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夏君 冯晓媛
【摘要】“双减”后学生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更充裕、学习方式更灵动,学校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空间,而阅读又是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要路径。基于学生多元阅读的需求,以突破传统阅读空间的单一功能,指向丰富阅读方式变革的“新型阅读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在充分分析传统阅读空间的利弊基础上,对重塑阅读行为、拓宽阅读渠道的“新型阅读空间”,从模型界定、创建原则、开发理念、空间管理及阅读内容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让阅读环境不再成为泛在阅读的壁障。
【关键词】新型阅读空间 模型界定 “3+1”模式 丰富阅读方式 阅读内容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教育科研课题(课程建设提质强校专项)“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型阅读空间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05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010-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减轻中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效能增强,以推进“双减”落地见效。“双减”后,学生的业余时间多了,学生可支配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更豐富多彩了,作为学校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学习 空间。
阅读是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在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下,阅读是实现其核心——“文化理解与传承”重要路径。为了突破传统阅读空间的单一功能,基于学生多元阅读的需求,改造传统的阅读空间,激活图书馆的教育使命,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中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新型阅读空间”应运而生,乘势而上。
一、新型阅读空间的开发意义及其内涵特质
新型阅读空间来自于传统阅读空间或“读写教室”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美国南希·阿特维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了“读写教室”这一概念,介绍了如何利用“读写教室”来改变学生阅读和写作苦难的局面。近年来众多教学工作者对“读写教室”建设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这些鲜活的思考和探索性实践,丰富了“读写空间”的研究和实践,就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围绕小学阶段“阅读空间”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大多局限于校内环境。
为此,我们提出新型阅读空间的开发和建设,以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方式,创造能够给予学生最佳阅读体验感的空间,让阅读的发生不仅是个体化的活动,更是促进合作与社会交往的载体,让阅读环境不再成为泛在阅读的壁障,让全民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新型阅读空间的“新”,包涵两层含义。第一“新”,对“阅读”的理解:重塑阅读行为,如跨媒介阅读、研讨型写作、文化沙龙组织、文学作品展示等;第二“新”,对“空间”的改造:拓宽阅读渠道,如外在改造传统阅读空间(单一的教室或图书馆),外延拓展校园公共空间、运动场所、休闲场所甚至家庭,而内涵立足于校本阅读课程建设,依托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开发整合成系统性、序列化的阅读内容课程体系。
总而言之,新型阅读空间不仅仅是以物(书本)为中心的空间,而是更倾向于以人(读者)为中心的空间。同时,阅读空间也不仅仅是以人的物质需求为中心,而是倾向于以人的精神需求为中心,通过打造有灵魂的空间,让其成为人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家园。
通过制定九年一贯制阅读的“3+1”模式,即三个学段通过不同阅读策略,指向一个实践成果的序列化模式,完成新型阅读空间的开发与实施,为优化阅读教学、拓宽学习空间、养成终生阅读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型阅读空间”模型界定
“新型阅读空间”是指整合了图书馆、网络阅览、现代教育技术、休闲研讨等功能,集阅读研讨与交流分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空间。目的是指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包含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两部分,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浸润式、开放式的。
新型阅读空间包含自主独立的线下实体阅读空间,可有若干个可供小组交流与分享的研讨室、分享角,也有用于休闲讨论的“休闲吧”。这些空间可能在一个建筑内,也可以分散在学校各个角落,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按照个性化的阅读偏好,在各个阅读空间都拥有浸润式的学习氛围。
新型阅读空间也包含广泛的线上网络阅读空间,包括资源库(线上图书馆)、阅读圈(动态论坛)、阅读课程、个人空间(我的空间)等板块。线上图书馆包含丰富的阅读资源,按照类型分类,有“教师推荐”“同学推荐”等栏目;阅读圈中可以查看教师和同学的阅读动态,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心得;阅读课程是与教材书籍相配套的主题式课程,可能是教材书籍相关的背景故事,也可以是阅读方法与技巧;个人空间中可以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撰写阅读报告,学生还可以对自己读过的书籍进行任务挑战,以此来评估自己的阅读效果。
新型阅读空间既可以在校内阅读空间的终端上登录、阅读,也可以回到家进行登录、阅读。
三、“新型阅读空间”的创建原则
