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嘉琪 孙琦
摘要:中国传统视觉设计在促进我国平面视觉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书籍也是平面视觉的一种传统表达载体。在书籍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十分常见,灵活应用传统视觉元素是创新纸质书籍设计的关键,必须使其既能够体现纸质书籍特有的风格与内涵,又能发扬民族精神与文化气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纸质书籍的设计能够使读者从传统的阅读方式中收获不同的价值,其关键在于封面的布局设计、插图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配合,如材料的选择、印刷装订等,要在书籍设计的整体运作中展现生动的文化特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如今,纸质书籍设计随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大众审美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设计师会忽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没有在设计作品中融入东方文化,缺乏东方艺术的审美感和形式美感。因此,纸媒设计要推陈出新,在实践中挖掘、创新传统文化,从中提取艺术元素并将其应用到书籍设计中,才能在多元媒介的阅读大环境下抓住生存和发展机遇。鉴于此,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而且应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平与实践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传统的视觉文化元素在现代纸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意义。
关键词:纸质书籍;书籍设计;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视觉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1 传统视觉文化元素与纸质书籍设计相关概述
1.1 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承载着祖先的智慧与心血,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激荡,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资源。对此,要从中提取大量的传统视觉元素,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其与世界文化齐头并进,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1]。
1.2 纸质书籍设计
当前,虽然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海量信息,但纸质书籍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纸质书籍的设计感主要体现在装帧形式方面,随着人们越发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纸质书籍的装帧不仅要充分体现思想水平,还要兼顾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审美需求,平平无奇的书籍设计会降低人们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是文化层面,一本优秀的书籍离不开对独特文化的呈现。基于此,纸质书籍设计首先要注意装帧形式,应精心设计封面、版面、护封、书套和书签等;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文字、构图、肌理以及书籍内容的适用性[2]。书籍质感延伸至消费心理是书籍心理设计的关键点,只有基于读者需求,设计书籍的色彩、图形、排版等,才能激发其消费欲望。
1.3 传统视觉文化元素与书籍内涵的对应关系
传统视觉文化的回归与应用,是对纸质书籍设计提出的新要求。这要求设计形神兼备,能精准地输出和反映书籍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一味生搬硬套,是无法传递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的,书籍设计形式也会显得空泛、单薄,即使能够传达一定的文化观念,也是流于表面、浅显的存在。因此,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书籍设计中应注重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书籍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考验设计师的文化涵养,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会注入自己的思维意识,通过作品传达相关内涵。书籍设计不仅与设计师的艺术审美有关,而且涉及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后期还要积极与出版商、编辑、作者等沟通,从而呈现高质量的书籍设计作品。同时,从内容方面出发,书籍的整体设计要与内容相契合,设计理念应匹配相应的精神文化元素,提高整体设计水平。此外,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既要表现出东方文化独特的气韵与设计观念,又要符合时下的东方审美,营造东方文化意境。
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书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且还要获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享受。当下,人们更青睐内容和形式高质量的纸质书籍,阅读纸质书籍可以给人带来感官美学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的深刻体验,正如日本著名设计师杉浦洋平所说,书是各种文化存在的浓缩形式。时代变迁必然带来文化碰撞,这对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 书籍设计中传统视觉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
2.1 传统文字的应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经历几千年演变和传承的中国文化遗产。书法是汉字最传统的表现形式,其中主要包含篆书、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五种。不同书法形式的个性凸显得益于运用毛笔的技能,不同的运笔方法造就了不同美感的线条。五种书写形式各有特点,能为书籍设计增光添彩。
书法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形成的艺术瑰宝[3]。它凭借独特的、极富魅力的线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将中国传统书法应用到纸质书籍设计中,不仅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且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有利于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在传统文字创新设计中,不管是在布局上,还是在色彩上,都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纸质书籍。
2.2 传统素材的应用
书籍装帧设计是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高效传达书籍的主要信息,从而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这是书籍设计的一种延展方式[4]。
在视觉设计中,图形是最直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媒介传达设计师的情感,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設计师的设计意图与思维。国画历史悠久,是古人主要的一种记事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在当下成为传统文化视觉设计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吉祥图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向往,最常见的图案元素有龙、凤、仙鹤、祥云等,多数图案元素来自民间,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赋予了传统图案装饰价值。
在书籍设计中,设计师要有机融合图形与文字,既不能夸大图形掩盖文字内容,又要最大限度地展现传统图案的魅力,赋予纸质书籍生命力,增强书籍的视觉冲击力并增加其文化内涵,彰显纸质书籍设计的核心价值,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传统绘画的审美观,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传统绘画艺术。
