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媛(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冠心病心绞痛为代表的相关老年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典型心血管疾病类型,其血管腔狭窄而闭塞,使正常的血流量受限而显著性减少,难以有效满足患者的心肌代谢,继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坏死症状反应。有研究[1]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以及发展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行为等均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该病患者主要为中老年群体,一旦发病,将表现为明显的胸前区胸骨后疼痛。该病表现出明显的阵发性、压榨性、突发性特征。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操作实践中,针对冠心病心绞痛,重点予以药物方式治疗,但单一药物治疗普遍无法取得理想效果[2]。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均属于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治疗的常用药物。既往临床研究显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基础资料 本研究涉及的具体对象均源于我中心2020年7月-2021年7期间收入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具备冠心病心绞痛相关临床症状并接受心电图、造影等方式确诊,胸痛持续时间均为≤30min/次,且均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不存在禁忌证。已对合并其他相关器官严重损伤、伴出血性疾病等患者予以排除,同时排除胸痛时间过长(超过半小时以上)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6-80岁,均数(67.2±2.6)岁;病程1.2-6.8年,均数(4.2±1.2)年。在具体疾病类型方面,包括劳累型20例、自发型18例、变异型2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7-81岁,均数(68.2±2.5)岁;病程1.0-6.9年,均数(4.3±1.1)年。在具体疾病类型方面,包括劳累型21例、自发型16例、变异型3例。两组患者上述相关方面基础资料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予以必要的吸氧、心电检查等常规干预。在此前提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mg×30片),口服,剂量为每次0.1g,每日1次。研究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同对照组厂家、规格及剂量)联合氯吡格雷(规格:25mg×10片),口服,氯吡格雷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1次。两组研究对象均维持上述用药方案,连续干预28天。
1.3 观察指标 ①心绞痛发作情况。详细、准确地统计两组接受对应方案完全治疗之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相关数据。②临床疗效情况。显效:接受对应方案治疗后,患者相关典型症状及病态体征得以完全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得以减少>80%;有效:症状及特征均获得了明显缓解,疾病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达到30%-80%;无效:未实现上述具体标准要求。③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具体涉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全自动血凝仪完成检测)、血浆黏度(PV)和全血黏度(BV)(应用血液流变仪完成检测)。④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以EORTC QLQ-C30量表实施评价,涉及30个条目、15个项目。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对应生存质量越好。⑤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肘静脉血6ml,离心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有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⑥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结果数据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及“百分数”表述,结果分别以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实施对应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P<0.05),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更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IB、PV、BV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高,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均大幅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实施治疗后,两组相关生存质量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61.24±5.52组别 例数74.25±5.18研究组 40 60.93±5.24 78.15±5.35 62.25±4.36 76.45±6.55 64.37±5.53 78.33±8.56 61.54±7.14 77.53±7.37 62.57±5.26 82.69±5.35 t 0.7273 12.724 0.6742 12.848 0.4762 15.284 0.2767 12.473 0.2745 15.28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85.22±6.13 62.34±4.66 80.27±5.13 64.26±5.58 84.57±7.25 62.28±7.37 84.28±7.03 62.85±5.18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得以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6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施对应方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
就冠心病患者群体而言,大部分伴有心绞痛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将造成患者病情进展加重,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研究结果显示,有多种因素导致斑块发生,斑块位置经常性表现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导致患者的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产生心肌缺血以及缺氧等相关现象,最终造成心绞痛。按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将其划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其中,典型心绞痛是指患者的前胸产生阵发性、压榨性疼痛或者窒息性疼痛;非典型心绞痛是指患者的胸部下段、左心前区或者上腹部等位置产生发闷、疼痛感。一旦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表现出明显的心率变快、心绞痛发作频繁,且心绞痛的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将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目前,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佳的安全性以及更好的临床疗效。应用药物治疗干预,其目的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3]:一是要有效缩短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尽快缓解临床症状;二是要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三是要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四是要对心脏血管再通以及侧支循环建立产生基础效果;五是要尽量降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鉴于此,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其中,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频度最高。这类药物能够相当明显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降低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反应的程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健康。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防止血小板发生黏附以及聚集。机体内部的血栓素A2在较大程度上会加快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而阿司匹林这一药物可以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使血小板难以达到聚集条件。这可以从极大程度上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可能性[4]。有研究显示,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将有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不利于健康。而且该药物一般只是通过环氧酶的固定渠道使其效用得以发挥,所以该药的临床应用限制性相对明显。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抗血小板聚集,有效防止血小板活化。研究[5]显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对应方案治疗后,联合用药的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单一用药的对照组更少,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明显更短,而心绞痛的发作间隔时间差距更大,总有效率更高。这表明,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疗效十分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实施治疗后,研究组FIB、PV、BV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证明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十分有效地防止患者血小板发生过度聚集。实施治疗后,两组相关生存质量评分均得以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得以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联合用药方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并控制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疗效,有助于加快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该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