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卡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歌剧

2023-06-25 02:08徐吉成
艺术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卡门歌剧

徐吉成

摘 要: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根据梅里米在1874年秋天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整个歌剧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并被公认为上座人次最高的歌剧。强烈的民间音乐风格,和声色彩和剧情的搭配,和恰到好处的管弦乐配器是其成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有很多经典歌曲就取自歌剧中的唱段,这些唱段雅俗共赏,传播广泛。本文通过对《卡门》中几首经典歌曲的创作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为未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和声、旋律线、音乐和歌词以及配器的思路。

关键词:《卡门》;多维解析;歌剧

中图分类号:J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1-0-03

一、歌剧《卡门》和作曲家比才

(一)比才的生平以及在音乐界的境遇

乔治·比才(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出生于巴黎,法国作曲家,世界著名歌剧《卡门》的作者。不到九岁时,他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然后,他去了罗马,继续学习了三年。1863年,写下了第一部歌剧《珍珠采摘者》。1870年新婚的他加入了国民警卫队,并在塞纳河边终生写作。在音乐中,他融合了独特的民族音乐色彩,以及法国喜剧歌剧的传统表达手法,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他的其他成就包括歌剧《骄傲》 (1850),第一交响曲(1855);1857年获得罗马作曲奖;《伊凡四世》(1866-1869);1872年起,他陆续完成了歌剧《阿莱塞恩》和《卡门》(1874)。1875年,他去世,享年37岁。 在他的一生中,普通百姓和音乐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公众从未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这也造就了他比较窘迫的生活和处处充满斗争和起伏的音乐语言。

(二)《卡门》的情节和创作背景,及在后世的成功

1.《卡门》剧情梗概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个性的吉普赛女孩——烟工厂的女工人卡门。她让军人班长唐·豪塞对她一见钟情,并舍弃了他在故乡村中的情人——温柔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卖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唐·豪塞在羞愤中杀死了卡门。

2.《卡门》创作背景

歌剧《卡门》是根据美里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19世纪,在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作曲的技巧和艺术因经济繁榮而变得更加复杂,这是一部更接近普通人生活的戏剧。与此同时,整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增加了人民的流动和频繁的战争,所以“吉普赛工人”“士兵”和“爱情故事”的主题与当时的时局特别相关。比才还在他的音乐中大量使用了吉普赛人和拉丁音乐的元素[1]。

二、对歌剧《卡门》中著名的歌曲节选的旋律和歌词分析

(一)哈巴涅拉舞曲

哈巴涅拉舞曲是《卡门》中最著名的女中音独唱选段,在旋律中,整个线条呈现一个半音级进下行的状态,同时低音的伴奏也一直用Dm和弦强调重复的感觉, 事实上,这样不仅让整个旋律线条非常规则(使得有记忆点),而且使和声打破了常规的一到两个和弦的束缚,有了非常多样的变化。桥段则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用长音引入副歌中的合唱声部的做法,这样不但让主歌部分再“重复”了一次,也为副歌的“对话”很好地埋下了伏笔。

副歌中,这里的旋律分别用两个镜像相反的线条(1235321)与合唱部分做了管弦乐式的对话,极富戏剧效果。

在歌词上,女主人公把爱比作一只顽皮的鸟,这使得这样的形象与她敢于爱与恨交织在一起。在副歌中,主人公首先被描绘成两个长音符(尽管字面意思是关于爱的主题),然后突然跳到高音调。然后他说,爱就像一个流浪者……这证实了这首关于爱的歌,实际上是关于卡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非常顽皮和聪明,真性情难以被束缚。

(二)斗牛士之歌

如谱例1所示,主歌的旋律在节奏上非常统一,先是连续的八分音符,然后在四分音符上保持停顿,这种重复的节奏型一般使得歌曲非常容易记忆。整个线条除了统一的节奏外,还使用了非常多的模进式重复。在音乐的AB段衔接处,突然整个音乐从小调到大调过渡,色彩明亮,活泼欢快,使用了很多进行曲中前附点的节奏,而略庄严的进行曲风格伴奏也让“斗牛士”在歌曲中展现出他应有的威风和英气。好的歌曲,一定是歌词和曲调相得益彰的!

