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乐镇是浙江省嵊州市西部的一个千年古镇,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长乐镇志》记载,嵊州市长乐镇早年就多有民间唱戏、丝弦乐、吹打乐等民俗艺术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演奏的活动相对增多,坐唱班逐渐演变为以演奏为主的锣鼓队,因经常演奏《骑马调》,人们就称锣鼓队为“骑马调”班。1984年,长乐镇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5周年舞龙活动,吹打乐队在为舞龙伴奏时,因表演出色引起文化部门和区、镇政府的重视,通过引导、改造,并正式命名为长乐农民吹打乐队。
关键词:长乐;农民;吹打乐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0-00-03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长乐农民吹打乐进行研究,分别是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演奏形式和演奏特色,以及对农民吹打乐的未来思考,通过对长乐农民吹打乐的研究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浙江省嵊州地区长乐镇这一极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并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对于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一、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演奏形式
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演奏形式并不复杂,乐队编制主要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吹管乐包括唢呐和箭号,唢呐一般为乐曲的旋律主奏,形式通常为唢呐齐奏;箭号则充当烘托气氛的作用,多用在乐曲的引子和间奏部分,让乐曲一直维持在一个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打击乐器主要有排鼓、大锣、云锣、钹等乐器,其中排鼓是作为吹打乐在一个台上起到指挥的作用,鼓手会在鼓点和肢体动作的变化中提示其他演奏者乐曲接下来的演奏方向和形式,大锣和钹等乐器则充当了增加音效烘托气氛的作用。
唢呐的演奏一般为筒音做Sol的指法为主,即以首调概念唢呐下把位第三孔为主音Dol,唢呐一般选用中音C调、降B调传统唢呐,这种唢呐声音兼具了高音唢呐的尖锐嘹亮和低音唢呐的浑厚大气,十分适合演奏吹打乐,尤其是在唢呐齐奏时,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另一种吹管乐器箭号则更为特殊,这种乐器奇特在它的发声方式与我们常见的吹气演奏的号不同,它是吸气演奏的,嘴巴用力往里面吸气发出不同音调的声响,这种箭号的声音相比较吹气的号发出的声音更加高亢嘹亮,传播的范围更广阔,可以说是打破了大家对号发声方法的一种传统认知。这种箭号细细长长,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用手高高托起,喇叭口高举过头顶,具有强烈的演出气势。这两种吹管乐器的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哪怕在空旷的室外演奏其演奏声音也能传播得很遠;此外,其适合站立演奏,并且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演奏,在演奏灵活度上和演奏气势上都是非常恰如其分的[1]。
长乐农民吹打乐一般排鼓演奏者作为场上指挥居于舞台中央,他的演奏鼓点一般是从头到尾不间断演奏的,随着音乐旋律的强弱也有不同肢体上的变化演奏,在音乐高亢激烈时演奏动作较大,声音较响;在吹管乐器旋律主奏时鼓点进行烘托,演奏动作较为平和。这些都是因乐曲的旋律走向而进行的演奏调整,一切为乐曲的音乐性和艺术性为准,做出相应的演奏处理和肢体动作。打击乐器中的大锣、钹等铜响乐器,多是运用在乐曲的重音节拍和与吹管乐器对奏的段落中,增加对奏的激烈性,铜响的打击乐器声音很响,如果从头到尾不间断演奏会使得听众在听觉上有一种压迫感,但在较少的段落和节拍中加入一定的铜响演奏,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乐曲的听感层次更加丰富,吹打乐欢快热烈的气氛烘托得更加到位,所以长乐农民吹打中的大锣、钹等乐器是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
长乐农民吹打乐的舞台站位一般为三排,第一排的中间是排鼓演奏者,两边分别为大锣、钹、云锣等铜响乐器;舞台的第二排为唢呐演奏者,一般为四到十人不等,不演奏时持唢呐的手臂垂放下来,唢呐置于演奏者身前或身侧,在需要演奏时唢呐由两只手臂抬起来演奏,唢呐喇叭口朝向前方,使演奏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演奏姿势帅气潇洒;舞台第三排为箭号演奏者,和唢呐相同演奏人数一般四到十人不等,箭号演奏者站在最后一排,所以一般演出会搭一个较高的台面,让最后一排的箭号演奏者站在上面,这样既可以让台下观众看清楚场上的所有演奏者,又可以让箭号演奏者看起来更加有演奏气势。与唢呐演奏者相同,箭号演奏者在乐曲不演奏时双臂垂下持箭号立于身侧,需要进行箭号演奏时,演奏者需单手或双手将箭号高高举过头顶,喇叭口朝向前方,演奏这种乐器不但需要演奏者的演奏技术精湛,更加要有一定的力气,不断地抬起放下箭号会使手臂在短时间内感到酸胀无力,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实践练习,使演奏者的嘴巴气力以及手臂力气都能达到一定的演奏能力[2]。
二、长乐农民吹打乐的特色
(一)由农民演奏为主
