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品质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3-06-26 09:01何丽华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提质双减数学

何丽华

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提质增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是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构建“品质课堂”,提质增效?品质课堂,究其本质属性应回归教学本原,究其价值追求应彰显教学宗旨,究其学理依据应遵循教学规律。为探索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有效路径,落实“双减”政策,南宁高新区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基于实验较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构建了教学新样态:精心设计前置小研究,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备支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铺基石;传授学生互动方法,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蓄能量;巧妙应用平台和数字资源,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添砖瓦;借助信息技术互动教学平台,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再发力。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 下册》中“24时计时法”为例,介绍“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品质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精心设计前置小研究,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备支架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前置小研究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究现实世界的学习素材支架,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培训被压减,教师如何设计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以确保减量提质是一道必答题。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教师设计前置学习任务,以研究为导引,让学生对将学的内容进行探讨、思考或体验,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从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让他们从“学好”过渡到“好学”。设计前置小研究时,笔者抓住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设置从先学质学,到共学展学,再到固学延学的“三三学”教学环节(如图1)。笔者设计前置小研究,坚持生本教育理念,遵循简单、根本、开放三原则,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有机融入其中。小研究为学生易学、好学而设计,每个课题的作答量不超过一页纸(单面),数量合适,难度适中,符合“双减”政策关于作业管理的要求。课前教师将研究任务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通过自学、查资料等方式研习。教师精心设计前置小研究,旨在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备支架。下面,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具体阐述。

【先学质学】教师设置问题:一日之内时间是怎么运行的?请写写、画画。三年级学生通过“年、 月、 日”第一课时的学习并依靠生活经验,对时间已有一定的认知,课前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大脑里的“日”的概念外显化,借助自然现象、生活经验及数学方法大胆表达对“日”的认识。学生通過作品展示交流,对一日有24小时达成共识,初步感受“一日”。教师继续设疑:对24时计时法,还有什么疑问?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课上就能带着疑问、思考、自主探究成果深度参与课堂活动。这样还有利于学生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铺基石

为课堂上能更好开展团队互学,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确定了小组学习的方式与原则:有困难,找同学;互帮互教,共同进步。较强的学生在“教”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变得更强,是教师得力的小助手;较弱的学生通过“被教”,完成基本任务。学习小组以教师搭配或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组建,要求组员在学习能力、帮教能力、性格等方面互补性强,各组组员数量为四人或六人。组内细化分工,监督、纪律、登分、发言均明确到人。课堂讨论环节,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修改批注,人人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对各团队进行整体评价,按天、周或月累计分数并给予奖励,促进组员之间的协作。教师利用智慧课堂畅言教育互动教学平台的对决榜、随机点人等功能,使课堂评价更加高效,同时建立过程性评价数据库(见表1),为小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说数学”,学生都是从不会说到会说。在分组学习的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学生要表达就得关注课堂,人和心都在课堂上。教师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旨在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铺基石。

三、传授学生互动方法,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蓄能量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描述现实世界。教师传授互动方法,让学生为课上“说数学”做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前置小研究,让学生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生参与小研究,需要编写题目、互考互评等。学生课前完成前置小研究任务,课堂上充分交流互动。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有效互动,例如先正确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有情境图的题目可先从已知条件出发,梳理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讲清各步解题思路,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对于有情境图的题,学生可以根据题意自主画图;对于计算题要一步步讲明算理。如学生用话表达不规范、没有逻辑,教师就给出程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要求什么就必须先求什么”“我根据什么知道了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是对(错)的,因为……”等,或是用上一些关联词,明确观点,明晰思路,充分说理,令人信服。学生如何分享、小组如何分享、班级内如何质疑与回应等,教师要亲自示范 :“谁与我交流?”“我有疑问……”“我有补充……”“我提醒大家要注意……”等。在活跃的班级学习氛围下,慢慢地学生都参与了“说数学”活动。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提问,关注同伴提出的问题,以“讲题”的方式自主分析“问题”。这是“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提质增效的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新样态。教师传授学生课堂互动方法,旨在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蓄能量。

