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对康德美学中的鉴赏判断力的研究已经梳理出每部分的含义,但对文本的梳理与阐述还难以支撑系统地理解其含义。文章试图从鉴赏判断力之普遍性和自由性出发,阐释康德美学中的鉴赏判断力。
关键词:康德美学;鉴赏判断力;普遍性;自由性
中图分类号:B83-0;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3
1 鉴赏判断力是自由的能力
1.1 自由问题的背景
哲学史上的自由问题通常和意志相关联,但对于自由问题的具体体现,确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西方哲学未明显区分理性秩序中的自由问题。“哲学之父”泰勒斯认为,本原要么构成分化物的基本要素,要么构成分化物的秩序,这是建立在自然连续性基础上的理性秩序。并且西方哲学传统上一直存在理性的秩序对自然连续性的超越,这种超越体现的是一种自由的能力,即打破自然连续性的束缚而上升为理性的秩序,代表的是形而上学的自由境地。到康德这里,自然连续性与理性秩序已分别体现为感性与知性的认识能力,并且从感性跨越到理性的自由能力也已由判断力来保证,成为一个独立的意识状态。
1.2 康德美学中的自由问题
康德美学中的自由能力与感性领域是同源于自然连续性的。在康德之前,休谟打破了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不能说明理性秩序中的因果连续。但康德从“人为自然立法”的立场,重新为自然连续性之可能奠基。由此,自然连续性与理性秩序已区分为感性与知性,并且超越感性达到理性秩序的自由能力已经被置入物自体的领域,这个物自体的领域实则体现的仍是以前的自然方面,并为自由留下了空间。由此不难看出,康德的感性与物自体领域实则都与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概念相关;在自然连续性的意义上,从感性出发到知性是理性主义的道路,从物自体领域出发是自由的道路。
这样的设定就使自然本身具有目的。感性的目的通达理性的认识,物自体的目的通达自由,为何自然连续性具有目的?这本身就和康德对此的设定有关。在自然连续性意义上,“自然中存在的每一个整体都是其各部分同时一致活动的力量的结果”[1]460。但康德认为对于以自然连续性为基础的有机存在,所有的部分都要依赖整体,并由整体的计划或观念决定[1]460,也即具有某种目的的存在。因此,目的论观念的设立就是通往自由而实现超越自然连续性的关键;也可以说,康德本身就是带着目的论的方式来这样设定的,“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目的,是人类有意识的目的”[1]461,以此实现向自由过渡。因此,正如康德坚信,通过目的论观念,现象到本体的转变才具有了可能。甚至可以说,目的论的观念既是“康德批判哲学的突破口,也是他的最终归宿”[2]。
由此,自由的能力也应该在与自然相关联的感性的领域得到体现,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人的主体认识能力能够超越自然本身达到理性的秩序,获得关于普遍性的知识。总之,自然不仅是通达感性以致知性的,更要与自由相关联,其中自然与自由相关联的问题体现为美學中的判断力。
1.3 康德美学中的鉴赏判断是自由的能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专门著作中对目的论的观念作了细致的评论,也讨论了美学判断的性质。具体而言,康德美学从“审美判断力”开始,用知性范畴的四种分类分别提出了审美判断力的四个契机即性质,分析与阐述鉴赏判断。鉴赏判断着眼于自由主体本身的感性活动,是康德批判哲学中联结纯粹理性领域与实践理性领域的有机环节,其本身就蕴含自由能力的前提。这也正如鉴赏判断没有知性和理性那样具有独立性的部门,而是一种自由的意识状态。
以布伦塔诺对康德的批判为例,布伦塔诺在《伦理知识的起源》中追寻道德真理的先天立法,批判康德运用逻辑学的法则来确立道德真理的存在,由此在实践领域的道德真理并不是自在自为与本身为真的,也即不是自主自由的。但是,康德是以类比立法权来为鉴赏判断确立自身特殊的法则,即合目的性原则。由此,康德认为即使鉴赏判断不能先天具有自主的立法,也可以先天具有其所特有的一条主观性的“追求法则的原则”[3]9。也就是说,这条纯粹主观的原则尽管是主观的或者被理解为相对的,但同样能够在目的论的观念下保证道德实践领域是自由自律的。因此,鉴赏判断的自由能力体现为,既具有知性意义上的使杂多表象获得感性经验,又具有理性意义上的使杂多表象符合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目的;既能在感性中起作用,又能在理性中起作用,对感性与理性都有效用。由此,康德美学中的鉴赏判断的自由能力与合目的性的原则,实则与布伦塔诺所认为的偏爱性的选择能力在理论结构上是一致的;其中,偏爱意味着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原则,而选择能力的前提是自由的,因而才能是自在自为的。
