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中的“禅”

2023-06-25 15:06洪超
中国故事 2023年1期
关键词:空山禅宗王维

导读

王维虽是入世之人,但其醉心于佛家文化使其透露出与当时其他入世文人不同的气息。这一气息也主要是反映在其诗歌之中。他的诗歌无功利之求,唯有“独坐”“弹琴”等意境,可以从诗人的诗歌看出,其不以眼观物,而是以心体物。因此,其诗歌中表现的意象和展露的意境都含有由心而生的禅意。

作者:洪超,湖北大学文学院。

盛唐时期,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王维,将山水诗推向成熟阶段。他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诗歌的一个典范,把唐文化和诗歌文化推入一个自觉时代。他把禅宗思想和诗歌相融合,在自然山水中参透禅意,在禅意中观照自然山水。诗歌和禅宗思想有相通之处,当两者碰撞时,会产生更大能量。禅境追求的是超越现实,使人得到解脱,而诗境则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来源于生活,但都高于生活。禅境的“顿悟”会给诗歌更多的灵感和动力。

一、禅宗思想和意境概念

在翻译时,禅会被译成静虑,指抛弃一切杂念,静心思考,从而获得一种身心自由的状态。禅宗就是把佛、道、儒思想融合在一起。禅宗思想是佛禅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意象是指人将主观意识寄托到客观形象之中,用艺术化的语言,令客观形象带有主观色彩。意境又稱为“境界”,意境是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艺术范畴,没有意境就无艺术可言,它体现的是一种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如清人潘德舆曾评价:“《三百篇》之体制,音节,不必学,不能学;《三百篇》之神理,意境,不可不学也。”对“意境说”的研究数不胜数,研究成果也是不可计数。禅宗、禅宗思想、意象和境界这四个概念在本文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理解下文的内容。

1.1禅宗和禅宗思想的解读

禅宗在中国代表的是佛教的一个流派,禅宗思想融合了儒家“入世”思想和道家“出世”思想,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主张“顿悟”,强调个人内心对世界的顿悟。

在六祖慧能之前,禅宗是隐居深山的,但在慧能这里就发生了变化。如《坛经》所言:“自性本是清净,不识是迷,识是悟,悟即是解脱,就是佛。”慧能认为芸芸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成佛,因为每个人都有真心。在慧能眼中,人心就如天空一样广阔,能包容天地的一切,而且人心还如天空一样虚空寂静。人心不是指肉体上的心,指的是人的真心、本心,没有被污染的纯净之心。慧能认为外界一切只是假象,现实中很多人都被假象迷惑,贪念过多。《维摩诘经》中有一句说:“云何断攀缘?心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攀缘即可理解为对外界有想法,书中解到要断掉想法,心中没有这个念头也就没有想法了。

慧能大师提出了禅宗思想理论——“无念、无相、无往”三无理论,这是禅宗思想的核心。正如他在《坛经·定慧品第四》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宗思想理论中的“无念”,指“于一切境上不染”,“念”指的是念头,“无念”指放下念头。念头有正邪之分,正念头即是好的念头,是一种正义的修行,邪念头则相反。“无念”不是指没有想法,也不是指什么都不想,而指的是要求人们在自己心里不能沉迷于金钱、名利,不能只关注善恶、喜乐等,应该无功利地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才能做到无念。“无相”,指“于相而离相”,即指看破外在的一切事务。如《金刚经》所言,“凡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是如来。”外在一切的事务都是虚幻,当你看到外在事务不是外在事务,即可成佛。《维摩诘经》中的“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主要指的是“于相而离相”。“无住”指“无住者,人之本性也”,即指要放下念头,纯正本心,要求人们保持一个清净的真心以至达到超功利的境界。“三无”思想理论主要是要求人们不要执着一切的身外之物,以无功利、无差别的眼光看待万物,达到“明心见性”。

禅宗思想不是文字和语言能传达完整的,需要用心去体会。禅宗思想应用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国古代诗歌与禅宗思想关系密切。

1.2 意象和意境概念的界定

“意象”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书中不仅提到“言意关系”,还提到了意与象之间的关系和“以象承意”的表现手法。“意象”除了影响到我国诗歌的发展,也影响到20世纪初西方文学的“意象派”。

诗歌中用到的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手法,都是对“意象”的运用。其中“情”就是“意”,而“景”就是“象”。意与象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情与景、心与物、形与神的关系。文学史上对意象关系的论述有很多,如孔子提出了“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理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等等。诗歌中选取的“象”大多数来自我们大自然的景物,如《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左思的《咏史》中“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等等,提到的“象”都来源于大自然。这些意象贯穿了我国的诗歌发展史。

