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雅 段训乐
【摘 要】欧盟2022年更新的“数字技能指标2.0”(DSI 2.0)是为落实《2030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中制定的政策目标“到2030年,至少使80%的人口拥有基本的数字技能”的重要措施。通过追踪欧盟16年数字胜任力推进历程,对比DSI 1.0的更新发展,深度解析DSI 2.0的提出背景、制定所依据的理论框架DigComp及具体的指标框架与内容,对构建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概念模型和框架指标体系、落实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
【关键词】数字技能指标;数字胜任力;数字素养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6-091-04
当今全球正在迅猛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国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推动全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策略。随着全球数字化社會的不断发展,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1],旨在使我国实现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转变,同时提高公众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让其成为拥有更高水平数字技能的人才。
为了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关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分解和测评框架指标的研究迫在眉睫,追踪已经有16年公民数字胜任力推进经验的欧盟,成为研究和实施的一个突破口。
欧盟在推动全民数字胜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12月,欧盟颁布了《关于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的建议》,其中包括数字胜任力(digital competence),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全民的数字胜任力。2018年,重新修订的《关于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建议》[2]将数字胜任力的定义更新为:“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性和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
为了强调数字胜任力的重要性,欧盟连续多年开发了多个具体框架以指导其成员国推进这一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培养。如2013年发布的“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3],随后“教育组织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Org),“消费者数字胜任力框架”(The digital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consumers),“教育者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Edu),针对不同的群体,分别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相继发布,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框架中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值得我们关注的欧盟最新战略规划是在2021年3月9日发布的《2030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2030 Digital Compass: the European way for the Digital Decade)[4]。这一计划将为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值得我们密切关注。该规划提出“到2030年,将实现一个宏伟的目标:让80%的人口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
为了推进这一目标,准确监测与评估成员国的公民数字技能发展状况,欧盟构建了“数字技能指标”[5]。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欧盟又于2022年8月31日将其更新至“数字技能指标2.0”[6]。精心设计与持续改进这一指标,可以促进国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发展,加快其普及应用,落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计划,最终在2035年前实现达到数字人才强国的目标,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一演进过程和具体内容展开深度解析。
欧盟开发数字技能指标的理论框架
1.欧盟数字胜任力框架发展历程
2013年,欧洲理事会建议实施数字胜任力,并发布了第一版“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 1.0),将数字胜任力定义为5个主要领域中21个能力的组合。欧盟于2016年6月推出了更新后的2.0版[7],以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主要变化就是更加强调公民应具备的数字胜任力,并提出了数字素养的概念参照模型,从五个维度,包括信息和数据素养、沟通和协作、数字内容创建、安全、解决问题,定义了公民应具备的数字胜任力。随后,2018年发布的2.1版,主要更新了各项能力的熟练度等级;2022年发布的2.2版,更新了各项能力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案例。“数字技能测评指标2.0”(DSI 2.0)是依据DigComp 2.0框架而制定的。
2.欧盟DigComp 2.0框架简析
欧盟的DigComp 2.0框架,将信息和数据、沟通和协作、数字内容创建、安全以及问题解决五个领域作为数字胜任力评价的一级维度。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领域给出具体的能力分解,并详细描述相应的目标要求。DigComp 2.0框架虽然只是一个概念参考模型,但是已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测评指标的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是我们理解“数字技能测评指标2.0”的基础(详细内容请扫二维码)。
欧盟数字技能指标DSI 2.0深度解析
1.DSI 2.0发展历程
“数字技能指标”之所以被提出是欧盟为了对数字技能进行跨国监测,它最早在欧盟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欧洲数字议程”(EU4Digital)中被提出,该议程建议开发“数字胜任力和媒介素养指标”(indicators of digital competences and media literacy)[8]。2014年,欧盟委员会下属的通信网络、内容与技术总司(DG CNECT)和欧盟统计局信息社会统计工作组根据2013年发布的“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 1.0对首版“数字技能指标”(DSI 1.0)(详细内容请扫二维码)进行了试点开发并使用该套指标对成员国进行了测评,2015年起开始正式发布成员国测评结果排名。从2021年开始,DSI计划每两年发布一次。
