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森
安东尼·福克和他设计的福克飞机
1923年5月3日,美军的两名中尉驾驶飞机完成了全球首次不停顿横跨大陆的飞行。百年前的这次航空壮举,为全球航空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架“英雄飞机”的设计者——航空奇才安东尼·福克,也被载入史册。
1923年5月2日,美军中尉奥克利·凯利和约翰·麦克里迪驾驶一架福克T-2单引擎飞机,从纽约长岛的亨普斯特德起飞。飞机升空后仅几分钟,他们就遇到一个大问题——电压调节器熄火!难道刚起飞就要迫降吗?麦克里迪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让凯利尽力控制好飞机,自己给电控系统换上了备用的电压调节器,终于排除了险情。
这架飞机朝俄亥俄州的代顿飞去,当日22时15分飞经芝加哥上空,然后转向南方,朝着圣路易斯的方向飞行。午夜,飞机越过堪萨斯州的艾奇逊。5月3日8时30分,飞机越过新墨西哥州的圣罗莎。12时,飞机出现在加州圣迭戈上空。这一刻,全市工厂的蒸汽机都鸣响汽笛,对两位航空英雄表示欢迎。
12时26分,这架福克T-2飞机在圣迭戈着陆。美军少校亨利·阿诺德在罗克韦尔机场迎接了两位飞行员,他兴奋地大喊:“不可能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次不停顿横跨北美大陆的飞行共用时26小时50分38.6秒,飞行距离为3950公里,平均时速为147公里。
这次航空壮举在北美和大洋彼岸的欧洲都引起轰动,足以证明飞机进行不间断的数千公里飞行是可能的。在接下来的1924年,美军飞行员完成了首次环球飞行,随后开辟了美国本土到夏威夷的空中航线。1927年6月28日,两名美军中尉——麦特兰和赫根伯格驾驶一架福克“天堂鸟”型飞机,从旧金山飞到瓦胡岛。这次横跨北美大陆的飞行用时25小时50分,飞行距离为3860公里。它的意义在于:1923—1924年出现的每一项航空新技术,都在这次飞行中得到应用:在出发点和目的地,无线电信标机为飞机提供了支持信号;C-2飞机上装备了改进的无线电设备,以及指示罗盘和偏航瞄准镜。这些经过验证的新设备日后都被用于民航领域。
驾驶单引擎飞机实施不间断的长途飞行,对于飞行员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一旦引擎发生故障,就会机毁人亡。凯利和麦克里迪敢于冒险,源于他们对飞行事业的热爱。两人凭借这次具有开创意义的飞行,获得了1923年度的“麦凯”奖杯,这个奖项是美军为“完成年度最卓越飞行的人员”设立的,每年评选一次。凯利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了两座“麦凯”奖杯;麦克里迪则三次捧杯,他也是唯一一位三次獲此殊荣的美军飞行员,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有趣的是,麦克里迪的飞行经历还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1924年,他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在飞行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回到基地后开始恶心、呕吐、头痛。军医指出,太阳光对他的眼睛和身体造成了伤害。飞行员飞行时,太阳光不受任何阻挡地照射驾驶舱,会对飞行员眼睛的角膜、晶状体甚至眼底造成伤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失明。
麦克里迪认为,有必要为飞行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他拜访了当时极富盛名的博士伦镜片制造公司,建议该公司发明一种能有效阻挡高强度太阳光线的镜片。在他的推动下,1930年,世界上第一副太阳镜诞生了,其镜片可以吸收部分太阳光线,并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射入人眼。
太阳镜的生产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军大批量采购,配发给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二战后美国组建空军,太阳镜也成为标配)。二战期间,太阳镜随着美军走向全球各地。因为它能遮挡强烈的光线,不仅飞行员需要它,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对它青睐有加。二战后,太阳镜被迅速推向民用市场。由于它既能遮挡阳光,又能改变佩戴者的形象,很快便风靡全球。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架福克T-2飞机,它就是1923年5月横跨北美大陆的“英雄飞机”。该机于1922年在荷兰制造,原是福克飞机公司开发的第4款运输机——福克F-4,1922年6月被出售给美国陆军航空服务局,美军将其命名为福克T-2。
T-2是体积最大的福克飞机,其特点是配备悬臂型木制单翼,翼展24.5米,机身长15米。它由一部美国制造的420马力Liberty V-12型引擎提供动力。其封闭的客舱中可搭载8—10名乘客及他们的行李。为使这架飞机能够远程飞行,美军服务部门对它进行了改装,增设了额外的油箱,对机翼进行了强化处理,以便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更重要的是,这架福克T-2飞机的驾驶舱内增设了第二套控制系统,以便机组人员交换位置时更好地控制飞机——这种安全设置是为日后的民航应用准备的。
在完成不停顿横跨北美大陆的飞行后,1923年11月,美国陆军航空服务局将这架福克T-2飞机赠予史密森学会(美国政府资助的博物馆机构),并在第二年1月完成了移交工作。在1962—1964年间,史密森学会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全面修复,在1973年又对其进行了一次维护。从1976年起,该机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公开展出。
凯利(左)、麦克里迪(右)与莱特兄弟中的奥维尔·莱特(中)
首次横跨北美大陆的飞行为什么会选择福克T-2飞机?这背后是一代航空奇才——安东尼·福克。
