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外宣中特色文化符号翻译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研究

2014-11-24 04:06党献民
山东青年 2014年10期
关键词:独特性普遍性

摘要:区域文化外宣因其鲜明的地域特征造成事实上区域特色文化符号翻译中普遍性和独特性的矛盾。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步伐的政策指引,区域文化翻译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文化外宣翻译理论探索,正确处理区域文化外宣特色文化符号翻译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的矛盾,应该坚持以下三点:一,约定俗成,如新如旧;二,保护唯一,持续关注;三,坚持创新,探索规律。只有这样,在坚持翻译方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原则的基础上,方能做到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区域文化外宣;特色文化符号翻译;普遍性;独特性

1.引言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报告》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宣传奠定了今后努力的基本方向。

在此形势下,作为中华文化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的区域文化,也迎来了其对外宣传的春天。

但是,区域文化因其具有不同于中华文化的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甚至于大多数时候具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造成事实上区域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相较于一般的文化外宣工作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区域文化的语言翻译问题。

2.区域文化的定义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

3.区域文化翻译难点——独特性和普遍性之争

区域文化因其明显的独特性(或称唯一性),造成其内容翻译过程中某些表述的翻译困惑。一方面,为了维护其独特性,某些内容翻译不得不讲究表述的独特性原则;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向外界推广区域文化的现实需求,某些内容翻译则不得不讲究表述的普遍性原则。如“茅台酒”的名称翻译。无论是其品质还是名称,茅台酒均在世界上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所以在其英语名称翻译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了它的独特性,将其名称音译为“Maotai”。又如“汉江”的英语翻译。虽然当地人习惯上将其称为“汉江河”,其名称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但是在翻译时,由于更多地考虑了外界的接受程度,故而以其具备江河的普遍性将“汉江”的英语名称翻译为“Hanjiang River”或“Han River”。又如“龙江舞龙”,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的龙江舞龙原是一种祈神驱瘟、防火、降雨的活动,后演变成一种健身娱乐活动。显而易见,龙江舞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即独特性,但更多显示的是一种同其他地方的舞龙舞狮具有很多共性的普通民间娱乐活动,所以在其外宣翻译中优先坚持其表述的普遍性,将其翻译为“Dragon Dance in Longjiang”。

然而,独特性和普遍性原则很多时候是很难达到和谐相处,尤其是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讲,在翻译实践中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度。但笔者以为,文化外宣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作依托,是伴随文化自信的一种内在需求。当源语言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事实上自信匮乏状态的时候,文化外宣中语言翻译的普遍性原则会占据主导地位;但当目标语处于相对自信匮乏状态的时候,外宣中语言翻译的独特性原则会占据主导地位。

过去陕西省汉中市的一些街道名称翻译,大多坚持完全意译的翻译方法,如,“东大街”过去译为“East Street”,如今的街道名称英文翻译将其译为“Dongdajie”。这明显体现出外宣翻译中语言文化自信增强的过程。

4.坚持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巧妙统一与和谐

结合现实,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其向外推广的现实需要,决定了区域文化翻译中必须坚持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巧妙统一。既考虑文化元素的唯一性,又坚持文化对外宣传中受众的易接受程度,即普遍性原则,将这两个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做到统一与和谐呢?

4.1 约定俗成,如新如旧

在区域文化翻译中,如果现有的语言翻译已为大众所接受,无论其是否合理,只要其不具有明显的错误,一般坚持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如旧”原则。如广为大家熟知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通常我们将其译为“the West Lake”;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南湖”,大众基本上已经接受其“the South Lake”的英语翻译方式。

但是,由于历史、政策导向等原因,过去很多的区域文化元素不为大众所熟知,由于今天的外宣需要,加上为了引起受众了解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们则需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翻译方式,以一个崭新的名称翻译向外界推介,即“如新”原则。也就是说将事实上第一次或以前不为人所知的区域文化元素经过推敲,以符合现有外宣需求的语言翻译方式将其向外界展示名称。比如,陕西省汉中市的“红寺湖”。由于其本身就是一个湖泊,加之过去外地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所以也没有现成的外宣语言翻译名称。如今的红寺湖已经成为广为外界所熟知的一个旅游风景名胜,根据“如新”原则,我们将其英文名称翻译作“Hongsihu Lake”或“Hongsi Lake”。

4.2 保护唯一,持续关注

在区域文化的外宣翻译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它和外界的其他文化元素有某些共性特征,比如都可以将其归于戏剧或舞蹈,但是从整个文化长河来看,它又具有完全不同或明显的地域特征,即具有完全的唯一性或独特性。对于此类文化元素外宣翻译,笔者坚持“保护唯一,持续关注”的原则。即在翻译中既要完全体现其唯一性和独特性,又能够表现出该符号的基本文化归属,但是又保持一定的动态特征,给后来者在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翻译探索空间。比如,陕西南部的“端公戏”。其俗称“坛戏”、“对儿戏”。扎根于南郑、西乡和城固、镇巴、宁强的部分地区,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行头简易,一包袱可携,故又称为“包袱戏”。在巴山地区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端公跳神、庆坛在汉中地区历史遥远。《汉书》、《宋书》、《地理志》中都有“汉中之人,……好祀鬼神”的记载。正是这种巫觋之风,为端公戏的出现奠定了艺术根基和群众基础。由于其具备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元素的唯一性或独特性特征,即端公的名称(端公,原本是中国古代对男巫的称呼),同时它又具备一些和其他文化元素相同的文化属性,即都可以将其看做“戏剧”,故而,《魅力汉中》一书将其译为“Duangong Opera”。该翻译既体现了这个文化符号的唯一性,又体现出它的基本文化属性——戏剧。即,没有简单的将“端公”译为英语中的男巫——wizard,而是将其名称拼音化作“Duangong”,以有别于外国的单纯的男巫,以免给人留下端公戏是单纯的一种巫术的误解。同时,端公名称的拼音化,又给今后的翻译从业者提供了一定的翻译探索空间。

4.3 坚持创新,探索规律

现实中,中国的地理、行政等名称常常以双音表述,如,陕西、汉中、城固、西乡等;有些虽然是单音名称,如,陕西省的勉县、洋县,但在生活中依然以双音节表述。这种双音习惯也影响到了区域文化的外宣翻译,造成事实上的一种翻译乱相。笔者认为,创新和规律探索是区域文化翻译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方向。要对现有文化元素已有的翻译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找出规律。即将具有明显不符合翻译基本理论和实际表达内容的英语表述进行推敲、改正并推广,同时向还没有英语翻译的文化元素英语表述提供方法参考。如陕西省的嘉陵江。这是一条著名的河流,以往有人将其译为“Jialingjiang River”,但是笔者以为,应考虑其实际表述内容及英语翻译基本理论,建议将其译为“Jialing River”;又如,陕西省的“勉县”,过去大多数人将其译为“Mianxian County”,但是《魅力汉中》一书中将其译为“Mian County”,这些英语表述为其他区域文化符号的翻译提供了实践及方法参考。

5.结语

区域文化翻译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其中的特色文化符号翻译必须坚持独特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才能唤起受众对于文化内涵的兴趣和好奇,又符合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党献民,魅力汉中,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11月

[2]党献民,中小城市双语路标英语翻译现象分析[J],山东青年,2013(9)

[3]党献民,汉台,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2月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猜你喜欢
独特性普遍性
何不炳烛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娇红记》中飞红形象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