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与董仲舒关于正名思想的异同

2023-06-25 22:10:36黄海燕
今古文创 2023年22期
关键词:董仲舒逻辑孔子

【摘要】儒家的“正名”思想,是由孔子提出并经后人不断发展丰富的理论。从孔子的“名实相应”,到荀子的“制名以指实”,再到董仲舒的“名则圣人所发天意”“名生于真”。在这之中,“名”的内涵意义不断在发展变化,但“正名”思想的目的——为政治服务并无改变。

【关键词】正名主义;孔子;董仲舒;政治;逻辑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22-005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15

一、“正名”字义辨析

“正名主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了解“正名”思想,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正名”?“正”是什么,“名”又是什么?

《说文·正部》:“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一”是古文“上”字,表示在上位者,所以有“会上位者止于正道之意”。同时又有“合于法则”的引申意。《说文·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名”的本义为自己报出名字、起名字。由命名引申用作名词,表示名字、名称。同时又引申为名声、名望。

此外,“正”字又有“政”的意思。《论语·颜渊篇》第十七章有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文·攴部》:“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声。”从正,会采取措施使正确之意。“政”的本义为纠正它使变正确。如《墨子·天志上》:“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从字义辨析来看,“正名”即可意为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二、孔子的正名思想

要探讨孔子的正名主义,我们需要回到孔子提到正名的文本当中。在《论语·子路篇》,孔子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正名主义思想,其内容如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先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這一段主要是记载了子路向孔子探讨治理国家要先做的事是什么,而孔子对他的回答乃是正名。接下来,让我们对这段话进行详细的解释。首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四书章句集注》引杨氏曰:“名不当其实,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无以考实而事不成”。即是说,名声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符,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话说得不顺当合理,就难以被考实,这样一来事情就会做不成了。接着,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那么这里的礼乐指的是什么呢?范氏注曰:“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这里的注释先对礼和乐下了个定义,礼,在范氏看来是事情运行的秩序,乐则是事情按照其秩序平稳地运行。他认为,如果事情做不好了,那么礼乐就会失去它们原有的秩序,礼乐一不能运作,那么所有施行的政策就会失去基础,那么刑罚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最后,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引程氏的话而言即是:“名实相须,一事苟,则其余相苟也。”这里很好地解释了名实相应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名实相应,礼乐才能顺利运行,国家才能正常运行。

“正名”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它的时代背景。孔子提出正名,是回应子路的“为政奚先”问题。所以“正名”最开始是指向政治问题的。“政治”一词,并不同于我们如今所讲的“政治”,“政者,正也”,政治的要求,更多的是对统治者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发挥其表率作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正”。从文本内部看,“卫君待子而为政”,“卫君”指卫出公卫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这段话大意是:这年夏天,卫灵公死了,他的孙子辄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六月间,赵鞅把流亡在外的姨灵公太子蒯聩接纳到戚地。阳虎让太子蒯聩穿上孝服,又让八个人空麻戴孝,装扮成是从卫国来接太子回去奔丧的样子,哭着进了戚城,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冬天,蔡国迁都到州来。这一年是鲁哀公三年,孔子已六十岁了。齐国帮助卫国包围了戚城,是因为卫太子蒯聩在那儿的缘故。《论语注疏》邢昺疏:案《世家》“孔子自楚反乎卫。是时,卫公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君欲得孔子为政”。这就是孔子正名之说的政治背景,即卫出公辄和他父亲蒯聩之间存在君位继承问题,这可以说明孔子正名之说的提出所解决的首要问题即政治问题。

不仅在此,孔子在别处也强调了正名主义的思想。如在《雍也·第六》中,孔子言: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在《朱子全书》中认为: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我们可以将觚理解为一种有棱的器具。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觚,作为一种有棱的器具,却没有棱,还能称为觚吗?这里也隐含了孔子的正名主义思想,觚,按照其定义而言,就是要有棱的事物,而现在如果对于一件没有棱的事物却称之为觚,那么就是名称与事物不相符。宋代的程颐和程颢在对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正名主义延伸到了政治领域,在对该段进行注解时,其言:

觚而施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识,则为虚位。

上述话也就是将正名主义运用到了政治领域。即就是说,正名主义应该不仅仅是使觚成为觚,使器具成为与之名称相符的器具,更应该强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观念,使君为君,臣为臣,各司其职,不越界。

胡适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曾这样评价孔子的正名主义:“建立公认的是非真伪标准,这是儒家公有的中心问题。” ①儒家的重点不像道家般置于形而上学,也不像名家置于逻辑,也不像法家特重功利,它所重的乃在伦理层面。其意不仅认定名实必须符合,而且主张职位、职务、职能等,也须详加规定,切实执行,唯有如此,才能说符合正名。

正名主义,是孔子提出的行为标准之一,即君子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并没有从理论上来论证正名主义的合理性,相反,他更多是在道德层面强调正名主义的应然性。追究其哲学基础,我们可以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进行解释。名,是事物的概念,而事物的概念往往表达的是事物的本质,而实往往就是事物的内容,而名表达的事物的概念,往往实一种形式,所以名实相应,则是强调形式要与内容相对应。

三、董仲舒的正名思想

要了解董仲舒时期的正名思想,就得对董仲舒所处的历史时代有一个了解。董仲舒身处汉初,刘邦刚建立汉朝时,经济凋敝,百姓痛苦,所以汉初实行了黄老之学以休养生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稷下黄老之学也尤为强调正名主义,《管子·白心》 ②中的核心命题便是——“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其意即当名实相符再辅之以法律,那么圣人就不用操心国家之事了。黄帝四经中的《经法·道法》也曾言:“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刑( 形) 名声号矣。刑( 形) 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③尽管这里的正名主义是与刑罚相结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黄老之学重视正名主义,并将正名主义的范围扩大到了刑法领域,所以,在汉初推崇黄老之学的环境下,董仲舒的正名主义多少受到了黄老之学的影响。

在经济恢复、百姓生活改善、政权巩固之后,汉武帝任用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围绕“封建大一统”的主题来展开,它提出的“以民随君,以君随天”是春秋之法的根本准则。董仲舒的正名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开篇董仲舒就强调了名号的重要性以及名的来源:

治天下之端在于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之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

在这一段话中,“审辨大”一词,苏舆注:辨,别也。审事物之所以别异于大纲,故曰“辨大”。其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春秋繁露》中,被解释为审查清楚事物的类别和大纲。“名者大理之首章也”一句,据《春秋繁露义证》言:“理者,分也。分者,必有以括之。首章所以括其大分也。古人著书,当有纲领,列之首章,故此言事物有名,犹大理之首章也,后人议事,亦以首章为纲要。”这里强调的是道理,是可以分开来讲的,可以分开的事物,必然需要有一个总的类来概括。一本书的纲要便可以概括其大分。名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本书的纲要,当我们谈论到一个事物时,往往是先从名入手的,从名来了解事物的内容。后面的“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之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这一句是承接上一句来讲的,上一句中将名的作用比作书的纲要,列于首章,当我们读懂首章的意思之后,并深入了解其主要内容之后,那么就可以知道是非,明白逆顺,它的微妙所在就和天地相通了。后面一句则是用来解释前面为什么“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后能达到“是非之逆顺自著,其几通于天地矣”,其原因主要是“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也”。对于该句,在《春秋繁露义证》中,苏舆案:“崇效天,卑法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本于此。闻其名则喻其实。逆夫人心之所受,则礼法可以为禁。故分曰名分,教曰名教,分与教皆生于名,俾天下不敢懍然而不敢犯,此治世之要枢也。”在苏舆看来,君臣、父子、夫妇这些词,只要听到其名字就知道其代表的是什么,即其名称已经暗喻了其背后的内容,正所谓“闻其名则喻其实”,治理国家的关键就在于“名”,并且该“名”是“取之天地”的,只有这样,世人就不敢随意地更改名以及做与其“名”所规定的不符的事。所以说,是非的辩证,取决于逆顺;逆顺的辩证,取决于名号;名号的辩证,取决于天地,天地是名号的大义。

