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同行业、企业相互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想在信息化环境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别是要围绕员工岗位胜任力开展各种针对性的培训,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促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从而确保自身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企业培训;体系构建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传统实体经济被迫重塑。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实体经济的固有存在形式,而且改变了实体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市场效益、市场结构,进而对实体经济的迭代延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中,整体社会经济形态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往实体经济主导的工业时代逐渐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信息时代进行转变。而在这一重大社会经济变革的浪潮中,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这种新业态当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急需大胆创新改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培训在此次变革中受到深远的影响,企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都需要做出重大改变,在信息化环境中构建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训体系。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绝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和管理大体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与提升培训三个阶段,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为主,远程培训为辅。这种培训模式已将不能较好地满足信息化环境中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一,每次能够集中在一起参与正规培训的员工数量相对较少,而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员工数量不断增加,要想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显然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第二,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员工基本上都是一岗一人,由于经营压力等影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员工脱岗培训并不是非常支持,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第三,不少企業,特别是国有企业,不仅生产区域较为分散,面广线长,目前企业培训包括传统的面授培训(线下培训)和网络培训(线上培训),目前,不少企业还是以面授培训模式为主,将员工集中起来培训对交通安全增加一定的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有的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已然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迫切需要在培训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来弥补培训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二、信息化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问题
(一)缺乏系统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意味着现代企业的内部员工培训是一项复杂且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但是不少企业对此都有着错误的理解,想当然地认为员工培训只是一项短期的学习任务,每年组织一到两次的员工培训即可,这种缺乏整体规划的培训会导致企业对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不足,企业培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反而是白白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推进的,每一级的学习任务都是由上一级负责布置或下达的,这就致使整体企业的培训计划很难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流程,甚至企业培训成为一种形式工程,严重影响到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培训和开发缺乏针对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当中,而企业在对内部员工实施培训前,部分企业却对员工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有所忽视,从而致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企业开发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内容与受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问题,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不同岗位员工由于工作特点不同,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否则培训课程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就不能为员工提供正确合理的工作指导,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培训应有的价值。
(三)培训成效反馈不够及时
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势必会与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及培训需求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一些企业并不重视培训反馈,不能及时接收到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反馈,从而影响到企业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对此,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应加强有效监督,对培训结果及时进行反馈,这样才能防止企业培训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企业培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四)确定合理有效的企业培训激励机制
尽管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但国内互联网行业目前还属于一种新兴产业,这类企业的发展也还不够成熟,大部分内部员工都较为年轻,并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到参加企业培训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往往在培训过程中存在消极懈怠情绪,甚至会逃避培训,企业对此就需要针对内部员工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奖励机制,将员工的培训考核情况与其升职晋级、个人薪资奖金挂钩,以此来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线上培训的优点分析
(一)弥补了面授培训模式的不足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面授培训模式最大的瓶颈在于培训内容的选择以及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而在信息化环境中,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培训,可以让线下培训的各种短板和不足得到有效弥补,为提高企业培训效果、改善和优化培训管理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线上培训也就是网络培训,主张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开展培训教育,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由此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性资源库。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网络通信开展线上培训,很好地解决了一些企业或单位人员分散、难以集中的问题。参训人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选择对自身有益的线上教育课程,自主安排培训计划。长期来看,线上培训可以大大节省企业培训经费的支出,特别是针对基础理论知识类的培训,能够将这种培训模式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培训知识,而这种个体差异化培训也让培训效果切实得以提高。
(二)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改善与提升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发挥群众力量,将每位员工分享出来的知识和经验制作成教程,并发布到线上,以供他人阅读学习;参与线上培训的员工在进修课程学习后,可指出其中的纰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形成互教互学的良好机制,从员工精心设计课程到线上反馈再到课程改进,形成课程质量提升机制,最大限度地强化线上培训的教学互动性。
(三)有利于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
员工线上培训的学时与考试成绩等资料都会被企业线上培训系统自动记录下来,并结合线下培训的手工记录,形成完整的一套员工培训记录,同时记录中还包括各种培训资料、培训反馈和评分等。线上培训借助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员工”和“培训”的双重管理,不仅为培训管理人员的数据统计和打印报表提供了便利性,同时大量的信息数据也为培训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依据。