总之,自由的问题落在美学的研究中,康德认为“人类理性永远不能由探索机械的原因来发现自然的目的”[1]460,即仅仅依靠理性的秩序及所产生的普遍性的知识是不能触及自由的领域的。因为审美的鉴赏判断力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部分,是一种自由判断的能力,也因此反而在提到与感性相关时往往容易被体现出来。
2 鉴赏判断力具有普遍性
2.1 康德美学中鉴赏判断是感性的审美活动
相比鉴赏判断是自由的能力能在感性的领域得到体现,鉴赏判断具有普遍性也是建立在感性的前提下的。康德认为,“这判断是逻辑的判断似的;尽管这判断只是感性的(审美的),并且只包含对象表象与主体的某种关系”[3]42。也就是说,鉴赏判断就如同逻辑判断对客体的运用一样,是对自然层面的感性的审美鉴赏。
2.2 康德美学中鉴赏判断力具有普遍性的原则
康德类比质、量、关系和模态这四个知性范畴,对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分别提出了四条性质。在这四条性质中,前两条无功利和无概念实际上都已经为鉴赏判断奠定了普遍性的基础。不过,笔者主要从无概念的普遍性的意义上来理解鉴赏判断的普遍性。
具体而言,鉴赏判断第一、第二契机中的普遍性。在鉴赏判断的第一条性质中,“无功利的愉悦感”尽管是出于感性的表达,但这种愉悦的感性的表达并不是个人功利的,而是具有非个人的普遍性倾向的表达。而在鉴赏判断的第二条性质中,康德则直接说明了鉴赏判断的普遍性的原则。康德认为,鉴赏判断尽管出于经验性的原因,不一定使审美判断得到每个人的赞同,但仍然可以设想存在有些判断确实是具有普遍被赞同的可能性的,也存在每个人都期望自己对某事物的审美鉴赏会被普遍接受[3]45。实际上,这种审美上的期待就包含人的审美目的,即所有人都能对审美具有同样的感觉,因此鉴赏判断的普遍性原则是一定可以被设想的,而且一定存在的。此外,因为判断力本身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功能,所以具有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正如与逻辑概念相关的先验时间具有普遍性一样,与情感相关的鉴赏判断也是构成具有普遍性的有机环节。
笛卡尔与休谟认为自我意识是短暂的或无关联的,但在康德这里,先验时间保证了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因此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在先验时间中存在,并与经验世界发生联系,由此使反思性的鉴赏判断也具有普遍性之可能。同时,之所以说鉴赏判断是普遍性之可能,是因为“鉴赏的普遍,是通过相对比较中得出的规定。每个人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审美或鉴赏中的量的范畴。所以鉴赏的普遍认可,不是普遍绝对的认可”[3]48。
3 鉴赏判断力是普遍且自由的表达
自由就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普遍性规律的约束,具有或然意义上的可能性;而普遍性则是要求所有的元素都符合具体的普遍性的原则,是强制性与不自由的。但是,审美中的鉴赏判断力既是自由的,又具有普遍性,这岂不是冲突的?对此,以下进行具体阐述。
3.1 鉴赏判断作为普遍且自由可能性的先验原则
鉴赏判断具有一种本身自由且未完成的或未规定好的普遍性。在先验的领域,由于都是原则性的而非事实的表达,因此看似冲突的自由能力与普遍性都是可以同时存在即相和谐的。而在经验性的现实世界中,自我意识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实践或审美体验都是建立在已经规定好的事实的概念性的表达基础上的。正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判断力被认作人的先天能力,在心理活动、实践活动以及逻辑性判断等方面都能产生命题作用,因此判断力是一种以概念规定的判断力,根据既成的普遍性的概念来规定个别杂多表象。而在第三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则是一种构成性的判断力,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鉴赏判断力则是从杂多表象出发,去追寻达到普遍的概念。
