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研究

2023-06-26 19:51:50宁泽坤
艺术大观 2023年3期
关键词:色彩教学美术高校

宁泽坤

摘 要:在美术教育中正确开展色彩教学能够全方位深化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改革,利用较为专业和成熟的色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色彩学习成效,让学生掌握色彩基础,以便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本文主要以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进行研究,对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策略进行详细论述。希望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了解提高学生色彩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对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展现。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习的热情,让高校美术课堂在创建的过程中满足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的要求,让课堂教学开设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3-0-03

色彩教學是美术教学中比较基础的内容,高校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色彩基础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成效,不断提高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美术课堂中的色彩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其进行沿用并不能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没有从时代发展的脉搏中进行创新,致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提高学习的热情,无法提高学习的质量。高校美术教师除了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还需要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项不足进行完善和优化,让色彩教学的视域打开,让多样化的色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得到体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进行提升。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许多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色彩教学的视域比较狭窄,色彩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色彩教学创造性并不足等,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工作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

以色彩教学的视域狭窄为例,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在后续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色彩和创新色彩,利于增强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当前教学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只注重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会对学生自然色彩训练内容进行丰富,不注重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所具有实用性较强的实用性色彩。在色彩学习视域狭窄的情形下,学生并不能将色彩知识和运用技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色彩应用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竞争优势,并不能提高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适应性,降低自信心。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拓展色彩教学的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对色彩知识加强学习,从多方面对色彩运用方法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色彩学习的实用性,而且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将其进行灵活运用,以便于在日后就业的过程中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1]。

以色彩教学方法较单一为例,许多高校美术教师对色彩知识进行教学时,会引领学生对已有的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和模仿,让学生在临摹和模仿的过程中学会对色彩进行应用。但是,学生在该过程中只会盲目照搬,会在后期运用色彩时严重依赖经典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方法,降低学生对色彩的认知,降低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成效。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千篇一律的指导并不能创新学生的学习思想,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高校美术教师应在色彩教学工作实际展开时,积极改变色彩教学方法,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借鉴前人作品,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创新,形成独具的色彩运用知识结构体系,让色彩运用方式适合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达到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标,达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以色彩教学创造性不足为例,许多高校美术教师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单一的色彩和光线以及明暗元素固定讲解,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单一元素进行运用,学生在该过程中很难深入地思考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且也很难正确协调配合各个色彩之间的运用,只会在教师的单一教学下降低学习创造性,降低学习时效性。另外,色彩教学创造性不足会影响学生的色彩表现力,且不能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增强相应的艺术创造力,获得提升全面发展的综合力量。所以,高校美术教师若想提高色彩教学成效,还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元素讲解和运用进行调整,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模仿的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协调配合加强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艺术创造力,还符合现代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让高校美术课堂创设得更有价值[2]。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措施

色彩教学作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可以让学生在深化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便于提高美术学习成绩,提高美术学习素养。高校美术教师需要注重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色彩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创设多条色彩教学的新路径,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合理运用所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提高美术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大胆创作。

(一)优化美术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中应用性并不强,高校美术教师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没有优化美术教学课程体系,而是采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体系执行教学工作,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时效,还会限制学生发展,体现其众多的局限性和阻碍性。对此,高校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工作实际开展前,要依据实际情况优化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大力强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树立全新的色彩教学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当然,高校美术教师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全方面执行时,也可以从为保障色彩教学质量而从实际出发,积极倡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在课堂中结合经典案例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的亮度和纯度转换,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强理解和吸收,方便学生在后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加轻松。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色彩实际应用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完成创作工作,在创作的过程中重视如何有效进行色彩教学的实际应用,以及自身思维的发散进而进行大胆创作,这样不仅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所需,还能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3]。

(二)合理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的正确实施主要是为了提升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效,以便于缩小课堂学习差距,构建高效教学课堂。高校美术教师若在美术课堂中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执行色彩教学工作,除了可以对艺术方面的知识加强讲解,还可以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对课堂中涉及的色彩运用内容和知识加强吸收和理解,帮助课堂中每一位学生强化学习基础,提高领悟能力,展现分层教学策略在色彩教学工作中运用的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将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级别的学习目标,并依据实际情况将不同级别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基本功,还能加大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力度,帮助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朝着学习的下一阶段进步,当然,在实时分层教学工作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每一个小组分配工作的执行效力,还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创造性,以便于快速高效地完成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快速高效地完成高校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目标[4]。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

每一位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高校美术教师对色彩教学内容进行设定和输出时,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另外,不同美术作品在展现的过程中蕴含作者不同的创作技法和个性特点,教师也可以对不同作品的个性特点进行挖掘,并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个性特点加强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被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所吸引,而且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艺术个性能力加强培养,对艺术常规进行突破,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探讨课程活动,然后学生在该活动中对经典美术作品加强鉴赏和总结想法,让学生对总结的观点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或者与教师进行探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形成对美术作品的独立看法,还能在实际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创造灵感,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元素对自身艺术表现力进行提高,对自身艺术视野进行扩展,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促进学生发展。

(四)强化色彩理论教学工作

高校美术教师若能够在课堂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加强结合,那么便可以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强熟记,对美术技巧增强学习,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综合能力,增强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所以,美术教师对色彩教学工作实际执行时也可以将色彩理论知识体现于美术实践环节中,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加强融合,帮助学生明确美术创作方向,为后续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夯实基础。另外,对理论性知识适当输出,还可以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色彩元素的内在关系,可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度和敏感度,在相关色彩利用的过程中可以掌握作品涉及的色彩和空间,能够清晰地明确色彩和空间以及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色彩理论加强应用,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提高高校美术课堂教学实效[5]。

(五)加强学生鉴赏能力训练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色彩知识加强掌握,能够在后期创作的过程中对色彩技巧合理应用,高校美术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注重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将有价值的训练活动进行创设和应用,学生在鉴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美术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对学生鉴赏的作品也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结合学生学习的现状以及课堂教学所需,将课堂中展现的优秀作品加强分析,确保学生可以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教学相关知识的逻辑,加强学生对色彩基础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学生在色彩方面的欣赏能力,这样才能快速高效地达成现代化美术课堂教学目标。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梳理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在将知识输出的过程中将趣味性元素结合起来,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媒体设备将色彩对应的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还能使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得到展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类色调的异同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色彩欣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让高校美术色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细节

现如今,美术课堂中色彩教学偏向于实践应用,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展现教学内容中的各项细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还能让学生牢记相关知识。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引导学生观看名家作品或者引导学生观看名家作品的解析视频,让学生能够对画面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直观观察,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立体的色彩,还可以抓住作品细节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后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把控作品色彩方面的整体布局,突出细节特点,能够使创作的作品给予鉴赏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色彩应用能力,提升美术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色彩教学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基本课程,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加强对色彩基础知识的掌握,那么便可以让学生在后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运用丰富的色彩应用技巧和较强的美术学习能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另外,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加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色彩学习能力和美术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让高校美术课堂的开设更显价值,让高校美术教师能够探索美术专业色彩教学的创新发展,帮助高校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增加发展力量,能够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发挥较好的育人功能,推进我国教育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盼盼.地方性高校美术色彩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美与时代(中),2019(08):109-110.

[2]周玲.产品设计教学中色彩教育的新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60.

[3]姜秋月.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149.

[4]李志远.探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37):69-70.

[5]崔昕.高校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改革[J].艺术评鉴,2017(06):82-83.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美术高校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8:06:32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11:16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20:35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