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高考语文备战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倒计时”阶段,尤其是高考作文,踢好“临门一脚”,是摆在高三考生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踢好高考作文的“临门一脚”,稳操胜券呢?应该努力做到“稳、准、狠”。
标题出挑
近几年高考作文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大部分都要求考生自拟标题。作文标题如果起得切合题意、新颖别致,又有内涵意蕴,就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是命题作文,这个环节就省了。如果没写标题,是要扣2分的。如2022年高考上海卷关于“发问”与“结论”的材料作文,《让发问与结论各美其美》《守得一镜明,待以万山开》《发问和结论并行不悖》这样的优秀作文就获得了高分;天津卷作文题要求就有关“烟火气”引发的思考作文,《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可辜负的美》《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等作文的标题“鹤立鸡群”,自然博得了阅卷老师的好感与青睐。
篇幅字数
在阅卷时,阅卷老师首先会大致看一下作文的篇幅,如果字数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这篇作文连基本分都没有。一般来说,每少50字扣1分。所以,作文达到规定的字数,是起码的要求和底线。综观近年来各地满分、高分作文,每篇差不多超过规定字数的80到150字。题目要求“不少于800字”,考生就不能只写800字,而要超出80到150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800字”标记下面二至五行。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而超出底线约百来字,会给人一种作文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感觉。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余地的压迫感,费力不讨好。
点题扣题
接下来,阅卷老师会在作文第一段找有没有点题扣题的句子,看开头是否简洁、吸引人。如果开头没有点题,作文就有可能沦为二类文。如果接下来正文部分的好几段都没点题,那么作文就会被判定为偏题,沦为三类文。当然,如果作文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些吸引人的部分,这样的作文会被判定为一类文。因此,考生务必牢记:全文至少要有3到5次点题,紧扣材料。具体来说,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最好都点题。点题形式不拘一格,既可以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明主题的关键词,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词。有些记叙文(特别是小小说类作文)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一定要点。当然,点题不仅可以在首尾,也可以在作文中间,这样可以使作文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态。如就“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这一话题写作,一篇优秀习作《别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就非常关注点题扣题,在论述过程中,有4处点到“面对缤纷多彩的事物和世界,別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凸显中心论点的作用。
结尾有力
高考作文不要虎头蛇尾,而要凤头豹尾。结尾是老师阅卷时目光快速定位的“点”,最后一段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就会显得作文结尾精警有力。如果开头结尾都出彩,那么作文就可能成为二类文。如果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只是为了凑字数,开头又没点题、扣题,那么很可能沦为三类文。如2022年高考北京卷高分作文《学习今说》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科技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医学的进步、生活的美好等中国梦而刻苦学习,以便能够肩负起个人对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这个结尾就达到了收束有力的要求。可见,简明、有力的结尾对一篇考场作文来说至关重要。
结构匀称
看完开头和结尾后,阅卷老师会把整篇作文通览一遍,首先看分段情况,如果分段清晰、错落有致,一般是6~10段,会为作文增加一些分数。如果文中只有三四段,行文结构不匀称、不协调,看起来缺乏应有的层次感和美感,甚至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显得条理不太清晰,结构安排不得当,就会降低作文分数。具体而言,考生在结构作文时,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为适当。要避免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分段,也要避免两三行就成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首段短利于迅速入题,末段短方便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成一段,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或是展开比较完整的说理。当然,凡事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给人以灵活、流畅之感。
立意积极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有明确要求,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出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亮明正确的观点。对此,高考作文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主基调和主旋律。那种剑走偏锋,通过高考作文来宣泄不满、鄙视、厌恶等不良情绪,或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行为做辩护的作文,一定不会得高分。这是考生在备考阶段就应该规避的问题。
主体突出
完成前面几步的阅卷后,阅卷老师心里基本上已经预判出分数来了,接下来会开始看正文。如果是记叙文,要看文中描写是否生动细腻,是不是抓住了人物特点,有没有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则重点看论点是否鲜明,逻辑是不是清晰,有没有正确运用贴切的论证方法。这一步决定了一篇高考作文能否成为一类文。如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高分作文《传承、发展与创新》的主体部分,通过自身和同伴的故事,突出了“我们可以独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这一主题,令人印象深刻,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卷面清爽
俗话说“文如其人”“见字如面”,书写和卷面对高考作文非常重要。不管考生字体美不美,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书写清楚,字迹规范,不随意涂改,保持优良的卷面,给阅卷老师以赏心悦目之感,留下“出类拔萃”的印象。
以上就是整个作文阅卷的主要环节、过程、标准、尺度和赋分点。考生在备考阶段就要加以注意,从而在高考时写出经得起阅卷老师的涵咏和品味的作文,赢得理想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