农民平时务农,利用平时闲暇时间来进行乐团排练,当地政府在为乐团定名字的时候,特意在吹打乐之前加入农民二字,这是一般吹打乐中很少见的。推动农民文化振兴一直以来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身份让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种劳苦大众形象,这种形象在人们的眼中根深蒂固,但是长乐农民慢慢改变了人们对于农民的刻板印象,农民也可以用自己娴熟的演奏登上大雅之堂,演奏属于自己的艺术。他们拥有双重的身份,务农为主、演出为辅,长乐农民不但平时可以务农赚钱,还可以通过演出吹打乐赚取演出劳务费用来补贴家用,在经济收益上也比一般的农民要好一些。由于可以学习到音乐的演奏还可以赚取一定的演出酬劳,当地的农民对于学习吹打乐十分积极,学习吹打乐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但可以通过演奏音乐陶冶情操,提升精神文化,还可以通过接一些商业演出来赚取酬劳,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长乐农民吹打乐是浙江嵊州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是长乐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二)长乐农民吹打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演奏现场十分鼓舞人心。首先,吹打乐的音乐由声响较大的唢呐和大鼓为主奏,声势浩大,十分容易让人产生艺术共鸣;其次,演奏人员在舞台上随着音乐的旋律起伏做出不同的演奏动作与演奏状态,大家都是站立演出,舞台的活动空间很大,所以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演出动作大,舞台感染力更强,更富有层次感;最后,长乐农民吹打乐的音乐创作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新时期长乐人创作了更多的新作品,这些作品有些是吹打乐传统意义上的作品,有些是歌颂党与国家的歌曲改编成为吹打乐,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改编乐曲。这些改编乐曲具有如下优势,首先,这些优秀的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很多歌曲大家都会演唱,当熟悉的乐曲响起更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观众更喜欢观看和聆听;其次,长乐农民利用优秀的吹打乐表演对这些歌曲进行了新颖的改编,观感上更加活泼热烈,音乐的层次感更加丰富;最后,长乐农民吹打乐中极其夸张的肢体演奏动作和面部神态很容易感染台下的观众,加之熟悉的乐曲旋律这样使得改编乐曲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表演,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是一种十分成功的改编,是值得其他民俗器乐表演参考和借鉴的。
(三)长乐农民吹打乐的蓬勃发展
我们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很多的民俗活动和艺术形式,这里面很多的艺术形式因其生命力不够强面临着青黄不接甚至消亡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的流逝。但是嵊州长乐农民吹打乐则一路坚挺到如今,并一直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在省级、市级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如在1988年长乐农民吹打乐获得浙江省第二届音舞节表演二等奖、2002年获浙江省首届民族民间器乐合奏大赛金奖等。得到这些荣誉对于一个来自民间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长乐的农民们自发组织、自发排练、自主作曲编曲去参加比赛并获得省级大奖,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团队,这也是嵊州长乐农民吹打乐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大家不满足于接一些商业演出来赚取一些演出酬劳,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了一些大的比赛上面,这样的比赛不但可以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荣誉丰富了长乐农民吹打乐这一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了这项艺术,提升了艺术的高度。长乐农民吹打乐的众多荣誉获得也让当地政府更加重视此项艺术,对于这项艺术有更多的政策上面的支持,这样无论是上层的政府支持和社会中农民自发的学习,这都使这项当地的民俗艺术获得了更好的生存环境,学习长乐农民吹打乐的人越来越多,相应的曲目创作也越来越丰富,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长乐农民吹打乐旺盛生命力的源泉[3]。
三、长乐农民吹打乐的发展方向
长乐农民吹打乐是浙江省本土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民间艺术,如何让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更好,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每一步都可以走得稳、走得准,这一优秀的民俗艺术才可以长盛不衰,成为嵊州地区乃至浙江省的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着眼于传统艺术的本质,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结合时下流行的一些方式和手段,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从国家政府的倡导方面到基层的人们学习方面,大家不遗余力地去积极地推广和传播,多一些新作品的创作和编排,这些新作品要符合当下人们的欣赏审美,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成为一种更具新穎发展力的传统艺术。