在歌词中,“来干一杯”被用来引出介绍斗牛士的歌词大意。这种用第三人称带入情节叙述的方式在歌词中非常鲜见。然后是观众和斗牛的场景,用观众的热情来描绘斗牛的受欢迎程度。之后,用“一双爱的眼睛”回到了整部戏的主题:爱。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这首“斗牛士之歌”也不会在歌剧史上有如此重要的位置。歌曲中描绘了“受伤的牛”和即将迎接爱情的斗牛士这么两个形象。在剧情中,正是在埃斯卡米罗斗牛演出并即将和卡门在一起时,场外那个桀骜不驯却渴望自由的人被唐·豪塞杀死,就如同斗牛士剑下最终倒地不起的公牛一般。两个场景间用如此应景的歌词串联在一起,艺术性非常高[2]。

(三)A Card Trio

纸牌三重奏以卡门的两个女伴侣的二重唱开始。在前面的伴奏中,长笛的伴奏织体完美地显示出卡片占卜的神秘。忧郁神秘的整体音乐与前一个故事中的大量的激情感受并不相似。整首歌也从神秘变成了有点抒情。旋律上,该曲用了非常讨巧的“对比”手法,用下行、小调的伴奏、配合半音级进为主的旋律,来勾画死亡的预言;用上行,大调式的伴奏,不断向上模进的小线条来表示卡门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面对死亡的预言,卡门唱道:休想逃避这个痛苦的回答,不管有多少次的清洗是徒劳的,这张诚实的卡片永远不会说谎!如果天书让你写下“幸福”两个字,遭受任何打击你不必害怕,牌在手中翻转灵活,它告诉你,会快乐,会得到幸福。如果你注定要死,你被洗了20次,残酷的牌总是回答你:死亡!面对这样一个冰冷的死亡预言,卡门没有像歌剧中的许多女主人公那样抱怨、哀悼,甚至哭泣,她冷静的表演完美地补充了这个独特的吉普赛女孩的另一面。卡门本人在占卜完成后的旋律基调非常平静,她似乎已经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暗示……

(四)在塞维利亚的城墙边

这是本剧中笔者认为最好的歌曲,无论是和声设计还是旋律线条,不仅具有浪漫时期的特点,而且融合了许多民族色彩,在和声的设计上也非常别出心裁,从第一句就足够惊艳。

在旋律方面,第一句使整个音调变得复杂,从写作技巧推断,应该是升F大调,然后快速调整同一主调大小到b小调,然后回到平行的主调。之后,它依次转向G大调,上升F大调主和弦(这样下一节就可以从B大调开始),形成一个有趣的整体闭环。在歌词上,首先描述一个墙边的环境,然后开始喝酒和跳舞,之后引出主旨。所以说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歌词创作方式。在中国的语境中,好的歌词往往是“什么歌词不能出现在歌词中”,例如,我写爱,然后我的歌词就不能出现“爱”,但我可以用各种隐喻和故事来强调“爱”的主题。在歌剧中,歌词因为兼顾情节的推动,和单独的歌曲稍微不同,但一样可以用“寂寞”“红酒”“要成双成对才快乐”来描绘即将到来的爱情。

三、著名歌剧《卡门》节选中的管弦乐配器分析

(一)如何使用配器来推动唱段《纸牌三重奏》中的情感

这首歌以上升的弦乐开始,然后,笛子的出现在氛围中营造了一点神秘感。在长笛和女歌手之间也有一段“对话”,琴弦的第二个颤音在整个A段中反复出现。在卡门的独唱中,随着情绪的推动,琴弦从短的断奏变成了连弓, 在合唱的段落中,更是通过更大动态的弦乐表现(更情绪化的处理)来支撑人声。而歌曲中,需要的悲伤感主要由低音大提琴和低音铜管做主要伴奏乐器,当声音停止时,用定音鼓收尾[3]。

(二)如何用配器使旋律更优美——斗牛士之歌

这首歌有两个大的段落(小乐章)。第一段是一个整体小调感觉的音乐,有着非常强烈的西班牙音乐的特点,第二段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大调旋律,让我们从第一段中的配器开始分析。

通过谱例2可以看出,一开始,整体乐队的配置就已经非常丰富,使用铜组ff的齐奏和弦乐及木管组对话,使整个音乐有一种华丽和活泼的感觉,就像斗牛场喧嚣又带点激动的人群一样,让歌手感觉如同站在中间的斗牛场唱歌。而情景感、画面感,是旋律能够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