2022年8月31日,欧盟根据数字胜任力框架2.0(DigComp 2.0)更新了“数字技能指标2.0”(DSI 2.0)(详细内容请扫二维码)。新版指标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合作编写的《构建复合指标手册:方法和用户指南》研制。DSI 2.0的修订是基于欧盟统计局信息社会统计工作组在2019年至2022年开展工作的结果,目的是使该指标适应2016年修订的DigComp 2.0,并使其紧跟第一版发布以来新型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步调。该指标目前也是欧盟推出的“数字经济和社会指数(DESI)”的一部分[9]。DESI是由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监测欧盟成员国在数字化发展方面的进展。
2.DSI 2.0与DSI 1.0的对比解析
在欧盟的《关于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建议》中,数字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数字技能指标针对的仅是“数字胜任力”中的“技能”维度,即重点关注个人使用数字技术开展的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需要相应的技能。对比DSI 1.0,DSI 2.0的具体变化如下。
(1)数字胜任力领域的变化
新增“安全”领域。DigComp 2.0将其界定为有保护设备、个人数据和隐私、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的能力。欧盟已经大力推动“安全”的实施,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隐私和设备保护,并且越来越意识到在数字时代如何维持身心健康、促进幸福感和改善环境。于是,DigComp 2.0新增了安全领域。
“信息”领域扩展为“信息与数据素养”领域。DigComp 2.0将其界定为识别、定位、检索、存储、管理、评估数据、信息与数字内容,以及判断信息关联性的能力。使得“信息”领域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信息处理扩展至大数据和数字内容,这一转变表明,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价值,并且更加注重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据。此外,除了关注对数据、信息与数字内容的识别、检索等能力外,还重点强调了对数据、信息与数字内容的获取、管理、评估等能力。在当今社会,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方向。“信息与数据素养”领域为培养具备良好数字素养的公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沟通”领域扩展为“沟通与协作”领域。DigComp 2.0将“沟通”界定为利用数字技术参与公民活动,并进行互动交流、协作、分享,同时能够管理个人数字身份的能力。与DSI 1.0相比,它更加突出地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促进交流与合作方面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了从重视个人技能的提升到更加重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转变。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数字公民可以实现跨越地域、跨越主体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这一点不容忽视,它强调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更深层次合作的重要性。
“内容创建”领域扩大到“数字内容创建”领域。DigComp 2.0将其界定为了解如何应用版权和许可证的同时,将信息和内容改进并融入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且知道如何更好地向计算机系统传达易于理解的指令。与DSI 1.0相比较,DSI 2.0更加突显内容创建方式与格式方面的数字化特点。具体表现为将该领域下的具体能力,如“内容开发”修改为“数字内容开发”等。这也意味着欧盟正在努力推动公民数字创新技术的普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全面的要求。
(2)评估技能活动的变化
与DSI 1.0相比较,DSI 2.0在技能评估活动上有两点变化。其一,“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变化。技能评估活动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30个,其中因数字胜任力领域中新增了“安全”领域,故此评估该领域的技能活动占新增中的6个,其余领域都有相应增加。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更新后的DSI 2.0框架涵盖了DigComp 1.0框架21个具体能力维度中的12个。新增加的包括:评估数据、信息和内容的能力;能通过数字技术参与公民活动;保护设备;有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的能力。其二,“质”的变化,即内容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各个技能评估活动随胜任力领域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为适应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满足数字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评估“解决问题”领域的技能活动中有一个新修订的“寻找工作或发送工作申请”活动。这两点变化无疑会使得DSI 2.0对公民数字技能的评估更加全面,更加多层次。
(3)技能水平的变化
DSI 1.0每一级指标都分为三个水平,分别为“无”“基本”“基本以上”,DSI 2.0也是划分为三个水平,不同之处在于一级指标的水平划分为“基本”“基本以上”“至少基本”。DSI 1.0指标集成后总体上则分为四个水平,分别为“无”“低”“基本”和“基本以上”,而DSI 2.0则是在这四个水平的基础上还有“至少基本”“差”“有限”“无法测评”。技能水平的增多使得评估的结果更加多样与可信,从而保证了数字技能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
欧盟不断更新的数字技能指标对我国的启示
1.建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概念参考模型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我国政府推动国家实现网络强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和指导方针。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也缺乏一套可以用于评估的系统。为了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落实二十大“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当务之急,必须借鉴包括欧盟在内的先进先行国家前沿数字技能指标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从多维度出发,研制科学的理论框架参考模型——数字素养与技能框架,以及考虑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
2.设计测评指标追踪国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状况