对“意境”一词的研究从古至今未停止。人们最开始是把两个字分开解释,“意”字由“音”和“心”组合而成,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从外部到内心。“境”字的解释来自《说文解字》中的“竟,乐曲尽为竟,从音从人”。段玉裁作注:“曲之所止也,引申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境”被认为是一个时空概念词,解释为事物的终止和土地的边界。历史上对这两个字的使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分开解释,“意境”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的。他的作品《诗格》中写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的《诗格》都强调“境”的重要性。王昌龄之后有许多学者对意境一词的解释更加完善和深入。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了“兴趣说”,其说道“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兴趣”即为“情趣”,是指人处于一种物我融合的境界,抒发一种真实的情感,呈现一种韵味深远的意境。

关于“意境”一词的解释,王国维的“境界说”影响深远,是对意境一词历史研究的总结。《人间词话》中写了许多关于境界的说法,书中的“境界”即为“意境”,这“境界”指的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受的境界通过作品表现出来,读者对作品能感同身受。由此可见,“意境”就是一种领悟与思考。王国维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从而拓宽了“意境”的含义,深化了“意境”的内涵。

二、王维诗歌中禅宗思想的审美特色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他创作了大量极具禅理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后期的作品,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意象、写法、诗法和意境上极具特色,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诗境。

2.1简约自然的意象

纵观山水田园诗中的构成,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诗人往往通过意象来表现自己的独特情感和深切感受。诗歌所提及的意象会寄托着诗人深厚的情感、蕴含着事物丰富的意境、暗藏着诗人深刻的思考、表达着诗人的主观感受。根据陈植锷的《诗歌意象论—— 微观诗史初探》书中可知意象可分为三类:自然意象、人生意象、神话意象。王维诗歌中选取自然意象较多,本文主要从王维诗歌中空山、清风、白云三个意象入手,深入分析王维诗歌中的审美特色。

“空山”意象是王维诗歌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不仅呈现出自然的独特风貌,而且传达出诗歌中的禅理。王维通过“山”的具象表达出“空”的抽象,使禅理渗透到读者心中,也使王维的诗歌充满灵性。

根据数据统计,在王维近四百首的诗歌中,“空”字出现了90多次,高频率的次数可知王维对此字的钟爱。“空”字频繁出现在诗中,很大程度上与佛禅思想有关,“空”有幽深、虚静的含义,与佛禅思想中的追求相近,而且最能概括王维诗歌的特色。由“空”字组成的意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然景物,如空山、空林等;第二类是生活景物,如空堂、空馆等。”生活景物类在王维诗歌中并不少见,如《秋夜独坐》中的“空堂”意象,就是王维诗歌中关于生活景物类的一个代表。本文重点还是放在自然景物类。

自然景物“山、林、谷”构成的意象,与生活景物类有差异。自然景物类除了表现出空阔的效果之外,还能产生出深刻的禅理。以“空山”为例,王维有很多诗歌都写到“山”意象,有“空山”“寒山”“青山”,等等。虽然“空山”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它代表着王维的精神家园,代表着他对佛禅信仰的追随。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山”意象,它营造的是一个空灵澄净的世界,描述了一幅被秋雨洗刷后的自然清新的山林图。秋雨不仅洗刷外物的污垢,还洗净心灵的尘垢,使人抛弃一切烦恼,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空山”没有直接说明禅意,但通过营造一个清新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其中的禅意。“空山”意象在王维诗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融合了情与景,把自然景物的特点与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创造出寂静的禅意境界。“空山”意象充满禅意,与王维热衷于佛禅有关。 “空”本只是一个具有禅意的语言符号,王维通过创造一系列色彩鲜明的“空”意象,把抽象的禅理生动展现出来,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

“清风”意象表现了王维热爱生命、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在王维的诗作中,“风”意象无处不在,有温暖的春风、清凉的夏风、清爽的秋风和冷冽的冬风,四季之风在王维的诗作中穿梭着。其中“清风”即“秋风”意象,以清爽之感把王维的半官半隐的闲适生活展现无遗。自古以来,“悲秋”心境是詩人诗歌中固有的,可王维诗中却没有“悲秋”之感,而是给人“清爽”的心境。如《瓜园诗并序》中的“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给人一种愉悦之感,“秋风”带来的不是一份哀愁,而是一份安适与惬意。

在王维的诗歌中不是直接写“清风”意象,而是借“倚”这一动作来展现。“倚”字在王维诗歌中出现的次数不少,这个字传达了王维的心绪。细读《辋川闲居》可知道,诗人是倚靠在屋檐的树前,远眺着平原上的小村庄。这种倚靠的姿态表现出王维的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体现出王维一种安闲宁静的心境。“倚”不只是一种放松的姿态,更是一种悠闲和宁静的心态。“倚”字与“清风”结合,表现了王维安闲平和的心态。如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主人公倚靠在柴门,听着风声和蝉声,这种悠然闲适的生活令人羡慕。“倚仗临风”不仅把倚靠姿态展现无遗,还与听风的舒畅心态完美契合,把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云”意象表现出王维超脱的人生态度。白云飘浮不定,踪迹难以捕捉,“清风”与“白云”相伴,展现出王维悠闲自在的心态。

