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墨 姜凌志
摘要:文旅类特色小镇由于其自然或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成为市民及游客旅游消费的主要目的地,而景观规划中良好的体验设计介入对促进小镇旅游发展作用重大。基于此,文章以无锡市拈花湾为例,探讨文旅类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融入与表达。从梳理体验和景观的相关研究入手,结合场地调查研究,从主题凝练、空间布局、路线规划和场景营造四个方面验证融入体验设计的可行性,并对拈花湾提出改进意见。融入体验设计的小镇景观规划设计能有效展示地域特色,引导人们在互动参与中感知小镇地域文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体验设计;拈花湾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3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镇作为城镇化的一种模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区域性空间与要素的集聚[1]。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小镇景观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许多小镇地域文化特征严重缺失,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更是问题丛生。而融入体验设计的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既能解决社会矛盾,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还能在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特色小镇景观从单一观光到全方位感受的升级,让游览者记忆深刻,丰富大众的旅游体验,从而刺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1 文旅类特色小镇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特色小镇是指规划用地面积在几平方千米的微型产业集聚区,其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多元聚合、发展机制灵活[2]。而文旅类特色小镇是具备自然或文化景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旅游服务的特色小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旅游作为支撑产业;二是以适宜尺度展示亲和力;三是以休闲为生活方式;四是以文化为形象符号;五是以消费为经济业态[3]。
景观规划是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的。白艳萍在其所著《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提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容[4]。由于特色小镇具有面积紧凑和多功能化的特点,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兰德尔·阿伦特在《国外乡村设计》中介绍了美国一些创新型乡村规划的方法。约翰研究认为,应将旅游业作为小镇实现经济发展的工具。国外对特色小镇的研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将原始自然景观合理运用于小镇的生态规划中,再配套相应设施、服务,营造出怡人的景观氛围。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加深,特色小镇也有所发展。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逐渐变成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行动导向。全国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相应的探索,相关政策也为发展特色小镇提供了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压力增大的人们愈发热衷于旅游。文旅类特色小镇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建设时依旧面临许多问题,导致“特色”不特。一是缺乏环境规划。部分地区对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重视,喜大崇洋,导致景观和地域本身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二是同质化严重。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旅游小镇,小镇之间相互模仿,堆砌雷同的“网红”元素,导致个性流失。三是旅游产品单一,用户体验单调。由于发展较晚,我国许多特色小镇还停留在单一的观光旅游层面,游客体验感较弱。四是忽略大众的行为心理。在景观规划、节点设计、公共设施等方面,缺少对以人为本与历史文化的思考,因此难以建立人与环境空间的情感联系。
2 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融入
体验(Experience)的词源来自拉丁语Experior
(指由感知得来的信息)。从汉语词义来看,“体”即体察,“验”即验证,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5]。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看,体验是人与景观之间最直接的认知方式,环境中的体验分为察觉与认知两个主要环节,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观察客观世界,再通过认知形成具体的思维印象。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到,人们的消费重点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从产品和服务消费向体验消费转移。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中总结出体验经济的六个特征:非生产性、互动性、短周期性、深刻的烙印性、不可替代性、高经济附加值。如果特色小镇具有强“互动性”与“不可替代性”,自然就能给予游客“深刻的烙印”,并且带来“高经济附加值”。由此可见,文旅类特色小镇要想解决现存问题,应重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
