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建设

2023-06-20 15:32:19周海军
文化产业 2023年36期
关键词:视域居民数字化

周海军

现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建设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强调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再次深入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包括加强政策支持、技术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等,以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等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对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战略目标包括多方面的发展,以全面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加速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借助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第二,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改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加强乡村基层自治,推动村级民主决策,加强乡村社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三,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包括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卫生医疗和教育设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支持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五,注重乡村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实践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乡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六,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包括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和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激发乡村活力和创新力。培育乡村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数字乡村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数字乡村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和创新思维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宽带网络覆盖、智能化设施建设(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支持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第二,信息化农业发展,整合先进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精准实施农业管理,进行农作物监测和预警等。第三,数字化乡村经济发展,通过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手段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乡村经济增长点。第四,数字化乡村社会服务,包括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公共服务等,为乡村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第五,智慧乡村治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加强乡村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可以为乡村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精细化的管理工具,如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械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数字农业、电子商务等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化技术,乡村能够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农产品,增加乡村经济增长点,减轻传统农业产业的压力。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为乡村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社会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服务能够帮助乡村居民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让乡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服务。数字化技术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工具,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管理效率、政务服务水平、村民自治的参与度和透明度以及乡村社会治理水平。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地区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如宽带网络、电力等,有助于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为乡村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保护,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乡村人口外流、资源枯竭等问题。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技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多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乡村地区普遍存在数字化技术普及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农民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和运用相对不足,且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第二,技术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大,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在技术应用、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不足,乡村居民获取先进技术和信息的难度大大增加。第三,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数字乡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不足,限制了数字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第四,乡村地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导致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决策受限。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这会影响乡村数字化建设的全面推进。许多乡村地区缺乏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影响了乡村居民获取信息、参与在线教育、享受医疗服务等的便利性。一些偏远乡村缺乏稳定的电力供应和通信设施,这不仅影响了数字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乡村的推广和发展。智能化设施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程度有限,这影响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还限制了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缺乏信息化服务设施限制了乡村地区数字化服务的供给,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在乡村的供给和普及受到阻碍。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乡村数字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数字化进程中,乡村地区可能存在数据泄露和隐私信息被滥用的风险,这些数据和信息涉及个人身份、财产信息等,一旦泄露可能会对乡村居民造成严重影响。一些乡村地区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乡村地区缺乏健全的数据安全方面的监管机制,导致数据管理不规范。数字化服务平台如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在乡村地区的使用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可能涉及账户信息、财务信息的泄露问题。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是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之一。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有助于指导和推动乡村的数字化进程,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促进数字乡村建设,政府应当制定针对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以鼓励企业和机构投入数字乡村建设中。这些政策包括提供税收激励,为数字化项目提供补贴和奖励,降低数字化设备和服务的成本等。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数字乡村建设规划,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规划应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详细安排,以便指导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有序推进。政府可以鼓励乡村地区开展创新和科研活动,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资源,如设立数字农业研究中心,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农村地区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政府部门应当作为榜样,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水平,提供数字化服务,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化体验。政府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应当鼓励乡村自治组织和居民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中,促使他们积极发挥作用。乡村自治机构可以在数字化项目规划和管理中发挥作用,确保数字化项目满足乡村实际需求。

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引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执行将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创造更多机会和便利,同时确保乡村数字化进程中的隐私安全。

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农业管理,包括应用智能化农业设备、远程监控和智能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和配套物流体系,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城市甚至是全球市场,提高农民的收入。提供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服务,弥补乡村地区医疗和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和在线教育课程为乡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开发数字化农业旅游项目,提供数字文化体验和农业观光服务,吸引游客和企业投资,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建立社区数字化服务中心,为乡村居民提供数字化服务,包括政务服务、健康咨询、在线教育、文化娱乐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保护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用数字化技术监测乡村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促进乡村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数字化乡村社区治理和服务系统,为乡村居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并促进社区自治和发展。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提供农产品的全程追溯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建立乡村科技示范园区,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经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设立乡村创客空间和数字化创业孵化中心,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支持乡村发展数字化经济。建立合作框架和平台,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与发展,充分发挥多方资源和力量的作用。建设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支持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培育数字产业,吸引数字企业进驻乡村地区,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技术普及

扩展高速宽带互联网覆盖范围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政府应投资扩展宽带网络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偏远乡村地区,以确保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政府应投资完善电力基础设施,确保乡村地区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建设和改进通信基础设施,包括移动网络覆盖和电话线路,以确保乡村居民能够获得数字化服务。改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以促进数字化物流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在线教育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包括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和数字图书馆等。提供数字化技术培训课程,帮助乡村居民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建立数字化农业示范项目,为农民提供数字化农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为乡村居民展示数字化技术如何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合作,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包括共同开发公私合作项目、技术培训项目和数字化技术展示项目,鼓励乡村居民参与数字化技术普及活动,共享数字化经验和知识。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技术普及,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生产力,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和可行的发展路径。数字化技术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持,为乡村发展开启了新篇章,然而,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技术融合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培养和吸引数字化领域的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适合乡村实际的数字化发展路径,确保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在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化技术才能真正惠及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愿我们的努力和探索能够为中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受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空间变迁与治理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058)。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视域居民数字化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石器时代的居民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