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林业建设

2023-06-20 01:14黄晓月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林业建设生态保护陕甘宁边区

[摘要]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突然激增的人口对林业有很大需求,大量的砍伐使得原本植被就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的陕北人民生存环境更加艰难。为了缓解生存困难,加强森林保护。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出台边区林业政策法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宣传树木保护等方式来加强边区的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提高了边区的森林覆盖率,支援抗战和建设大后方基地,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但在特殊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陕甘宁边区的林业建设经验对今天生态保护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關键词]陕甘宁边区;林业建设;生态保护

[作者简介]黄晓月,咸阳师范学院专职教师,陕西咸阳 712000。

[课题]本文系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新进教师专项科研课题“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KS202102)。

[中图分类号] D2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1-0010-04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在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逐步巩固和建立了陕甘宁边区。在一切以抗战为前提的背景下,要保障陕甘宁边区人们的吃、穿、用、住等生存问题,砍伐树木和保护森林成为了一个矛盾而又统一的现象。为解决战时苦难渡过生存难关,人们一边开荒取材,一边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要政,从成立到结束一直执行。深入考察边区林业建设,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思考。

一、陕甘宁边区初期林业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陕甘宁边区位于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是著名的黄土高原的中北部,边区的植被由北向南依次为风沙、草原、森林。在古代,陕甘宁边区地域林木繁茂、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无地的农民纷纷向西北山区逃亡。边区的森林,经过常年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再加上清末民初,西北地区战事不断发生,对森林的需求和破坏有增无减。随着人口的迁入,修建庙宇、房屋,砍伐树木、放火烧山的事件日益加重。边区原有的森林遭到破坏,植被面积不断缩小,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森林覆盖面积不到10%。

由于边区森林砍伐严重,植被面积呈不断缩小的趋势,破坏了边区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当地的气候,旱、涝、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边区常年干旱,土地逐渐沙漠化,西北边靠近沙漠的靖边、定边、盐池等地,很远不见森林,风沙也很大。而遇到雨量稍大的时候,因为植被的减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等到旱涝之后,便是瘟疫横行,人口死亡率极高,边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后,大量的移民、难民也来到陕甘宁边区,据统计,1937—1940年,涌入边区的移民、难民人口为170172人,1941年为20740人,1942年为12431人,1943年为30447人,1944年为26629人,1945年为6200人,合计266619人。①陕北本就地贫民饥,边区一时涌现大量人口,要安定下来,就需要开荒种粮、开挖窑洞、安装门窗、制作家具、生火做饭、烧制木炭,此外,边区的工业原料、军队、公路建设都需要大量木材,林木砍伐也就成为必然。在边区植被率不断缩小,气候逐渐恶劣的情况下,新增的大量人口却对林业有更大的需求。

二、陕甘宁边区发展林业的政策措施

森林植被的减少本已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特殊时期对森林树木的需求和依赖更加剧了这一困境。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林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林业。

(一)植树造林

1937年6月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经济建设实施计划》(1937年7月—1938年12月),明确提出,陕北大部分都是荒山秃岭,植树造林十分重要,计划由建设厅负责聘请森林专家,根据边区土质气候条件,决定应种树木、购买树种、创办苗圃,大量造材,全边区到1938年至少应植树100万株。②对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做了一个整体规划。1938年2月,边区建设厅就为发动党政军民工作人员植树造林写了请示报告:“为补救边区将来的困难与恐慌,及根本改变西北大陆性的气候、温度、雨量、含蓄水源、防止山洪泛滥,和大量培植国家森林富源计,在我们政府经济建设发展林牧业的政策口号下,在广漠多山的边区地域中,除了对与各地原有山林树木予以严密地保护及有计划地砍伐,并积极广泛地发动群众造林运动外,每年春季植树节在政府整个领导下,党政军学各机关首长暨工作人员与杂务人员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广泛的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③边区政府批示这个请示指出了林业建设具有的经济、生态功能。随后,每次春耕运动结束之后,政府还会进行工作总结,并且组织检查植树的情况。但是,据边区政府统计,1938年植树的总数远没有达到1937年规定的要求。1939年3月边区政府发布了植树运动的通令,不仅要求各机关工作人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种树,同时发动民众植树,并且保证栽种好不发生枯死现象。为了调动大家植树的积极性,4月1日通过了《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和《陕甘宁边区生产奖励条例》,规定植树超过600株到2000株的乡村和植树大于60株以上的个人可以申请奖励。将植树造林活动推到了高潮。

边区政府在号召群众大量植树造林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植树造林中的问题:树木的成活率不高,1939年植树达139.2116万多株,比计划的115.3万株超过23.9116万株,成活率有一半左右。④如何解决难题,边区政府加大决心继续植树,并要在三年内做出成绩。1940年1月29日正式颁发了《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规定无论是公地或私地上的植树造林,均要遵守保护条例;对私人土地,政府认为有植树之必要时,得备价征用或换用之;每年于春秋两个季度进行植树活动;凡在边区之部队、社团、学校植树造林优秀者,要给予奖赏;凡人民努力植树造林获得成绩者,呈请边区建设厅奖励。1942年后,边区掀起了开荒扩种的大生产运动,边区政府更是将植树造林作为要政来抓。1943年边区军民基本实现丰衣足食。