景观作为环境构成的最大主体,其改变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人们的体验。英国学者凯恩构建了体验式景观的概念,而国内的俞孔坚、李开然等学者在景观与体验的基本内涵方面提出了不同观点[6],郭庭鸿阐述了自然景观体验的作用[7]。融入体验设计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立足对场地和现代乡村生活的理解[8],对解决现阶段小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国内外学者都认识到了体验对乡村和小鎮景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和多元化的设计上达成了共识。然而,在旅游小镇相关领域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也缺乏实践案例的研究,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索设计方法。
如何利用场地特征和现有资源为人们创造丰富的体验是乡村城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研究重点[9]。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将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融入方法总结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主题凝练、空间布局、路线规划和场景营造。
2.1 凝练独特鲜明的文化体验主题
主题是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核心,具有统揽全局的作用。小镇在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将地理天文、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景观等各类要素整合起来,围绕统一的主题进行组织。首先,要从地域本身的特质出发,挖掘当地自然和民俗特点,如独特的自然地貌、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将其特征要素凝练出来,使其能被人们一眼识别。其次,对凝练后的主题进行二次创作,对道路标识、景观构筑物、环境设施等要素进行艺术化加工,使其视觉形象能体现出地域主题,从而融入整体的景观设计中。最后,以命名和标语深化主题。恰如其分的命名能进一步渲染体验主题,而整体命名和分节点命名两个部分能让小镇的空间序列更加完善,运用合适的标语串联,如诗句、名言和典故,也能使物理空间上分散的节点在人们的体验感受中紧密联系起来。
2.2 布置丰富多样的功能体验空间
人们的旅游行为方式随着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复合化,在小镇公共空间中所呈现的行为已从单一的观光活动转变为综合的社会生活,包括购物、观赏、娱乐、社交等多元行为。同时,人们开始在旅游过程中追求多感官体验。特色小镇应提供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又能满足社会交往、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等需要的多重功能空间。因此,在宏观层面,要对小镇原有空间载体进行弹性分割,以功能划分大尺度,以感受划分小尺度,每个大尺度空间包含多个不同感受的小尺度空间,功能与体验相结合,再将小尺度空间经过合理组织形成景观空间序列,使人在步移景异的过程中得到不同层次的享受。
空间是由一个场所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10]。这种相互关系在小镇景观空间中有两种类型:人与环境之间的直接互动;人与人通过环境发生的间接互动。第一类指空间中可交互的设施或公共艺术品,能直接激发人们的使用兴趣,以增强体验性,如智能喷泉,其在塑造水景之余还能添加语音控制和触摸感应等功能。第二类指人们与其他人通过环境中的设施互动,从而促进人际交流,如可留言的游览记忆墙。所以在微观层面,景观规划中的体验设计还要重视不同空间的开放性、可使用性和行为指导性。
2.3 规划合理有序的游览体验路线
景观体验是动态连贯的感知过程,需要有序的引导和组织才能让人获得更好的感受。依据体验空间将体验路线划分为两个层级,一级是小镇景观规划中的主要路线,是小镇宏观层面的体验空间脉络,让游览者可以对小镇景观建立起整体的认知,最好以环形为主,讲究安全舒适、流畅有序;二级是从属路线,通过环形、树枝形、放射形道路从一级体验道路向各个小尺度空间延伸,可根据体验感受的渐进性有序组织场所,当人们进入某一空间时,不同的路线组织可以引导人们产生不同体验。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着重考虑二级路线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2.4 营造具有故事感的沉浸体验场景
许多特色小镇具有自然传说和名人轶事的底蕴,将其作为小镇景观规划主题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故事性”叙述。在景观设计中,应竭尽所能地展现故事场景,从而达到让人沉浸体验的目的。
人们对环境最直接的感受来自感官,这种反应是不可抗拒的。营造故事性场景应首先考虑基于感官层面的设计。在视觉部分,运用符合故事主题基调的形象和色彩,通过象形、分形等方法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景观小品,从而引起人们在视觉上的关注;在听觉部分,不同声音给人带来的感受不同,如急躁的声音会让人感到不安,而舒缓的音乐能给人带来惬意的感觉,因此不同故事场景需要不同的声音情感。除此之外,还须考虑嗅觉、触觉和味觉景观的设计,充分利用光、电、影、水和气等元素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增加游玩乐趣。
3 拈花湾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表达与提升
3.1 拈花湾特色小镇概况
拈花湾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马山半岛的环山西路,距灵山大佛景区约5千米,距无锡市区约30千米。项目建筑面积1.3平方千米,景观面积0.55平方千米,建设历时5年,于2015年底正式对外开放,游客量极大,是文旅类特色小镇的标杆。
拈花湾坐落于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西临太湖,东捱灵山,得尽天地人文灵气。一方面,拈花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经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测定,其区域内为一级空气、二级水质,有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另一方面,其人文资源同样丰富,灵山景区内高为88米的灵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大佛,在灵山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吸引全世界的高僧信徒云集于此,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3.2 拈花湾特色小镇景观规划中体验设计的表达与提升
