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925年,男女同校还会引起议论,来自广西的金慧淑,上书黄埔军校校长和党代表,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尽管黄埔军校的校门始終未向她打开一丝缝隙,但金慧淑可谓黄埔女兵的先驱。
作者:裘伟廷,宁波开放大学。
1925年6月9日,来自广西、刚从女子法政学堂毕业的金慧淑,上书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和党代表廖仲恺,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在男女同校都会引起议论的时代,要求军校招收女生,这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黄埔军校的校门始终未向金慧淑打开一丝缝隙,但黄埔军校在武汉成立分校以后,终于专门开办了女生队。金慧淑可谓黄埔女兵的先驱者。
千里迢迢前往广州投身革命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自1924年黄埔军校开办的消息传出后,各界欣喜不已,他们觉得“中国革命成功相去不甚远矣”,于是有志男青年踊跃来广州报考。随后,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军人刊物《中国军人》刊登了作者洪筠的文章,文章大量介绍了古今中外巾帼英雄的从戎伟绩,并且号召中国妇女在革命中不要作壁上观, 要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全国许多有志女青年深受鼓舞,纷纷对文章观点表示赞同和拥护。有些女青年甚至不顾家人的反对,千里迢迢直接来到广州黄埔军校,坚决要求报考,金慧淑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金慧淑是广西灵川人,是同盟会会员金秉忠的女儿。金秉忠原为晚清广西知县,拥有廉洁声名。金慧淑自幼受父亲教诲,理解民众疾苦,曾亲睹父亲在国内及东南亚辗转奔波、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的艰辛。她一直在帮助父亲,直到1924年他父亲在广西梧州溘然长逝。金慧淑决意继承父志,于是细细研读父亲的遗著,寻思革命要义。对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金慧淑一向叹服信仰。据称,1922年孙中山赴广西时,金慧淑曾任广西国民党干事宣传员,她多天跟随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出行,得到宋庆龄的教导。后来,金慧淑还进入女子法政学堂学习。
像许多有志从军的女青年那样,金慧淑一直紧盯着招录军校生简章上的性别条件,但苦等到黄埔军校招录第三期,仍然不见招考女性的消息。有些投考无门的女青年,只得另辟蹊径,专门派人或亲自前来广州,进行通融。1925年夏天,金慧淑前来广州,专程拜谒黄埔军校,虽然为了达到个人的追求和向往,但并非纯粹心血来潮,因为她还接受了广西女界的委托。当时广西战乱不止,军阀到处欺压、陷害革命党人,广西女界忍无可忍,迫切希望进入黄埔军校,以早日成为革命军人。思想开放、政治觉悟高的金慧淑,就成为广西女界的代表。
上书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
金慧淑到广州后,苦等数月,没有等到女子可以参军的消息,遂不得不亲往黄埔军校,投书拜谒。此时正是1925年6月9日,金慧淑以“淑鞠躬”具名,给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和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分别写了一封信。金慧淑前往投书时,几乎声泪俱下,向黄埔军校转交信件的同时,诉说了自己真挚的革命意愿,以及报考军校所遇到的种种苦楚。
在这两封内容相同的信中,金慧淑恳切写道:黄埔军校在革命进行过程中责任重大,理应男女共同承担,那么贵校为何不招女兵呢?招生以来,贵校“业经三期,未闻有招收女子之事”,是否意味着歧视女子?在中国历史上,“木兰从军,千秋共赏;罗兰死节,今古同称”。现在,“岂以中国二万万之女子,概不能从事革命工作耶?男女同校,吾国行之已久,而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则谓男女不能同学,似于理有不通”。金慧淑进而要求,“下次招生,切望本男女平权之旨意,予以招收壮年女生”。最后金慧淑表示,她志愿成为一名“革命的女军人”。
在此有必要澄清一件事,金慧淑给廖仲恺和蒋介石上书,在信的末尾署名“淑鞠躬”,后来研究人员误以为“淑鞠躬”是真名,还有人认为“淑鞠躬”是早于金慧淑上书的另外一位广西姑娘。实际上,从前后两封书信内容可看出,两封信出自同一人之手。这“淑鞠躬”应分开读作“淑”“鞠躬”,“淑”即是金慧淑的简称,“鞠躬”是中国旧式文体信函末常使用的礼仪词。
