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
2023年2月17日,新安晚报推出全媒体策划报道《合肥小伙,坐公交穿越长三角》。该报道在新安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大皖新闻首发后迅速蹿红,新安晚报及融媒体平台浏览量20万+。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这篇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独特视角呈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貌,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新媒体时代,晚报深度报道如何突围?新安晚报2021年组建深度新闻部,重点对新闻热点、焦点、冰点进行深入挖掘,现以《合肥小伙,坐公交穿越长三角》为例展开分析,深度报道虽然体裁、题材等会有不同,但对新闻事件的呈现、现场的还原、人物的报道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突围的基本方法
(一)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
《合肥小伙,坐公交穿越长三角》一稿,讲述的是一位合肥大学生,花了4天时间,倒32趟公交,共花费76.8元车费,在寒假期间实现了坐公交车从合肥到上海的旅途。报社采前会认为,这一稿件应该从长三角的角度去呈现。
拿到题目后,记者迅速搭建框架。稿子的结构大致分三层:第一层是这个大学生的举动,年轻人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去丈量城市。第二层是城际交通的便捷,把跨区域的城市点对点地连接起來。第三层是长三角区域,一个事件发生一定有其生长的土壤,去探究那个宏观的意义。
稿件的呈现最终遵循了这个思路,把一个年轻人的行为艺术,放到更广阔的场景里面去解读。
(二)大量细致深入的采访
好的新闻写作,一定是建立在大量、深入的采访基础上。
首先要搞清楚基本的事实。当事人倒32趟公交,经过了七八个城市,中间有上百个节点,腾挪过程复杂。记者对照地图和晒出来的车票信息,逐条分析,充分了解其实现这一愿望的新闻事实。
其次是对细节的把握。本文采访对象是个高度配合,表达能力也很强的大学生。记者采访过程中事无巨细进行询问,都获得较好的回应。里面有两个细节的呈现,也进一步印证了稿件的主题。
一个是他对别人嘲笑他为什么不去坐火车的回应。他说,公交车之于火车,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总是从人流最多的市区穿过,又或是载着人们从一城奔赴另一城。在最繁华的都市中游走,他几乎见到了每个地方的地标建筑:苏州的东方之门,南京的紫峰大厦,还有合肥天鹅湖;当公交车缓缓离开城市时,也能让人体会乡野的生动——窗外掠过农人的菜园、新绿的麦地、养蜂人的屋棚,全是细节。他有种幸福的感觉,“长三角在我心中了!”
有了这些内容,为下一步去探究故事为什么会发生在长三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虽然稿件一开始有框架的设定,但是对这个主题的认识,是从采访中一步步逼近的,也给稿件的最终呈现提供了指引。
(三)寻找有效的素材
稿件采访写作时间只有半天。为了尽快地实现和这个主题之间的关联,记者需要通过大量的专家采访和资料查阅,并找到有效的素材作为文本的支撑。
首先是专家采访。因为他的行程主要涉及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来自安徽、江苏的两位受访专家,分别从城市群、都市圈进入到“同城化”的时代、城际交通网络的需求等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让主题的“公共性”得到进一步浮现。
其次是对有效素材的搜集和利用。在各类检索中,一篇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上的论文进入记者的视线。这篇论文非常全面拉出一个框架,呈现了从《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居民对城际出行在公共交通方面的诉求等内容,对记者的采访提供了逻辑性的支撑。
记者随后又找到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公交集团驾驶员刘霞的建议。她提出了加快城际公共交通衔接,发挥城际公共交通的优势等话题。这些和主题高契合的有效素材,也都被不同程度运用到稿件中,为读者提供了多元丰富的信息。
二、突围的三条路径
(一)寻找开阔的视角
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并从中找到开阔的报道视角,是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努力的方向之一。都市报记者离新闻现场更近,从事件入手,有着天然的优势。记者当努力从各类社会事件中,寻找更加开阔的视角,探寻现象发生的土壤,触摸新闻背后的支点。
在此思路下,新安晚报曾推出了很多相应的报道。如稿件策划《小蚯蚓登上中央一号文件》《皖美十年看第一》《行走江淮运河》等,均是通过一个人、一件事引出背后宏大的叙事框架。
拥有开阔的报道视角,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这对新闻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需要培养专家型或者学者型的记者,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点,快速做出选择和判断。
比如在各地“赛马式”公布GDP之后,新安晚报推出过一篇稿件《谁会成为下一个千亿县》,记者从目标、动能、预期等角度分析各个县未来的发展潜力,从一组冷冰冰数据里,读出了更多内容。
媒体融合时代,比拼的不只是传播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能攫取到有价值的内容,再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给公众。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深度报道迫切需要的内容。新安晚报近期也推出了众多优秀的稿件,如聚焦客运大巴未来开向何方的调查等。
(二)做思维上的“逆行者”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一方面需要尊重受众,把稿件处理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顺应快速阅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应该提供一些具有思想性的表达。在热点之外,努力做思维上的“逆行者”,也是深度报道值得坚持的方向之一。
首先是对一些热点进行冷静克制的思考。2017年新安晚报推出过一篇《网络大V把苏州火灾“搬到”合肥》稿件,对事件复盘,追问谣言产生的原因。此类现象一再发生,也让这篇稿件在现在看来依然具有价值,这也是主流媒体应该深入探究的领域。
其次是对热点降温后的持续跟踪。近期,新安晚报推出了《号召买三四套房的湖南一地县委书记有了新职务》《黄冈“一问三不知”的女干部有新职务》《亳州领导干部公布号码一周年之后》等稿件。在热点降温之后,记者持续跟踪并发现进展,使得这些稿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有些题材本身并不“热”,记者在深入跟进之后,同样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信息增量与思考。
(三)提升写作的技巧
稿件写法的差异化,是可以提供读者不同氛围感的,引导他们继续读下去。提升写作的技巧,留住读者,也是深度报道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首先是故事化的写法。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经历了三个变化,信息渠道从唯一到之一,传播平台从纸媒到平台,传播业态从单一到融合。但其实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人为核心的报道理念,故事为载体的叙述手段。
目前包括时政类稿件,也开始注重故事化的写法了。新安晚报近期推出的《池州不迟》一稿,即巧妙从在厂里“打螺丝”的年轻人的生活,一步步引入池州当地发展的主题。读者读起来会感到很轻松,不会上来就被官话和套话给吓到,这是需要记者在写作中慢慢习得的本领。
其次是细节的把握。中青报冰点周刊主编从玉华认为,“写作应该是一个梯形结构,梯子的顶端是宏观意义,是普世框架,梯子的末端是场景、细节。”
环境是采访细节的重要来源 ,深度报道在表达人物事件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需要有环境或场景的烘托。记者应该尽可能多抵达现场,让稿件在细节中更具可读性和可感性。
最后是素材的取舍。确定报道主题之后,就需要搭建一个逻辑环环相扣的框架,然后把合适的素材放进框架里。记者在采访中,会问很多的内容,不写进去往往会觉得可惜。应该大胆地对素材进行取舍,让稿件的思路更加清晰。
回到开头那篇《合肥小伙,坐公交穿越长三角》一稿,对这个小伙子的旅途经历、成长史、心灵史就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呈现,他只是稿件中的一条线串起整个主题,最终让稿件的落脚点落到“融合的长三角”上来,进而深化文章的主旨。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