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史教学的“正”与“新”

2023-06-19 17:33盛芳傅毅飞
新闻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课程思政创新

盛芳 傅毅飞

【摘   要】新闻传播史教学应着眼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导向,创新教学模式,以课前导学凸显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专题化、课外拓展实操化等有效手段,加强经典新闻作品教育,提升核心专业素养,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传播史;课程思政;守正;创新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NJG-2021-0153)。

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史教学的困境

新文科建设区别于传统文科建设意味着新理念、新使命等的转向,当前,新闻传播学的变革已是日新月异,但依然跟不上新时期中国宣传思想领域最新指导方针的需要,也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1]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史教学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闻传播史是学科史课程,学习新闻史是为了构建专业知识的完整度,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切入今天的新闻传播事业,指导新闻实践,培养新闻人的人文主義精神。有学者从三个方面指出重新彰显新闻传播史的学科意义与学科地位:新闻传播史是社会诸多领域的瞭望台与反光镜;新闻学子即便不学新闻传播史而是多习几门实用课程,改变不了毕业生求职就业不易的局面;新闻传播史教学直接关涉新闻学子们的职业理念感知、职业素养积淀、人文情怀培养及其思辨能力训练。[2]

现实情况是,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缩减新闻史课程学分与学时成为很多新闻传播院系的共同选择,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由原本的4学分、3学分减为2学分,或者将两门课程合并为“中外新闻史”。笔者所在学院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均以内容生产为主,新闻学专业按照传统分别在第一、二学期开设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前后几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中新史”由最初的60学时,逐步递减为45、30学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中外新闻传播史,共45学时。

教学实践中的被动局面与学时缩减现象同样突出。“中新史”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影响着新生对新闻学专业的感知和理解,新闻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以史照今,并以史实解释理论,但是学生结束高考后绝大部分没有实践经验,即使有过提前实习,也多为新媒体编辑或视频拍摄剪辑等实操技能,而这与新闻史讲授内容中的重点报刊史相差甚远,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

这也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依然是遵从大众传媒时代的基本格局,这导致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被动。而与此同时,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理兼招,这就导致物理方向的学生对新闻传播史产生隔膜,历史方向的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上述几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新闻传播史教学的“边缘化”。

二、新闻传播史教学的“正”

新闻教育中不变的重点是人文价值、追求真相和真理。那么,新闻传播史教学该如何守“正”?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导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体系建构,形成科学的新闻传播史观

从考据式到革命史范式再到当下多元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中国新闻传播史经历了多次转型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界面临的核心议题是在继承中自主创新,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史体系。

新闻传播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史论结合,归纳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从中国新闻实践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建立科学的新闻传播史观。例如,中国新闻史上有几次重大的新闻改革?社会背景是什么?影响如何?区别在哪里?新闻史上不同时期的新闻失实各自的原因与表现分别是什么?只有树立大历史观而不是将新闻史等同于了解各类历史事件,才能帮助学生分析现象与问题,以史鉴今。

有学者针对国内新闻传播史研究与教育的困境,提出知识、理论、思想三位一体式的立体教学模式,分别与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哲学的历史相对应。所谓原始的历史即考据史事为追求,反省的历史强调理解、反思与批评,哲学的历史是对历史的思想的考察。[3]

以专业精神与职业理念为重,改变过分故事化、悬念化等做法,有意义的课堂不只是有趣的课堂,不能以八卦、猎奇来吸引学生,本末倒置。不以故事为噱头,要以严肃的态度建立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图谱。加强经典新闻作品教育,提升核心专业素养。

(二)坚守人文精神教育,强化社会关怀与家国情怀

知名学者王润泽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曾说,从事新闻史研究总结的是规律,但最终都是价值观的传递。在进行历史细节研究的时候,可能会从最初的逻辑认知转向最后的价值观深化甚或重塑,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做人。[4]

新闻教学特别是新闻传播史教学更为注重这一效果目标,而这就要求我们确立长效育人新机制,强化史实与价值观、思政教育的深度关联。新闻史虽是基础性的学科内容,却承担着重要的德育责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品德教育的思政元素成为共识。有学者指出底线思维、家国情怀和初心使命感是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新闻史课程思政教学中由史观教育而让学生获得的知识“钙片”。[5]

2020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在全国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使之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师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它与新闻传播史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有交叉,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也高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培根铸魂,笔者所在学院在2022年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恢复了中新史的60学时,多出来的一半学时怎么上?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课前10分钟的主题演讲着力训练学生发现好新闻的能力,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才是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好作品。特别是2022年恰逢二十大召开,各类媒体、平台主题报道丰富多彩,学生分享了很多包括创意海报、CG视频、空间音频、H5融媒产品等在内的优质内容,在欣赏、评析作品的过程中,极大地提振了爱国热情、激发了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建立历史与当下的关联,活跃课堂气氛。

三、新闻传播史教学创新路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并不會削弱新闻传播史的地位,但必须走出以史实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讲活新闻传播史已成为紧迫任务。

(一)教学重心上,注重实用,实现实践转向

新闻史的实践转向受益于库尔德利提出的“媒介实践”论,库尔德利提出要从对媒介文本和媒介组织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去关注人类社会实践。[6]在王润泽看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范式从编年史、革命史到社会史、思想史,再到现代化史、本体史,主体性逐渐确立。当前的实践转向更注重从实践中总结中国的问题、道路、理论、立场和逻辑,研究主题与原创性上不断发展与深化。而这有利于突破传统新闻学“实践”的窄化理解。[7]

