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素有东方玉国的美称,玉器在人们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在古时还被广泛应用到祭祀、礼仪、丧葬等领域,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仿生玉器,有的是现实中的动物造型,有的则是传说中的瑞兽造型,无论是哪种器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薛琴娜,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汉代许慎曾在《说文解字》中对“玉”这樣解释:“玉,石之美者”。玉是美石,但“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能被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每个时期玉器的雕琢特点,都是由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综合决定的,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仿生类题材在玉雕中较为常见。玉雕中的动物形象有的是现实中的动物,有的则是传说中的瑞兽,无论是哪种造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地,先后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多达三万余件,仅仿生动物玉器就有八百多件,大多由新疆和田玉制成。虢国墓地出土的仿生动物玉器在制作时受商代玉器工艺的影响,以象征性的手法夸张表现头部,强调五官造型,尤其把眼部夸张地雕刻成“臣”字形,使食肉动物具有凶猛之气;鸟类则夸大其冠羽和尖喙,具有妩媚之美。均匀流畅的一面坡阴线与阴勾线对照应用,从而使玉器具有装饰趣味。从种类上看,虢国墓地出土的仿生玉器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常见的动物物种,经过透雕、浮雕、平雕、立体琢刻等雕刻手法,造型优美,充分显示了当时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治玉技艺和善于捕捉细节神韵的独特匠心。
仿生动物玉雕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动物玉雕佩饰,反映了早期人类和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到了周代,动物玉雕的题材越来越广泛,人们赋予这些动物玉雕更多的文化内涵。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中,有一类具有神秘色彩的人与动物形象,它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动物形象有较大区别,带有神话传说色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崇拜和精神寄托。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神通广大,至高无上。它是古人敬奉的神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社会功用。虢国墓地出土的玉龙,有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首龙,有身为环形、头部大、尾部细的玦形龙、兽形龙、璜形龙等。龙的演变过程基本是,龙身由短肥卷曲向瘦长蜷曲发展,龙头、龙足由抽象到逐渐明朗化。龙的造型可谓千姿百态,蚕身背鸟玉龙(图一),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墓葬,长2.6厘米,玉质为青玉,嘴部受沁有黄褐斑。整件器形呈半弧状,头部为龙,龙口微张,龙眼为菱形,圆眼珠,头上是雕刻云纹的龙角;蚕的身躯共有8个腹节,以阴线刻画,圆润分明。这样的蚕龙合体,印证了古书中“蚕为龙精”的记载。在蚕的背上站立着一只象征太阳的金乌鸟,众所周知,蚕以桑叶为食,而传说中太阳每日从扶桑树上升起,小小的玉佩融合了蚕、龙、鸟的元素。西周时期,黄河流域的蚕丝业已经十分发达,蚕丝广泛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蚕的敬仰也在使用蚕丝的过程中变得日渐深厚,蚕的价值受到重视,丝织生产日益兴盛,成为当时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玉蚕龙的质地经过鉴定为新疆和田玉,说明早在西周时期,虢国就是中原和新疆地区经贸交流的重要地带。由此我们可以联想,玉石之路与丝绸之路自古是否就有着关联呢?
通过下面这件仿生玉器,我们可以了解两位远古时期的神话人物。双人纹玉兽(图二),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6孟姞墓,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腰下偏左处,长5.2厘米,玉质为青白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片雕,长条形扁平体,玉兽呈卧姿,垂首平视、曲腿扬尾。吸引我们的是它的造型和表面复杂的纹饰。从整体的型态上看,左侧为玉兽的头部,右侧是尾部。玉兽的嘴向内勾弯,尾部微微向上翘起,四肢收缩,表现出温顺姿态。玉器的正反两面均雕刻有相同的人物纹饰,玉兽的头部和尾部刻划出极为纤细的发冠,之下是左右对称的两组人物面孔,人的面孔仰面朝上,臣字目,双眼角下垂,扁额圆鼻,神态安详,在中间部分刻划出蛇形的肢体相互缠绕。两端各有一个穿孔,系上绳索,用以佩戴。该纹饰与《伏羲女娲图》中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以及婚配创造人类的故事。虢国墓地出土的这件玉兽,是先秦文物中最早记录古代社会人们对伏羲女娲崇拜的实物例证。
仿生动物玉雕完全没有礼玉的神秘和威严,更多地反映了古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也是玉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虢国墓地出土的仿生动物玉雕有虎、鹿、象、兔、鼠、牛、羊、猪、狗、蝉、蜘蛛、蛇、鹦鹉、燕子、蜻蜓、喜鹊、鸽子、乌龟、鱼、蚕、鳖等三十多种,它们或静或动,或勇猛咆哮或灵动可爱,让人赏心悦目。虎是百兽之王,也是古人心目中力量的象征,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被人们神化,和龙一样成为人们崇拜的神兽。但将虎字用到极致的则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虢国。“虢”字最早发现于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学者认为是“双手奋力与虎搏斗”的会意兼形声字,象征着虢国人的勇猛和威武。