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评价分析下的一二年级数学问题解决学情研究

2023-06-23 10:43:23方玉红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情考查情境

方玉红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昆明市盘龙区各小学按照“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相关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要求,针对学生本学期数学学科学习情况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了考查。数学的考查突出了评价的多元性和可操作性,将考查知识融于富有童趣的闯关环节;将“童心向党”主线贯穿评价过程,评价工具与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将寓考于乐,寓考于游戏中。通过一年的实践,实现了变常规学科知识的卷面考试为多元多模块测评,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监测学情。通过质量分析,研究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科兴趣与行为习惯养成,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等学情。

一、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确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之一,是2001年、2011年和2022年三个版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程内容都涉及的内容。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中都渗透了“问题解决”的内容,以此内容作为突破口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而且更关键的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问题解决”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怎样有效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的教情和学情研究,怎样将一线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育教学智慧作为学科专业和教学实践资源,昆明市盘龙区小学数学一二年级的教师做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从而确立在一二年级的质量监测中重点观察、测评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确立评价方式与目标的多元性

《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对学生数学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以昆明市盘龙区三所学校为例,东庄小学秉承学校“博之以文,雅正于心”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立足于激励与促进学生各学习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建立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并重的立体的评价体系。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进行,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准确、恰当的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动力,践行素质教育。重点设计了考查数学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迁移应用的“童心向党,分类整理”“童心向党,创意拼搭”“童心向党,开心购物”三个主题评价单元。

明通小学一年级数学质量评价是以游园的形式展开的,活动主题为:“乐学嘉年华,智慧明通娃”。在具有考查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趣味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但让老师对各个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重要性,符合学校“读书明礼,求知通达”的办学理念。设计分别是“神算坊”“生活坊”“操作坊”,每个大关里面包含3个小关。涵盖了上册所有的重点内容,形式多样,有摆卡片、听题回答问题、现场编题以及动手操作。这种乐考的形式不仅考查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还监测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这样的方式。“生活坊”突出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

东华小学二年级数学质量监测中制定了明确的评价内容指标:

同时学校制定了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评价的多元评价考核方案:

评价内容与方案中通过“数学与生活”“数学我会用”突出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

三、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确定基于“问题解决”学情的教学改进方向

1.从各学校撰写的质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存在突出的普遍困难。因此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计算与估算的对比训练,指导学生理解计算的推理过程,训练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对估算算理的理解和探究,注重“估”的策略与“算”的过程教学研究,加强估算在真实生活问题情境的应用。

2.从多元评价的过程性观察中发现,学生“懂知识”与“用知识”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在测评中,教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为学生提供大量“做数学”与“用数学”的机会,但学生在做与用时,表现出不能对应问题情境选择正确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结合数学本体知识,创设对应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情境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问;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分析、去解决,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路径,初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3.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表现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思考、表达、总结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贯穿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会提问,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并且愿意尝试去解决问题。平时的训练中应不断地带领学生复述问题、表达问题、讲述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的数学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懵懂到清晰、从随意到理性。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学情考查情境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