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塞罕坝曾经拥有良好的生态,但自清道光年间开始,遭人为破坏严重,直至20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不毛的高原沙地,严重威胁京津生态安全。60年来,经过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塞罕坝重现了“美丽高岭”景色。塞罕坝的成功既靠伟大精神,又离不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科技创新支撑。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初心、决心和恒心。
作者:刘书越,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7年8月起,河北省的一个地方经常占据主流媒体显著位置,先是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又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还获得“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等联合国授予的国际殊荣,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全球关注的热点。这个地方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身上承载了怎样的故事?成功原因何在?现实意义有哪些?
一、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从首都北京向北,越过巍峨的燕山山脉,有一片面积达115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即塞罕坝机械林场。一百多年来,塞罕坝经历了曲折的生态变迁,可谓沧海桑田,发人深省。
1.1 历史上的美丽高岭
塞罕坝,是满蒙合璧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塞罕坝海拔在1010~1940米之间,当地人称作“坝上”,地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这里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春秋较短,夏季凉爽,年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时间169天,无霜期64天,降水量460毫米,大风日数53天,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塞罕坝闻名于世始于清代。早年的塞罕坝是一片绿洲,是动植物的天堂。据史书记载,辽、金时期,塞罕坝地域广袤、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是一望无际的天然名苑,享有“千里松林”美誉,曾为辽、金皇帝避暑狩猎之所。
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巡幸到此,看到这块漠南游牧地生态优美,且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出于锤炼八旗子弟、怀柔蒙古各部、遏制沙俄对北疆的侵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的多种考量,康熙皇帝决定借助古代四季狩猎的礼仪,设立“木兰围场”,称为“木兰秋狝(xiǎn,秋狝,即秋季打猎的意思)”,并将这一活动制度化为国家大典。此后的百年间,在塞罕坝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一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奏曲。这场宏大的变奏曲,由人类主演,广阔的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是演奏场,许多动物、植物都参与其中。
清朝鼎盛时期,几乎每年八月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秋狝仪式。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设围场,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朝共在“木兰围场”举行木兰秋狝大典达105次。清代入主中原近270年(1644~1912),木兰秋狝作为一项国之大典就占了182年的时间。
木兰秋狝时的塞罕坝,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景、热闹的场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空间和动人故事。上百次的木兰秋狝,在塞罕坝留下了亮兵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联营、塞北佛石庙、乾隆殪(yì,杀死的意思)虎洞、翠花宫、扣垦坟等许多古代遗迹和历史传说,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据史书描述,当年塞罕坝“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游骑蚁行,寸人豆马,不足拟之”。繁茂的森林和热闹的盛况跃然纸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代样本。
1.2 曾经的高原荒地
塞罕坝成在清代,败也在清代。乾隆晚期,木兰秋狝开始衰落,嘉庆时期还能勉强维持,不過已有一些王公贵族、八旗将领不愿再到深山老林、草丛沼泽去骑马射箭,他们认为这是遭罪的苦差事。至道光年间,朝廷就以“节省开支”为借口停止了“木兰秋狝”,随后开启了开围伐垦。历史上,塞罕坝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开围伐木和垦荒,分别是同治二年(1863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历经53年,塞罕坝共开围放垦130.3万亩。从1932年起,塞罕坝的林木资源又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洗劫。
在这期间,塞罕坝的树木被肆意砍伐,森林、草场、河湖面目全非,加之山火、农牧活动增多等原因,塞罕坝元气大伤,昔日林海消失殆尽。到了20世纪50年代,“黄沙弥漫、风起沙涌”已成为塞罕坝地区的常态,“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物产富饶、牲畜繁育”的塞罕坝只能到地方志去找。
塞罕坝的风沙严重威胁京津生态安全。漫天风沙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形势越来越严峻。20世纪60年代初,塞罕坝的冬季除了寒冷,就是风沙。这里经常漫天黄沙,山呼海啸,肆虐无常。据1962年的气象统计,当时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76天。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述说了土地荒漠化的恶劣情景。由于地势落差等原因,塞罕坝北面的风沙就像悬在华北平原头上的一个大沙土堆,北风刮来,沙堆就变成了大沙簸箕,扬起的沙尘,毫无阻拦地刮向北京、天津,进而影响整个华北平原。
