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鸿
[摘 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高职院校需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找准办学定位、优化发展举措、适应社会需求。本文基于对近十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及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厘清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发展短板,提出高职院校路径优化建议,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统计分析;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的新时期背景下,要加强科学研判,补齐发展短板,把握发展机遇,提升办学质量。为此,本文以教育部官网发布近十年教育统计数据[1]和近十年CNKI数据库相关主题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
1 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研究
截至2022年12月,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共有3 012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 486所,占比49.3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近5 536万人,职业专科在校生1 590万人,占比28.72 %。高职院校数量虽接近二分之一,但其在校生数不及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的三分之一。基于此,本文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指标要求,对2010—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基本及监测办学条件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合格指标是衡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核定年度招生规模及核算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监测指标作为补充指标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
1.1 教师、学生情况
2010—2018年学生数、专任教师数趋势变化相对平稳,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2 %、2.03 %、1.89 %,专任教师年平均增长率为2.64 %。2019—2021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98 %、11.96 %,增长速度加快且趋势变化明显,但毕业生数、专任教师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86 %、4.67 %,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生师比由折合在校生数除教师总数得到,2010—2021年平均值23.36生/师。其中2010—2018年平均值23.02生/师,数量变化趋于稳定;2019—2020年平均值25.56生/师,出现急剧上升现象;2021年为22.07生/师,逐渐回落至平均水平。2010—2021年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的平均值为29.5 %,2021年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82 %。2021年毕业生数3 984 094人,其中获得职业类证书3 984 094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89 046人,占比分别为37.8 %、12.3 %。
1.2 校舍、资产情况
因教育部官网缺少2010—2020年高职专科院校校舍面积及资产情况明细数据,且校舍面积、资产数为累计数,故本文以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全国高职院校校舍面积及资产情况。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1.58m2/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 630.8元/生,生均图书52.36册/生。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中,生均占地面积46.08m2/生,生均宿舍面积6.28m2/生,生均年进书量4.23册,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所占比例16.56 %。
2 高职院校发展短板探析
通过CNKI数据库搜索关键词“高职院校挑战、对策”,时间段设置为2011—2022年,检索文献552篇,为了清晰了解近十年关于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挑战相关研究趋势,本文从文献分布和知识图谱两方面开展分析研究。
在文献分布层面,从发布数量总体趋势来看,发布数量曲线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状,在2020年达到峰值73篇,占比13.9 %。从学科分布来看,职业教育类491篇,占比89 %。从研究层次分布来看,排在首位的开发研究文献33篇,占比6 %。
在知识图谱层面,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TOP500被引相关主题文献关键词开展知识图谱分析。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有“高职院校”“对策”“人才培养”“挑战”“高职学生”“高职”“新媒体”“学生管理”“实践教学”“东盟”“辅导员”“新时期”共计12个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显示,“高职院校”“对策”“人才培养”“挑战”之间共线强烈,研究交叉范围多。分析中介中心性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中心性最高为0.93,其次是“对策(0.4)”“人才培養(0.12)”“高职教育(0.11)”“挑战(0.08)”“高职学生(0.07)”。分析关键词出现频次,“高职院校”频次最高为221次,其次为“对策(131)”“挑战(64)”“新媒体(37)”“学生管理(27)”“思政教育(23)”。分析关键词突现情况,在研究强度方面,“百万扩招”持续强度最高为4.07,其次是“高职扩招(2.72)”“新时代(2.42)”“人才培养(2.2)”“影响(1.63)”“网络时代(1.63)”。分析研究热点时间跨度,2014—2022年呈现“网络时代”到“思政工作”“百万扩招”再到“人才培养”的研究趋势,且当前热点为“百万扩招”“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由此可见,研究“高职院校挑战、对策”的学者大多围绕“人才培养”“学生管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研究。马佳宏指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效能偏低等问题有待克服和消解”[2]。周建松指出,“高职院校的专业规划还未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在人才培养上依然集中于供给量趋于饱和的服务业”[3]。在分析发展现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方面探析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短板。
2.1 基本办学条件还有差距
基本办学条件主要从教师队伍、校舍面积、资产投入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教师数量配备不足,生师比结构有待优化,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实施高职百万扩招,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配备数量没能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师资队伍建设稍显滞后,现有校舍面积不足,资产投入力度不够。数据显示,占地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行政用房等相关生均指标较合格指标还有差距,纸质图书藏书量不够充足,资产投入力度有待强化。
2.2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产教融合层面,产教融合产业链与教育链供给匹配度不够高,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度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在推进校企共育、共建产业学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培养、提高学生专技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学生创新创业与行业市场对接度不高,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没有落实到专业群上,专创融合度较低。毕业生技能水平不高,“1+X”證书获得率偏低。在科教融汇层面,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较少,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将专业成效转化成科学技术应用成果的力度还有待强化,相关数据显示,197所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相比区域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更快的技术转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4]。在职普融通层面,过去十年各地高职院校虽然针对职普融通进行了探索,但是成效不明显,大多数学生仍会选择由职业院校向普通高校的单向流通,双向融通任重道远,尤其是融通机制还不够健全,如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学分互认机制一直未得到完善。
2.3 社会认可价值还不够高
社会认可度主要从学生家长、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学生家长层面,大多数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及学生家长都认为这是高考失利后的“无奈之举”,对自身缺乏信心,其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均偏低,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在产业发展层面,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够紧密,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如何根据区域产业定位、产业机构及产业特色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开展实习实训及专业技能培训仍然是一大难点。在人才需求层面,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以校内理论学习为主,实习实训为辅,在促进学生技能进步、技术创新方面能力有限,对行业需求的认识和定位还不够精准。
3 高职院校路径优化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法治体系的法治基础,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 %以上。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及时把握发展机遇,不断优化发展路径。
3.1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打牢职业教育发展基础
要强化对历年高等教育统计调查数据的横向调研及纵向分析,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适时开展办学条件指标科研研判和统筹谋划,对占地面积不足、校舍面积不够等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备上级部门,通过上级财政拨款或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满足基本办学条件需要,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提升学校整体形象。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生师比结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提高专任教师、校外教师及行业导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逐渐形成一支专业性强、技能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确保学生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方面拥有良好的设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高技能人才需求
要与时俱进,根据区域定位、行业生产及技术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群与行业群的契合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贯彻落实“1+X”制度,提高毕业生中“X证书”获得人数占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工程,提高专创融合度,提升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创业率。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创新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共育,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适配度。要加快推进科教融汇,围绕区域产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建设和技术技能培养融合,在做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逐步搭建科研服务社会的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4]。
3.3 找准办学定位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影响力
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根本,以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为依据,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轨迹,明确办学定位,找准发展模式,凝练办学理念,凸显专业特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各方面,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要以国家“双高计划”为引领,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从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服务、教学评价开展全过程质量管控,不断优化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技能竞赛为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办学影响力。
4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价值培育任重道远,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高技能人才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大,高职院校要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打牢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高技能人才需求,找准办学定位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影响力,加快建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助推职业教育提档升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统计数据[EB/OL]. (2022-12-28). http://www. moe. gov. cn/jyb_sjzl/moe-560/2021.
[2]马佳宏,李雪.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遇、挑战与应对[J]. 成人教育,2020,40(8):67-71.
[3]周建松.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17(4):39-42.
[4]董刚,周建松,王鑫. 深刻把握科教融汇内涵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