较为统一。而在培养方案上,学院往往为新生进行较细化的专业方向区分。民大舞院本科设置了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导三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并输送从事中国民族舞蹈、舞剧表演,从事中国民族舞蹈教育和从事中国民族舞蹈、舞剧编导及舞蹈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在教学理念上,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偏重舞蹈技能传授,较多沿袭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教学。在教学侧重点上,一方面强调学生对标准舞蹈动作的模仿,通过完美的身型条件完成教师规定的舞蹈内容。另一方面追求舞蹈服装、外貌长相、舞蹈动作、舞蹈音乐等方面的整齐划一,形成教师心目中统一的舞蹈能力。

(2)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个人成长与社会多元化

长期以来,美国的艺术教育确立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定位,明确了鼓励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多元,向全体学生提供艺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机会的主要目标[3],舞蹈高等教育的实践也基于上述理念展开。

在招生方面,美国高等舞蹈院系生源较为多元,学生少有类似我国专业附中的全面、系统训练经历。但这并不代表生源毫无基本舞蹈教育与训练:根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K-12”教育阶段,舞蹈属于与数学、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同等地位的“核心课程”。因此,高等舞蹈院系的生源总体仍具良好舞蹈素质。在培养方案上,大部分美国高等舞蹈院系不在本科区分专业方向,且鼓励学生不仅精进舞蹈专业,也拓宽艺术知识面。以帝势舞蹈系为例,该系不区分专业方向;学生如果希望成为舞蹈教育家,则可选择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教育与人文发展学院(Steinhardt School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尽管有学院的区分,但两院系的学生可自由选修对方的课程,亦可选修美国国家芭蕾舞大剧院专业考级课程(American Ballet Theatre National Training Curriculum)。在教学理念上,美国高等舞蹈院系以尝试教育为主,强调先让学生自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并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发展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教学侧重点上,较为包容学生身形条

件、成长背景和艺术感受的个体差异,鼓励舞者发展对舞蹈的个人理解与表达,不追求舞蹈动作的统一。

2.课程设置:系统专业与自由多元

中美舞蹈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都采用学分制,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有所区别。总体上,中国舞蹈高等院系为每一年级、班级编排固定的课程表,仅提供少数选修课,学生自主性较少。在许多美国舞蹈院系,学习计划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合作探讨制订,也可根据每学期的回访而变更,自由度较大。除本专业课程外,美国学生也有修习其他专业的自由空间。

(1)民大舞院:专业间细分与专业内系统化

根据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宗旨,民大舞院的课程设置专业划分较细,专业内体系完整,系统性强。遵循国家统一的学科标准,学院在舞蹈大类下细分了舞蹈表演、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三个专业,对应不同的培养目标。

在2017年前,新生入学后即被分流至三个专业,并参与各不相同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限制了院内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并培养其综合艺术素养,也造成基础教学资源的浪费。后来,为适应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需要,学院开始实行大类培养,设置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四种课程,其中前两者由院内统一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由三个专业各自设置,但由学院安排学分比例。第一、第二学年以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为主,专业间打通培养,内容涵盖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第三学年开始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专业方向课涵盖学术型、应用型、创业型三个板块。

尽管在专业划分方面产生了大类培养等多元化培养的趋势,但民大舞院仍然坚持专业内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舞蹈表演专业为例,学院建立了基础技术技能、民族舞蹈、基础理论、(课外)艺术实践四方面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技术技能课程包括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单元课与技术技巧综合课等。民族舞蹈课程包括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舞蹈五大单元课,以及民族舞蹈教学法和南北方民族舞蹈精选。基础理论课包括美学概论、民俗学概论、艺术人类学、中外舞蹈史等;艺术实践则包含實习、表演等机会。由此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培养方式[4]。

(2)帝势舞蹈系:自由、有机与多元

帝势舞蹈系的本科项目强调给学生全面、有机的舞蹈理论与实践训练,学生通过3年的强化课程和两年暑期课程获得学位。不同于民大舞院,该项目仅规定了学习阶段每年的总体目标,并未对培养方案进行固定设计。一年级的课程重点是学习以最有效和健康的方式进行舞蹈,课程以基础技术课为主,而可选的附加课程则包括舞蹈编创、解剖学和音乐理论。第二年,项目要求学生巩固第一学年的身体认知,并通过舞蹈历史、表演、即兴创作、音乐和高级舞蹈创作等附加课程来加强不同方面的舞蹈学习。第三年的重点是将前几年的专业训练融入舞台表演和编创实践中,学生将作为学院第二大道舞蹈团(The Second Avenue Dance Company,SADC)成员获得专业舞台实践经验。在各学年既定培养目标外,舞蹈系的部分选修课程(如舞台制作实践、舞蹈科学、当代瑜伽等)不限年级,有兴趣的学生可灵活选择。学生也有机会参加系内、院内、学校及合作舞蹈团组织的工作坊和大师课等,充分享受帝势学院的资源。除舞蹈相关专业课外,学生被要求在整个项目期间修习学术课程(如音乐理论与创作、教学法、舞蹈历史)。此外,院内和系内常举办不定期学术讲座与演出,供师生参加。