3.2.1 体验主题
拈花湾结合场地内现有资源条件,以地域文化特征为基点,发挥佛教文化的独特优势,将小镇特色精髓定义为“禅”,并发展主题“禅修”文化,形成集禅音、禅瓷、禅服、禅餐、茶道、花道、香道为一体的禅意体验乐园。
为呼应“禅”文化特色体验主题,在道路标识和景观小品中都运用了佛教元素,如区域内随处可见憨态可掬的和尚泥塑。在整体命名上,“拈花湾”源自灵山会上佛祖拈花、释迦微笑的典故,并且与所在地块形似五叶莲花配适,“拈花”是一种从容不惊的心态,而“湾”是小镇地貌的表现,突出了小镇的亮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景观节点命名上,大分区的竹溪谷、禅意谷、鹿鸣谷,以及小节点的欢喜抄经、灵山禅食、梵天花海等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小镇悠然禅修、远离喧嚣的风貌,能够有效引起游览者的关注并参与体验。
3.2.2 体验空间
拈花湾通过三条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组织,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主要功能布局。宏观尺度上,拈花湾根据五叶花瓣地形将大功能区划分为“五谷”,涵盖游客服务、餐饮、会议、度假房产等内容;而“一街”香月花街是其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则为胥山大禅堂,提供禅修体验场所,因规划问题而未建成,禅修体验空间后由小镇内的大型夜景《禪行》表演和一些快闪活动构成。通过不同尺度空间的嵌套,拈花湾形成了一个集吃、购、游、住、娱于一体的东方禅意文旅特色小镇。
与此同时,拈花湾还通过对夜景体验空间的关注延长人们的逗留时间,以各类灯光秀吸引人们驻足。由于结束时间较晚和受小镇整体氛围影响,游客在小镇内留宿的欲望强烈,期待享受远离城市的静谧夜晚。通过从早到晚的多样体验空间变化,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完整。拈花湾也让灵山景区从单纯观光景区变成休闲度假胜地。
但拈花湾在微观层面的互动设计有所欠缺。小镇内大部分设施只能供人观看,不能让人和人通过设施产生互动,交互游戏设施较少,是今后提升设计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3.2.3 体验路线
拈花湾采取线性布局,一条主街贯穿整个小镇,二级街道和主街并行穿插形成井字形的序列,从而有节奏地点缀各景观节点,形成丰富的流线空间。其街道尺寸亲人(约6米宽),通过青石板铺就营造古朝街景氛围,两侧建筑参考了唐代风格,屋顶厚重,颜色古朴,最大限度地彰显自然禅意。随着游客在一级体验路线上的移动,二级体验路线也慢慢显露踪影,各种小巷和巷尾的雅趣庭院在不经意间出现,建筑、水体、拱桥和篱笆相互映衬,佛教音乐在耳边悠悠响起,人们行走其中,并不能一眼看完全景,但能体会“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趣味,获得不同层次的满足。
美中不足的是,拈花湾的一级体验路线没能形成环线,不住宿的旅客游览到尽头时须原路返回至入口处离开,这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空间内的道路标识不够醒目,初游者常会迷路。拈花湾应该通过游客调研,结合人的行为要素和科学的评价分析优化一级体验路线,让游览体验路线更加合理。
3.2.4 体验场景
拈花湾能实现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在于对场景细节的极致追求。小镇内的一片瓦、一块砖、一排篱笆、一堵土墙、一片茅草,都經过了几十种方案的精心挑选,来营造如诗如画的场景氛围。同时,小镇充分使用了水景雾化设备,能让人进入拈花湾便立刻获得进入仙境的感受。
为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场景,拈花湾格外注重夜景观的设计。水上禅意演出《禅行》是一个大型多点式主题沉浸活动,为讲好禅修这个故事,会在多个景观节点举办不同的佛教典故演出,如拈花一笑水幕电影、僧人出关的宝塔亮灯仪式、僧侣佛修舞蹈结合可移动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等,通过数字媒体技术重现唐朝风貌,能让游客产生多感官的刺激,获得故事性强的禅意体验。
4 结语
目前,文旅类特色小镇景观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体验设计融入小镇景观规划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具体可在主题凝练、空间布局、路线规划和场景营造四个方面进行表达。从小镇地域现有特点出发,以体验为手段,引导人和景观在双向互动中实现感受的最大化。实践研究表明,融入体验设计的文旅类特色小镇,能有效展示地域特色,让人们在互动参与中感知小镇地域文化,从而让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是发展特色小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特色小镇建设与城市化模式创新论:重构中国文化的根柢[J].南京社会科学,2017(12):59-67.
[2] 汤培源,周彧,庞海峰,等.“五特”:特色小镇的特色营造[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85.
[3] 钱扣娥.“行为背景”设计方法在文旅类特色小镇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大学,2017:4-5.
[4] 白艳萍.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56.
[5] 吕健梅.基于体验的建筑形象生成论[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28.
[6] 李开然,央·瓦斯查.组景序列所表现的现象学景观: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J].中国园林,2009,25(5):29-33.
[7] 郭庭鸿,舒波,董靓.自然与健康:自然景观应对压力危机的实证进展及启示[J].中国园林,2018,34(5):52-56.
[8] 郑捷,陈梦菲.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J].风景园林,2018,25(5):21-25.
[9] 范雯雯,陈东田,谭晓磊,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体验设计的融入与表达:以泰安大河峪村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77-581.
[10]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44.
作者简介:邱子墨(1999—),女,福建龙岩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体验交互。
姜凌志(1999—),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工业与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