据显示,塞罕坝的北邻—— 浑善达克沙地,海拔高度约1400米,而北京市天安门地区的海拔为44.4米,天津市的一般海拔高度在2-5米之间,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区的海拔高度为40米左右。北京上方的这个风沙源,犹如站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子。塞罕坝恰好处在那个能挡沙子的地理位置上。塞罕坝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如果是8级风,时速六七十公里,不到3小时风沙就能抵达北京。如果说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所处的华北平原之间隔着一道门的话,那么,塞罕坝就是这道门的门闩。
1.3漫漫生态修复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破解“风沙紧逼北京城”难题,修复塞罕坝生态,自然进入了决策层视野。塞罕坝的生态修复历程,经历了三个时期。
事业初创期。1962年2月,国家决定在塞罕坝等荒漠化严重地区,成立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吹响了“向荒山要树,还我森林”的号角,开启了塞罕坝治沙造林的大幕。目标是以弧线方式构筑一道保卫京津、造林固土的防线,建成京津绿色屏障。1962年9月,来自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业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等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汇聚到塞罕坝,加上原承德地区专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县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共369人,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成了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塞罕坝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与天地抗争,在罕见的雨凇、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不低头,历经磨难,摸索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经验,建起了管理有序的国有大型林场,开展了大规模的机械造林、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完成了建场总体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建成了华北中小径级用材林基地,改变了自然面貌,创造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绿色奇迹。如今,昔日的塞北荒原,已成为万顷绿洲,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肆意南侵和风沙南送,为京津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如今来看,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党和国家做出这样的决策,真是高瞻远瞩。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感人事迹进行批示后,塞罕坝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开启了“石质阳坡植新绿、生态建设再出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石质阳坡造林的世界级难题,2018年5月塞罕坝人向最后的1万多亩石质荒山发起了总攻。在石质荒山种树,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塞罕坝人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如今,塞罕坝林场石质荒山攻坚造林任务基本完成,造林成活率达到99%。幼树成林后,这片世界最大人工林场,将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也就是说,除了道路、河流、湿地、防火隔离带及场区外,塞罕坝都种上了树,“美丽高岭”已实至名归。
经过一个甲子的不懈奋斗,如今的塞罕坝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喜人变化。塞罕坝已经成为林的海洋、云的故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河的源头。它如梦如幻,美景怡人,鸟语花香,绿波荡漾。它像一面墙,抵御着风沙;像一片海,涌动着阵阵林涛。进入其中,你就会切身体会到如梦如幻、“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随着森林面积的大幅增加和林木日益茂盛,塞罕坝的风小了、天暖了、雨多了、水清了,多年不见的獐、狍、狲、黄羊、野猪回来了,珍稀鸟类如天鹅、白鹭等也常驻林区。在塞罕坝,登高远眺,可以领略高原的博大广阔,鸟瞰林海的辽阔浩瀚,可以放眼草原的苍茫无际,欣赏湖泊的静谧幽深。
塞罕坝清爽的空气、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河湖、遍野的鲜花、优美的传说、历史的遗迹,成为人们仲春踏青写生、盛夏旅游避暑、金秋休闲赏月、寒冬滑雪摄影的理想之所,吸引着八方游客,传播着生态文明理念。
二、塞罕坝绿色奇迹的成功秘籍
塞罕坝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它让人记住的不仅仅是绿潮的涌动,更是精神的传承。塞罕坝人战风沙、斗严寒、抗干旱,绿色奇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坚持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结果。一部塞罕坝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弘扬崇高精神、务实创新的历史,又一部党领导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史。
2.1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
塞罕坝人的精神和信仰,是造就塞罕坝绿色奇迹的重要精神因素。塞罕坝人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做好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有了这种力量,塞罕坝人才能在高寒荒漠上创造出百万亩人工林的绿色奇迹。