在课程具体内容上,帝势舞蹈系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色。学期第7周和第14周的周五都设置特殊课程,邀请全球舞蹈界知名艺术家授课,包括舞团编导、顶尖院校舞蹈教师和毕业于本系的独立舞者。此外,涉及舞蹈动作训练的课程每7周更换任课老师,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3.教学实践:外在标准与内在多元

(1)民大舞院:传承、拔尖、严谨

民大舞院的教学实践强调传承、拔尖和严格规范。

第一,学院在教学实践中格外强调对民族舞蹈、规矩、知识、风格和精神的传承,教学内容也相对固定。民大舞院的民族舞蹈授课严格按照《藏族舞蹈(男/女班教程)》《朝鲜族舞蹈教程》《维吾尔族舞蹈女班教材》《佤山舞韵》等教材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内容少有变化。在课堂中,教师以钢琴为主要伴奏手段,辅以鼓点。

第二,民大舞院强调通过严格筛选,培养拔尖人才。舞院通过“尖子计划”,从学生选拔、个性化培养、一体化管理入手,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范例。其中具体策略包括打破专业方向和年级限制,公平竞争,层层选拔;安排师生一对一授课和课余时间小班授课,邀请知名专家开展工作坊等[5]。培养拔尖人才的努力卓有成效,但仍限于数量、比例有限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仍然只能通过传统课堂模式进行学习。另外,拔尖人才考核标准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多元舞蹈理念的培养。

第三,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理论课程,民大舞院都鼓励以口传身授方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主体为教师,客体为学生,主要由教师传授,学生习得舞蹈知识。教学中注重对于舞蹈动作的模仿,强调动作规范性。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基本功扎实、舞蹈技术精湛,但能力、风格较为统一,个性较少。

第四,民大舞院学生的各类表演、比赛活动基本全部由班主任或者教师团队负责,从排练、走台、合光,到演出,都需要教师严格把关。

(2)帝势舞蹈系:创新、综合、实践

帝势舞蹈系的教学实践强调创新,讲求学科交叉综合,力求培养学生自主性。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求新求变。授课使用的舞蹈音乐经常穿插古典、爵士、流行音乐,乐器则穿插钢琴、电子琴、架子鼓、厄乌德琴、非洲手鼓等。在课程形式上,经常安排即兴编创课,内容包括即兴创作、舞蹈形式挖掘、动作元素开发、根据音乐编舞等。在授课内容上,课堂经常更换舞蹈组合。以芭蕾舞技术为例,老师会经常打破把杆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的既定顺序,在把杆练习后直接要求完成跳跃动作,而后进行中间动作的训练,使学生适应不同训练风格。

第二,在师生互动上,追求师生平等与个性化表达。在具体内容教授时,教师更多关注学生身体本身的能动性,强调让学生感受自己身体的舒适位置,而非通过关注镜中的自身姿态以迎合标准化的舞蹈姿态。一些教师甚至会在上课时拉上教室前的帘子,避免学生看镜子。

第三,在授课活动中时常引入新科技,增加课程综合性。帝势舞蹈系课程中有大量与新媒介舞蹈编创和表演相关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专门探讨舞蹈数字化问题的课程“数字舞蹈”(Digital Dance Portfolio),这一课程帮助学生利用数字工具创建、包装属于自己的舞蹈品牌和作品。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数字舞蹈电影制作、互动媒体、多摄像机现场表演、录像制作等技巧,最终制作几个短小的个人或群体艺术节目。此外,该系经常基于运动机能学、心理学、营养学和躯体实践等学科的新成果来调整授课内容与方式,积极引入物理治疗、辅助课程和相关器械,优化学生的训练与表演。例如,该系的物理治疗项目由具有解剖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负责,学生提前进行预约,预约次数没有上限。教师将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问诊式授课,辅以15~30分钟的治疗训练。其间,教师会向学生说明学生伤痛出现的人体运动机能学原因和防治方法。

第四,即使是在知识点最固定的舞蹈理论课上,帝势舞蹈系也强调综合性与个人创造性。授课教师会在第一节课布置整个学期每一周的主题,并将每个主题分配给一位学生做演讲;每个学生则要在对应周的课上进行演讲,由同学和授课教师进行评议、补充。这样的授课安排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如果学生不进行系统的独立学习,通常无法完成课堂要求。

第五,该系格外注重学生的自主舞台实践。在上文提到的SADC是三年级本科生必须加入的编创和表演团体,旨在让学生以模拟专业舞团的形式完成最后一年学业。学生在舞团中要进行与专业舞团标准相当的日常训练,还要在教师指导下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并报名参加每年四场,每场三天的SADC专场晚会。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演出的排练和组织工作都由学生完成,教师仅作为观众和评审参与,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中美舞蹈高等教育的共性与差异

综上所述,中美舞蹈高等教育顺应各自社会特点,基于各自高等教育制度,逐渐发展出有一定共性,但各具特色的教育宗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体系。

