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

2023-06-18 03:47丁媛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时代价值

丁媛

[摘  要]社會扶贫作为我国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扶贫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探索为实践基础,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遵循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出重要的时代价值,深化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社会扶贫;生成逻辑;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5-0016-07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充分治理,精准脱贫攻坚战宣告胜利。脱贫攻坚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又一次伟大革命,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社会扶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扶贫是我国“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扶贫的重要作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1]19。随后,围绕社会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扶贫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指出:“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我们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于伟大的贫困治理实践,也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依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邃、逻辑严密,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中升华。因此,在学理上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在实践中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的远见卓识,能够深入认知小康社会由“建设”到“建成”的伟大意义,能够在巩固脱贫攻坚伟大战果的同时,继续推进后扶贫时代下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的进程,为共建和平稳定、温暖安康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有本可溯,又有的放矢,它针对中国脱贫攻坚治理问题,遵循着严谨的理论生成脉络,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解释中国的贫困治理难题,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的“孝亲敬老”“守望相助”等社会扶贫观念,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反贫困实践探索,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贫困治理面临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难题。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如是肯定人民群众之于历史的创造性价值,“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建设了丰富的精神栖息地,在推翻阶级压迫、迎来自身解放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广大无产者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反抗压迫、反抗剥削,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境地。可见,在消除贫困的事业中,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和可以依托的力量。另一方面,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才具备消除贫困的可能性。“行动唯有联合起来,至少存在于文明国家之间联合起来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3]50这说明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力量,无产阶级是难以摆脱贫困获得解放的;无产者出于共同利益、相同目标的需要联合起来,具有一致的诉求,因此可以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促使自身获得解放。同时,人民群众的构成主体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包含着社会的诸多阶级阶层,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就是其他阶级阶层对无产阶级的补充。还有那些小资产阶级、部分依附于无产阶级的统治阶级成员等,都在不断地被纳入到无产阶级的范畴中。另外,马克思主义还将那些能够在理论上认识人类历史运动的、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归为无产阶级阵营的成员。[4]403-408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人民群众在数量上是十分庞大的,在范畴上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绝大多数。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人民立场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事业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贯穿于扶贫工作的一条主线。落实到具体的社会扶贫实践中,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适时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人民群众合力消除贫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肯定了人民群众在贫困治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贫困治理的中坚力量。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对各个层面、各级力量的调动本身是一种对集体力量的凝聚,是将社会全体力量联合起来集中到脱贫攻坚战役中。这些凝练的表达和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的群众观点本土化、现实化的升华,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本土特色。

(二)文化逻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文化土壤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今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前途命运从来都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珍惜亲情,奉先思孝、处下思恭、百善孝为先、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些对家庭传统美德的赞颂既是家庭建设的不竭动力,更是早已融入中华血脉,使中华民族独树一帜于世界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家庭美德会促使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而且由小家及大家,成员的责任感同样会惠及社会,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即是此意,家庭美德是社会美德获得滋养的土壤。

“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是邻里间相处遵循并崇尚的价值主张。守望相助“以‘诚实守信为前提,以‘帮扶弱者,患难相恤为动机,以‘亲仁善邻、置而不较为核心要义,最终实现乡邻和睦与个体德性的提升”[5]。守望相助,既是对个人道德的一种约束,也是对社会伦理层面的评价标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具体而言,守望相助的产生源于“帮扶弱者,患难相恤”,即以恻隐之心帮扶弱者是人性的本质表现;守望相助的要义在于“亲仁善邻、置而不较”,即邻里间相互排忧解难、彼此理解,从而融洽和睦地相处。守望相助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一方面是乡邻和睦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则是自我道德情操的塑造。也就是说,在邻里间的互助和彼此帮扶中,在个体之于他人的奉献和对于社会的履责中,个人的道德需求获得满足,而邻里间的相互守望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蕴着的家人间的“孝亲敬老”、邻里间的“守望相助”这些人与人之间相处、约束自身的道德伦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我们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6]在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中凝聚社会扶贫共识,汇聚多元扶贫力量,创造社会扶贫氛围。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探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实践基础

在不断探索贫困治理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贫困治理理论,这其中亦不乏对于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反贫困的实践和探讨。事实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社会力量对中国减贫事业的参与和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使广大无产者拥有了土地,这为我国的减贫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集中大规模无产阶级力量反抗贫困的初试。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开始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具体表现在将政府之外的社会扶贫力量动员并组织起来的机制体制的建立。例如,199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缓解农村贫困状况、缩小区域间贫困差距。这一计划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到减贫事业中来。《计划》中涉及的扶贫主体包括金融、科教、农林等行业部门,还有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残联机构,以及各种基金会、民间济困组织及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不仅如此,《计划》还积极鼓励开展与国际社会组织的扶贫合作。这一计划既从整体上对整个农村减贫工作进行了部署,也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上纳入了更多的扶贫主体。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扶贫中,社会力量的组成和分配是政府主导,其他社会力量逐步参与的阶段。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明確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这一时期扶贫的基本方针之一确定下来,提升了社会扶贫在我国减贫事业中的地位,也为未来社会力量的积极投入创造了条件。在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投入减贫事业的主体范畴进一步扩大,对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减贫事业的支持政策、责任规定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大大调动了社会各阶层投入减贫事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减贫事业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尊重和剖析了既有的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坚持了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也就是说,在一直以来的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实践中,一直居于扶贫主体地位的国家政府仍然在社会扶贫中占据主导。另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继续坚持了对社会力量的依托,即号召全社会各级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7]13正是在党的组织保障下,全体人民勠力同心,脱贫攻坚的梦想才终于实现。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中国的贫困治理既是关键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以“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贫困群众自生动力”为基本模式的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贫困治理理论的巨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与时俱进的理论飞跃,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价值和卓越的时代贡献,是未来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仍然要遵循和依托的理论导引与行为准则。

