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
摘 要 画像石主要用于石祠、石阙、墓室等墓葬建筑,以及石函、石棺等墓内载体的建造和装饰,堪称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朵奇葩。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可谓汉代人们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的百科全书。画像石是厚葬习俗的产物,其画像石线条简练流畅,构图疏密有致,富有变化,形象灵动,风格浑厚质朴,对后世雕塑和绘画艺术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分布;内容;题材;风格
纵观中国美术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春秋战国的漆器和锦绣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汉代以前的绘画在表现人的思想、人与人的关系及特定的环境等方面,还没有达到绘画应有的水平和特质。然而,这种特具的功能却在汉代画像石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画像石主要用于石祠、石阙、墓室等墓葬建筑,以及石函、石棺等墓内载体的建造和装饰,堪称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朵奇葩。它肇始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中期,衰落于东汉末期,魏晋以后则鲜见。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四川等地,在浙江、湖北等地也有少量发现。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以及神话传说、思想观念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丰富多彩,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凸面线刻、凹雕、圆雕、透雕等,以阴线刻、浅浮雕、凸面线刻为主要雕刻方法。画像石线条简练流畅,构图疏密有致,富有变化,形象灵动,风格浑厚质朴,对后世雕塑和绘画艺术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画像石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作为基础的,画像石的产生也不例外。画像石是受其他姊妹艺术的影响和促进,在汉代经济、文化发展,厚葬习俗流行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四川等地是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地域,在河北、甘肃、浙江、湖北、云南等地也有少量发现。这些地方在秦代以前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过西汉初期的恢复、发展,物产较为丰富,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经济富裕。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主,农业是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和水利的关系最为密切。我国画像石的主要产地,大多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农业发达。如湖北、四川等地,有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嘉陵江等;河南南部地区有白、湍等河流,南与汉江相通;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有汶、沂、泗、沭等大小河流。汉代实行重农政策,特别是上述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官府的组织下,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推广牛耕法,因此,农业大面积丰收,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同时,这些地区的手工业较为发达,主要表现在纺织业、冶炼业等方面。汉武帝时采用盐铁官营政策,把盐、铁、铸钱业的经营生产权收归国有,在全国各郡县设立铁官49处,如山东就有泰山郡、琅琊郡等11处。徐州地区的冶铁业也比较发达,当时徐州刺史部所属的彭城、下邺等地也都设有铁官。这些官营冶铁场,原料足,规模大,分工明确,管理严明。南阳也设有铁官,为汉朝重要的冶铁基地之一。当时画像石的雕刻工具就是用冶铁技术制造而成。汉代,巴蜀是当时重要的产布区,蜀锦非常有名。除此之外,山东、四川、南阳、苏北等地出产的农产品、手工业品、矿产等都很丰富。特别是四川,由于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出产丰富,有金、银、铜、铁、铅、锡、碧玉、茶、蜜、犀角、象牙、荔枝、橙、桑蚕、鱼、盐等。再如南阳,除了桑、麻、菽麦、稷黍等各种农副产品外,还出产银砂、铜、锡等。陕北地区农牧业发达,除出有農产品外,还出产牛、马、羊等大量的畜产品。物产的丰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增多,经济昌盛,这些都为画像石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古代有厚葬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汉代达到鼎盛。自西汉中期,皇室贵族生活日益奢靡,尤其在丧葬方面很看重,上行下效,此风气波及各个阶层。到了东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帝王贵胄、地方豪绅给死者在地下建造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墓室,里面的装饰也都极尽奢华。当时,皇亲国戚以及宠臣贵胄死后,不但皇帝要赐给丰厚的钱物以供丧葬之需,而且下属及亲朋也要送些财物。这些无疑会助长厚葬之风,以至到东汉中后期达到了最高峰。
