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与路径研究

2023-06-26 20:40张静王红丽
理论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张静 王红丽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助力,地方高校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针对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寻黑龙江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实现龙江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黑龙江地方高校;乡村振兴;服务优势;服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9.2;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3 — 0030 — 05

2018年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1]。因此,要充分发挥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必须找准办学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办学效益与乡村振兴实践的互动共进。

一、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优势

在新时代的背景和形势下,黑龙江地方高校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快速发展,助推龙江乡村振兴,必须立足实际,坚持创新,发挥高校对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黑龙江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优势有效利用起来。

(一)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势

黑龙江地方高校在办学历史上与农村联系密切,特别是以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为代表地方高校在历史上长期扎根农村办学,与农民群众联系颇为密切,便于服务乡村、服务农民群众、在乡村传播先进文化,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步步深入、扎实有效,使地方高校与乡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带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创新研究团队与大兴安岭、七台河合作开展经济林果等林下资源高值化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新增产值3500万,助力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东北农业大学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与农垦、森工和9个地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成集试验、示范、推广三级联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36个,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在省内农业区域全覆盖;研制了“多功能原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等系列农机装备,有效解决了秸秆还田等多个难题。2021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有6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和5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相继对接和深入全省70余个受援乡镇的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不仅把实用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还为对接乡镇引品种、送技术,指导农民延伸产业链条,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齐齐哈尔大学通过技术支持、对口支援等方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以郭成宇教授为代表的玉米饮料研发团队依托临近松嫩平原垦区的地利之便,带领玉米种植户从源头抓起,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到玉米饮料的加工生产均给充分指导,使乡镇企业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到人才队伍、产品科研、品牌形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校企合作优势

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长期积累的地方人才为黑龙江高校与乡村的协同合作、对接提供了便利,如黑龙江各高校开展校友企业家项目招商工作,携手龙江校友聚焦龙江发展,切实为实现龙江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北大荒集团合作,持续推广狮白鹅种养模式;与北大荒粮食集团、垦丰种业、完达山乳业、九三粮油等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对接,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在黑龙江省农业区域全覆盖。齐齐哈尔大学与飞鹤乳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助力飞鹤集团打造“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学科优势特色研究领域玉米综合加工与转化技术,解决黑龙江省玉米等大宗原粮加工转化少、产品单一、副产物利用不足等问题。佳木斯大学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农业产业园平台,与企业签订“佳木斯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实现秸秆还田和利用实验平台;充分利用教师研发的低温生物发酵技术、草浆地膜覆盖技术、寒地冬季秸秆酶—金属联合催化产热技术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有效解决秸秆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污染、塑料地膜使用成本高问题,而且能够实现高寒东北地域生态良性循环。黑龙江地方高校践行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三)人才培养优势

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农业、农村、农民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齐齐哈尔大学发扬萌芽学校扎根农村办教育的传统,近年来在招生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专项计划等方式为农村教育输送优质师资,加快促进乡村教育振兴。2021年10月黑龙江八一農垦大学盐碱地改良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本次试验示范基地的建立,促进了今后在科研、教学中人才的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建设积极与黑龙江发展结合,共同推进,辅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现代化建设,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的全方位研究的有效载体。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农业经济、畜牧经济、农村合作经济、农村金融与农业保险、农地利用、农村发展等六大领域,从学校专业优势出发,整合专业化的农业人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指导,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决策工作,构建服务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端智库“中心”,有效辅助社会经济发展,完善“三农”政策机制,为农业农村和黑龙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黑龙江地方高校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乡村发展输出大量高水平人才,为乡村经济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专业人才,更加有效地服务乡村发展,进而在对接乡村人才振兴上精准发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携手共进。

二、当前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黑龙江地方高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基本形成了服务脱贫攻坚的模式,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典型案例。比如,黑龙江地方高校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和联席会议制度,有12所涉农高校与18个边境县建立协同发展联盟,助力边境县农业发展。黑龙江地方高校集中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推进“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大豆选育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北界拓展,年推广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尽管如此,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依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认知不足