2.3 传统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反映艺术设计美感的重要因素。中国使用色彩的历史非常悠久,五色也被称为正色,分别是黄、青、赤、黑、白[5]。其也是中国服装艺术与工艺设计中主要使用的颜色,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应用传统色彩能够较好地体现传统文化,彰显东方色彩的艺术美,有助于传播传统色彩文化。
中国传统色彩来自天地万物,来自长久的艺术文化积淀。“五正色一间色”必不可少,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这说明中国传统色彩五色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书籍的传统色彩设计对反映传统文化精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诗经》一书采用极简用色,黑棕色封面、烫白的标题,明了大方。黑色是秦汉时期的流行色,契合古典诗书安静神秘的气质。大胆使用黑色作为封面色,既能彰显现代简约的气质,又自带神秘感。《诗经》一书的设计符合当代提倡的简洁的审美艺术,低调的色彩设计突出了传统文学的理性、优雅、宁静的审美理念,实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3 中国传统视觉设计在纸质书籍设计中的表现
3.1 应用现状
首先,书籍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日渐丰富和视觉审美水平的提高,加上信息视觉化的冲击,书籍设计必须不断探索,向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文化体系靠拢,采用更加简洁的设计形式。书籍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在其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来文化流入中国,对国人的视觉审美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纸质书籍设计风格逐渐西化。
第二个阶段,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书籍设计师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等传统视觉符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使消费者更多地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
3.2 未来发展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电子产品形成了高度依赖,电子产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从阅读纸质书籍、报纸转变为阅读电子书等。虽然没有电子书等便捷,但纸质书籍依然是记录人类历史、情感思想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和收藏价值。因此,必须活化纸质书籍,使其重新在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全球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4 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近年来,书籍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引起了大量设计师和学者的探究,但对其的理解趋于表面化。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设计师要把握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合理应用传统视觉元素,为受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书籍设计作品[6]。
4.1 有利于改变书籍设计的西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影响了设计师的审美思维。设计师的审美逐渐西化,书籍设计也倾向于表现西方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理念,忽视了传播与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4.2 有利于拓展视觉设计创新的来源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众审美水平进一步提高,这要求设计师不断创新。流传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既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因此在视觉设计创新方面,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设计者的设计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设计源于生活,在设计作品中加入生活艺术元素,再结合传统文化的介入,能够给受众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与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此外,以传统文化为创新点,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书籍不仅具有阅读功能,还具有收藏价值。因此,书籍设计要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渐扩大消费群体与市场。
4.3 有利于创新传统文化
目前,中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大众创新创业。新时代呼唤新观念和新思想。在纸质书籍的创新设计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使书籍的各方面呈现东方审美和我国的民族特征,再通过新媒体技术推动视觉设计与艺术审美深度融合,突破传统的视觉限制,使传统文化向实用主义、有生命力的艺术传达形式发展[8]。
5 结语
纸质书籍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保证其本质功能的基础上要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不断更新,从而以更富艺术魅力的形式将书籍内容传递给读者。在阅读形式愈发多元化的当下,增强纸质书籍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既能迎合读者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又能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傳播力度,使纸质书籍焕发新的生机与
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莉,唐睿.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书籍设计的融合之美:以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8):125-126.
[2] 汪婵.传统文化在纸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造纸信息,2021(2):77-78.
[3] 罗元.浅议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40-141.
[4] 韩晓鸣.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书籍形态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结合与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10):114-117.
[5] 闵洁.当代书籍设计中活化传统文化元素的路径分析[J].编辑学刊,2020(3):81-86.
[6] 李欣洋.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东方收藏,2021(17):75-76.
[7] 张莹莹.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创新中的价值与应用[J].大观,2020(7):9-10.
[8] 郝翠云.新媒体艺术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路径探索:评《当代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7):21-30.
作者简介:邵嘉琪(1999—),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孙琦(1975—),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设计史、设计原理、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