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
畲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长期以来不为多数人所知。在福建省内,畲族作为主要的少数民族,与南渡入闽的汉族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产生了大量接触,这其中既有相对友好的交流,也有因民族矛盾而引发的各种冲突。时至今日,在福建省,畲汉之间已几无差别,甚至在部分畲族人民聚居地区出现了与汉族人民的习俗与生活习惯完全相同的情况,并且畲汉之间大量通婚。现以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为例,对畲汉关系的演变进行探究,并发掘其中对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意义。
明代青水地区畲族来源
关于畲族是何时入闽,并迁移至闽中一带,并无史料提供确切的时间,《沙县县志》中关于“瑶人”,即畲族古泛称的记载,始于唐代,也就是说,自沙县置县始,就有畲族先民活动于闽中地区,并主要集中聚居于延平府(今福建省南平市)南部地区,即现今沙县、尤溪一带,尤以尤溪地区为多。但畲族迁入青水地区的时间则明确得多,据《钟氏族谱》记录,“景泰三年,晏孙公应十公始邀吾始祖道庸公全来往居屯田。于是公与妣王氏及长子次子年哺二岁公,乃一头挑菩萨,一头挑负次子明三公而来,直至延平府尤溪县。即景泰三年始开永安县,大丰上团白石保盖竹乡与应十公全住兴贤祠,乃中兮其产业,嗣是而房屋置付之,又肇基盖竹(因工盖用竹,故此处俱云盖竹乡名也)幸能气所钟斯时”。由此可知,钟氏畲族于明景泰三年(1452)迁入当时属尤溪县所辖的青水地区(同年受邓茂七起义影响,在浮流村一带新置永安县,划尤溪四都归于永安,其中便包括青水地区)。“畲”一词含有刀耕火种,屯田开垦之意,“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由此可见,畲族在古代属于游耕民族,常常迁徙至各处开垦田地,且在土地不适合耕种后离去。因此虽然在游耕过程中受汉族影响,开始形成宗法家族的观念,但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模式,畲族对宗法家族这一概念始终较为模糊,这使畲族的社会关系一度处于原始的部落形式与封建宗法形式之间,没有形成庞大的家族。由钟氏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畲族在成家后会离开居住地,并迁移至较远的地方开垦农田,与原先的家庭几乎不再有联系,因此很难说畲族已有同汉族相似的宗法家族。与之相对,明朝中期,福建的畲族人民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时期残留的习俗,与其所接受的汉文化并存。
青水地区汉族宗族构成
不同于青水地区的畲族,青水地区的汉族早在宋元时期便已在此屯田定居。青水地区汉族族群的由来较为复杂。青水地区的方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特点,从发音特点来看,青水方言具有闽南语系的特征,但从词汇构成来看,又具有一定的客家方言特点。在生活习俗方面,青水地区的汉族葬礼具有鲜明的闽南特征,例如请道士做水陆道场,葬礼的宴席以素食为主等;同时,青水地区的汉族饮食习惯较偏向客家风味,如喜食腌菜、腌肉,重油重盐,喜好酿造米酒与老酒等。在姓氏方面,青水地区汉族主要以陈姓、林姓、郑姓、王姓为主。其中,陈、林、郑三姓为典型的闽南地区大姓(陈、林二姓同时是全闽大姓,约占福建人口的三分之一),家族实力强大。王姓则是唐代王审知征闽过程中其族弟在青水地区所建立的大家族,主要分布于今青水畲族乡龙吴村一带。以陈姓与林姓两大家族的迁徙史为例,陈氏家族最早于西晋末年因永嘉南渡入闽,以福州、泉州两地为家族祖地向全省开枝散叶,至宋元时期,数支陈氏家族旁系由永春一带迁入青水地区,并扎根于过坑、上洋、下洋一带。林氏家族进入青水地区的时间则晚得多,林氏家族在东晋初年由河南地区迁入福建,并长期聚居于福州地区,南宋至元朝时期,开始有大量林氏家族成员迁徙至莆田、泉州一带。元末亦思巴奚战乱时期,部分林氏家族成员为躲避战乱,由泉州惠安迁往莆田以西一带。明朝初年,莆田林氏中的一员与友人结伴而行,进入今大田县桃源镇一带,进而在此地扎根繁衍。几乎与畲族在同一时期进入青水地区,林氏家族进入青水东景、过坑、百芑丘一带,在百余年内成为青水地区的大家族。同时,由于临近客家人的聚居区,移民青水地区的闽南族群后人在方言上开始出现与泉州地区不同的趋势,并且也逐渐放弃了传统泉州地区家庭经营手工业与商业的生产方式,开始向小农经济转变,还同时结合泉州地区带来的较为先进的手工技术,生产了一些农具,以及带来了亚热带地区的部分农作物,如番薯、辣椒、烟草等由南美进入泉州地区的农作物。这些农产品极大地丰富了青水甚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饮食结构,尤其是辣椒,在闽中、闽西地区被改良之后,出现了黄椒这一辣椒变种,时至今日,其依然是闽中地区人民必不可少的农产品。番薯的进入则使原本人烟稀少的闽中山区人口开始大量繁衍。因此可以看出,青水地区的汉族族群主要是由使用闽南语系的汉族族群组成的,尤其以泉州北部地区的汉族为主。
青水畲族宗法家族形成
青水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降雨充沛,但因其位于海拔600余米的山区,故气温较低。该地高山农作物较为普遍,如烟草、茶叶、木材等。由于耕地面积以及土质肥沃、树木茂密的山区数量并不多,而钟氏畲族在迁入青水地区后,由于家族人口少,在争夺土地资源时不占优势。迁入青水地区的钟氏二代子孙在成长过程中与汉族人民广泛接触,并对汉族的家族构成方式与生活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們学习汉族的种茶、种棉花、雕刻、使用风箱和修建土屋等生产生活方式。这大大丰富了青水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并使钟氏畲族在青水地区能够解决生存问题并一代代延续下去。