认知不足是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黑龙江部分地方高校对相关农业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三农发展高度依赖的人力资源更显短缺,尤其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农技人才,与产业优化相关的管理、经营人才,其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都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依据表一可以发现,当前黑龙江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现状调查之中,认为现存振兴人才需求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的概率为68.67%,有63.09%的人认为人才质量要求和高校培养方向不匹配。可见,黑龙江地方部分高校未能依据社会需求,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指标。在教学内容上,部分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融入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开设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新革命之类的农业课程较少,没有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全面化和多样化人才需求,影响人才输入。第二,部分黑龙江地方高校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主观认识不够、重视不足,认为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是农业高校的事情,事不关己,并且认为服务乡村会影响正常教学和科学研究。部分黑龙江地方高校将经济效益摆首位,认为服务乡村工作难以带动科研经费等经费收入的增长,对学校发展的回报率低。第三,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持续注入,是信息、资源、能量的系统集成。黑龙江地方高校需要根据乡村实际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有所区分、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有很多好的政策制度,但就总体而言,仍然缺乏推动形成完整服务链的政策文件和配套体系。

(二)教师服务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表二数据显示,在黑龙江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现状调查问卷中有36.48%的高校教师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无从下手,有38.2%的高校教师没有时间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对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知,教师服务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是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难题。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教师自身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第二,部分教师工作思路尚未转变,认为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向上樊登”,更加侧重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探索与发现,对“向下深入”的涉猎较少。第三,高校教师缺乏服务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干部、教师认为服务乡村振兴与己无关,认为自己下乡当驻村工作队员无论对工资收入还是职称晋升均无直接好处,因而对此毫无兴趣。这是因为所在学校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缺乏对教师参与、服务乡村工作的激励政策,在教师职称晋升、收入分配过程中没有纳入服务乡村工作业绩,导致教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动力不足。这种观念认知上的偏差,难以持续有效推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在乡村安心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干部、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持续度。

(三)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参与性不强

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既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广阔的乡村建功立业,也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但由于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怕吃苦,主动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且服务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农科专业的课堂实习实践;从团队构成和服务时限来看,部分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活动主要是以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团组织、志愿者为主,长期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资源匮乏问题;从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来看,有些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领域和辐射区域较为狭窄,仅仅为本地的某些行业提供服务,难以体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此外,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认为应该去更加发达的城市地区就业,不应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浪费资源”。大学生不愿意服务乡村振兴的原因还有农村的就业保障不完善,是现今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参与性不强的一个大阻碍。

(四)机制不健全,缺乏规划和管理

第一,黑龙江地方高校缺乏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第二,黑龙江地方高校沒有设立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指导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对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当前,有些高校教师也会开展小范围的乡村科技推广活动,但大都单打独斗,影响有限。此外,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信息沟通滞后、协同机制不足等问题。缺乏信息沟通及资源集聚,影响工作成效是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较大难题。实践表明,有效地信息沟通是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因而必须建立有效地信息沟通平台和资源整合机制,促进双方进行信息交流。黑龙江地方高校与农村的信息沟通较为滞后,二者之间缺乏深入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尽管农民群众要求提高经营效益的愿望较为强烈,但地方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黑龙江地方高校与乡镇企业、农民之间缺乏相互协同,难以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经营效益。各级各部门出台了诸多鼓励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但政策体系缺乏规划,相关工作涉及到农林渔牧、地方政府等多个部门,工作中的协同性不足,难以发挥合力。甚至在高校内部,部门、学院常常是分别开展不同的乡村振兴服务项目,造成了资源集聚,影响了工作成效。