除了重视植树,边区政府也在探索科学的方法。出于对边区林务前途的考虑,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成立了边区林务局,负责管理、开发、保护、利用森林以及森林条例的执行和森林教育。林务局的工作也包括管理试验林场,试验林场有两个,第一试验林场的工作是保护、管理、改造和抚育原有森林,第二试验林场主要工作是研究人工林的科学种植技术,并在群众中宣传和推广。为了提高人工林的成活率,当时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整地。坡度以25度为分界线,以下为缓坡地带,采用带状整地;相反,则采取块状整地。二是选种。根据边区气候、土壤、地形,宜选擇根系发达、耐旱、生长快的树种。三是做土堤。在种植的幼苗底部做4寸—5寸半圆形土堤,用来积存水分。四是除草松土。栽种树木之后每年要进行两三次,分别为下雨之后或杂草出现之前。五是浇水。在非常缺水的区域植树,浇灌几次,然后覆盖一层枯草或干土。六是修枝。每到邻近树木发芽,都要进行一次修剪。

为提高树木成活率,报纸上也在宣传植树造林的方法。1942年2月20日,《解放日报》刊载了边区林务局局长乐天宇撰写的《如何植树》,从保护方法、植树时间、选种、栽种方法到采取材料都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之后,报纸上还陆续刊登了不少关于树木的栽培方法和经验。

(二)注重森林保护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的同时,也提出要保护森林,禁止滥砍滥伐。1937年6月9日边区政府公布的《经济建设实施计划》,提出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思路,通过开采煤矿的方法从而减少伐木烧炭。1938年3月,陕甘宁边区发布《关于造林运动》更是明确禁止放火烧山或随意砍伐森林。1938年6月9日,边区政府公布《关于边区土地、房屋、森林、农具、牲畜和债务纠纷问题处理的决定》,从根本上确立了边区林权。8月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又颁发《为保护森林严禁滥伐事》通令,规定只要是居住在产煤区周围的人民群众,要减少薪炭的使用,多使用煤炭作燃料;公有的森林,由当地政府和当地民众一起管理,对公有范围的树木采取有计划地砍伐;私人的林区树木,未经得本人允许不能砍伐。1940年《边区民政》第5章《土地行政》中有这样的规定:“地面树木争执,边区树木极少,价值亦高,过去分配土地原则上是没收土地上之成材树木归公,未成材树木如果当地树木甚广,则附着于土地分配,如当地树木不多,则平均分配给农民并登记在土地所有证上。”⑤这样做不仅保护了森林,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民种树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管理边区的林业工作,1941年边区政府批准成立林务局,用来统筹规划和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林业树木种植保护以及林产品加工等技术工作。

虽然边区政府命令禁止乱砍滥伐,要保护树木,但是处在那样一个战时的环境下,为了生存,森林保护谈何容易。1937年到1940年的滥伐引起了两个变化:第一,缩小了森林的外线面积;第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不调。以上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外围恶劣气候的淫威,在内外负面情况双重作用下,给陕甘宁边区带来了不良影响,风雹、少雨,旱涝、瘟疫等灾害出现。

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找出解决方法。1940年5月,边区政府组建了森林考察团,历经40多天,途经陕甘宁边区十多个县区。根据调查的资料写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这是首次对边区的林区范围、林业分布情况、主要树种、林区产量进行调研,对森林与边区工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科学的描述,将河岸及山坡按坡度分为农垦、牧带、林带,规定国营农场垦荒坡度不得超过36%,并提出了保护森林的具体措施。这次森林考察,为边区政府制定林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财经部长李富春还对这个报告写了阅后感言,“考察与研究得此报告书,虽其中有再加考虑与研究之点,但已成为凡关心边区的人们不可不看的报告,已成为凡注意边区建设事业的人们不可不依赖的材料”。⑥

对于森林屡遭破坏,保护不力的情况,边区政府在1941年4月29日,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和《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规定,边区境内的森林或树木禁止私自砍伐,除非用于生产则必须得到政府许可。《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规定了凡是需要砍伐树木的必须履行相关手续,否则就会报告建设厅处理。还规定了禁止砍伐和可以砍伐的树木种类。1944年10月,南泥湾垦区政府提出了三项护林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公林,由边区人民一起管理;二是人们自己负责好村庄周围划归群众的森林树木;三是在边区政府统一带领下,由各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起定期对森林进行检查。边区政府不断完善森林保护条例,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坚持。1945年4月10日,《解放日报》刊登《如何保护栽植好树苗》就如何爱惜树苗进行宣传教育,告诉群众埋好马栓,不要把牲口拴在幼小的树苗上;不要在幼苗上晾晒衣物和床单被套;常常给刚植的树苗浇水,定期修剪;注意保护树苗和说服别人一起爱惜树木。