在第二段歌曲中,首先是木管组奏出均匀的跳音,之后加入更多的弦乐,仿佛是游行中优雅的盛装舞步一般,中音区的大管和圆号更加重了这一感觉。在大合唱开始后,三角铁和女高音的复调使得整个音乐更加隆重和华贵,在重复段落中,更是加入了群眾的欢呼声与之前的合唱做衔接。在这首歌中,所有过门和旋律上行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动态变化(如从整体音量p-ff,弦乐从低音区上行然后在高音区时做整个乐队的齐奏),使得主旋律更有一种“反复强调”的感觉。在两段结束后,男女声开始对话,最后在乐队的大齐奏中以大调的主题收尾,再次强调了主旋律。

(三)《卡门》中配器相对于同时期音乐的创新和改进

卡门的整部歌剧对配器的创新效果主要体现在短促的组间对话(但不是简单的铜管和木管这样分组)和打击乐使用上。例如,在浪漫主义中期,绝大多数的交响乐或歌剧,都是一个主题贯穿,然后大致不变的“伴奏组”加上回声和重复的主要乐器推进音乐,如大提琴、低音、喇叭等做伴奏,小提琴和长笛做主奏、长号做一下对话性质的填充。在《卡门》中,我们可以发现,比才重组大部分乐器,例如,弦、铜管、木管(主要是弦乐器)作为一个组,打击乐、铜管、另一组弦乐,作为另外一组,但旋律线连接以及组与组之间相同乐器的互相融合,使整体听感新颖又自然,虽然这样的编配形式在之后开始多见,如《图画展览会》等,在那个时代能有如此创举,也是《卡门》能在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还能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卡门》中,管弦乐不再是人声的“伴奏”,而是可以独立演奏并非常具有可听性的一段段配乐!

四、《卡门》唱段中有趣的和声设计

(一)哈巴涅拉舞曲

哈巴涅拉舞曲的第一段和声进行非常简单,几乎都在d小调的I级和IV级循环,有点像蓝调的和声技巧(蓝调音乐使用大量的小调I级和IV级), 既然如此简单,为何能给人一种与同期的绝大多数歌曲都不相同的感觉呢?因为整个哈巴涅拉舞曲在主旋律中使用了大量的半音音阶, 这使得虽然低音没有变化,整个和声色彩却一直在变。在副歌中,哈巴涅拉舞曲是在《卡门》戏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技巧,即把小调变成同主音的大调,但伴奏乐器还是维持本来小调时的旋律线条(因为是半音故毫无违和感)。同样的,从I级到下属或者从属和弦交替前进,因为中高音内声部线条的设计,使得整体上简约而不简单。

(二)第一幕——在广场上

整首歌从d小调的一级开始,作为“基本”的和弦配置,但主旋律线条不断和固定的低音区和声产生新的色彩(与哈巴涅拉舞曲类似)。

谱例3

同时,中提琴演奏的E音也非常有趣,不断与大提琴的旋律组成部分不和谐的冲撞,使整个音乐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朦胧之中(确定的和弦情绪确定,如单独的大三和弦显得明快,之后的法国作曲家如德彪西的作品就使用了大量“不确定”的和弦,比如CDFG这样来代替CEG组成的Cmaj和弦,更朦胧神秘)。

之后,从I级的半减七和弦到V级的减七和弦,整个和声进行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但音感越来越压抑。这一个从小三和弦到半减七和弦到减七和弦的过程中,加上一个持续的旋律成分的进展,没有像传统和声一样有一个明显的“属-主”为基础思路的解决过程(见谱例3)。

五、结束语

《卡门》全剧无论艺术和技术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我们只能简单地分析一些小技巧。因为仅整首音乐的总乐谱就有574页长,可能得用一本厚厚的书,才能进行细致的分析。本文谨从创作的多个维度,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段入手,对这些小技巧做展开剖析,也希望这篇拙作能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杨立青.管弦乐配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孙海钰.咏叹调《哈巴涅拉舞曲》的诠释与表达[J].剧影月报,2022(04):57-58.

[3]董芳.追求生命的价值——比才歌剧《卡门》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

猜你喜欢
卡门歌剧
自从有了卡门
卡门涡街的去奇异化
走进歌剧厅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唐朝美女卡门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