尽管金慧淑在信中所列举的理由,可谓振聋发聩。但没想到,信发出后,迟迟没有得到蒋介石或廖仲恺的答复。也许,蒋介石和廖仲恺对此要求根本没当一回事吧。不过更有可能,金慧淑这种言之凿凿、有礼有节的陈请,使人难以糊弄或随意处置,见面或答复只会徒生尴尬。问题的症结似乎不在于认识上的分歧,而在于执行中的困难。蒋介石和廖仲恺当然清楚,黄埔军校在目前条件下招收女兵,确实面临着实际难处。
等不到音信的金慧淑,几经周折找到当时的女界领袖何香凝,想得到她的帮助,以呼吁黄埔军校招收女学员。何香凝的丈夫正是时任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她得知事情原委后,深感此事棘手,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只得歉意地表示难以说情,并对金慧淑婉言相劝。
金慧淑并不泄气,毅然径直来到黄埔军校所在地长洲岛,执意拜访黄埔军校领导人,但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校领导,始终避而不见。不过,金慧淑来访的6月中旬这段时间,广东省杨希闵、刘震寰等部的叛乱如箭在弦,以至于革命政府的存亡都命悬一线,蒋介石正在统兵运筹平叛。军校正值多事之秋,这也许可以成为金慧淑终未能获得校长、党代表等接见的一种解释。
当时氛围下女子进军校有难度
就在金慧淑代表广西女界,公开呈信黄埔军校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片质疑声,围绕着“女子是否该从军”的问题,各界掀起了一场大争论。那时的广州,虽然为革命的中心,但保守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即使在当时革命的阵营里,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种力量。
一方是保守的国民党右派势力,他们追求的只是一个政权更替的结果,难以割舍传统的礼法道统。这些人实质上反对男女平等,希望继续维持男尊女卑的现状。当时,这种力量还居于上风,认为女子从军是“大逆不道”“不守妇道”,对此坚决反对,甚至不惜以恶行予以抵制。比如1926年,当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生之际,国民党右派分子居然采用下流手段,收买一批妓女组成裸体队,在武汉三镇举行“裸体游行”,并造谣说这些妓女是黄埔军校女生队的学生。军校为此组织宣传队,揭穿反动分子阻挠军校招收女生的企图。
另一方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他们坚决维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社会革命与政权革命的统一,在他们看来,平分地权、男女平等、女子解放……一切都是政权革命的催化剂。《中国军人》刊登了一篇共产党员李之龙撰写的《陆军军官学校招收女生问题》,反映了他们的意见。文章用充分的理由,论证了招收女生的可行性,对当时保守思想进行了有力批驳。他写道:“用侮辱男性或侮辱女性的言辞来反对军校招收女生,这是为我们所不齿的。若是在女子体格上来说,或者是在管理不便上说,那就很值得我们来讨论。”
事实上,即便是当时那些赞成男女平等、思想较开放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坚决反对女子从军。他们按照旧军队里有随军妓女的刻板认识,狭隘地认为女子进军营,只是为了满足男兵的性欲。比如7月13日,广州《民国日报》一篇署名“忠言”的文章,以一种为女性鸣不平的口吻,强烈反对女子从军,很是担心地喊道:女子从军“以满足男子性的要求,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并振振有词地说:“从前中国的军队和外国打仗,敌人已开火了。他们都还在芙蓉乡中抽烟,至今传为笑话。设不幸而我革命军中,果然加入一些女同志,则诚恐将来已和敌人接触时,他们都还在鸳鸯床上酣睡呢。”这情境是“多么的可怕。愿提倡女同志从军者三思之”。对此文观点,李之龙在气愤之余,撰文回击:忠言先生发表了《提倡女同志军者看》一文,这篇文字实在未有批评的价值,只有录入“什么话”一栏,让他自己出丑。
当然,在众多社会舆论中,也并非没有支持女子从军的声音。比如,金慧淑的愿望就得到了李之龙(中共党员,曾任黄埔学生军教导团营党代表、永丰舰舰长)、杨其纲(中共广东区委支部书记)、周逸群(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主任)等人支持。再比如,上述《中国军人》期刊,就发表了多篇支持女子从军的文章。但这样的呼声还是非常微弱,总体上来看,当时对于“女子从军”阻力毕竟还是很强大,这既包括社会上的,也有家庭的,还有国民党右派分子的阻挠,再加上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黄埔军校要招女生,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黄埔军校并没有把招收女生立即变为现实。