但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文化方面,畲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后代的家族意识,同时学习汉族的文化知识。钟氏畲族的第二代明三公便是一大典型,“明三公善识地理即荣构华夏安祀先祖祠号龙安,及置田创业,凡所以为四房枝子孙计者,何其深且远也”。宗祠的修建,表明青水畲族也开始进入封建家族制的时代,并且模仿汉族的祭祀祭祖习俗建立了一套与之类似却又有着畲族特色的祭祖仪式。这些仪式不再是松散的、自愿形式的仪式,而是有着严格封建礼教束缚的强制性质的仪式。在明末,钟氏畲族甚至出现了因对祭祖仪式敷衍不敬而遭到驱逐的事件,“尤溪也有姓钟的,他是从我们这边出去的,为什么呢,当时我们家规是很严格的。他是第四房出去的,当时祭祖摆供品,结果他偷来了人家的鹅,拿去摆,(被)发现是偷来的,处理的结果就是不承认他是我姓钟这一族的,将其从族谱除名,所以他就去尤溪了”。由此可以看出,在畲族家族内部,严格的宗法制已然形成,封建宗法家族的形成,极大地增强了钟氏畲族内部的凝聚力,使得钟氏畲族在青水这一耕地紧张的地区逐步站稳了脚跟。同时影响畲族习俗的还有道教的传播,如迎财神、祭拜马真仙等道教活动也成为畲族的信仰。但这并不意味着畲族已被汉族完全同化,在畲族家族中,依然保留着如“三月三”这样的传统节日,并且在祭祖的同时祭拜盘瓠,有着不食狗肉与蛇肉的习俗,衣着上男女都是带有明显苗瑶系民族绣边的服饰,而非汉族式的着装。
青水匪患促进畲汉联系
晚清与民国初年,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严重削弱,加之青水地区人口增加与殖民入侵,导致沿海居民内迁,使青水地区本就不足的耕地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在这些背景之下,青水地区乃至整个福建省内匪患严重,几乎遍布各个乡镇。福建土匪的主要来源为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也有部分被逐出家族而无家可归之人,而土匪除了部分独自占山为王外,更多的是在福建宗族势力的影响下成为宗族所招纳的雇佣兵,为祸一方。青水地区的土匪早期主要聚集在交通要地,如山西村等地,采用劫杀过路客商的方式获取财物,也有部分土匪通过绑架逼迫家属缴纳赎金获取财物。例如,1906年,土匪将过坑村一林氏家族成员绑架,并要求其家属缴纳400银元的赎金,但未等到家属凑齐赎金便将其杀害。土匪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青水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了对抗土匪的入侵,青水地区的畲汉人民学习了客家人的方法,修建巨大的土堡并在土堡内安装火炮,以家族宗家为核心,在土堡四周开垦,一旦土匪入侵便集体躲入古堡内部,共同御敌。但是,由于青水地区耕地匮乏,因此在人口增加时土堡便难以承担家族所有人的防卫工作,且无法在远离土堡的区域进行开垦活动。因此,青水地区的部分家族开始招纳土匪作为打手,用于抵御其他土匪入侵。另一方面,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部分畲汉人民开始放下以往的隔阂,联合起来以求自保,如三房村与乌坑村的畲汉人民开始相邻建房,并购买一些枪支以抵御小股土匪入侵。1950年永安解放,而消灭小股土匪的战斗则持续了近一年之久,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畲汉人民的情感维系。
青水解放强化畲汉关系
1950年2月永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便开始了对青水地区各方面的改革。首先,在土地方面,由于永安解放较晚,且早期仍有土匪及国民党残余势力存在,在永安解放初期,永安的地委成员采用了减租减息政策,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将原先的租息减少了50%,并且在农村开展先租后征的运动,保证对位于泉厦对台一线部队的粮食供应以及为本地剿匪解放军战士提供后勤保障。随后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永安的所有地主阶级,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在青水地区,由于耕地面积较少且有不少人数较多的大家族,因此不论是畲族家族,还是汉族家族,几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主阶级,因而在青水地区,土地改革的进度较快。在此过程中,土地分配较为公平,同时也极大地解决了青水地区畲汉之间的根本矛盾——即土地问题。其次,在教育方面,永安县人民政府在青水地区几乎每个大村都开办了小学,同时开办了成人夜校,在这一过程中,畲族与汉族的青少年儿童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且逐渐建立起相似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凝聚力。而在成年人之中,基层教育运动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也使畲汉两族人民能够公平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同时也在沟通中逐渐消除了隔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在基层民兵组织方面,将畲汉人民大量混编进民兵组织,使畲汉人民在共同训练、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合作共赢的观念,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大量畲汉青年通过共同参与社会生产而相识,进而组成家庭。