(三)进行农林教育,宣传林业知识

林业功能很多,对边区各个方面建设都很重要。为了教育边区群众爱护树木,减少砍伐和破坏。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教育科研机构、报刊等媒体向群众团体广泛宣传林业知识。

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39年5月,研究院设有生物系、化学系、物理系和地矿系,还成立了生物研究所。课程总共11门,学制为三年。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创办于1939年7月,开设园艺、农艺、畜牧三门课,同时建立了边区农业试验场,学制1—2年。这两所学校主要是为了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包括农业方面的人才。光华农场于1940年2月建立,农场的特色专业设有园艺、林业、农艺、畜牧、兽医等。农场的林业人才主要从事实践研究,调查边区的农、林、畜牧业发展情况。工作包括建立苗圃,培育并引进适宜于边区栽植的优良树种,为边区开展林业生产提供苗木。这些学校和农场的建立不仅在研究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土壤状况以及轮作制度上取得重大成果,还培养出了优秀的林业人才,宣传了林业方面的知识。

《解放日报》是边区的机关报刊,在传播林业知识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上会公布边区干部对延安各界植树造林情况的检查结果,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解放日报》还开辟了林业专栏,发表林业保护和生产方面的指导意见以及刊登林业宣传资料。此外,边区政府还通过编写小册子、举办讲座、学校教育、展览等,宣传森林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引导边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爱护森林和树木的思想,促进边区农林事业的发展。

三、陕甘宁边区林业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森林的利用对人们来说是把双刃剑。陕甘宁边区政府认识到了林业保护的重要性,在植树造林、保护树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根据边区政府建设厅的不完全统计,边区从1937年到1942年的植树数字如下:1937年植树29万多株;1938年植树48万多株;1939年植树139万多株,比原计划超过23.9万多株;1940年植树51.4万株;1942年据19个县、市统计(边区共31个县、市),植树26万多株,建苗圃4处(绥德、子长、清涧各1处,林业局1处)。⑦1943—1946年,在陕北张家畔荒滩植树500余万株。从数据可以看出,陕甘宁边区人民每年都在大量植树造林,这对一个森林面积覆盖率不高、砍伐严重的地区来说显得十分必要。

植树造林,对边区干部和群众也是一次广泛的植树造林与林木保护的教育。自古以来,人们对森林的态度是砍伐大于保护,大自然回馈给边区人们的便是贫穷、落后。边区政府通过发动广泛而持久的植树造林与林木保护工作,表扬和奖励植树劳模的形式,有力地冲击了边区干部以及群众中存在的轻视植树造林和林木保护的传统习惯,使他们逐渐认识到森林树木与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森林树木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转好,这样后代子孙才能更好、更持久地生存和繁衍下去。

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也为新中国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林业人才,如乐天宇、江心、李世俊、郝笑天、唐子奇等,他们都参与了陕甘宁边区的林业建设工作,有的参与森林考察团考察边区林业状况写成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有的领导地方林务工作,有的指导南泥湾的开发建设,有的任教于延安自然科学院,有的在农场研究树苗培育方法等等,不仅在林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新中国的林业建设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他们继续从事植树造林与林木保护的技术研究、领导与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陕甘宁边区起到了“实验区”的作用。在二十幾年的植树造林活动中,领导干部实事求是,不断发现问题进行考察研究,研究营造人工林的技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科学培育方法,在种植树木、保护森林、管理林业、教育宣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以后植树造林、养山护林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林业建设的不足之处

树木砍伐量惊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要政来抓,每年都会栽种大量树木,但是一方面森林的自然恢复能力差,树木长大成材、森林的恢复并非短时间就能见效的。另一方面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工业建设、军队需求都离不开对森林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政府颁布了不少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未取得较大成效。直到抗战结束后,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在颁布政策法规,禁止人们乱砍滥伐。

虽然年年植树,但成活率不高。一是技术问题,二是群众保护树木的意识较弱,往往是栽树容易管护难,新栽树木死掉的很多。据统计,1939年插柳条计1392116株,比计划超出239116株,在成活上有一半左右。1940年,根据各县年终统计已造大小林509处,共植树514887株,由于春夏亢旱,秋季山洪冲刷,成活数仅及半数。⑧造成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群众在思想上缺乏认识,工作上缺乏长期打算。对植树造林不够重视,因而在工作中走形式,应付差事。再加上边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的习惯和经验因地而异,各不相同,树木稀少的地方,植树造林就能引起群众的重视,而树木资源相对多一些的地方,群众就缺乏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的习惯。

[注释]

①④⑥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 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51.

②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实施计划[N].新中华报,1937-06-29.

③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 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47.

⑤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 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35.

⑦谭虎娃.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2012(02).

⑧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 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9.

猜你喜欢
林业建设生态保护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凤凰古镇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
陕北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