愿意做一个军校的旁听生
金慧淑见与校领导直接交涉无望,遂以“受广西女界推举来粤访问”的身份,前往黄埔军校政治部和特别区党部拜访,希望借助军校内部组织的途径入校,但依旧没有得到应允。金慧淑没有达到目的,只得悻悻而归。回到住所,她给军校政治部和特别区党部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她早些时候上书蒋校长、廖党代表,呈请黄埔军校招收女生,未蒙裁复;7月2日她亲临黄埔趋谒校长又不获见,现在不得已“随到政、区两党部”。她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女子已开世界先例,走进革命军队;而在革命大潮风起云涌的环境下,“中国四万万人,女子居半,男子从事革命,女子袖手旁观”,“救
在李之龙看来,这两个问题自是很容易答复的。关于第一点,我们知道多数女子的体格是柔弱的。但是我们不是讨论把所有的女子都招来当军人,我们是专就某个女子,或某几个女子而论。如果这个女子或这几个女子的体格都很强健,或者比好些男子还要强健,那就没有反对她从军的理由。关于第二点,我们固已承认按原有的管理方法当然是有些不便,但是我们若是采用一个便当的管理法,那么,将又有什么话说来反对女子要求入军校呢?不过,李之龙也表示:“若顾虑到目下的事实,我亦无有坚持的意见。”
在广州市区滞留期间,金慧淑不时积极奔走,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金慧淑在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帮助下,成功拜访了苏联顾问密投尼罗夫夫人(密投尼羅夫夫妻均是苏联顾问)。密投尼罗夫夫人原在俄国一所参谋大学毕业,充任过苏联红军的党代表兼师参谋长,在革命战役中享有盛誉。金慧淑向密投尼罗夫夫人诉说:“中国国民党的政纲规定在教育上,女子与男子本应该一律平等,为何军事教育独不能平等呢?”金慧淑拜见密投尼罗夫夫人结束时,密投尼罗夫夫人表示须等到她会见了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商妥办法之后,才能作出一个正式答复。显而易见,向密投尼罗夫夫人求援依然不成功。
不愧为黄埔女兵的先驱者
一年后,黄埔军校开始招收女生入学。真正迎来招录女生的时候,是在黄埔军校第五期举办时。1926年11月,北伐战争势如破竹,革命力量在长江流域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了就近培养基层军官人才,11月底,武汉政府决定,在开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同时,招收女生入学。于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迅速成立,军校分校终于招录了第一批女兵。
当时女生队初定名额为40人,但该名额迅速被突破。不仅初次报名的女生已达数百名,而且经推荐应考者络绎不绝。后来,通过党义、国文、代数、几何、理化等专业课的考试,以及严格体检,最后录取的女性合格者为183人,由湖南学兵团新招的30名女生,也一并入校。1927年初,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炮兵、工兵科三个大队的学生,奉命由广州迁移到武汉,与武汉分校招收的政治科两个大队合并举行开学典礼。2月12日开学典礼上,213名身着军装的女学员—— 黄埔女兵,终于与男学员一样接受训练,那一令人激动时刻,终于到来了。
回忆几年前,在妇女解放的初潮中,作为先觉者的金慧淑,剪了发,放了足,进了学校……男人能做的事,她也正在一件件地做;但唯独从军成为女兵,唯独进入军校进行深造,却始终是横亘在她前面的障碍。1925年,金慧淑初来黄埔时意气风发,但不久却只能失望地回到家乡。那么,时隔一年后的1926年,当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生时,为什么在招录的第一批女兵中并没有金慧淑?为什么后来报考黄埔军校的女子中也没有金慧淑?是金慧淑不知道该信息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不过无论如何,历史已经可以肯定地说,黄埔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女军官,而首倡黄埔军校招收女兵的先驱,则是金慧淑!
参考文献
[1] 陈宇.《中国军人》杂志倡导女子从军前后[N].人民政协报,2019-8-8.
[2] 于东. 中国女兵涌始黄埔潮[J]. 黄埔,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