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莲
一、教學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78页例5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自己自主探索、尝试研究,初步理解连减实际问题的含义,学生解决连减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3. 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解决连减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连减实际问题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猴子开的橘子专卖店开业了,我们快去看看吧。咦?橘子撒落一地,我们一起来帮忙装好吧,那怎样装呢?请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出示例5情景图,观察、理解题意)
生1:有28个橘子,9个装一袋。
生2:问题“可以装满几袋?”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装满”是什么意思呢?
生1:“装满”是指每个袋子里装9个橘子,不能多也不能少。
师:你解释得很清晰,我们一听就能知道“装满”的意思了,谢谢你。
【设计意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设计了小猴子要开橘子专卖店这一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师:“可以装满几袋?”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拿出你们的研学案,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一。
1.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汇报、交流。
师:哪组先来汇报你们是怎么解答?
生1:我们是把9个橘子圈在一起,圈了3圈,还剩1个。所以,我们认为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3袋。
板书:
可以装满3袋。
生2:我们是用减法算出来的。装1袋用了9个,28个橘子减9个,还剩下19个;再装第2袋,又用了9个,又要减去9个,还剩下10个;再装第3袋,又用了9个,又要减去9个,剩下1个。所以只能装满3袋。
板书:28-9-9-9=1(个)
可以装满3袋。
生3:我们还可以用带箭头的式子计算。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也非常好,从28中连续减9,减几次说明可以装满几袋。(边说边板书)
板书:28[-9]19[-9]10[-9]1
可以装满3袋。
师:像这种连续减去一个数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连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 小结: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表现得真棒!解决这一个问题就用到了这么多种数学方法。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好用呢?(圈一圈的方法非常直观明了,就是书写起来要画图、画圈;用连减的方法,过程简洁明了,容易书写。用有箭头的式子不容易计错数,大家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设计了“可以装满几袋”的研学问题,通过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进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 检验。
师:装满3袋还剩1个,这个答案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
生:用加法检查一下。
师:怎样用加法检查呢?
生:每袋装9个,3袋一共是9+9+9=27(个),再加剩下的1个,就是28个。
师: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你们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8页,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大家把例5的两个空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这样检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把已学知识运用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我们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78页做一做,请学生看78页的做一做,用喜欢的方法完成。
1.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交流、汇报解答方法。
方法一:用减法解答。
[30][24][18][12][6][0]可以拼5个。
方法二:6个6个地圈一圈,能圈5圈,所以可以拼5个。
2.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学生自由思考、解答,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3. 阿姨做了25个面包,每个小组分7个面包。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1)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一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结合生活,解决问题,三是拓展提升,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圈一圈和连减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解答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这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完成研学案最后的评价。
五、教学板书
用连减解决问题
圈一圈
列减法算式
28-9-9-9=1
用带箭头的式子计算
28[-9]19[-9]10[-9]1
口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注重展示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或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现一些初步的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