一部塞罕坝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生态文明建设史,又是一部弘扬崇高精神、务实创新的历史。塞罕坝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成功的思想基础。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根本。过去的60年,既是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半个多世纪,也是塞罕坝人铸造绿色奇迹的最美青春岁月。当年,党和国家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各地也积极响应,但到底怎么才能植好树、造好林,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特别是来自内蒙古的沙尘暴,敲响了生态文明警钟,成为火烧眉毛的问题。当时有专家断言:呈扇形围聚在北京北面的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如不加以有效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修复塞罕坝生态之美的神圣使命,落在了年轻的塞罕坝林场肩上。“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积累高寒地区荒地造林育林和大型国有机械林场管理经验,就是当年塞罕坝人的使命。
“牢记使命”贵在坚持,关键时刻不动摇。1963年,林场快马加鞭,千层板林场开始机械造林。机手们发动机器,按照操作规范作业,紧张工作十几天,共计植树1240亩。三个月后发现,成活率不足20%。这意味着造林失败。能不能继续造林?人们一时议论纷纷,不少人主张工程下马停工,更有人填了一首词:“天低云淡、坝上塞罕,一夜风雪满山川;两年栽树全死完,壮志难实现,不如下坝换新天。”面对困难和失败,塞罕坝人没有退缩,没有低头,而是选择了坚守,他们通过“马蹄坑会战”驱走了失败带来的阴云。
苏东坡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时记住使命容易,但要长期坚守就很困难。罕坝人牢记自身使命,不懈奋斗,把一生奉献给了塞罕坝的绿化事业。国家当年交给塞罕坝的任务,创业者们铭刻在心,时时不忘。时至今日,第一代塞罕坝人都能够准确背出这段话: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牢记使命意味着默默无闻、竭诚奉献。在塞罕坝这样艰苦的高寒地带,默默无闻地植树造林,就是一大考验。六十多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当初,369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塞罕坝,肩负改天换地、再造秀美山川的崇高使命,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大幕。为了这个神圣使命,他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終于铸成感天动地的绿色奇迹。面对奖励和荣誉,塞罕坝人自豪但没有骄傲,他们说 :“出名了,更多的是一种鞭策。牢记使命的信念,我们不能丢。”
艰苦创业铺就塞罕坝的成功路。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重要内涵。造林扩绿,塞罕坝人一直在路上。塞罕坝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奋进、攻坚克难的奋斗史,就是一首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时代壮歌。60多年来,塞罕坝人把艰苦创业当作人生信条,铸就了塞罕坝绿色奇迹的丰碑。
今天的塞罕坝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可多少人知道它过去的荒凉与艰苦?20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身,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加之不规律的生活、较差的医疗条件等,尤其是气压低、氧气薄,地处偏远,严重损害了塞罕坝职工的身体健康。这里很多人患有慢性病,比如胃病、关节炎和风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很多。他们中有19岁在护林路上被暴风雪冻僵、双腿被截肢的大学生孟继芝;有党组织一声召唤就退出原国家林业部家属院的房子、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来到塞罕坝、在创业中受伤一生与拐杖为伴、写出我国第一部高寒沙地造林专著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张启恩……據初步统计,因生活条件恶劣,最初上坝的144名大学生,如今大部分已经过世,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比坝下整整少了15岁,青壮年死亡率更比山下高出了近三成(28%)。
当塞罕坝人开始行动时,大自然持续出难题,考验着第一代塞罕坝人的毅力与决心。第一代塞罕坝人住的是马棚或地窨子;没有食堂,职工们就在院子里支个棚子,架上几口大锅,露天做饭、吃饭;没有水井,就挑泉水、化雪水;没有副食,就吃盐水煮莜麦粒。偶尔能够吃上一点盐水泡黄豆,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有一副对联写道:“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乐在其中。”这就是当时的生动写照。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很多人嘴唇干裂出血,吃东西疼得张不开嘴。
最令人崩溃的还是种树难,成活不易。有森林培育专家感叹:“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由于缺少在高寒沙地造林的经验,头两年栽植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不到8%。“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是真实写照。人们在塞罕坝这块沙化严重的区域,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都试种了一遍。塞罕坝开始采用的是裸根苗造林,但在这里的沙地,裸根苗吸收不到水分。于是,种什么死什么,真是生产生活困难重重,难极了,苦极了。
第一代林场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植树造林。他们抽调一小部分人种植莜麦、土豆等食物,一边搭建草房土屋、修缮旧有房屋,一边开始了植树造林。从1962年建场到1983年,塞罕坝林场完成了当初国家规划的植树造林任务,绿化面积达110万亩。剩下的未造林荒地,大都是山地、豆包地,是植树造林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人选择了迎难而上,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向这些荒地发起了进攻。
进入新世纪,塞罕坝建设者继承第一代林场先辈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感召下、在父辈的教导下,他们深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生态文明始终是林场发展的基石”。他们放弃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毅然选择与树木为伴,以林场为家,把塞罕坝的绿色发展事业继承了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绿色发展保证塞罕坝方向正确。
