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钊 余松延 王开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而汉画像石是汉代深沉雄大、质朴无华的思想、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因此,汉画像石中记载着古徐州很多历史资料和故事。我们就以几件汉画像石的拓片来说明古徐州发生的那些事儿。
秦始皇泗水捞鼎
图1为江苏徐州贾汪出土的汉画像石,表现的是泗水取鼎的故事。图2为江苏铜山大庙村出土的汉画像石,描述的仍然是泗水取鼎的故事。两幅画面已非自然场景的构图,而是采取了对称式的格局,仅为表意而已。这里描述的正是2200年前徐州曾发生过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秦始皇打捞周鼎。
鼎是古代炊器,用来烹煮食物,在祭祀时用来盛放供品,后来逐渐成为权力的象征。在《公羊传》和《左传》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夏商周三代都以九鼎作为传国的重器、王权的象征。相传,夏末“桀有昏德”,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商末“纣王无道”,周武王又迁九鼎于洛邑。鼎迁意味着政权的转移。春秋末期,周王室力量衰微,王权日趋没落,然而周天子仍守护着九鼎。楚国的国君到洛阳观兵,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被认为有觊觎不轨之心,“问鼎”就是企图取代周天子的地位,是越礼行为。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死,秦昭王灭周,九鼎归秦。但是,秦昭王没有取得完整的九鼎,仅得到八鼎。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天下,成为空前强大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九鼎缺一的遗憾总是耿耿于怀。于是秦始皇在二十八年(前219年)巡行天下时,到泰山封禅后为打捞周鼎来到泗水之滨。秦始皇本一片虔诚,志在必得,却是徒劳而返。但是泗水源头在何处,又流经何地?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的这一名句表明汴水和泗水是古代著名的河流。泗水发源于山东东蒙山(即涪尾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泗水。西流经泗水、曲阜、兖州折向南。古泗水自鲁桥西南流,又折向东南,经沛县、彭城、下邳,至泗口(今淮安市西南)注入淮河。全长一千数百里,为淮河第一大支流,曾南至徐州东北,即秦始皇到过的彭城。韩愈诗句说“汴泗交流郡城角”,说明汴水与泗水当年于徐州东北角交汇。金朝以后自徐州以下河段,为黄河所夺。元代以后又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明代隆慶、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泗源被引入新运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迁,古泗水已不复存在。
至于秦始皇在徐州何处捞鼎,我们考证发现古泗水是我国古代联系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由于徐州为多山的丘陵地区,使古泗水在经过徐州的时候形成了著名的秦梁洪、百步洪、吕梁洪三处著名的激流险滩。在徐州市区北郊的大运河畔,有一处名叫秦梁洪的村庄。据查,即为古秦梁洪的所在地。百步洪也称徐州洪,位于徐州市区东南的显红岛至汉桥一带,因其长度大致为百步而得名。泗水本来呈南北走向,至此折向东南,由于河面受到骆驼山及奎山的夹峙,无数巨大的磐石屹立河心,“惊涛激浪,迅疾而下,凡数里始静,舟行至此,少不戒,即破坏覆溺”,成为泗水上主要的交通障碍之一,与吕梁洪并称“泗险”。苏东坡在其《百步洪》诗中对此情节有极为生动传神的描写。吕梁洪在徐州东南30公里的吕梁山(今称坷垃山,海拔146米)之下。因为位于古吕城(春秋宋国城邑,今废)之南,水中有石梁,所以称为吕梁洪。其西岸有三国吕布筑的城堡,也已湮废。吕梁洪亦分上洪、下洪(今上洪村、下洪村),相距七里。
《列子》《庄子》等古籍记载,孔子曾在吕梁洪观瀑布。孔子看到一个男子在激流中游泳,惊异地问:“蹈水有道乎?”男子说:“吾无道……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这个回答很有“实践出真知”的哲理意味。根据这个传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徐州吕梁工部分司员外郎张镗(山阴人)曾在吕梁洪畔塔山上建“孔子观道亭”。
我们认为,秦始皇捞鼎之地大约就在此三处。两千多年前,传说秦始皇在徐州(彭城)的泗水捞鼎,为的是找回“飞”走的那一件,以凑齐象征九州的九鼎,结果没有得到。这是历史学家笔下的描写。在民间传说中,原本鼎已经找到了,当但秦始皇派人捞鼎,快要将鼎升到岸上时,拉鼎的绳子忽然被鼎中伸出的一个龙头咬断,于是鼎又落入水中不见了。
《水经注》中的解释是:“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啮断其系。”原来,秦始皇得不到神灵庇佑,泗水中的神龙不愿献出宝鼎而啮断了绳索。