例如,要想创作一幅美人图,绘画者就要运用想象力对一些知性的条件进行运用,从空白的画板上去寻找一个整体的美人,而不是先有一个完整的美人,再由判断力去选择合适的杂多表象对美人进行填充,这个整体的美人是未被完成或规定好的先验的存在。可以说,鉴赏判断是一种先验的感性直观,而不是经验的感性直观;先验感性直观是在先验层面对感性的直观材料进行构成,由此才能触动绘画者先验的创造性去追寻整体的美,进而才可能创作出美丽的图画。
因此,鉴赏判断的自由性与普遍性并不冲突。虽然鉴赏判断本身蕴含一种自由的能力,但同时可以具有一种先验性、构成性的普遍性。在经验既成的现实世界中,人与事物被先验的形式与原则限定,是已经用概念来表达的既成的事实;而以既成的事物中已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与现实世界中人的自由能力相比较,难免是冲突的。而鉴赏判断的无概念的普遍性则是一种先验层面的普遍性,并非由既成的概念规定。总之,鉴赏判断是一种先验层面的意识状态,其本身不仅是自由的,还包含并未完成、未被概念规定好的普遍性,是使现实世界的审美活动具有普遍性的前提与原则。这种鉴赏原则即意味着还未实现或实现事物之前的非概念和非逻辑上的普遍性,這当然也只能是审美的。
3.2 鉴赏判断的普遍且自由的可能性表达
在经验性的现实世界中,以普遍且自由的鉴赏判断所奠基的审美活动也能表达,这主要体现在鉴赏判断是直接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对此,从康德对快适、善以及鉴赏这三种不同愉悦特性之比较中也能看出。康德认为鉴赏判断是静观性的,不关心对象是否存在,只关心对象的性状和由此产生的愉悦与否的情感,并且这种静观性的鉴赏判断不是对理论或实践方面的认识上的判断,而是不产生任何概念和以某种概念逻辑为目的的[3]39。按照康德的观点,鉴赏判断被比作静观活动,静观活动在古希腊哲学传统上就有逻辑理性意义上的哲学反思的意味。而相对于快适和善,静观的鉴赏判断只能类比哲学性反思的先验性的层面,而非概念性的既成事实的层面。因此,鉴赏判断必定是本原性的直接的愉悦活动,而不需要任何其他活动来推出,也不需要理性的推论或“建立在概念之上乃至以概念为目的的”,即不需要受到其他因素的约束。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对于有利害的愉悦感,康德认为,“被称之为利害的那种愉悦,我们是把它与一个对象的实存的表象结合着的”[3]34。也就是说,有关利害的愉悦是伴随着另外一个表象因素而存在或者说由此建立的。例如,某个男性商人要和某个富家女人结婚,这种结婚的快乐并不是因为和这个女人结婚能带来婚姻本身的直接幸福,而是附带着由此带来的财富的幸福,即婚姻的幸福伴随着另外一个实存的表象——财富。
以普遍且自由的鉴赏判断所奠基的审美活动也能在现实活动中被体现与表达。对此,笔者以具体的例子进行阐述。例如,深夜本应是休息睡觉的时间,而某个人却想打破常规去与恋人见面。首先,这种想法是审美的,也是愉悦的;其次,不少人会觉得这种想法是美好的、浪漫的,普遍能引起人共情;最后,尽管有人认为深夜与恋人见面在时间选择上不合常理,因而并不是浪漫与美好的,但这也只是一种用理性判断的方式加以考量的,是以理性判断为基础的包含利害权衡的结果。因而这并不能阻碍审美活动本身是审美的,也即康德所要表达的不以利害为基础或目的的自由鉴赏的意识状态。这种自由鉴赏的意识状态获得的审美愉悦过程,在意识中是不携带任何功利性的想法的过程。尽管在随后的意识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有关利害的想法,但建立在感性的审美意义上的愉悦就是愉悦本身。因此,某人深夜敢于打破既有规则去与恋人见面,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具有自由感和普遍性的愉悦感,当然也就是审美的、浪漫的。
4 结语
在康德美学中,鉴赏判断作为一种反思性的判断力,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能力;审美性的鉴赏判断还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需要借助任何概念来实现,因此是一种未规定的普遍性,或实现普遍性之可能的先验原则,而非绝对的普遍性。因此,鉴赏判断的自由性与普遍性并不会冲突。在先验领域的原则意义上,鉴赏判断既是自由的,又是普遍的;在经验现实中,普遍且自由的鉴赏判断也可以被表达。
参考文献:
[1] 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60-462.
[2] 张汝伦.康德二百年祭[M]//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3] 钱凤仪.《判断力批判》之批判[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4-48.
作者简介:洪森(1998—),男,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