(四)可以为企业岗位培训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不同员工在线上培训系统上发布基于所在岗位的相关培训学习内容,在各种信息资料较为充足的情况下,一些相互关联或相同领域的知识就能够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根据知识层次、必要性和重要程度依次排列,成为不同岗位的“线上教材”。培训管理部门在新员工入职后,可以规定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线上培训和培训考核,从而为构建企业岗位培训体系、为员工快速适应新岗位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员工快速适应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有利于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升级
传统培训模式大多采用的都是纸质资料,即便有电子版资料也比较零散,并不利于查阅和存放。因此在企业不同层级的培训中,经常会看到往年接受过培训的一些“熟面孔”,员工在培训结束后,若不能对所学知识点定期“复习”,就容易忘记培训中所学的知识;而在新员工加入后,又需要重复培训。这就导致员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这些基础知识的重复培训上,由于缺乏知识沉淀,知识结构就无法升级。而网络培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针对那些员工必须掌握且简单易懂的基础知识,可以将其设置成“必修课”,采用线上自学的方式,但要求员工必须通过线上考试。员工基础知识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后,知识结构才有可能逐渐升级。
四、信息化环境中构建企业培训体系的优化策略
(一)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和综合化需求,促使企业不得不从以往静态、单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逐渐向开放的、动态化網络培训课程等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转化。企业可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为企业构建较为松散的课程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将企业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出来,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培训方式来实施人才培养,帮助员工尽可能获取足够多有用的知识。在构建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培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可尝试增设网络营销、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分析以及创新思维训练等各种开放式培训课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内部员工专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网络创新管理理念,根据不同员工、岗位的个性化需求,尝试增设与企业岗位、员工密切相关的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企业依托专业领域的网络管理思维与技能,在企业内部开设各种创新实践平台,加大对企业员工业务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力度,鼓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网络营销策划、新产品开发等活动当中。在持续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有效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企业积极构建动态化课程培训体系,既是现代化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内在驱动力。实体经济在信息化环境中与互联网实现融合发展,将以往企业传统的静态化培训体系完全打破,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构建出更为科学、动态化的培训体系,这也正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创新思维与理念。
(二)加快网络培训的实施,加强实体融合新模式
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中要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内部培训体系的创造和开发工作,从而确保网络资源切实得以共享。在相互分享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培训师要对受训人员的创新实践、操作执行以及评估等做出全过程评估,并从传统的权威培训模式向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培训模式逐渐转变。信息化环境中,权威式培训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要想强调员工的主体性,并必须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变革,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突出员工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以网络培训的形式确保新培训模式的实施。积极开展网络培训活动,让参与培训课程的员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先进的工作理念、掌握新技能。对此,培训师要在网络交互中正确使用各种网络软件,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并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以合理规范的操作实践,确保员工能够学习和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师要正确引导员工参与网络培训活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培训方式,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确保企业培训活动的顺利推进。
(三)采用分层培养的课程模块,构建企业人才培训新体系
企业为了提高员工基本素质,需开展基础性培训课程模块,并利用企业线上培训平台和互联网开发平台,鼓励企业员工利用各自碎片化的时间来参与微课学习,并通过网络游戏、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对员工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帮助和引导内部员工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企业结合自身的切实需要,对员工实施分层分类培养,既要加大对员工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要确保员工专业素养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对于专业技术岗位,企业应将岗位素质培训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发适合微平台传播的企业培训教材,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人力、营销、财务等诸多方面的难点问题,并将一些成功的培训方案制作成微案例和微视频,放在网络培训平台上,以便广大员工相互学习分享。利用网络游戏开发和创设培训课程,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员工的层次性,不断提高优秀员工的综合能力,激发落后员工自身的潜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分层培训。同时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通过线上培训结合线下培训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将高端专业的培训公司引入企业内部,对员工实施专业化培训,使具有创新思维的员工逐渐成长为企业的创新团队骨干。
(四)加强课程质量管控,培养富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内部培训,必须要构建科学多样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对企业内部培训课程质量不断进行优化,从体系测评、监控系统以及人员考核等不同方面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管理,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活动,由高层领导负责监督检查,以此便于企业高层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培训课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并确保培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企业应开设更多质量监督渠道,通过新开发出来的网络测评模块,对员工创新思维、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等培训情况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价。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第三方测评系统,以此为基础来科学评价企业的培训课程开发质量以及教授效果,并在培训评价体系中纳入员工的培训体验感以及对方法技能的实际运用情况等。企业还应注重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数据分析,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点,通过定向数据测评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竞争力,让员工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加速企业内部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宋宇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王璐,陈鑫.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培训体系的搭建[J].商场现代化, 2019(22):119-120.
[2]李艳红.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探讨[J]. 经营者, 2020,34(19):219,222.
宋宇红(1974.10-),女,汉族,湖南宁乡,管理学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与企业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