在汉代画像石中,除了表现墓主生前生活的燕居、享宴、车马、百戏等活动和表现黄老思想的神仙、祥瑞等天国世界之外,还有历史故事和具体人物,从题材上看,数量最多的莫过于《泗水升鼎》了。原因也很明显,是说秦始皇在泗水所捞之鼎的覆没,证明了秦政的短命必亡。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并且带有“谶纬”迷信的色彩。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了秦亡之后人们的一种心态。直到汉代,这种心态似乎还没有平静下来。各地画像石上所表现的,也多是龙头从鼎中出来,正在咬断升鼎的绳子。
悠悠千载,秦始皇打捞周鼎的事已成为历史烟云。堆积在泗水两岸的石梁,也无从寻觅,就连泗水河道也成为今日大运河的一段,只有汉画像石《泗水取鼎》仍留存着古徐州的历史身影,供人们去寻觅追怀先人的足迹。
闵子骞失棰
图3为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武梁祠西壁)出土的画像石。此为《金石索》木板摹刻本(武氏祠前石室第七石之第一层原有闵子骞图,画面已残破不全)。
闵子骞是什么人呢?这就要说到徐州南六十余里远的地方,有几座大山,接连不断地南北摆开,十分雄伟。在这几座大山的东边,有个村庄叫闵贤祠。在这几座大山的西边,有个村庄叫车牛返。提起这两个村庄名字的来历,就要提起闵子骞。
从《论语·先进篇》记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很喜欢闵子骞:
“德行:颜渊、闵子骞……”—(跟随我的学生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乐。”—闵子骞在孔子身边的时候,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孔子很高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和兄弟赞扬他的话,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氏派人来请闵子骞去做费国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请你好好替我辞掉吧!要是再来找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齐国)去了。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鲁人改建国库。闵子骞说:“照老样子做、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不爱说话,一说话就说到要害上。”(“要害”是指改建国库“长府”关系到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
从中可以看出,闵子骞是个很有个性、很有主张的人,同时又是个闻名的孝子。作为孝子的闵子骞,表现出的是充分的人情味。
《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师觉授《孝子传》中有一个和传说基本相似的故事,即孔子在世时,有一个现在叫闵贤祠的村庄,里面住着一户姓闵的人家。闵家有个十岁的男孩,叫闵子骞。他三岁死了娘,爹又给他娶了个后娘。后娘生了个儿子,比他小五岁。后娘心眼不好,光疼亲生的儿子,不疼他。他怕爹知道实情,与后娘闹不和,就不声不响地忍受着。
这年冬天,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一天,他爹高高兴兴地套了牛车,拉着二个儿子去姥姥家。车过了大山口,西北风越刮越大,闵子骞坐在车厢里,冻得直打颤。他爹见他穿着厚厚的棉袄,还这样怕冷。看见小儿子穿着件薄棉袄,却很有精神地坐在哥哥身边,一点怕冷的样子也没有。他爹很气恼,大声训斥他说:“你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还冻得打哆嗦,你弟弟穿的棉袄比你的薄多了,都不怕冷。看你多没出息,还不快把腰挺直,给我坐好!”闵子骞听了爹爹的训斥,赶忙强打起精神坐好。
可没过多大会,闵子骞又冻得撑不住劲,打起颤来。他爹见状,心里更火了。“看我不用鞭子抽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说着他爹用手中的赶牛鞭子狠狠地朝他身上抽了两下。这一抽不要紧,他身上用旧布做的棉袄,被抽打破了,从里边飞出芦花来。
他爹见他的棉袄是用芦花做的,心里犯起嘀咕。接着停下车,一把撕开小儿子的棉袄大襟,一看,原来小儿子的棉袄是用丝棉套成的。他爹看罢,脸气得铁青,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爹爹错怪你了,这个亲戚咱不走了,回家去!”说着,他爹将牛车返回头,气哼哼地往家里赶去。
到了家,他爹大骂后娘心眼坏,非要休掉他后娘不可。闵子骞看着大发脾气的爹爹,又看看吓哭的后娘,就跪在爹爹面前,替后娘求情。他爹说:“她对你这么狠心,给你套棉袄用芦花,给你弟弟却用丝棉,你还替她求哪道子情?”
闵子骞对爹爹说:“爹爹,俺娘是一时糊涂。今后一定会对我好的,就让她这一回吧。再说你就是休了俺娘,将来再娶一个,心眼也不一定会好。到那时,我和弟弟两个人都要吃苦受罪,还不如这样,吃苦受罪,也只有我一个。”
这个故事在嘉祥武梁祠西壁的画像石上得到了印证。原石画面共五层,本图在第三层。如图为《金石索》木版摹刻本。(武氏祠前石室第七石之第一层原有闵子骞图,画面已残破不全。)有题榜曰:“闵子骞与假母居,爱有偏移;子骞衣寒,御车失棰。”棰就是赶车的鞭子。但画面所刻的并非因寒冷而丢掉了鞭子,而是父亲在车上回身正在抚慰儿子。
后来的结局是在一边哭的后娘,听到闵子骞对他爹这样说,心里既惭愧又感激。一下子扑到闵子骞的身上,抱着他哭着说:“我的好儿子,娘过去对不起你,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生儿子,我就是你的亲娘。如果我再不真心疼你,叫老天爷打五雷轰我!”
