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娜
[摘 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基于SWOT方法,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系统分析新时代背景下,西北地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西部地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坚持“小而精”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发力点,创新“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和育人模式,凸显“政法管”学科融合优势和西北区域特色。
[关键词]SWOT分析法 地方高校 人才培養 定位
本文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19BY085)、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研究”(XJYB202021)、陕西省人文社科专项“隔代抚育者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1JK0393)的阶段性成果。
引 言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应“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西北地区地方高校承载着为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持续“输血”的历史责任。如何立足于西北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结合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及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使命和方向,办出特色,成为了新时代西北地方院校高质量发展乃至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时代命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经过23年的快速发展,该专业已具有一定规模、较为稳定且相对成熟。截至2020年,全国约有167所高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招收本科生近万人。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自2001年设立以来,依托于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特色和学院学科平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课程体系雷同、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符,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重知识和理论传授,轻技能和方法训练等问题,限制了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等多重因素。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法,是战略分析和策略制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对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劣势因素和外部的机会、威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和目标。本研究将采用SWOT分析法,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内外部因素,重新定位西部地方院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类型、规格、层次,回答新发展阶段西部地方院校本科专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基本问题,为清晰西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职责,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制订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标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1.人才培养优势
(1)学科结构优势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一门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也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专业协同合作。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长期坚持“政法结合”“政管结合”的发展策略,强调法学、公共管理、哲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形成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与科研共同体,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
(2)平台优势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汇聚了法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管理学、政治学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建立了一批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实体研究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现有“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北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与退役军人事务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5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开展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社会保障区域合作等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在长期实践教学探索中,西北政法大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联合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智库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2014年以来,学校多次组织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学生走进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长安区政府等政府部门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3)师资优势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授课教师来自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专业。专任教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缘结构合理。教师团队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理论联系实际,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公共产品均等化、乡村振兴、儿童福利、劳动法等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相关议题都有深入系统研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都有较为详细的掌握,这些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开展跨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师资队伍保障。
2.人才培养劣势
(1)办学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对高校办学规模及水平提升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今后的发展趋势。陕西省作为教育科研大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6所,其中省属院校88所。与此同时,陕西省也是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省份,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26181.86亿元,在内地31个省市地区排名第14位。2020年,陕西省高等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3.5万,全国排名第19名,西北五省排名倒数第二。西北政法大学作为陕西省省属政法院校,2021年生均预算经费2.39万元,低于同是文科类院校的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办学经费不足成为限制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颈。
(2)缺乏高层次人才,教师结构不合理
首先,缺乏学科带头人和正高以上的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缺乏在同行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科带头人,也没有正高级以上的专任教师,这既不利于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也不利于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
(3)生源不稳定
生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目前,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生源的稳定性和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西北政法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成绩排名前30%就可申请转专业。在既有培养体系下,第一学期有且只有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在学生对专业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转专业不仅不利于保持专业生源的稳定性和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法学以外学科的发展和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3.人才培养的机遇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仅决定着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进入新时代以来,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这也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特别是随着“少子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国家促就业、促民生力度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间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长,甚至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北政法大学地处陕西西安,位于我国中西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一带一路”的起点,国家给予财政、经济、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契机。
4.人才培养的挑战
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培养主要面临全球化、国内经济社会变革以及新技术等方面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发展需要开拓国际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步入风险共生的高风险社会,社会系统、社会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增强。在经济、社会、人口或政治等任何一个领域中的风险都可以传播并影响到其他领域,风险的成因变得更加复杂。在空间层面,社会风险的影响打破国家、区域的地理界限,疾病、贫穷等发展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区域或者国家,而是成为整个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这就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不仅应关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本土问题,还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其次,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引发人才培养方向转移。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大规模人口流动、新的就业形态不断出现等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要求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提高对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最后,技术变革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调整。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等技术革新为标签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物理空间、生物空间和网络空间三者的融合。新技术不仅增加了社会风险的复杂性和社会治理的不确定性,使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提高,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冲击。
人才培养的再定位
综合考虑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挑战,未来该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应继续发挥政、法、管相融合的专业特色,积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动迎接新时期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定位,调适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育人模式。具体包括:
第一,明确以“立足陕西,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政法特色鲜明”为基本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当前地方院校的生存之本,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人才培养定位需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层次和地位等外部变量,以及办学规模、师资条件、学科布局、专业建设等内部变量。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须面向“大变局时代”社会变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和西部大开发、陕西省“追赶超越”的发展战略,服务于西安市“三中心两高地一樞纽”的发展定位和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时代、区域、地方、学校和专业发展体系中找准方位。
第二,塑造“公共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实践”等多元一体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目标,以服务社会发展、时代需求为工具目标,遵循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律和合”,涵盖道德、价值、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个方面的目标维度。对特定学校的具体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还应考虑学科、行业发展及自身优势。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西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备公共精神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在政府、政策研究、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续坚持“小而精”的人才培养规模,强化“政”“法”“管”特色。对于地方非重点高校而言,在经费和场地受限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深挖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政、法、管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此,需在整合、盘活全校资源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将“政”“法”“管”融入核心课程体系,凸显政法特色和多学科融合优势,重构课程体系结构,妥善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知识广度与深度、意会性知识与言传性知识、知识集成与知识创新以及学校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关系,实现知识复合。概言之,可增设政治学原理和法学通论两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形成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知识体系;增开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等专业必修课程,强化“政法管”融合的专业特色。
第四,更新课程内容,强化技能和实践导向。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既要通晓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理论,还应兼具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工作以及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人才培养既包括系统的理论讲授,也需配套的实验与实训课程,专业课程内容也应指向学生今后进入职场所需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职场所需的知识、技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就业环境波动、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深化改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课程内容更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改革的实际。因此,需在规模上压缩或整合知识导向的专业课程,适当扩大实践、技能导向专业课程的比重,如增加勞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实务、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保险业务综合实训等课程;及时跟进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使课程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复合。
第五,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索问题导入专题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人才培养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要素,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素质的综合性与全面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以实现教育目标、当前理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教育对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育实效为导向开展的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专业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其教学可以把当前社会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问题作为导向,设计并开展专题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
第六,积极拓展“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和育人模式。全面推进学校、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是新时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首先,“引进来,走出去”,优化师资队伍。围绕人才培养特色、目标,从企业、政府部门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客座教授,充实任课教师队伍。同时,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校企、校地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方案及双师团队,推进地方政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其次,科技赋能,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基于“大数据、大调查、大平台”的理念建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承担专业技能提升、案例分析与翻转课堂教学、社会保障管理实训、公务员考试模拟、创新创业等实践实训环节,以及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人才培训等功能。最后,形成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竞赛、实习等环节和虚拟仿真环境进行“虚实结合”,并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融入传统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拉近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林闽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二十五年发展回顾与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4):65-72.
[2]林闽钢,王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8(8):75-79.
[3]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9-52.
[4]202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2021-03-11).http://www.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tjxx/tjgb_240/stjgb/202103/t20210311_2155995.html.
[5]张贤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学科特性和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9):45-50.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区域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418.
[7]薛澜.中国创新应该做什么?薛澜从全球视角解读第四次工业革命[J].财经界,2018(19):39-40.
[8]刘曙霞,蔡柏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学科“U-G-E”协同育人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151.
[9]杨建华.二律和合文化精神下的中国现代化——以浙江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实践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8(8):14-17.
[10]周志成,韩强,孟宪东,等.“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