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06-20 14:23:53赵丹丹
文化产业 2023年36期
关键词:乡土居民资源

赵丹丹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乡村地区所特有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学艺术等资源,是乡村独特的文化遗产。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掘不仅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需要,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首先阐述乡土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分析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最后就乡土文化挖掘与整理、乡土文化展示与宣传、乡土文化交流与合作、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实现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以一系列国家文件和战略规划为参照。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政策目标。这些政策旨在促进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品质。尽管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却仍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些乡村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认知不足、保护不力等问题。其次,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优秀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开发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文化传承,使得乡土文化资源开发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等。鉴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中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为研究主题,旨在全面了解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实现全面繁荣。

乡土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乡土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乡土文化是特定地域历史、人文、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在乡村土地上孕育、形成的文化体系。乡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包括丰富的风土人情、传统技艺等元素。人们通过世代传承的方式将生活智慧、宗教信仰、传统节庆活动等传递给后代,形成了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并非单一元素,而是涵盖各种文化要素的多元体系。其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物质文化包括乡村建筑、传统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多元文化要素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庞大网络。

乡土文化资源的特征分析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历史传承性。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历史传承性,是乡村历史、文化演变的“活体反映”。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乡土文化资源延续了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历史传承性使其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乡村居民形成文化认同,促进社会稳定。二是地域性。乡土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具体表现为其包括特定地域的特色文化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人文风貌。这种地域性使得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个性化的文化支撑。三是社会参与性。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社会群体活动的产物,是村民集体意识的表现。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乡村居民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共同塑造乡土文化的形象和内涵。社会参与性体现在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传统活动上,该特征使得乡土文化资源成为乡村居民产生集体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全面发展的资本

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乡村能够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繁荣发展。首先,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有助于乡村打造独特形象,吸引游客。其次,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升级。通过挖掘传统手工艺,进行农产品加工等,可以打造独特的乡村产品,提升乡村品牌的附加值,吸引投资者,从而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投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居民身份认同的来源

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会对乡村的外部形象产生影响,还会在乡村居民内部起到塑造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通过弘扬乡土文化,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居民之间产生文化共鸣,推动乡村形成凝聚力,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共同发展。首先,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连接了乡村居民与土地。这种情感联系不仅能使乡村居民对家乡产生深刻的情感认同,还能使其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其次,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传承传统习俗,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助力乡村社区形成文化共同体。乡村居民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使得乡村社区形成了紧密的社会网络,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

乡土文化资源是地域创新创业的基础

乡村振兴要求乡村创新和创业,而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创新的基础,能够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首先,乡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元素。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手工艺、乡村民俗等资源进行更新,形成新产品。这不仅能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更为乡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创新潜能。通过提供创业培训、设立创业基地等措施,可以引导居民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发展。

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与策略探索

乡土文化挖掘与整理

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能够助力乡村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工艺、民俗风情等,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有助于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同时,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也是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许多乡村文化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记录下来,并且以数字化或实物的形式保存下来,帮助后代了解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确保乡土文化资源准确、完整。

具体策略如下。首先,制定乡土文化资源调查规划。制定全面的乡土文化资源调查规划是挖掘与整理乡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例如,在唐山市可以依托当地政府、文化机构等组建专业的调查团队,对乡村进行全面的文化资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口述历史等,确保全面、深入地了解乡土文化资源。其次,建立乡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在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乡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存储。这有助于系统化管理乡土文化资源,方便后续的传承、开发和利用。建设数据库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实现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精准定位和管理。

乡土文化展示与宣传

文化展示与宣传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资源。通过展示和宣传,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关注乡土文化,激发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更多人了解乡土文化,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升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具体策略如下。首先,策划乡土文化展览与文化节庆。通过展览和节庆活动,可以将乡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加深人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首先,乡土文化展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主题,展示乡村的历史、传统技艺、风土人情等内容。例如,河北省唐山市可以分主题策划展览,突出乡土文化的独特之处,如传统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等。通过展览将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相结合,为观众呈现美丽的乡村画卷。其次,重点展示当地特色文化元素。挖掘乡土文化的独特元素,将当地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纳入展览和文化节庆活动中。例如,唐山市可以展示传统农耕工具的制作过程、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作品等,以便游客亲身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展示这些独特元素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给文化传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积极宣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宣传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渠道。例如,在唐山市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宣传。第一,开发专属的乡土文化资源展示网站,在其中详细介绍乡土文化的历史、特色、展览信息等内容。第二,开通社交媒体账号,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Instagram等平台定期发布乡土文化的图片、故事、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和短片展示乡土文化的魅力。这些视频的内容可以是乡土文化展览的花絮、当地传统庆典的盛况、乡土文化名人访谈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吸引观众,增强乡土文化的传播力。第三,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在线文化活动,如线上讲座、虚拟展览等。这不仅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还能拓宽文化的传播途径,使乡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乡土文化交流与合作

乡土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不同乡村之间的文化交融。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乡村居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从而增进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乡土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与其他乡村或城市的居民交流,乡村居民能够接触新的思想、艺术形式等,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具体策略如下。首先,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乡土文化交流平台是实现交流与合作的首要策略。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传统庆典等活动为乡村居民提供展示和分享文化的场所。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促进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播,还能吸引更多外地人参与,推动乡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开办文化培训班。文化培训班是促进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如文化学者、艺术家等,为乡村居民提供有关文化传承、创新设计等的培训。这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为乡村带来新的文化观念。最后,制定文化交流奖励机制。制定文化交流奖励机制是激励乡村居民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设立文化创意设计、艺术表演等奖项,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创作与交流活动。这不仅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创造力,还能提高乡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文化合作氛围。

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能够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通过明确发展方向,设立发展目标,政府能够引导乡村居民更加有序地参与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与此同时,政府拥有资源调配权力,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为乡村提供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具体策略如下。首先,制定明确的乡村文化振兴规划。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乡村文化振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规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乡土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与当地居民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这有助于引导乡村有序推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其次,提供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项目等。同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在乡村文化产业投入资金,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最后,制定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政策框架等的制定能为乡土文化资源的合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健全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政策体系,明确资源的所有权、流转机制等,确保挖掘与整理工作顺利进行,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乡土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资源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乡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激发乡村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乡土文化也是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乡村居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对乡村的认同感,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在此,期待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瑰宝,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使乡村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助力乡村经济蓬勃发展;期待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乡土文化的对外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提升乡村的形象和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乡土居民资源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