闵子骞的爹听了母子的话,打消了休妻的念头。从此,一家人你疼我爱地过日子,后娘还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
《艺文类聚》也有类似的记载,看来大同小异,可能是流传之故。
闵子骞读书很用功。后来,他拜孔子为师,成孔子三千弟子中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出生的村子里给他盖起了祠堂。人们称祠堂为“闵贤祠”,也把这个村庄改叫闵贤祠村了。当年,他爹把牛车返回头的地方,有个小村庄,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个小村庄改名叫“车牛返”了。
“闵贤祠”和“车牛返”,从那时起一直叫到如今。这两个村庄名字来历的故事也一直教育着后人。过去徐州一带流传着一出小戏,叫《鞭打芦花》,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季札挂剑
图4原石高71.5厘米,宽74厘米,画面分四层,记载多为历史故事。如图在第一层,左边一个坟堆,坟上长树,旁置一剑;坟前有供品,主人与随从跪拜。据考证,此图应为季札挂剑的故事。
史书记载:季札出国访问时路过徐国,看出了徐君很喜欢他的宝剑,但在当时又不能马上赠送,因为还要继续北上。古代大夫是必须佩剑的。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以铸造兵器闻名,有所谓“吴刀”“吴钩”者,后来还出了个铸剑的高手干将,他所铸造的剑称作“吴干”。《吕氏春秋·疑似》说:“相剑者之所患(忧患、担忧),患剑之似吴干者。”当时,徐君认识了季札,看到他的佩剑,无疑是很羡慕的。季札也有意回归之时将佩剑赠予徐君。遗憾的是,当季札访问回来,又路过徐君之地时,徐君已经去世。季札为了履行他心中的诺言,对徐君祭祀之后,把剑挂在了他的坟头。
季札何许人也?首先说说古代的吴国。吴国大致为今江苏、上海的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它的开国始祖是周太王的两个儿子太伯(泰伯)和仲雍(虞仲)。当时的王位想传给他们的弟弟季历及其子昌(也就是周文王)。太伯和仲雍为了让贤,避免嗣位的矛盾,便一起逃到江南。“文身断发,示不可用。”自此以后,才将这块当时未经开发的“荆蛮之地”称作“句吴”。 江南是个山水秀美、土肥富庶的地方。苏东坡就说这里的人是吸收大自然的神韵长大的:“吴依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绿。”
不知为什么?吴侬软语,讲话就像唱歌,可是竟起了个大喊大叫的国名—“吴”。《诗经·周颂·丝衣》:“不吴不敖”。吴,喧哗也。吴国起初是个小国,谈不到發达,到春秋后期才兴旺起来。吴国的国君至十九世孙吴王寿梦开始称王,战国时期一度非常强盛。
寿梦有四子,最小的公子称季,叫季札。吴王认为季札最“贤”,非常喜欢他,甚至要把储君之位传给他。但他几度推让,辞不受位。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后来又封州来(今安徽凤台、寿县),称“州来季子”。季札是个非常潇洒、高雅的公子,并且颇具泰伯的遗风。他坚持不做国君,却喜欢周游列国,增强阅历,了解民情,广交朋友。那时,诸侯使大夫到各国访问曰“聘”。季札曾历聘鲁、齐、郑、卫、晋等国,素以多闻著称。
徐国为何地也?据考证徐国应在徐州。季札讲究信用、遵守诺言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着徐州百姓。老百姓们自发捐款,建起了纪念季札的挂剑台,以表彰季札讲信用的美德,并教育后代向他学习。
徐州户部山的西边就是这个挂剑台的所在地,有一块高大的青石做成的石碑,刻着“挂剑台”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侧刻着一副对联:“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剑兮挂丘墓”,横联:“践信泉台”。挂剑台是徐州的著名古迹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重修过。
作者简介:尹钊,男。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徐州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徐州玉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州民俗研究会理事,徐州市首批文物专家库成员。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树勋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获得徐州市和校级教科研奖励20多项,被评为江苏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主持中国高教学会、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先后承担江苏省特色专业主持人,江苏省优秀课程主持人,江苏省精品教材主持人;在报纸、杂志发表收藏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其中包括《古代艺术品收藏与鉴赏》《收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