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智敏,王人柯,黎村艳△
1.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5;2.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湖南长沙 410006
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膜性肾病中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为主,约占75%。继发于传染病、实体器官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药物等引起的膜性肾病称之为继发性膜性肾病,约占膜性肾病的20%~25%[1]。目前临床对膜性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肾组织穿刺活检,但肾组织穿刺活检具有血肿、感染及取材不达标等风险,临床应用多受限,临床肾功能常用指标存在特异性弱、灵敏度低等缺点,对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低。自JR-BECK等[2]检测出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并证实其与IMN有很强的关联性以来,抗PLA2R抗体在IMN中的研究越来越多[2-3]。本研究拟通过检测抗PLA2R抗体在不同类型的膜性肾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其他肾功能指标相结合来探究抗PLA2R抗体对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对膜性肾病的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湖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免除患者知情同意书。选取2020-2021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IMN患者40例作为A组,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0例作为B组,其他肾病患者20例作为C组,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D组。纳入标准:(1)A组、B组及C组患者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及诊断结果[4];(2)A组患者无其他可继发膜性肾病的疾病,如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暴露等;(3)D组采用体检健康者肾功能检测指标;排除标准:(1)临床诊断不明确者;(2)无诊断结果却已出院者;(3)合并肾脏疾病以外的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者。资料分布: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7~79岁,平均(50.29±6.05)岁;B组男7例、女3例,年龄33~70岁,平均(53.25±9.77)岁,其中细菌感染相关性膜性肾病5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膜性肾病3例,狼疮相关性膜性肾病1例,肿瘤相关膜性肾病1例;C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49.93±10.62)岁,其中糖尿病性肾病1例,肾囊肿1例,免疫球蛋白(Ig)A肾病3例,肾结石1例,微小病变型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肥胖相关性肾病1例,痛风性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1例,紫癜性肾病2例,狼疮性肾病1例;D组男6例、女14例,年龄25~77岁,平均(42.60±8.12)岁。4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Sprinter XL+Europattern)购自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LABOSPECT008A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本日立公司,抗PLA2R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购自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清蛋白(ALB)和肌酐(CREA)试剂均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4 h尿蛋白试剂购自湖南永和阳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抗PLA2R抗体IgG检测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欧蒙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上进行试验。(1)标本温育:向反应微孔中分别加入100 μL校准品、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或稀释后的标本,室温(18~25 ℃)温育30 min;(2)清洗:用稀释后的450 μL清洗缓冲液清洗反应微孔3次;(3)酶结合物温育:加100 μL酶结合物至每一微孔,室温(18~25 ℃)温育30 min;(4)清洗:弃去微孔板内液体,如上述步骤清洗;(5)底物温育:加100 μL底物液至每一微孔,室温(25~30 ℃)避光温育15 min;(6)终止反应:滴加100 μL终止液至每一微孔;(7)比色:450 nm比色。
1.3.2肾功能指标检测方法 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采用酶法检测CREA水平,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ALB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P)水平。
1.4观察指标 观察A、B、C、D 4组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抗PLA2R抗体水平>20 RU/mL即判定为阳性),并比较4组肾功能相关指标ALB(正常范围在30~50 g/L)、CREA(正常范围在59~104 μmol/L)、24 h UP(正常值<100 mg)水平。
2.14组抗PLA2R抗体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A组抗PLA2R抗体水平高于B、C、D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REA、ALB、24 h U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ALB水平高于其他3组,CREA水平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抗PLA2R抗体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M(P25,P75)或
2.2抗PLA2R抗体的诊断效能 A组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33例,阳性率为82.5%。B组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2例,阳性率为20.0%。A组和B组抗PLA2R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抗PLA2R抗体阳性率均为0.0%。抗PLA2R抗体对IMN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9.0%,其AUC为0.882。
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抗PLA2R抗体、ALB、24 h UP及CREA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24 h UP和抗PLA2R抗体是IM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4诊断价值比较 24 h UP和抗PLA2R抗体联合检测与抗PLA2R抗体单独检测IMN患者比较,联合检测的AUC为0.930,大于抗PLA2R抗体单独检测的AUC(0.882),见图1。
图1 联合检测与抗PLA2R抗体单独检测IMN患者的ROC曲线图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IMN患者抗PLA2R抗体与ALB、CREA、24 h UP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显示抗PLA2R抗体与ALB、CREA、24 h UP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
2.6IMN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抗PLA2R抗体水平变化 从IMN患者中收集到8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3个月后病情缓解的患者,治疗前抗PLA2R抗体水平为267.68(190.22,450.87)RU/mL,治疗后抗PLA2R抗体水平为128.61(35.66,351.09)RU/m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水平明显降低(Z=-2.197,P<0.05)。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认为IMN是由于肾小球脏层的上皮细胞(足细胞)中抗原表位的暴露,导致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激活补体,最终在局部形成攻膜复合物,从而导致肾小球脏层损伤的疾病[5-6]。随着对抗PLA2R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抗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当与肾功能常规指标联合运用时,则可大大提高膜性肾病的诊断效率[7]。因此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40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82.5%,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20.0%,其他肾病患者及体检健康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0.0%,IMN患者抗PLA2R抗体水平高于其他3组,抗PLA2R抗体对IM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见抗PLA2R抗体作为靶抗原在IM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与相关研究结论大致相同[8-10];有学者提出抗PLA2R抗体为IMN特有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11],所以对于抗PLA2R抗体和IMN是否存在特异性关系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证实。本研究中D组ALB水平高于其他3组,CREA水平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有关报道中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血清总蛋白和ALB等指标均呈负相关较一致,提示了膜性肾病中抗PLA2R抗体水平越高,肾功能损伤越严重[12]。
抗PLA2R抗体检测IMN的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9.0%,AUC为0.882,说明抗PLA2R抗体对IM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24 h UP为肾病病理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其与抗PLA2R抗体一样均会对IMN产生明显的影响,且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30,大于抗PLA2R抗体单独检测的AUC(0.882),说明抗PLA2R抗体和24 h UP的联合检测对于诊断IM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有关研究报道类似[13-14]。
本研究中抗PLA2R抗体与ALB、CREA、24 h UP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此结论与部分研究存在差异[15],结果不同的原因考虑为不同研究之间抽样的差别,以及研究对象之间地域的差别。
从IMN患者中收集到8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3个月后病情缓解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抗PLA2R抗体水平明显降低(Z=-2.197,P<0.05),与相关研究结论较一致[16]。但本研究虽提示抗PLA2R抗体对IMN疗效监测可能存在一定的价值,但因研究的对象数量较少,抗PLA2R抗体对IMN疗效监测的确切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抗PLA2R抗体是IMN诊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指标,抗PLA2R抗体比CREA、ALB、24 h UP等肾功能指标在对IMN的判断上更具有诊断价值。在临床上联合应用抗PLA2R抗体及24 h UP更有利于IMN的诊断。抗PLA2R抗体与ALB、CREA、24 h UP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抗PLA2R抗体对IMN疗效监测的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