“云”意象在王维诗歌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王维人生态度的一种诠释。诗歌中的“云”意象不是单一的,除了“白云”外,还有“浮云”“暮云”“空云”等。这些意象作为诗人个人情感的载体,体现王维多样的心态。

“白云”意象有丰富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羁旅送别,这种含义多出现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如《欹湖》的“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友人渐渐远去,只有一座青山让白云舒卷自如。“白云”意象表现的是离别的忧伤,展现出分别的无奈。

第二类是遥远疏离,白云飘浮天空,与人们相隔甚远,难以触摸,因此也成为遥远的符号,既是空间上的遥远,也是心灵上的疏离。如在《早秋山中作》中,我们可看出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拒绝客人来访,根本无人与他相伴,只有空林与白云相陪。“白云”表明王维与人世疏远的生活态度和沉静的心灵状态。他远离尘世,隐居山林,追求的正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不愿被束缚,追逐自由。

第三类是美好和自由,白云是一种自然现象,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如《终南山》就展现了云海的美好。“白云”意象在王维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追求,对隐居的向往,如《送别》的“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就表明了王维向往隐居山林。

“白云”作为王维诗歌中一个符号,充分展示了王维超然物外,追求自在生活的人生态度和超脱心境。

2.2圆境空灵的意境

禅宗“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影响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禅趣,营造出一种禅境,抒发隐逸情,展现出意境之美。王维诗歌的境界主要表现在物我融合和虚实相生。

禅宗思想是一种心性哲学,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在物与我的关系中,禅宗进行了三次调整,“第一阶段为以物观物,第二阶段为移情于景,第三阶段为物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主体已经变成一种自觉的心境。”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主要在“移情于景”的阶段,情与景的主客体关系和谐共存。但王维的后期的山水田园诗已经在“移情于景”之上,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因此在读王维的诗时,我们既能感受到自然景物的广博,也能感受到诗人传达的人生思考,还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王维的诗歌主要描写自然山水,“物我融合”正是对王维和大自然关系最恰当的概括。细读《鹿砦》,我们可以感受到“物我融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四句诗,告诉我们在空阔寂静的山里看不见人影,但可以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返还到幽深的山林里,看到夕阳照在青苔上。短短四句诗,共20字,却描写出一幅傍晚山林幽静的画面,而且把人和自然相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安详静美的境界。

王维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带着情感去亲近大自然,向大自然注入自己的情感,自己也融入大自然中,使个体生命与大自然有了情感上的交流。如《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虽然普通,但在王维笔下却生机勃勃。诗人以清川的淡泊表明自己的内心,物境与心境融为一体。

“物我融合”的境界在诗中有许多,除了上文,还有《别辋川别业》《山中》《辛夷坞》等。在這些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早已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王维描写自然景物,善于捕捉和呈现事物的个性,以至超越实境,进入到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虚境中。王维“物我融合”的自然观,使其创作的诗歌散发出一种境界美。

虚实是一组相反又相成的概念,实是具体的外在表象,虚则是通过表象传递出的审美意蕴。王维的诗歌将虚实完美结合,传达出意境之美。

我们读《竹里馆》中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体会到,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吹箫,没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明月知道我,而且陪伴着我。诗中的实境是诗人独自坐在幽林弹琴吹箫,明月相伴;虚境则是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有学者曾说:“王维凭借可感观实景创造出虚化的艺术图景,从而以实达虚,境生于象内。再者,化景物为情思,将具体生活中的事物转为艺术形象,化实为虚,是通过这一艺术手段将艺术形象从确定走向不确定的环节,进而达到无尽的境界。最后,化虚为实,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人作诗常以留白的方式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他的山水诗把这种虚实之象不断融合,营造出一个诗画结合的境界,展现了诗歌中的意境美,诗作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王维将禅宗思想融入诗歌,诗歌就具有了哲学意蕴。现实之物,在诗人的意念中有了新的审美。佛家动人心弦的文化内涵与诗歌相结合,带给人们双重的审美体验。这在弘扬佛家文化上是一种创新,也吸引了后世文人骚客对平静淡泊之美的追求,开辟了山水诗体裁的新境界。诗歌在层次上已是诗界的佛学,足以让人花费功夫,细细揣摩其中至理。

参考文献

[1] 吴正鑫.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中的禅境审美观照[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2] 周来祥. 中国审美文化通史(隋唐卷)[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 刘成记. 自然美的哲学基础[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陈志椿,侯富儒.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 易范. 论王维诗的主要意象[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7] 宿晓凤. 禅文化视野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D].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6.

[8] 陈洁. 论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4).

猜你喜欢
空山禅宗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空山
空山与鸟鸣
禅宗软件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张九龄与禅宗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空山新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