画像石发现较多的地区,除了经济普遍富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地方的皇亲国戚、权贵宠臣、豪强地主、世家大族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多。如南阳地区,西汉时被封在此地的侯王就有22个;东汉时期,南阳地区是皇帝刘秀的家乡和发迹地,也是刘秀的皇后阴丽华以及后来几个皇后、贵人的家乡。因此,南阳地区的皇亲国戚,出身于南阳的功臣、名将、权贵及其亲属就特别多。其中,有7位公主被封在南阳,其地位和诸侯相当。她们所生的儿子被封为列侯,受封之地也成了世袭侯国。再如徐州,是开国皇帝刘邦的家乡和发迹地,和南阳一样,也有很多皇亲国戚、世家大族居住。再如陕北,除了大地主、大商人、大牧主外,地近边疆,屯兵较多,有一些终身驻守于此的武将和内地移民戍边的富豪,这些人也是有能力厚葬、修建画像石墓的。
纵观汉代画像石,其数量多、表现手法丰富,作为丧葬习俗的一部分,同建筑、雕刻等紧密结合而得以保存至今。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选取石头作为艺术载体,赋予冰冷的石头以情感,创造了灿烂的艺术。从艺术的发展规律看,画像石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在实用中孕育了绘画,并逐渐派生出不同门类的其他艺术形式并逐渐走向成熟。汉代画像石可谓是一种带有初始意味的综合性艺术,其艺术表现力粗狂洒脱,古人在画像石上的艺术成就,至今仍闪耀着熠熠光辉。王朝闻曾评价说:“南阳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初步印象可以说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1]不仅南阳画像石如此,其他画像石亦如是。有学者用“气魄深沉雄大”来形容画像石的灵魂,因为正是汉代深沉雄大的时代及其文化才奠定了画像石艺术深厚之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画像石所描绘的多彩画面也正是汉代人所追求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二、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及分类
我国画像石的分布地区很广,主要有五个地区:一是山东,有50多个县市出土过画像石,有武氏石阙和武氏石祠、孝堂山石祠;二是河南,有10多个县市,画像石以南阳出土最多,石阙多在登封;三是江苏,有苏北徐海地区10多个县市;四是四川,有18个县市,石阙较多,约有30座,画像多刻在石棺上;五是陕北和晋西。除以上地区外,还有湖北、河北、安徽、浙江、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少量出土。
全国的画像石数以万计。画像石大多是刻在石祠堂、石阙、墓室、石椁之上,或将画像直接刻在石棺或山崖上。其题材内容涉及非常广,称其是一部关于汉代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的百科全书并不为过,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绚丽多姿的画卷,或真实,或虚幻,或质朴,或神奇。其题材大致可分为生产劳动、豪华生活、舞乐百戏、远古神话、历史故事、神仙、祥瑞、辟邪、天文图像等,尤以前五类为大宗,数量多,内容丰富。可以说,画像石弥补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生产劳动
画像石中有一些反映农业、手工业、渔牧业等劳动场面的图像,尽管数量较少,但在各地都有一定的发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汉代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兴修水利,使粮食亩产量成倍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超过了前朝。在画像石上,我们能见到的铁制农具有犁、锄、耙、耒、耜、锹、镰刀等工具,有耕、锄、耙、播地以及收割等劳动场面。其后近两千年来变化不大,可见汉代农具和农作技术对我国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图像以陕北地区发现较多。汉代,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而渔牧狩猎活动则是对农业的补充,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河南、江苏、山东以及四川、陕西的平原、丘陵地区。这在画像石上也有所反映。汉代,在长江、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多是富饶的地区,不但农业发达,渔业活动也发展较快。故类似钓鱼、网鱼、罩鱼、叉鱼、鱼鹰抓鱼等渔业活动的画像石多出于江河沿岸。画像石上的狩猎图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动人民围猎兽禽的场面,属于生产劳动的范围;另一种是纵猎山林,尽情取乐,表现权贵豪富的田猎场面。
汉代手工业分为民间手工业和官府手工业两种。民间手工业分两类:一种是农民或城市平民所从事的家庭手工业;另一种是大官僚、大地主庄园内开设的手工业作坊。此类画像石上刻画的手工业图像有冶铁、制轮、纺织、酿酒等。
2.豪华生活