四、巧妙应用平台和数字资源,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添砖瓦

八桂教学通是基于人教数字教材为满足广西教育教学需求开发的数字教材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规范的数字教学资源及服务,其应用能减轻教师制作课件的负担。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自行制作课件,只要登录平台,使用平台资源和功能,就能将常态课上出新意和趣味。平台载有不同版本的数字教材、习题资源库,教师可作横向、纵向对比,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改编习题资源,提高备课的精准度和效度。八桂教学通平台载有丰富的学科工具,如汉字卡片、语音测评、化学实验、省份识记、课堂活动、物理实验、生物实验、汉语拼音等,其中与数学学科相关的工具有GeoGebra、小数工具(如图2)等。平台上教材配套的课后练习数字资源有时还以交互动画、视频讲解、即时书写等形式辅助呈现,支持课堂习题的及时反馈、有效监控。八桂教学通平台上的数字教材多层次、多维度丰富了纸质课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环境和素材。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巧妙适时应用平台上的常用工具,如放大镜、计时器、随写板等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添砖瓦。

【共学展学】此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时钟的秘密”活动。教师充分应用数字教材中的主题图动画,呈现问题情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的钟表学科工具(如图3),引导学生认识钟表、认识时间及表示时间(三个模块有不同模式、不同呈现方式可选择)。教师执教“24时计时法”时,选取“认识时间”模块。该模块可辅助学生认识时、分、秒。不同模式下,学生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进行动态探究。教师根据学情选择显示整时、轨迹、24时制、指针联动等方式呈现,以此辅助学生讲解拨时钟、画时钟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清晰再现小组操作“一日钟面时针运动”的动态过程,使其理解并有效突破“一日钟面上时针走了2圈”的重难点。

五、借助信息技术互动教学平台,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再发力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并掌握思考方法。互动教学平台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提供了数字化的环境,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支持从云端到班级再到师生的可移动的交互,以及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甚至家校高效智能互动。畅言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平台可以同时支持多个学生机画面同步至教室大屏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在屏幕巡视页面点选一个或多个学生实时上大屏讲解。学生分组对决,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沉浸式的教学环境:设置平板电脑让学生在中心位置听课,并将教师屏幕投屏到学生平板电脑上,让每个学生聚焦当前主题。教师使用互动教学平台的分层选人、小组对决、拍照讲解、创建讨论等功能,让学生自主“说数学”充分展示自我,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构建提质增效的品质课堂再发力。

【共学展学】此环节,在畅言教育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的辅助下,教师使用平台的“创建讨论”功能,展示学生的“探索时钟的秘密”和“探索时间尺的秘密”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探索时钟的秘密”活动作如下设计:同桌2人探究时钟后拨一拨、说一说、寫一写,分别阐述是如何解决关键问题的,并说说有何发现。“探索时间尺的秘密”的活动设计如下:小组4人合作制作时间尺,标出一日各个时刻,依次回答问题“什么是‘24时计时法’?它与学过的‘12时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共学展学”环节的2个操作活动中,教师设置小组任务群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班级内展示交流。此活动中,教师在学生分组探究时,利用平台的拍照讲解功能展示学生合作拨时钟的过程、合作操作时间尺的过程。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适时播放,让学生讲解问题,如此高效地再现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固学延学】此环节,教师让学生在作息表上发现关于“24时计时法”的秘密,使用平台的分层选人、小组对决等功能,将全班作答、分组作答、投票情况(平台自动截取)发送给学生。学生可及时根据题面选择答案或以拍照、批注、书写方式作答。教师可快速获取报告,掌握学情。教师使用平台的聚焦功能将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观点投上大屏,让学生在聚光灯下当个小发言官,大胆、清晰地阐述个人观点,进行思维碰撞。教师使用教学平台互动功能,提高了练习环节的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出观点并通过截屏分享进行留存以供课后复习之用。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三三学”教学,以学生讲题为切入点,针对南宁高新区某学校实验班级,设计制作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应用实践学生数学课堂表现量化统计表”,重点关注实验班级学生的6个课堂维度:认真、积极、自信、合作学习、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数学思维的创造性。教师按这6个维度分别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交流及数学思维培养状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分Ⅰ、Ⅱ、Ⅲ三级,以此观察学生的学习变化。教师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追踪对比分析后发现:水平Ⅲ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水平Ⅰ、Ⅱ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学习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及数学学习状况的改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有积极意义,实现提质增效,良性循环。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落实“双减”政策为教学赋能,是构建提质增效的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有效途径。综观中外,新教育哲学思潮纷至沓来,新教育观念接踵而至,新实践方法论勃然兴起,新的教学理念蔚然成风,新课堂教学模式竞相绽放,这就是教学改革的力量,这就是教学创新的驱动力。构建品质课堂是一项长期工作。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教师要不忘初心,且研且行,凝心聚力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品质课堂新样态。

注:本文系南宁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讲题微课堂’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编号:289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任艳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5):217.

[3] 李铁安.高品质课堂的塑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责任编辑:祝元志

猜你喜欢
提质双减数学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为城市提质而歌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