为了提升我国公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使其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对其进行精确的监测与评估显得尤为必要。在设计开发测评指标时,我国应当在借鉴他国设计研发经验时,把本国国情放在第一位进行考量,具体包括当下数字化进程、本土文化特点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发展特点等方面,以便设计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测评指标体系,切忌单纯照搬照抄。其次,应站在不同的立场独立剖析数字公民应具备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及适应个体终身发展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并依据不同标准相应建立多维目标以契合近期数字化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与革新。欧盟在开展数字技能评估活动时,调查对象就涵盖了16岁至74岁的欧盟人口,为了更好地实施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估,依据本国国情,按照学段、年龄段进行分层,具体化地将评估内容进行划分,然后再进一步地进行细化和分解。最后,要将“以评促进发展”的理念贯穿研究始终:一方面,评估内容可以直观地向研究对象展示出公民数字技能的总体要求,促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按照评估内容的要求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数字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测评,我国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指标将进一步明确并完善,然后大力推进公民数字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應对数字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3.健全協同推进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教育实践生态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不仅需要国家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社会等组织群体的协同推动。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要注重从顶层设计上对数字素养与技能标准以及其指标的体系进行研发,还要加强对数字公民各种新兴技术的培养、终身数字学习体系构建的政策指引。在数字经济时代,优秀的数字人才对于社会组织,如公司和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公民的数字胜任能力,学校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学校还应积极配合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促进公民数字胜任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技术和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通过这样的努力,学校就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人才。
4.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当今,数字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面对市场化、老龄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冲击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终身学习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以及开展教师数字应用技术培训,我们可以提高数字教育水平。为了提升在校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我们应当提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相关的数字化学习支持与服务,以满足非在校生的数字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技能认证体系和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全民的数字化学习。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框架和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CDAA19067,课题负责人:于晓雅)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5)[2022-12-08].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2019-07-08)[2022-12-08].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297a33c8-a1f3-11e9-9d01-01aa75ed71a1/language-en.
DigComp:A Framewok for Developing and Understanding Ditital Competene in Eurode[EB/OL].(2013-01-30) [2022-12-08].http://ipts.jrc.ec.europa.eu/publicat-ions/.
2030 Digital Compass: the European way for the Digital Decade[EB/OL].(2021-03-09)[2022-12-08].https://eufordigital.eu/wp-content/uploads/2021/03/2030-Digital-Compass-the-European-way-for-the-Digital-Decade.pdf.
Measuring Digital Skills across the EU: EU wide indicators of Digital Competence[EB/OL]. (2014-05-16)[2022-12-08]. https://ec.europa.eu/newsroom/dae/document.cfm?doc_id=5406.
Measuring Digital Skills across the EU:Digital Skills Indicator 2.0[EB/OL].(2022-08-31)[2022-12-08].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DigComp 2.0 The digital 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citizens[EB/OL].(2016-06-01)[2022-12-08].https://data.europa.eu/doi/10.2791/11517.
A Digital Agenda for Europe[EB/OL]. (2010-05-19) [2022-12-08].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236c65df-53e2-41d3-aafe-cee4ce791557.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dex[EB/OL]. (2022-09-16)[2022-12-08].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policies/d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