表现汉代权贵豪富阶层生活的图像有建筑、出行、宴饮、田猎、拜谒、会客、娱乐、侍仆等。汉代画像石上有不少建筑方面的画像,如阙、庭院、楼阁、斗拱等,反映了权贵豪富阶层富有奢华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汉代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画像石往往通过嫁娶、丧葬、田猎、赴宴、巡游、征战等场面来体现权贵富豪的奢华生活。汉代权贵在出行上很是重视,前有步卒、导骑和导车,后有随从车和护卫的骑吏,故出行的规格也不相同。所乘坐的车舆、驾车的马匹数量以及导从者等都是身份尊贵与否的象征。画像石中那些车马出行图,浩浩荡荡、威严气派,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对豪门贵族而言,骑马乘车不仅仅是代步而已,这是他们财富、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甚至是他们炫耀的方式和手段。
3.乐舞百戏
汉代社会的两极分化非常强烈,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而皇亲国戚、达官贵胄、地主富商则非常奢侈,不仅生前穷奢极欲,甚至想着把这种豪华的生活带到来生,于是生前就为自己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墓葬。乐舞百戏是当时贵族阶层主要的娱乐形式,在迎宾、待客、宴请、出行、谒见等重要场合,不但要设丰盛的宴席,而且大多有樂舞和各种表演。一般来说,画像石中多是一些小型的表演,有几个舞者、几种杂技和几个人的伴奏,节目虽然不同,但场面不大,并且和欣赏者交错在一起。当然,也有大型的场面。如沂南汉画像石墓中的“乐舞百戏图”,便是一幅场面很大的表演。该画面自左至右可分四组:第一组为杂技表演;第二组为乐队演奏;第三组是“鱼龙曼衍”之戏;第四组为戏车和马戏。这是一种在广场上的演出,气势恢宏。[1]从画像石中可以看出,凡是大型的百戏表演,如“鱼龙曼衍”这类节目,一般是在广场上进行,画面上没有建筑等背景,也很少有观赏者在内。这种大场面的构图,往往都有场面很大的“庖厨图”“谒见图”等与之搭配,以烘托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及其显赫地位。
“乐舞百戏”应该是个并列的词组,“乐舞”很好理解,而“百戏”的“百”并不是确指,是个约数,概言其多而已。当时的杂技、角抵、蹴鞠、幻术等都可以归属到百戏的范畴之中。汉朝建立之后,汲取了前朝暴政的教训,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渐趋稳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汉朝廷建立了乐府,不但创作,而且广泛搜集、整理民间乐舞,经过加工雅化,使之逐渐得到普及。同时由于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较为广泛,彼此取长补短,创造出了不少新的乐器和乐舞形式。在国内交流的同时,汉朝的统治者多次派人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不但沟通了各国的政治交流、合作,繁荣了沿途各国的经济,而且加速了彼此的文化交流。中亚各地乃至西方的乐舞、幻术等的传入,给中国的古典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汉代画像石上的乐舞百戏图像众多,这是当时风尚,也体现了当时乐舞百戏艺术的水平以及社会的繁荣程度。总而言之,汉朝是乐舞百戏的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其精华一直传承、影响直至今日。
4.远古神话
远古时代,神话之所以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人们不能对众多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矛盾等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们就通过想象和幻想,对这些现象作出他们以为合理的、拟人化的总结归纳和推理演绎。在汉代由于谶纬迷信和道教的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渴望长生不老,于是对那些神仙以及神话充满向往,穿凿附会的解释便遍地流行。如此,以神话故事为题材内容的画像石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汉代的传说中,太阳是自己能飞行的“阳乌”,画像石上这类阳乌的图像很多。据说有十个太阳住在东方海外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那里有一棵名叫“扶桑”的大树,高达三百里。一个太阳住在树的顶端,另九个太阳分别住在扶桑树下面的枝条上,十个太阳轮流值班。另有一个传说是:太阳每天从早到晚,从东到西,是坐在一辆由太阳妈妈驾驶、六条龙拉的车子上运行的。
还有关于月亮的神话,有常羲主月和嫦娥奔月等。传说月亮是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常羲所生,她一共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女儿。画像石上的常羲与羲和一样,也是半人半龙。后来,古人逐渐认识到,天上只有一个月亮。这之后,又产生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另外,画像石上的神话传说还有天帝出行、雷公出行、河伯出行、虎吃女魃等。
5.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图像就发现的数量而言,以山东和河南为多,特别是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在画像旁边都刻有榜文题铭和赞语,既精美又易懂。汉代画像石上的故事图像内容中涉及的人物主要是古代帝王、圣贤人物、孝子烈妇、忠勇侠士等。当时封建等级思想很强,宣扬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重视忠孝节义,体现这些思想的画像内容,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画像石上刻画的各种历史故事很多,常见的有周公辅成王、晏子见齐景公、完璧归赵、泗水升鼎、伯乐相马、高祖斩蛇等。
