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梦晔
【摘要】聚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主要从语文要素的把握、学法支架的引领以及文本理解的拓展三个角度探讨教师应当如何将精读课文从“研究样本”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范例”,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自解、自觉学习,从而实现新课标中注重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要素;学法支架;图式理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目标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在精读课上,就是教师重点把握语文要素,正确搭建学法支架以及丰富拓展文本理解,将课文从“研究样本”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范例”,最终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自解、自觉学习。
一、要素把握,走向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从学段、学年到单元对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把握,帮助学生理解精读课中阅读和表达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逐个突破语文要素,让学生准确抓住重点,走向自主学习。
1.目标确立上依据导语
要想确立教学目标,就要全方位、综合性地考虑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任务,这就离不开单元导语的提示作用。纵向地看,同一个语文要素的要求随着学段螺旋上升,比如“边读边思考”,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导语为“一边读一边推测,跟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导语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语为“阅读中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横向地看,同一个年级中,语文要素的要求也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以及第六单元要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等,其实都和本册第二单元中的“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语文要素相关。
由此,教师在确立精读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单元导语的提示,立足整个小学学段,纵观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乃至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并整体把握,做到“上下勾连”“左右环顾”。
2.要素突破上依据文本
突破语文要素,就是要了解课文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并具备课文文本中所承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从文本出发,有针对性地训练相关语文要素。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其中《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两篇是精读课文。从文本出发,学生能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同样地,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精读课文。这三篇课文的话题都是大自然中的事物。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不仅能学到许多大自然的知识,还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从这三篇文本出发,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从而进一步提升“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的能力。
依据文本内容及文体展开精读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突破语文要素。
二、学法引领,走向学生自解学习
在教學中,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密不可分、和谐互动的关系。教法与学法的融合,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不同地位。教师的教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学,引领学生走向自解,也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迁移。
1.学法设计上注重典型
每个学生个体不同,学法不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典型性,即把某一类文体的学法作为可以用来类推或迁移的典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比如四年级语文教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科普散文,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细致的观察和适切的表达。文中在描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时,用词非常精当。因此在指导阅读时可以设法将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以引起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比如,教师先将第三自然段中“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用板书或者课件演示出来,将抽象的文字用具体的形象来替代。接着引导学生继续读第四自然段,根据自己读文后的理解,试着把“爬山虎向上攀爬”这一过程画出来。通过亲自实践,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印象也彻底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表达是多么准确生动了。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像这一类科普散文,在读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都可以采用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
2.学法指导上注重迁移
事实上,学法指导的实质意义就是促进学习迁移,将同类型的阅读策略进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诚然,学生的学法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精读课上,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更应注重有效迁移。
归纳反思就是一种很实用的学法,也是2022年版新课标所提倡的。比如三年级语文教材《纸的发明》一课中,要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梳理信息,如下表。
这个梳理的框架定下来后,再通过读文填空,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根据表格中梳理出的信息,分别概括蔡伦纸发明前、纸的发明过程以及蔡伦纸的优点,从中理解蔡伦纸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通过表格梳理的形式来进行归纳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类说明性较强的文章。当学生在课外遇到同类型文章时,就可以直接进行迁移。
三、图式拓展,走向学生自觉学习
学生能否深刻理解精读课中的阅读文本取决于他们对文本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理解程度。因此,精读课上教师应该从这两种图式入手,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自觉学习。
1.内容图式上拓展深度
内容图式也称为主题图式,就是指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以及主题的掌握程度。只要当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内容图式有了深刻、足够的理解,就能全面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然而,有时学生认识一篇文章中的所有字,但由于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就算读完全文,也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就是因为内容图式不够清晰,导致理解文章有困难,需要教师深度拓展。比如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教师需要借助学生脑海中关于毛主席的内容图式—一位伟大领袖,将之与作者所创设的人物形象—一位父亲进行比较,让学生回忆当自己生病时,父亲会有哪些表现。再深度拓展,进一步理解当一位父亲接到儿子死讯时又会有怎样的反应,然后给出补充资料,介绍毛主席和毛岸英聚少离多的情况,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当时的所思、所感、所想。这样学生就能在更深的层面发现差别,从而更新自己脑中已有的图式,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也完善了对毛主席这一人物的内容图式。
2.形式图式上拓展广度
形式图式,就是指学生对于文章的类型、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在形式图式上拓展广度,能帮助学生在课外遇到同一类型的文章时,迁移同样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针对2022年版新课标中提出的“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学生在遇到一些长文时,形式图式的调用就显得十分突出。比如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节选自原文,其中有许多古语词,有些语句的表达习惯也和现代文不同。学生只知道本文节选自《水浒传》,主要讲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但短时间内难以读懂“打虎”之前将近4页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形式图式:本文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出来的内容,在文体上依然是一篇小说。以此激活学生脑中关于小说文体的形式图式。接下来,学生可以借助小说的形式图式,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三要素”来理解。这样,“默读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也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通过要素把握、学法引领、图式拓展,精读课文这些“研究样本”可以成为学生可触摸的、可模仿的、可迁移的“学习范例”,让学生在自主、自解、自觉的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杜海英.關注语文要素发展,精准确立教学目标——以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为例[J].课程与教学,2020(14).
[3]尚敬华.图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