塞罕坝的夏季最美,绿色是塞罕坝夏季的底色。在塞罕坝辽阔的原野上,大地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沟壑是绿的,连溪流河湖都是绿的。一望无垠的绿地毯绵延上百里,像波涛一样延伸到无际天涯,那一排排人工林,恰如绿色卫士,威武肃立,抵挡着北方的风沙。
塞罕坝的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是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实践,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它带来了诸多生态效应。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高效保护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高质量发展局面。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上市。周边百姓也依靠塞罕坝的资源和名气,用自己的勤劳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塞罕坝严守生态底线,坚持“生态优先、营造为本、科学利用、持续发展”,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做到利用资源,而不是破坏资源,始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再难的时候也没调减过造林任务,再苦的时候也没挪用过管护资金。
塞罕坝是有根的塞罕坝,塞罕坝的林子是有根的“林子”,是有灵魂的“林子”。这个“根”和“魂”就是绿色发展理念。这个关乎生态理念、生态思想的“根”,厚植在塞罕坝人的意识深处。从造林、护林到用林,塞罕坝人都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塞罕坝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随着塞罕坝知名度的提高,带动了游客数量的攀升。但塞罕坝林场没有被冲昏头脑,杜绝一心向钱看的想法。如果塞罕坝只追求经济效益,让旅游收入翻番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和景区长远发展,他们既算经济账,又算生态账,严守生态红线,坚信“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总而言之,塞罕坝人60多年来一直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守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的意义,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其实践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2.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
听党话,跟党走,是塞罕坝人始终不渝的信念。
如果说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那么精神上的塞罕坝就是“红色的”,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接续奋斗结出的甜美果实。当年,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能够成立,拉开塞罕坝这一高寒地区防沙治沙、改天换地的宏大剧幕。也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塞罕坝人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久久为功,坚持种树、种树、再种树,终于把昔日的高原荒漠,改造成为世界最大人工林场,获得世人的赞誉。
塞罕坝的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员的奉献与牺牲。在塞罕坝,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队,他们用自己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诠释了党的领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塞罕坝有一处参天挺立的茂密林子,叫“尚海纪念林”,是为纪念塞罕坝的第一任场长、书记王尚海而建。王尚海,抗战时期曾任游击队长。建场之初,连续两年造林失败,大家信心动摇,塞罕坝的植树造林事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王尚海等林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属从北京、承德、围场等地接到塞罕坝,带领职工在马蹄坑搞起了造林大会战,同职工们昼夜奋战在一起,啃窝头、喝雪水,终于在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成功。1989年王尚海因病去世,遵照他的遗愿,葬在当年会战的马蹄坑,这片林因此得名。这片林子见证了共產党人带领职工,用青春和血汗谱就生态文明之歌的历程。
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塞罕坝不仅建立了“尚海纪念林”,还建立了“党员示范林”。这两个党员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塞罕坝林场党组织和外地党组织集中进行党课教育、举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的精神圣地。
社会主义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
在塞罕坝,每一个林场人都会告诉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了塞罕坝的奇迹。确实,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在当年艰难困苦、百废待兴的背景下,集中全国力量,汇集来自全国诸多高校的一百多名大学生,和原林场职工一起,五十多年如一日,种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塞罕坝绿色奇迹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无论是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还是2018年荣获“地球卫士奖”的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都证明这样一个道理:社会主义中国正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逐步实现生态修复。
2.3求实创新是塞罕坝成功的物质技术支撑