名来源于天,那么名的特点是什么呢?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三十五中对于名的特点,其记载道: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

在这里,董仲舒强调了名生于真,而这种真并不是判断真假的真,而是一种天意之真。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即是说圣人所傳达的是天的旨意,天所传达的名号才是真的。可以认为,在董仲舒那里,名的来源是天。

董仲舒在这里巧妙地构建了天、圣人和名的关系。即是说,名是来自于天意的,而天意即是真的,那么如何表达这种名号呢?则需要圣人作为二者的媒介,圣人所说的即是真的,通过圣人来使天意传达下来。在这里可以将其转化为“天”与“人”的关系,即是人要遵从天的旨意。从这两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名”与“真”都覆盖上了神秘色彩,与其所倡导的天人感应的理念相对应。除此之外,董仲舒的名实相符概念也体现了一定的逻辑框架,他不再像孔子强调正名的应然性,而是强调了正名主义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即天人合一和名从天来。

四、孔子与董仲舒正名之异同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正名思想,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上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一种规范制约性的作用,强调的是人内心的自我修养,这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可选择性,因为存在选择,才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如“君君,臣臣,夫夫,子子”。正名强调的名实相符对应人的修养层面,一个人只有名与实相符了,即是言行一致,或者说人们所在的职务要与其职责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运行与运作。可以说,孔子的正名主义并不具备有很强的逻辑性,孔子是依靠一整套伦理纲常以及人们内心的自觉来为强调证明的合法性。

而董仲舒作为汉代儒家的发扬者,其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正名”思想,但其并没有一味照搬,而是将儒家的正名思想与汉代当下的社会条件相结合,董仲舒主要是将“正名”思想与天意相结合,利用正名思想,在人、天的关系中巩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董仲舒提出的正名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即是说,要想达到名号为真,即名实相应的境界,那么就必须借助圣人,来传达天意所指示的名号,这样就必须遵从圣人,遵从天意。这里与儒家强调的正名主义具有很大的差异,这里的名来自天,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其次,董仲舒不再延用孔子对正名主义来源的非合逻辑性解释,而是在此基础上增添了逻辑性。董仲舒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强调天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可以说,前两者是董仲舒正名主义的逻辑前提和基础。

尽管儒家的正名思想更多是从人的道德修养的层面出发,而董仲舒的正名思想更多的是从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需要出发,但无可否认,二者的正名思想仍然存在着相同之处。孔子周游各国,倡导儒学,试图恢复周礼,所以在其正名思想中无可避免地为隐藏了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孔子将言行相应与礼乐的兴衰结合在一起,仍然强调了正名思想需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俞荣根先生认为:儒家的正名主义实质上是为了构造“法自君出的立法观” ④,深刻强调了正名主义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而董仲舒,虽然从其所强调的正名主义来看,尽管更多地体现了其政治性,但是,其对名号的定义,认为其来自天意,还进一步区分了“名号”,认为不同的等级遵循不同的“名号”,这样国家才能正常运行,这里的思想与儒家相比便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董仲舒对名号的强调,同时也促成了汉代时期“以名为教”的教化方式的确立,促进了汉代大一统政教合一局面的生成。所以,董仲舒的正名思想也与孔子所倡导的正名思想一样,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注释: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崇文书局2015年版。

②郭沫若认为《白心》出于尹文,仍属稷下黄老的思想。参见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八卷《青铜时代·宋钘尹文遗著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7—572页。

③《经法·论约》:“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必审观万物之灰始起,审其刑(形)名。刑(形)名已定,逆顺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兴坏有处。存亡兴坏有处,然后参之于天地之恒道,乃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2页,第39页。

④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页。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沈阳:遼海出版社,2014.

[2](南宋)朱熹注.论语·子路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朱熹.朱子全书·雍也·第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黄海燕,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董仲舒逻辑孔子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4:24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9:00
逻辑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孔子的一生
创新的逻辑
孔子的一生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4:52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 2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