第一,虽然两国国情截然不同,但我们仍能在两国舞蹈高等教育体系中发现相当的共性。两国的舞蹈高等教育都经历了注重智育或德育的反复过程,尽管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但都走向了对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和对舞蹈综合性社会价值的追求。这决定了两国的舞蹈高等教育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求同存异,也决定了我国可以对美国舞蹈高等教育的部分特点进行批判性借鉴,以继续向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系统性与多样性并重,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并举,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方向发展。

但两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差异仍然显著。教育宗旨上,尽管已经走上了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道路,但我国舞蹈高等院系仍然总体采取“专门家”人才模式。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师生等级分明的教育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苏联教育模式强调系统知识传授、严格分科的理念的影响[6]。相比之下,美国舞蹈高等教育树立了多元化、社会化的目标。这一方面源于美国地方分权、市场调节为主、教育机构独立性

强、私立教育发达的政治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对多元化的推崇。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舞蹈高等教育的课程安排强调专业间区分和专业内系统性。同时也要看到,以民大舞院为例,舞蹈高等院系正在努力淡化专业间区分,课程设置逐渐向纵横交错,打通不同领域边界的方向发展。相比之下,美国舞蹈高等院系的课程设置自由、有机、多元,仅设置总体性、原则性目标,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自由发展,学术交流活动繁多,模糊专业界限,强调互相交叉,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第三,在教学实践上,我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教学强调教师单向输出和外在技术标准的完成,教学内容安排相对固定,对新科技的吸收较少,学生的自主实践机会较少。相比而言,美国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个人化体验,教学内容求新求变,积极利用新科技成果輔助学生进行综合提升,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舞蹈综合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的不同会导致教学效果乃至舞蹈人才培养风格的差异。我国的舞蹈学生在教师严谨、细腻、规范的“注入式”教学下,养成了勤奋、专注的学习精神,基本功扎实,在知识技能的深入性、体系性上有较大优势;养成了注重规范的审美理念,表演的规范化和舞技往往更胜一筹。这种模式输送了大量专业舞蹈人才,促进了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快速起步与发展。与此同时,较为单调严苛的舞蹈教学可能导致过度标准化,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磨灭其自主探索舞蹈的兴趣与能力,使其忽略舞蹈的多元审美价值、人文内核与社会属性。由于“体验”在舞蹈教育中反映较少,舞者表演往往追求程序化和炫技性,而在美感和个性化方面不尽如人意[7]。同时,专业间的过度细分和自上而下的课业安排也容易锁死学生的发展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舞蹈艺术风格的社会化与多元化。

相比之下,美国舞蹈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养成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舞蹈艺术长期保持浓厚兴趣,形成注重个人化体验的审美理念。学生经过如此风格的培养,可以在进入社会后朝着自己喜欢的艺术方向发展,不断拼搏、奋斗。这种模式大大普及了舞蹈乃至艺术教育,促进了艺术作为人文精神载体在美国社会的渗透。另一方面,美国学生在肢体条件、基本功、舞蹈技术与技巧、表演规范性等方面参差不齐,普遍逊色于中国。其专业舞蹈人才培养的效率也总体较低。

两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各自特色带来了各自舞蹈发展的优势与弊端,进一步彰显出博采众长、批判性借鉴的必要性。

四、批判性借鉴美国高等舞蹈教育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保持我国高等舞蹈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可以以美国为批判性借鉴对象,在以下领域进行改进。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美国舞蹈高等教育百花齐放的特点同样契合我国舞蹈教育的改革方向。我国的舞蹈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全人培养的理念,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8];在此基础上,强调文化修养和舞蹈专业素养并重,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多元元素,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培养自主创新型舞蹈人才。我国舞蹈高等教育应树立培养创新型舞蹈人才的目标[9],

在课程设置上建立为学生量身定制计划的指导教师制度,增加学生的自主选课空间。在教学实践上适当淡化整齐划一的外在标准,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并增加学生自主参与舞蹈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以个人化的方式将所学用于舞蹈编创和表演。

第三,加强多学科交叉。学科交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舞蹈高等教育应适当淡化学科边界,加强基于舞蹈学科的外延拓展,并相应修订培养方案,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美学、运动机能学等相关学科的机会。

第四,加强交流合作,合理利用公共资源与院系资源。我国的主要高等舞蹈院系具有很大的国内、国际社会影响力及舞蹈各界的校友资源,故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上应加强对此类资源的利用,鼓励学生在系统课程学习之外踊跃进行舞蹈学术和实践交流。

综上,批判性借鉴美国高等舞蹈教育中鼓励个性化、多元化、社会化,强调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理念与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高等教育向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系统性与多样性并重,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并举,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在全球化时代推进我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玲.当代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系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9:71.

[2]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校简介[OL]. https://wd.muc.edu.cn/xygk/xyjj.htm.

[3] 王彬.中西舞蹈艺术比较[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183.

[4] 馬云霞.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6.

[5] 马云霞,周乐.民族舞蹈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尖子计划”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1):121.

[6] 王杰.中美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理念比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38.

[7] 袁艳.试论美国舞蹈高等教育在理念体制机制上对我国的启示[J].巢湖学院学报,2018:161.

[8]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3-114.

[9] 贺捷频.高校创新型舞蹈人才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8:78.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高等教育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