塞罕坝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土质条件,常规的植树造林方法在这里难以奏效。求实创新是解决塞罕坝植树难题的不二选择。第一代塞罕坝人刚踏上这块自清末就开始荒芜的土地时,茫茫荒原到处是风沙裸露的土地。他们没有现成的技术,对于在荒凉大漠种树完全生疏。在海拔1000米-1900米的寒温带半干旱高原上,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9摄氏度的条件下,种什么树能成活?谁也不清楚。
塞罕坝的成功,贵在科技兴林、矢志创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更是一部科技兴林史。可以说,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塞罕坝的绿色奇迹。60多年来,塞罕坝人将林学理论同塞罕坝实际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引导,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关,经过多次摸索、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引进樟子松,解决了塞罕坝一些沙丘地带的树种问题;从东北引进兴安落叶松,解决了本土松树生长量不足的问题;自行改造造林机械,解决了机械造林苗木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走在全国容器苗造林的前列;创造“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越冬造林苗覆土防寒防风法”等技术,成为全国科技兴林的先进典型。
塞罕坝人反对为科研而科研,十分注意紧紧围绕生产搞好科研。塞罕坝土壤主要是沙壤和石质山地,在乱石堆里植树造林,塞罕坝的造林技术人员独创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效率。这种植苗法,使用特制的植苗锹,前一锹、后一锹,把苗子插进去,再把根挤实,而且要保证深浅适宜、根部舒展、挤紧踏实。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独创,与行业通用的“中心靠山植苗法”相比,效率高、成本低。此外,育苗、植苗、修枝、伐木、打杈等工作,每个环节林场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程。近年来,林场先后获得“农林科技推广进步奖”“全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国营林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全国森林经营示范林场”等荣誉称号。
三、塞罕坝有何启示?
塞罕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莽莽林海,还是一个成功样板、学习标杆,蕴含着深刻道理。塞罕坝的生态变迁修复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成为中华民族当前克服复杂局面、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宝贵精神财富。
3.1美丽中国建设要有信心
如果过去人们还有疑问的话,通过塞罕坝感人事迹的学习,中国应该信心满满。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储备都已今非昔比。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完全具备了生态修复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实力,可以在神州大地上建成更多的塞罕坝。
3.2美丽中国建设要不忘初心
塞罕坝作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典型样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出色代表,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夯实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石。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3美丽中国建设要下决心
塞罕坝人不但修复了“绿水青山”,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绿色富国惠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据评估,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已达206亿元,是总投资的19倍,每年产出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145.3亿元。塞罕坝林场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以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塞罕坝林场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证明了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定了中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
3.4美丽中国建设要有恒心
生态文明建设历来投入多、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与一般项目建设相比,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而没有眼前利益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业。而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一次整治、一次部署就能解决的,只能积小胜为大胜。中国的发展要像塞罕坝人那样,锁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既要有信心、决心,又要有恒心,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格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常驻、绿水青山永存的美好生活的期待。
总之,塞罕坝从水草丰美的秋狝之地,到环境遭到破坏,再到生态修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程,让世人懂得必须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站在千年大计的高度,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中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二厚,张洪河,赵超,等.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N]. 青年报,2017-8-4(5).
[2] 刘广智,刘春新. 落叶松三锹半缝隙植苗法[J]. 河北林业科技,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