学者沙垚在论及“实践论”时,提出要以“与古为新”的研究视角坚持实践功能论,以问题为导向,重返历史实践,以共情式的方法去关注当年的实践者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或危机。[8]学者们的洞见无疑给本科生的新闻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比如讲到在江西瑞金的红色新闻事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并设置相应的主题讨论,帮助学生关注历史实践,而不是简单机械地背诵报刊创办日期、地点、宗旨、传播内容等。江苏省委机关党报《新华日报》拥有光荣的红色基因、宝贵的革命历史,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该报“翻开尘封的历史老报,研读先辈的笔下峥嵘,激活一张党报里的党史”,推出“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专栏,笔者在讲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时,将此专栏所有文章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上发放,并要求学生在课堂读报评报过程中关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选取新近重要报道策划与优秀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一次次的好新闻推荐,学生逐渐懂得了媒体应如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也对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等有了鲜活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设计上,专业知识传授专题化

教学设计专题化,一是为了处理教学内容太多与课时太少的矛盾;二是便于将教材上比较分散的内容材料整合,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富有思辨性的议题予以重点延伸,以《大公报》《申报》等代表性报刊为例,相关内容分散于近代、清末、北洋军阀统治地区、十年内战等多个章节中;三是便于结合新闻机构发展脉络与媒介技术演变史,以“大历史观”更为宏观地解释、分析新闻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的复杂关系。

充足的学时为专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笔者紧扣教学大纲,设计不同教学模块不同形式的任务,在正式开课前一周提前发布。有的小组通过讲故事、读作品,解读新闻人物、新闻思想及其对当下实践的影响;有的拓展教材有限的内容,比如早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有的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纵向分析,比如从王韬的报章文体到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再到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延安整风时期的新文风、穆青的“散文化”新闻,尝试以文体文风为线索切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演变。整个学期,教师与学生会反复沟通,各小组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汇报交流,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

(三)课外拓展上,与时俱进的实操化

改变新闻史学课程与社会脱节、与新闻业界的实际需求难适应的问题,让历史与当下互相映照,对接新闻史教学内容与鲜活的传媒实践。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的“首届中国新闻史知识数据库建设及可视化设计大赛”决赛作品出炉,这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史教学力度最大的创新改革。该赛事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挖掘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谱系,在文献梳理、数据采集基础上,以可视化设计等新媒介技术活化历史。入选作品的思想性、叙事性和当代性兼具,类型多样,视频类如《一分钟秒懂中国近代新闻史》、互动类如《江苏党的百年宣传事业可视化设计》、平面类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知识图谱》等。这种教学改革通过实操让学生所学的新闻史知识得以活化,并有了输出口和展示平台,也提高了新闻史的学术品位和价值。

但刚入校的新生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地方院校的条件也有限,笔者在任教中尝试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手法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即各小组根据兴趣及重大纪念日、重要新闻人物、重要节日提前进行选题决策,完成资料收集与整合,在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史专栏中完成主题推送。比如2022年下学期《中国新闻事业史》开设过程中,10月23日是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日、11月5日是邹韬奋诞辰日,11月8日是记者节暨第32届中国新闻奖颁奖,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笔者任教的大一新生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从零开始,完成班级公众号策划设计,分工合作,兼顾研究性学习与微信编辑排版,在严谨的历史考据基础上,用尽可能活泼有趣的方式讲述新闻史上的名人名篇名刊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回望历史现场,相比被动听老师的课堂讲授,这种体验更深刻也更有效。

结语

2023年第三届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张昆教授再次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联系普通(通识)教育课程群与专业实务课程的中介;二是教学内容上担任了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人文教育;三是最终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底色;四是为新闻传播实务课程的教学提供支撑。[9]新闻传播史教学需要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层面着手,高校新闻教育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学子,同行们从编年史、媒介技术发展史、社会生活史、现代化范式等不同视角,总结规律、思考问题。我们要突破对“历史”的狭隘理解,强化实用性,呼应新闻学应用性学科的性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传授为主导”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真正意义上翻转课堂,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重返历史语境,探索发展规律与改革动因,让静态的史料鲜活起来,获得新闻史学习的丰富意义。

注释:

[1]丁汉青.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J].传媒,2022(05):9-12.

[2]张艳红.历史观引领、案例深化、专题整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史教学改革[J].新闻春秋,2019(03):89-95.

[3]陈娜.跨越新闻史教研的三重门——谈中国新闻史教研的发展路径[J].国际新闻界,2008(04):15-18+51.

[4]余玉.新闻史研究的范式转型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创新——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J].传媒观察,2022(10):38-43.

[5]阳美燕.基于马新观的新闻史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以“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J].青年记者,2020(31):58-59.

[6]尼克·库尔德利.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J].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46.

[7]王润泽.实践转向与元问题聚焦:对新闻学知识体系创新的思考[J].新闻记者,2022(02):14-19.

[8]沙垚.与古为新:一种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1(08):110-117+138.

[9]张昆.与时俱进、融合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水平[EB/OL].镜鉴工作室2023-04-18,https://mp.weixin.qq.com/s/p9bG3JKZbwpgLdNsngzgaA.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文科课程思政创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