除以上内容外,画像石上还刻有墓主的姓名、墓主画像、殡葬年月等简短的说明文字。少数画像石上甚至还刻有墓主亲属的画像。另外,由于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东汉后期在山东、四川、河南等地流布较广,故这些地区的画像石上的图像也出现了有关佛教题材的内容。
以上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富足的生活之余人们便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画像石的用途首先是为了墓葬的装饰作用,这些丰富的题材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境,弥足珍贵。汉代画像石的绘画内容,目的是描绘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表现形式上带有一定的“装饰性”,然而这种“装饰性”,通过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丰富,由此绘画开始孕育。在中国绘画的形成过程中,画像石确确实实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绘画,是刻在石头上的绘画,画像石不是孤立的艺术范畴,它是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可以看作是丧葬文化研究、建筑艺术研究、雕刻艺术研究的活化石。
三、画像石的雕刻方法及其艺术风格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非常丰富,常用的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凸面线刻、凹雕、圆雕、透雕等。其中阴线刻、浅浮雕以及凸面线刻者数量比较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阴线刻。用阴刻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象,这种技法叫阴线刻。所刻阴线也有粗细之别,总体而言,外轮廓线一般比较粗,轮廓以内的阴线一般比较细,这更容易体现画像的微妙之处。有时为了强调画面的物象,工匠们常常在物体的轮廓两侧刻上一些麻点、龙鳞等来做裝饰。
浅浮雕。把勾勒出的物象轮廓之外的部分剔低,物象就会呈凸起的弧面,而在轮廓之内,则以阴线刻出有起伏变化的细部,这种技法就是浅浮雕。这种技法的使用较为普遍,数量也较大。这种技法又有两种变化:一种称之为纹地浅浮雕,就是在浅浮雕的底面上刻出横竖斜各种纹路,用这些底纹来映衬浮雕形象,这样就会更加生动形象。这种技法从西汉末年起大量使用,是南阳画像石的代表性技法,四川等地也较多使用。另一种是类浅浮雕,就是把物象轮廓线以外约二厘米宽的石面,沿轮廓线用凿刀偏锋铲出一道一边偏的阴线,给人以浅浮雕的感觉,不是浅浮雕而类似浅浮雕。这应是高浮雕的前身,以山东孝堂山画像石为代表。
凸面线刻。在打磨好的石头平面上,先勾勒出物象的轮廓,再将轮廓外面凿掉一层以使物象凸出,这种技法就是凸面线刻,也叫减地平面线刻。在凸面雕刻法的基础上,在凸出的石面上又采用阴线雕刻细部,如眼睛、羽毛等,这是凸面雕刻法的发展。这种技法以山东武氏祠和陕北画像石为代表,在河南南阳、四川新津、山东沂南等地也有发现。另外还发现一些用凸面雕加墨线、凸面雕加朱砂等技法画像石,数量不多,主要在陕北地区。
凹雕。凹雕也叫凹面线刻,就是先把勾列出的物象轮廓之内凿成凹面,然后再对其细部用阴线刻画,有的还会在轮廓线之外剔出各式各样的纹路底子。这种技法见于山东嘉祥、安丘,河南南阳等地画像石上。[1]
采用高浮雕、透雕、圆雕这些技法的画像石,虽然总体数量并不多,但大都雕刻精美,质量比较高,主要出土于山东、苏北、南阳、四川等地。如四川乐山地区的崖墓,规模大,雕刻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图像是高浮雕;山东安丘董家庄汉墓中轴线上的三根立柱,以高浮雕、透雕等技法雕出人物和百兽,形态灵动,文化信息丰富,为少见的雕刻精品;山东沂南北寨东汉墓内八角柱斗拱旁的倒悬双龙,为画像石中圆雕的代表作。
综上所述,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是以阴线刻、浅浮雕、凸面线刻为主,兼及高浮雕、透雕、圆雕、凹雕等技法。汉代的雕刻工匠艺人,在继承商周时期艺术模式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
匠人们往往将这些技法综合地使用,才创造出了如此众多精美的画像石精品。汉代画像石纷繁多姿、富于变化,总体而言,其线条简练流畅,构图疏密有致,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浑厚质朴。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动力。”[2]
四、结语
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丧葬习俗和手工技艺融合发展的结果。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朵奇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艺术发展规律来看,它在实用中孕育了绘画,其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画面上各种形象之间关系的处理,画像石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是中国绘画从此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点。画像石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表现手法完美,辅助形式多样,它作为丧葬习俗的一部分,同建筑、雕刻、装饰等紧密结合,表现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脉络传承,可以说是一部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它,真正了解它和深刻认识它。
【作者简介】孟云飞: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