还有一部分畲汉青年则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识,自由恋爱,而后组成畲汉家庭。由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水地区的汉族大家族如林氏、王氏、郑氏等中的青年开始突破传统的隔阂,与青水地区的钟氏畲族通婚,组成了大量的畲汉混合家庭,进而使青水地区的畲汉家族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逐步走向融合共生。据永安市民政局记录,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畲汉通婚的夫妻数量从117例猛增至763例,这一数量占青水地区适婚年龄人口比例的65%,即几乎每两个家庭中便有一个是畲汉混合家庭。在这一背景下,畲汉混合家族成为大趋势,明代以来畲汉不通婚的传统彻底瓦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畲汉通婚更是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由上可以看出,畲汉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宗族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运动中有了一定程度的瓦解,因此畲汉人民之间由原先互不往来甚至敌对的关系转变为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
青水畲汉关系演变启示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其中既有和平与交流,又有对抗与冲突。而福建畲汉民族之间的关系则较早地实现了平等交流,这其中的原因有畲汉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与人为善,但更重要的是畲汉人民共同面对困难,在共同的生活与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了共同的精神品质,即平等交流,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优先的优秀品质。
对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福建畲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借鉴对象,而如何在各民族之间找到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诉求,并将其转化为民族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的桥梁,畲汉人民在相处中也给出了一些答案。但同样,畲汉民族关系的处理也并不完美,文化交流导致的民族文化缺失与断层,也是其他民族之间交流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依然需要在民族之间和谐共存与保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好平衡。
总而言之,青水地区的畲汉民族关系发展是福建畲汉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既给出了一些处理中国其他民族间矛盾的方案,也将一些民族间的问题提了出来,供各族人民共同思考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苏民望,陈廷枢.永安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2]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永安解放[M].三明:中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1995.
[3]林春德.九牧林氏大宗谱[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颍川堂钟氏族谱编修委员会.颍川堂钟氏族谱[M].出版地不详:颍川堂钟氏族谱编修委员会,1998.
[5]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6]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7]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8]朱维干.福建史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0]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
[11]王钟翰.中华民族史概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2]施联朱.畲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13]中國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畲族简史简志合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63.
[14]蒋风,陈炜萍,陈华文.畲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5]张智.中国风土志丛刊[M].扬州:广陵书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