创设“我阅读·我共享”的新型阅读空间,设计的核心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功能分区,包括浸润式个人阅读空间、浸润式的探讨空间、浸润式的共享空间等。外在环境上进行桌椅、墙文化、灯光设置,以及黑板、多媒体等基本设备配备,用以展示汇报作品。在这个空间内,让阅读者能够享受阅读的过程,既有独立阅读的条件,也有泛在交流的对象,实现广泛的阅读价值。
在空间设计上,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多路径原则
“新型阅读空间”的“新”最初体现在空间的布局上,打破传统的入座才读的常规,使空间兼具开放性、中心性。因此,整个空间由一个集中空间(例如校内图书馆)、若干个分散式节点(例如长廊、庭院、多功能厅等)、部分复合式布局(教室、办公区域等)组成。空间不再强调封闭性,因此利用多种路径原则强化阅读空间的区域功能,并提高闲置区域的利用率,优化空间的布局。例如设计架空空间、多平台路径等,最终营造出更具有创造性、开放性以及更加活跃的空间氛围,提高学生的“自读、共读、交流读”效率。
(二)多层级原则
传统教学空间往往各个功能区域互相隔绝、互不干扰,采用单层的布局。因此,打破纵向的空间禁锢,用好垂直空间,连接各个区域,将各个楼层、各个年级的学生联系起来,增加阅读空间的开放性。同时这个阅读空间也可以从特定的实体走向更广泛的空间,包括图书馆、走廊等公共空间,形成集中、分散、泛在的阅读空间,便于学生随时取阅,广泛阅读。
四、“新型阅读空间”的开发理念
在空间开发创建模块上,有以下三种理念:
(一)按照分级阅读理念“重构”图书馆
分区域配置符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图书微库,定期开放,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静享阅读的美好时光;图书馆定期开设微型讲座、读书沙龙,可自由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学生自主了解图书检索方式和图书微库分布原则,进行深度阅读;在老师引领下形成“阅读圈”,在圈内读以致用,探究阅读问题。
(二)按照娱乐性阅读理念,构建可重组阅读内容的“阅读角”
在教室内、走廊上、功能教室等布置不同阅读主题展示区,分享个人阅读成果;在公共空间安全区布置读书角、漂流书架、阅读吧,用于学生酣畅淋漓的交流。
(三)按照快速匹配阅读需求理念,开发线上阅读空间,包括网页端和手机APP端
网页端可通过校园网首页进入,APP端既可以下载APP,也可以从钉钉平台进入,教师和学生账号与钉钉系统数据绑定,因此阅读空间账号带有角色标签和学段标签;阅读空间的设计按照资源库(线上图书馆)、阅读圈(阅读心得动态分享、阅读主题论坛)、阅读课程(主题类课程)、个人空间(我的空间)等模块进行建设,学生既可以通过线下阅读空间内配备的阅读器登录,也可以校外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等终端进行登录,真正实现泛在阅读网络空间。
五、“新型阅读空间”的阅读内容体系构建
(一)阅读内容架构
在“我阅读·我共享”的新型阅读空间内,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有条理的规划。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推荐相应书目,结合整本书阅读策略,让学生逐步构架出自己的阅读体系,养成阅读习惯。详见下表:
九年一贯制阅读的“3+1”模式
线上阅读空间中,线上图书馆的书籍资源与线下同步,因为学生的账号信息包括了学生的学段信息,因此可基于学段,提供相对应的阅读资源,在完成本学段的阅读目标后,亦可以进行跨学段阅读,增加阅读量。
(二)阅读活动设计
学生大量阅读输入后,需要有多元平台给孩子们展示、鼓励、评价和反馈,最好的反馈平台就是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设计要有趣味,要打破年龄界定,允许跨学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母语的价值和魅力,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显性成长。
(1)阅读空间或阅读圈中分享阅读心得。(2)阅读PK赛、大闯关、等级赛、阅读达人赛、飞花令等专题展示会、擂台挑战赛。(3)舞台展示平台,以TEDx、广播站等方式,举行演讲活动、讲座活动,传播新型阅读理念,分享阅读创意。(4)留痕记录,比如“校刊”“班刊”“个人作品集”的编撰和分享,让学生作品有更加广泛的展示方式,实现个人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每项活动结束,给学生发放荣誉证书,予以等级认证,授予“阅读达人”勋章等,充分利用线上空间的大数据,根据分享频率、点赞量、评论数等,授予“阅读社交达人”勋章等。以评比促读法,以评比促提升。
(三)阅读指导策略
实现“我阅读·我共享”的新型阅读空间价值,需要有阅读策略的教师指导,这种指导,在三个学段中有不同的着重体现:
基于线上阅读空间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准性指导:我们通过平台对学生阅读效果等进行动态监测,跟踪学生的阅读行为,实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解析每个学生阅读量、阅读偏好、阅读参与度等,精准了解每位学生的阅读落点和阅读盲点,进行精准阅读指导和阅读书目个性化推荐。
阅读圈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心得,为学生树立“分享阅读”的榜样,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平等的读者身份,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阅读课程上教师可以筛选出对学生阅读有帮助的课程进行推送。
六、“新型阅读空间”的管理
线上空间管理主要按照积分管理制度,从阅读时长、阅读圈管理、个人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管理。
线上阅读空间仅在学生非上课时间段开放,同时对阅读早晚时间段进行控制。
阅读圈里,教师和线上阅读空间学生小馆长进行定期管理,对于发表无意义的或不健康的内容进行动态清理,并对相应的学生扣除阅读积分;个人空间建设等方面由教师根据个人空间建设丰富程度,评选“优秀空间”,并进行加分奖励;此外,阅读书籍的数量、阅读课程的學习数量、推荐书目被采用等都会进行相应的加分。
综上所述,阅读空间设计的核心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功能分区、色彩设计、光环境设计、空间结构等方面统筹规划,在确保安全的大前提下,设计出学生喜欢的个性化阅读空间:不仅可在实体空间中自由、开放、舒适地阅读,也可以在数字空间中展现多元样态。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指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开放式、浸润式阅读空间,丰富阅读方式和阅读时空,让学生永远记住自己7~16岁就读学校度过的那些曾经最美好的儿童时光和少年情怀,让崭新的文化交往以生活方式的交流平台——“新型阅读空间”成为学校的金名片,甚至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