虢国墓地M2009墓葬出土的玉虎(图三),通长5.3厘米,玉色因受沁而呈土黄色,正好与虎的自然本色相似;虎目怒睁,虎口大张,虎牙呲露,虎耳直立,给人一种跃跃欲试之感;虎尾直垂,下端向上卷起,显出虎的生气。工匠们以阴刻手法勾勒出虎的眼、耳、爪、毛等部位,深入肌理,给人一种强烈的质感。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它奔跑前的蓄势待发和咆哮前的低沉有力,也充分显示出工匠们高超的玉雕技艺。玉虎不只是作为礼玉,被世人所接受,更多的是象征一种超自然的威武力量。虎出现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中,甚至在军事上,将士打仗勇猛,被称赞为“虎将”“英雄虎胆”;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也是雕刻成一只老虎的形象,称为“虎符”。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虎寓意着吉祥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虎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面对两千年前,凝结了玉工心血和创作灵感的虢国玉虎,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国玉文化的广博深邃。
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種瑞兽,有吉祥的寓意。《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的形制较多,造型亦丰富多变,千姿百态。虢国墓地出土的玉鹿,有的卧,有的立,有的奔跑,皆秀美生动、典雅可爱。这件玉鹿(图四),高5.5厘米,长5.4厘米,质地为青玉,全部受沁呈褐色。正背面纹饰相同,昂首平视,嘴巴微张,臣字目微凸,叶形大耳竖起,犄角较大,有分杈,微微上翘,前后腿曲肢微跃,呈奔跑形状。鹿的性情温顺,不伤人,虽未被神化,但也是古人心目中的瑞兽。虢国墓地出土的玉鹿均为片雕,鹿身上几条简明的轮廓线把躯体和四肢分化开来,有的鹿回首,有的前视,或俯卧或奔跑,玉鹿姿态优美,充满灵性,似乎可以聆听到呦呦鹿鸣。《诗经》记载:“王在灵囿,唐鹿枚伏。”这句话描述了周文王亲自到灵囿观察鹿的情景。周代,养鹿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观赏、狩猎、食肉、祭祀等需要,饲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是糜鹿、梅花鹿、马鹿、狍等。玉器中最早出现鹿的形象是在商代,以后各个时期都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鹿的造型丰富多样,寓意祥瑞,应用十分广泛。古人认为鹿与禄谐音,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如“逐鹿中原”中“鹿”的意思就是取得天下最高的俸禄和权力,也就是皇权。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中就曾有一副鹿的装饰画,当然不仅仅是装饰,也有对高官厚禄的隐喻。随着时代更迭,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变化,琢玉工艺不断进步,玉器上鹿的形象更加多样,内涵愈加丰富,表达了人们对吉祥、祥瑞的美好向往。
鱼是古人的食物,也被赋予美好的文化象征。虢国墓地出土的玉鱼(图五),长5.8厘米,宽2.6厘米,厚度只有0.2厘米,因部分受沁呈黄色,玉质细腻,呈半透明状。鱼身呈弧状弯曲,像是在水中游戏,似动非动;嘴巴微张,眼睛外突;头部向上微翘,又好像在抬头张望。它的鳍、鳞、尾等部分都清晰可见,尤其是鱼尾的阴刻线纹,线条流畅,虽细如发丝,也都依稀若现。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鱼情有独钟。这是因为鱼与“裕”谐音,人们取其音以表示吉祥;又因为鱼的繁殖能力强,繁殖快又产子多,人们取其义来祈盼多子多福。在古典文献和古代绘画中,有关鱼的题材随处可见。《诗经》中有“潜有多鱼,以介景福”的诗句,就是西周时期人们用鱼祈求多福的证明。此外,鱼在远古时代是渔猎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主要产品之一。从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盆中,我们可以追溯到这种鱼崇拜的源头。形象精美的鱼与惟妙惟肖的人面相结合,构成了一幅人鱼相亲、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崇尚自然的信念。
虢国墓地出土的仿生玉器涵盖商周时期,形态精巧,种类繁多,以高超的手法体现了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如蝉形配饰,蝉俗名“知了”,生命周期是由最初的幼虫,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于是,蝉在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是把一枚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再如憨态可掬的玉象,夸张地表现了大象被驯服的神态。在夏商早期,中原地区应该有大象成群出没,且与人们朝夕相处,于是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河南省“豫”的称谓便与“象”有关。还有凤鸟玉佩,凤鸟就是孔雀,西周时期,周文王“敬德保民”,故“有凤来仪”“凤鸣岐山”,保佑周人兴旺发达起来,故周人特别尊崇凤鸟。据《诗经》《山海经》记载,夏至西周时,尚有竹、漆、棕、楠等亚热带树种生长于崤山、中条山。还有蚱蜢形玉配件、蜘蛛形玉佩件等。蚱蜢生活在野外,每日经露水洗礼,比较干净、醒目,人们仿其形体雕刻成玉器佩戴,象征纯洁、高雅;蜘蛛能结网捕食蚊蝇,人们佩戴蜘蛛形玉器,以求防虫防害。
玉器作为玉文化的核心载体 ,呈现的多样形态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礼仪、图腾、艺术很有帮助。虢国墓地出土的仿生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见证了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精湛工艺,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彦修.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虢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3] 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
[4] 三门峡市文化局.三门峡虢国文化探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 虢国博物馆.虢国墓地出土青铜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