三、黑龙江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具体规划。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关键引导作用,黑龙江地方高校需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学校事业部署,要结合黑龙江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实际情况,发挥高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彰显文化、人才、技术力量等优势,提升服务观念,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一)增强服务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地方高校属于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观念和意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原则,主动对接乡村发展工作,在农村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振兴责任意识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履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责,在实现共同富裕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黑龙江地方高校必须不断改变传统理念,提升服务意识,在学校发展中,应重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优先考虑相关发展规划,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黑龙江地方高校的十四五规划相结合,引导师生共同關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教师开展乡村振兴实施的积极性,使其鼓励学生到基层乡村就业。其次,需要优先设置工作机构,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的调整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机构,不断拓展高校的发展与生存空间。最后,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乡村服务战略与资源投入密不可分,黑龙江地方高校必须从现实需求出发,优化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以使其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除此以外,需要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利用乡村的文化特色,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及专家能够深入乡村、服务乡村,实地对乡村民间文化进行研究,以不断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内容,引导地方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至乡村开展相关的美术、体育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农民生活,提升服务意识。

(二)提升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黑龙江地方高校应精准把控乡村战略的实际需求,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情况,优化自身科学研究方向和学科设置,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质量。首先,需要提升高校的合作能力。黑龙江地方高校应主动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相配合,通过校地合作平台建设的形式,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其次,需要不断提升校企合作能力。由于农业生产企业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地方高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发挥人才优势,结合企业的产业链和资金优势,积极探索有效新型的生产模式,共同培育高素养的人才,以此辅助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2]。最后,需要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强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彰显地方高校学科的综合优势,以实现农业与新材料技术、市场营销、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全面融合,为乡村服务带来良好的技术创新与变革,积极完成智慧农业、农业生物制造、绿色农业及农产品供给等各个角度的任务,由于当前农业已经逐渐由增产向提质方向发展,所以这就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手段作为支撑开展农业生产。黑龙江地方高校必须与农村科技需求相结合,组织相关农业科技水平的科研攻关工作,不断构建科研平台,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基础,推动高效农业技术不断向着园区、企业及支柱产业角度推进[3]。

(三)培养适宜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培养适宜的人才十分关键,由于乡村振兴中最主要的资源就是人才,所以黑龙江地方高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出发,将需求作为动力,为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提供有效的方式及培养路径,综合性的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以便于培养出与乡村振兴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首先,人才培养中必须合理人才类型的选择,需要与乡村服务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情况结合,应加强对脱贫区域公费师范生的重点培养,并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积极参与乡村学校工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科学性的提升。其次,人才培养中需要合理选择培养方法,积极营造乡村振兴中所需人才能力的培养形式,精准的培养专业化人才,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对教育资源供给失衡局面进行改善,地方高校需要积极开展支教活动,以便于将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构建具有乡村优势的资源特色,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人才教育,进行一体化的人才供给,改变专业扎堆的问题。减少人才脱节,需要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路径,在培养适宜人才过程中,不仅需要其具备专业能力,还需要使其能够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能力。所以,培养适宜人才的过程中,加强第一课堂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第二和第三课堂,以便于在课外延伸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实践。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良好行为习惯、爱岗敬业精神和合作探究学习态度的能力,才有利于完善育人机制。

(四)健全机制体制,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机制体制进行保障。黑龙江地方高校必须依据其实际教育情况,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以保障服务可持续性。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从组织层面分析,可以成立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小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素养高超的工作人员,以不断强化地方高校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引导;从个体层面分析,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建立乡村振兴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的服务。其次,可以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比如针对在乡村服务战略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的教师,可以给予经济补贴、干部选拔策略倾斜和职称评定优先等待遇,以发挥教师服务乡村战略的积极性。针对积极参与乡村服务的学生来说,可以强化其实践学分评估、综合评定等,将其参与情况与评优评奖相挂钩,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乡村战略的积极性。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引导机制,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出现的先进的团队和个人,地方高校可以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乡村振兴氛围,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海报、传统媒体、报纸等方式,或者利用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宣传相关乡村振兴服务战略,也可以利用讲座和走访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内容,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4]。

[参 考 文 献]

[1]李才,张秋菊,徐东北.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与路径优化——以吉林省高校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09).

[2]杨红梅.融合大学生社团的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3]秦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优势、问题与路径——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03).

[4]王善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9(28).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