(一)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诸多重要立场、观点、思维、方法,擘画了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结合中国贫困发展的新形势对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成果的创造性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成果的进一步丰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注重对扶贫大氛围的营造。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我们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2]所以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对中华民族扶危济贫等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对优秀扶贫事迹大力宣传,对扶贫典型加以表彰和树立,这些都是在扶贫助困社会氛围的大力营造下凝聚扶贫共识、汇聚扶贫力量。

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作为贫困者本身或是帮扶者都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因此,尤其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贫困群众走出精神贫困的桎梏。“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我们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提出“智志双扶”,主张在勤劳致富的脱贫理念的树立中实现自身富裕,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群众是主体、群众力量要联合的观念的丰富和创见。

(二)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扶贫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传统、历史传承是今天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渐进、内生性演化的重要基础。[7]10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即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自身的历史土壤,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成员间“孝亲敬老”、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观念,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同时,结合中国的贫困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还创造性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发展和转化。

在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大力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孝亲敬老”“守望相助”的观念,以这些经过历史充分检验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扶贫共识。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守望相助这一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实践于邻里之间的相处之道扩展至范畴更为宽广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多元主体间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相处模式。事实上,“孝亲敬老”“守望相助”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从家庭向邻里间的延伸。正是在这一延伸过程中,原本发源于血亲间相互友爱的情感扩充至血亲之外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从这一层面来说,传统文化中邻里间的“守望相助”不仅仅是将温暖给予他人的单向度施与行为,它的实质是个体精神层面道德需求的表达。也就是说,“守望相助”在将关爱施与他者的同时,更是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选择。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对传统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大力弘扬,有利于塑造社会个体为志愿服务献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而个体组成了集体,形成了社会。因此,当个体的志愿奉献精神被塑造,那么集体或社会的正面的、积极的群体人格也会因此形成,即滋养志愿文化的社会土壤就会被培育出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能够集结全社会力量的重要根基。因此,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各种扶贫工作,使我们全党上下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责任制,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公民个体等多个扶贫力量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全国上下,“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2]。

(三)推动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经过百余年的实践探索,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这些可贵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和运用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继承了既有的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理论基础上,又结合新时代中国贫困形势发展新趋势、新变化作出了政策优化和调整。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的重要论述继续坚持了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与之前不同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党与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再面面俱到,而是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动员、组织、协调并支持其他扶贫主体的作用:“我们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我们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2]這时候党的统一领导既是脱贫攻坚有力的组织保障,也发挥着“统筹”“协调”“顶层设计”等宏观层面的作用,党与政府成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筹者,积极调动扶贫资源,助力贫困群众摆脱深度贫困。

另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继续坚持了对社会力量的依托。与既往不同的是,社会力量的作用被愈发地突出。“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我们组织开展定点扶贫,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人民军队等都积极行动,所有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帮扶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2],这些论述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对社会全体力量依托的实践体现。党的十八大之前,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位置是政府的附属者、从属者。而在新时代,社会扶贫与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同步推进,都是共建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2]

(四)为当代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经受过实践淬炼的方法论,为当代世界各国的反贫困治理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对于“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8]。其中的“各方参与是合力”就是其关于社会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要概括。政府在治贫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着支持、组织、引导、动员的功能,但真正承担反贫主体责任的是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组织,是部门集体,也包括个人志愿者。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那些处于深度贫困的群众彻底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尽管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情、世情千差万别,但集合全社会力量脱贫是各个国家均可采用的。

对于“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概括为一个非具体的理论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落实在减贫事业中,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方案就是构建反贫困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是一个相依相携的整体,贫困是我们人类整体共同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将作为世界减贫事业中的“一元力量”,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各个国家应尽自身主体责任,勇于担当,建立一种共赢的减贫交流合作关系,共同创造良好的国际反贫困环境,在行之有效的反贫困实践中实现全人类脱贫的愿景目标。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的总结,也是未来指导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消除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是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交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发展、丰富并成熟起来的。在理论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理论逻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实践层面,以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矢志不渝的中国反贫困探索为实践逻辑,深化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生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拓展至全社会范围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贫困治理难题,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吳洁.“守望相助”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流和现实意义[J].艺术家,2021,37(2):61-65+100.

[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1).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责任编辑  王兴国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时代价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