长乐农民吹打乐是中国文化的一门传统艺术,前两年有一部电影《百鸟朝凤》在讲述传统文化的日渐凋零,笔者在观看后也感慨良多。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和传播,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遭受一定的冲击,这些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后果,庆幸的是这些年我们提出的文化自信正在慢慢转变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我们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并没有那么土气或者落后。长乐农民吹打乐艺术也正在蓬勃发展的路上,越来越多的长乐农民吹打乐新作品被创作出来,音乐的艺术形式也正在慢慢地丰富,艺术的审美追求也越来越和这个时代所相贴合。更多的演奏者站上了舞台宣传这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评论家在对长乐农民吹打乐这一艺术发表着积极的评论和专业的报道。
想要促进长乐农民吹打乐的后续发展,文化自信是最重要的一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让我们每个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即使身处世界各地,却能在第一时间汇聚到一起,团结在一起。发展长乐农民吹打乐除了文化自信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到的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一系列有效举措和具体实施。首先,从政府方面,继续加大对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政策及经济扶持,在高层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艺术研究与保护发展举措,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这一艺术形式得到更多机构的支持;其次,善用媒体增加长乐农民吹打乐的曝光度,利用更丰富更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长乐农民吹打乐,这是一种非常便捷而有效的传播渠道,对于发展这一优秀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再次,让更多的专业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加入进来,为长乐农民吹打乐创作出一些更优秀的艺术作品,只有不断推出好的作品才会有更多的演出舞台,我们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多种创新,让老百姓不但喜爱还会有更多的观看惊喜感,这是十分关键的,音乐评论家多写一些关于长乐农民吹打乐的专题文章,向大众分析和讨论这一艺术形式,让大家更加了解和熟知;最后,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进来,这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更多的培训机构,长乐农民吹打乐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当地农民组成,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培训机构进驻到广大农民之中,让热爱音乐热爱表演的农民们可以更便捷地对吹打乐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让农民朋友们可以更快地走上舞台,提升艺术修养,这样的举措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长乐农民吹打乐阵营中,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吹打乐演出,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业人口基数越大,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越好。以上几点都是笔者对于长乐农民吹打乐发展的一些具体设想和思考,希望为长乐农民吹打乐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束语
长乐农民吹打乐历经多年的沧桑变化依然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努力地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在无声无形却又强大无比地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更好的发展举措和方法让长乐农民吹打乐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焕发新的光彩,让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月英.长乐镇农民吹打乐的发展构想[J].大众文艺,2010(13):194.
[2]李强.嵊州吹打乐器的比较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02):138-140.
[3]杨和平.嵊州吹打乐生态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J].中国音乐,2009(03):212-215+241.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长乐农民吹打乐研究”(项目编号:2023B043)。
作者简介:焦点(1990-),男,河北安国人,博士,讲师,从事唢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