在世界航空业发展史上,波音、GE等厂商傲视群雄。也有一些早些年叱咤风云、辉煌一时的航空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由荷兰著名飞机设计师兼飞行员安东尼·福克创立的福克飞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1890年,福克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父亲是在那里经营咖啡种植园的荷兰人。福克小时候就对火车和蒸汽机很感兴趣,在读中学时喜欢上了航空,制作过数百个纸质和木质飞行器模型。1908年,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在比利时和法国举办航空展。福克作为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飞机,更加激起了他对航空的兴趣。
1910年,20岁的福克被父亲送到德国接受工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机械师,但福克的兴趣只有飞机。同年,福克和他的团队设计制造了一款飞行速度快、机身坚固的单翼飞机。1910年圣诞节前夕,在德国巴登,福克驾驶这架代号为“蜘蛛”的飞机飞上蓝天,这是他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后来他回忆说:“当我操纵自己制造的飞机飞离地面几百英尺时,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他想把自己的这件作品献给祖国荷兰的军队,于是驾驶飞机从德国飞往荷兰,向威廉明娜女王致敬。但是,荷兰政府对他的捐赠不感兴趣。福克又先后去了法国、英国和俄国,但这三国的军事当局都表示,“不认为飞机未来会具有广泛的军事用途”。最终,福克只能回到德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克的飞行技术越来越娴熟。1911年,他已经能够驾机表演“8”字飞行等动作了。当年,他获得德国航空协会颁发的飞行员执照,成为当时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
1912年,福克在柏林创办了一家小型飞机厂,从事设计和制造工作。为提高飞机的质量,福克每每亲力亲为,驾驶各型样机考察其性能,以便及时发现缺陷,提出改进措施。这使得福克飞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受到国际航空界的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福克飞机的订单大增,教练机、战斗机、观测机相继投入批量生产。战争期间,福克工厂共生产各类飞机3500多架。福克还发明了一款机枪射击协调器,它能够使机枪与螺旋桨协调工作,以免子弹射到桨叶上。1914年,法国人首次将机枪安装在飞机上,但只能横向射击。后来,法国人在螺旋桨上安装了金属滑板,使机枪能够向前射击,子弹撞到金属滑板后会反弹出去,起到保护螺旋桨的作用。福克开发的机枪射击协调器是一种新型凸轮系统,当桨叶挡住枪口时,机枪会自动停止射击,以避免子弹撞击桨叶。福克的发明用在飞机上后,使德国空军的攻击能力大为提高。于是,德国的对手——协约国成员将之称为“福克灾难”。
“福克灾难”从1915年7月开始闻名于世。当时,德国飞行员驾驶装有机枪射击协调器的福克E-1型飞机,击落了一架法国战斗机,因此名声大振。后来的航空史专家评论说,就“福克灾难”而言,机枪射击协调器的作用比飞机本身的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事实上,福克作为飞机制造商,对这场战争一直持中立态度。德国人曾动员福克亲自驾机参战,被他拒绝了。他同时拒绝加入德国国籍。
一战结束后,1919年,福克回到祖国荷兰创办了福克飞机公司,既生产军用飞机,也生产民用飞机。前文提到的首次横跨北美大陆的飞机,就是福克飞机公司生产的。荷兰航空公司和德国航空公司都是这款机型民用版的主要购买者。其中荷兰航空公司以两架福克飞机起家开展业务,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型航空公司。
1920年,福克飞机公司推出福克C-2型客机,这是该公司第一款单纯作为民用的飞机,仅能搭载两名乘客。1923年,福克T-2飞机成功横跨北美大陆后,福克飞机公司声名鹊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克飞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使用。福克与美国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他看到美国航空市场飞速发展,便决心进军美国。1924年,福克创办了福克飞机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大西洋飞机公司。
除了T-2飞机,福克公司开发的F-7b-3m三引擎客机也值得一提。该机于1925年3月12日首飞成功。其机组成员为3人,最高巡航速度207公里/小时,最多可载10名乘客,也可搭载6副担架,担任医疗救护机。
F-7b-3m是应荷兰航空公司的要求研制的,在一部引擎“停车”的情况下,它依然能够承载10名乘客安全飞行。该型飞机进行了多次探险,多位著名飞行员驾驶该型飞机进行了创纪录的飞行。美国探险家伯德1926年的北极探险和1929年的南极探险,乘坐的都是这款飞机。
1928年5月,一架代号为“南十字军”的福克F-7b-3m飞机,由澳大利亚著名飞行员查尔斯·史密斯驾驶,从旧金山出发,进行首次穿越南太平洋的飞行。尔后,他又驾机由东向西飞越太平洋,最后回到出發地,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环球飞行途中飞越赤道的人。
1927年至1933年是福克飞机公司最为辉煌的时期,泛美、美利坚、东方及西北几家举足轻重的航空公司,都以福克飞机为主力机型。在福克飞机公司鼎盛时期,有29个国家的89家航空公司使用福克飞机。
然而,当飞机结构的全金属时代来临时,福克飞机公司没有及时跟上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潮流,而是固守着钢管焊接机身和木质机翼的结构工艺。1933年2月8日,波音公司研制的全金属双引擎单翼客机波音-247首飞成功,开民航客机全金属化之先河。自1933年起,道格拉斯公司陆续推出DC-1、DC-2和DC-3全金属结构飞机,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1939年12月23日,集设计制造与驾机飞行于一身的航空奇才福克在美国纽约去世,年仅49岁。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