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就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也是多种学科领域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用性与设计性更强,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与设计水平。“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因此而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应当在教学期间基于“互联网+”背景来做好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本就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较多,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技能,课程内容涵盖了理、工、文、艺、农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对建筑空间展开整合设计的专业,现如今又受到不少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能力、知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中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在开展的时候,自然需要做好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而言,“互联网+”背景下革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是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也就此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现如今中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虽然已经逐渐实现了电子化,可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依然还是存在滞后的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不少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将之前的黑板讲解转变成了多媒体讲解,本质上而言还是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学生依然处在被动聆听的状态下,这种模式下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把控教学课堂,可是学生却缺少思考与实践的机会,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环境艺术设计水准,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1]。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也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常用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也呈现出了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之前“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自然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学习诉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存在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提供给了全新的机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实效,可是从实践现状来分析的话,部分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课堂上,只是一味地为学生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是教师照本宣科的课件讲解,缺少良好的互动,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能力自然无法提升。
(三)缺少实践机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实践性,专业知识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对于学生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可是分析中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却发现,教师在课程安排及设计的时候教学针对性不足,开设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大多是为学生笼统地讲述一些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教学内容十分宽泛,缺少专门的实践活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只是局限于理论知识上,实际操作及设计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环境艺术设计能力提升[2]。
二、“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优 势
(一)促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传统模式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封闭的,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以及教学课件均只会在小范围内共享,可是身处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则有所不同,其整个教学会因为网络的存在而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搜集其他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或者将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上传到网络上,这样就能促进资源相互共享,有效推进环境艺术教学改革。
(二)线上线下有效配合促进课内外协调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优势,还体现在其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来有效促使学生课内外协调发展,这样自然能够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教学路径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基于网络展开线上学生,这样就能有效突破教学时空限制,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因此而变得越发的先进,从而真正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3]。
(三)数字化动画视频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模式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大多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可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则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将教学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知识形成有效认知,从而真正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三、“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途径
(一)构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现如今各行业都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且基于此来开展各项工作。中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在推进的时候,需要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及方法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明白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明显无法适应教育需求,要想有效培养出高素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应当树立起“互联网+”教育理念,为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及主动探索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学校专业资源也会有所不同,在构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时候,各个中职学校之间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协作及联合,一同参与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之中,通过互通有无来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供学生展开环境艺术设计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4]。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在推进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尽可能有效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丰富教学资源,借此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同时拓宽学生认知视野,为学生今后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此,中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抑或是一些新潮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然后在教学课堂上展示出来以此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之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讲述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技巧与方法,从而提升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环境艺术特性”的时候,就可以在教学准备阶段在网络上为学生搜集一些资源,如欧洲建筑群、黑川哲郎设计的警察署、拉萨的布达拉宫、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大厦”等等,然后在课堂上呈現出来,借此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以及地域性,从而有效强化学生感悟与认知,真正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线上学习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也成为教育领域常用手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就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等特点,为了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应用线上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这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展开线上学习,“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这能提高学生预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线上学习与思考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之前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然后提前推送给学生,或者上传到慕课等线上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课前先做好预习工作,以此来确保之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5]。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开展线上学习,起到良好的拓展与复习巩固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完成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内容教学之后,联系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线上课后作业实践中学习与应用知识;还可以鼓励课后基于微信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这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四)注重虚实体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工作在推进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虚实体结合,这也是提升改革教学效果的关键。这里提到的虚实体结合主要强调的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毕竟“互联网+”手段的应用,并不代表要完全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吸取传统课堂教学价值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将两者有效结合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对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展开专题化线上制图比赛,让学生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展开设计比赛,这能真正提高学生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以及构图能力,真正发挥出“互联网+”教学价值。另外,教师在比赛评比期间则可以采用线下的方式展开,如可以使用座谈会、评比大会等形式来进行评比,而且还可以邀请企业一同参与,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提高这一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效果。
(五)提升教学针对性培养综合人才
中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范围较为广泛,不仅有普通文科生和理科生,也有一些艺术生,这种现象也促使这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状态,其中普通生文化素质相对而言较高,可是专业素质又较弱;而艺术生文化素质又较差,专业素质相对较强[6]。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差异自然十分明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升教学针对性,尽可能注重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在基于“互联网+”背景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提升教学针对性,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等方式来刺激学生多方面感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为他们介绍一些课外资源,借此来丰富学生认识。而对于一些空间思维、逻辑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期间借助软件来为学生直观演示设计技巧,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六)完善工作室教学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在推进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积极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优势来完善工作室教学机制,这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得以提升。传统模式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大多是依赖于教材,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无趣,无法有效吸引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中职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构建工作室来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与设计体验的机会,这样学生专业能力及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工作室能够有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可是为了确保校企有效合作,最好是能够借助互联网来推进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结合企业诉求来设计出相应的作品,另外还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浏览相关优秀作品,基于此来丰富自身设计思路,从而有效提升环境艺术教学效果[7]。
(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在推进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就是多种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了多种专业学科知识,如设计美学、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环境生态学、城市规划等,身为专业教师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自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此,优质的师资队伍可以说是“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实施前提,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于市场的敏锐嗅觉,另外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教育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改革期间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
(八)借助“互联网+”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工作在推进的时候,实践环节可以说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如何有效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真正与环境艺术设计市场接轨,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谓是这一课程教学思考要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及优势来促进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这样才能有效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一方面,教师需要做好课程评价机制改革。传统模式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评价大多是局限于学生作业成绩、考试成绩上,可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考核则有所不同,其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将学生方案设计、线上项目参与度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软件建模以及线上项目参与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互联网软件来展开建模实践,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设计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设计参与中提高自身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可以线上参与的实践項目,借此来为学生提供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机会,从而有效为学生今后工作打好基础[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就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为了确保这一专业学生得到长远发展,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革新教学理念、构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来有效拓展这一专业学生认识及发展,从而真正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互联网+”教育教学价值,培养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作者单位:王丹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参 考 文 献
[1]杨爽.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途径[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4):186.
[2]张兴建.“互联网+资源库”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明日风尚,2019(16):31-31
[3]王峰.“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4):126-127
[4]杨曙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42-143
[5]马金鑫.“互联网+”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J].决策与信息,2017(15):69-71.
王丹(1990.11-),女,汉族,山东淄博,本科,初级,研究方向:计算机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