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达丽
儿童心理专家
上初二的儿子乖得不正常
Q: 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好像没什么逆反情绪。他几乎不跟我们对着来,不让玩儿手机就不玩儿,催写作业就马上写。他会主动帮我们倒垃圾、洗碗,跟我们出去吃饭、看电影,就连奶奶老一套的说教也会认真听。请问这正常吗?
A: 几十年前弗洛伊德就曾经说过:“每一个自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自己特有的性情和偏好”,后来巴甫洛夫也证实,后天的行为发展是以与生俱来的特定神经系统为基础的。把两者说的“特有的性情和偏好”和“与生俱来的特定神经系统”结合一下,其实就是人格层面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天生的,有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4种类型没有好坏之分,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多血质灵活聪明,但坚持性差、不持久;胆汁质活力四射,但莽撞冒失易冲动;粘液质内敛、安静、温和,但适应性差;抑郁质内秀、温暖,但敏感。如果父母能观察出孩子的气质类型,用适合的方式来教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题的家长喜提一枚“别人眼中的孩子”,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她认为青春期孩子一定是逆反的,所以她的儿子不正常。在家长的观念里,青春期的孩子好动、喜欢争辩、喜欢反着来才是正常的,自己的孩子如此顺从,会不会是自己的原因让孩子压抑了?其实,并不是所有青春期孩子都会逆反。是否逆反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孩子自己的气质类型;二是家长从小的教养方式是否强权或霸道。如果孩子自身特质内向而安静,温和且顺从,且家长的教养方式又很民主,何来“逆反”一说呢?
这位家长可以问问别的家长或者孩子身边的其他人,他们是否觉得孩子有问题?如果没有,尽快让自己放松下来,在了解了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之后,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孩子。
4岁女儿没有得到道歉
Q: 在小区玩儿滑梯时,4岁的女儿被隔壁5岁的小男孩推倒,磕青下巴了,但小男孩没给她道歉。于是我带着女儿去了小男孩的家,让他道歉,他却哇哇大哭,他奶奶还说我们家“大人小孩都不是好东西。”这件事不了了之。我该怎么安抚女儿呢?
A: 2~5岁幼儿进入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的思考或想法必须和具体的物品、形象相结合才可以进行。
这个年龄段的思维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情境性”:幼儿只有在当时的“情境”中才能去“想”自己的行为。
所以,带着女儿上门讨要说法时,小男孩才会哇哇大哭,因为他早已不在当时的“情境”之中,陌生人的到访和要求明显吓到了他。
四五岁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磕磕碰碰很常见。这种时候,双方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在当时的“情境”中去解决。
如果当时让小男孩道歉,他一定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道歉。如果事后再讨说法,切记讨要的只能是对方父母的道歉,而非孩子本人。当然也会有孩子认错,那也仅是他对成人威严的服从罢了,而不是出于对自己过错行为的认识。
如何安抚被伤害的孩子呢?对于没有造成较严重外伤或后果的磕碰,安抚都以孩子的情緒状态为参照:孩子没哭或者没有太大的情绪爆发,家长可以仅用语言表达关心,给孩子一个拥抱后,让对方道歉即可;孩子若有情绪爆发,拥抱他并用平和的语言进行安抚,直到孩子平静下来后,再让对方道歉。
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记得的不是“磕碰”的伤口本身,也不是疼痛本身,而是当时自己恐惧的情绪体验,如果家长过于焦虑、恐惧或愤怒,孩子就会感到恐惧,若孩子又比较敏感,这种恐惧体验甚至会陪伴到他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