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及教学建议

2023-06-17 11:32柳美彤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聋校

柳美彤

【摘 要】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充分考虑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在交往话题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系统安排交际功能、语言点、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等内容,全面提升聋生沟通交往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同时鼓励聋生在实践中加强笔谈的运用。

【关键词】 聋校;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中图分类号】 G762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五年级上册教材”)充分落实《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第二学段目标要求,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强调聋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符合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点,处理好不同册次、单元以及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重视笔谈的运用及其与手语、口语的转换,用好新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一、编排内容

五年级上册教材基本延续一至四年级教材的结构体系,继续以主题单元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满足聋生日常交往的需要。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四个单元主题分别是“身边的榜样”“开心时刻”“去商场”和“充实的期末和寒假”。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实践活动组成。每篇课文均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内容涉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符合五年级聋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贴近聋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帮助聋生学会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与人交往。

每篇课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本课话题的交往情境,呈现三组内容联系紧密的会话,构成完整的沟通场景。与四年级教材相比,五年级上册教材增加了交际话轮和会话难度。比如第2课《采访小能手》安排了采访活动,要求学生能进行采访并记录关键信息,第8课《问路》要求学生能询问并陈述复杂路线。第二部分是词语,提供了四个用于交往活动的手语词。有的课次呈现的词语全都是从情景会话中提取出来的,有的课次则提供了会话中没有出现,但与交往话题相关的其他词语。比如第6课《爸爸给我回信息了》的会话中只出现了“后悔”“盼望”“羨慕”这三个词,“同情”一词是结合课文内容拓展的和心情有关的手语词,以增加聋生的手语积累。第三部分是练习活动,共三道题。前两道题从不同角度巩固本课所学重点内容,特别重视典型交际情境的创设和重点交际功能的复现,并尽量围绕交际功能提供不同表达方式,渗透多种表达方法。第三道题延续四年级教材的体例,在每个单元的三课中,分别设置“笔谈”“交往提示”和“选做”。通过有针对性的笔谈练习以及对交际礼仪、交际习惯等的强调,满足聋生积极融入社会、主动与人交往的迫切需求,同时关注聋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弹性要求。

每个单元的实践活动和四年级教材一样,包括四项内容:听(看)话练习、交际礼仪和方法策略指导、手语练习以及综合性较强的情境交往活动。但相较于四年级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有意识地增加了手语练习的比重,旨在多角度、综合性地提升聋生的手语表达水平。

二、编排特点

(一)交往话题体现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年级上册教材充分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个性、倡导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内容有机融入交往话题中(具体安排见表1),全面提升聋生的沟通交往素养。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第12课《过春节》的情景会话集中呈现了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春节习俗,引导聋生感受孝文化,了解过春节买年画、逛集市、贴对联、吃年夜饭等习俗,学习“祝大家年年有余,万事如意”等节日祝词。另外,会话所配的插图也提示了丰富的信息。如门框上贴的“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对联,大门上和窗户上贴的“福”字,门口和屋内悬挂的红灯笼和中国结等,以及屋内家人们欢聚一堂、老人给孩子递上压岁钱的融洽场面。课后练习中还呈现了舞龙舞狮、买年货、剪窗花等春节习俗,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聋生把教材内容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拓宽表达范围。

2.培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五年级聋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教材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聋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有的课文鼓励聋生不断进步。例如,第一单元“身边的榜样”中《我要向你学习》《采访小能手》《你真厉害》三篇课文,都是引导聋生在自信的基础上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比如发现同学游泳游得快、手语打得好等,发现妈妈心灵手巧,发现学校保安忠于职守,引导聋生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并向他们学习。

有的课文指向如何与家人、伙伴和谐相处。例如,第6课《爸爸给我回信息了》创设了和爸爸发生矛盾后,通过短信沟通言归于好的情境,第5课《我们和好了》创设了两个好朋友之间发生不愉快,后来又解开误会的情境,引导聋生明白要和家人、伙伴坦诚相待,主动化解矛盾,误会了他人要及时、诚恳地道歉。再如,第4课《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创设了帮助摔倒的同学的情境,体现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

3.倡导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材还注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引导。例如,第10课《快考试了》中提示了在考试前借助订正本复习错题的学习方法,以及先复习功课再玩玩具、制订“期末复习计划”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第1课《我要向你学习》课后练习中呈现了保持桌面整洁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材中安排的交往话题,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现聋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全方位关注聋生的身心成长,致力于满足聋生的各类交往需求,使课堂所学能够直接运用于聋生生活,最终帮助聋生实现独立自由与人交往、自然融入社会的目的。

(二)系统安排教学内容,注重聋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

课程标准指出,“沟通与交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1]。根据这一目标,教材系统安排了交际功能、语言点,以发展聋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系统安排了交往知识、交际技巧和礼仪常识等内容,以发展聋生的沟通交往技巧;同时,协同发展口语、手语和笔谈,并促进这三者之间的转换,引导聋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有效沟通,以实现聋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

1.系统安排交际功能和语言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沟通与交往全套教材围绕“社交表达”“情况表达”“态度表达”“情感表达”“使令表达”“谈话技巧”等6个方面系统安排交际功能,共包括85个功能项目,涵盖聋生生活交往最需要、最常用的交际功能,引导聋生围绕话题学习某种交际功能,完成特定交际任务。在某一交往情境中,可能发生不同的对话,可以实现多种交际功能。教材选择在这一交往情境中比较常用的交际功能作为每课学习的重点。例如,第1课《我要向你学习》主要学习“羡慕”这一交际功能,第2课《采访小能手》主要学习“祝贺”这一交际功能。

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些交际功能项目是第一次出现,比如“羡慕”“打算”,有些交际功能项目虽然在一至四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过,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不同的侧重和指向。例如,“建议”这一功能就在不同年级反复出现,但在不同话题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年级下册《练习讲故事》中是“建议(行为的速度)”,四年级上册《家有喜事》中是“建议(表达的方式)”,四年级下册《选个好地方》中强调“建议(陈述理由)”,五年级上册《快考试了》中则是“建议(不做某事)”,通过不断巩固、实践,使聋生全面了解、学习“建议”这一交际功能。类似这样的安排还有很多,比如“解释”“说明”“陈述”“转述”等交际功能项目。

同时,有些交际功能还体现出渐进性的特点。比如“陈述”,在整套教材中共出现了14次。在第一学段中,一年级上册《家长的电话号码》是“陈述(简单情况)”,三年级下册《参加广播操比赛》是“陈述(活动的详情)”;而到了第二学段,五年级上册《问路》出现了“陈述(路线)”,例句和语言点都随之更加复杂,体现了难度的提升。

在有序安排交际功能的基础上,五年级上册教材还从聋生已有的语言基础出发,关注实际交往情境中最常用的语言形式,呈现有代表性、实用性的语句,为聋生进行口语、手语、书面语的转换打好基础。通过一至四年级沟通与交往课程及语文课程的学习,聋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五年级上册教材适当提升了难度,有意识地增加了与复句有关的语言点,并在课后练习中提供了多样化的句式,帮助聋生进一步发展表达能力。如第1课《我要向你学习》安排聋生学习假设关系复句“要是……就……”,并在课后练习中提供“要是……该多好”“……真让人羡慕”的表达,引导聋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丰富表达。

2.重视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的学习,引导文明交往

五年级上册教材系统安排了聋生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帮助聋生掌握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礼仪常识,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进而实现与人自如交往、有效沟通。

五年级上册教材在不同的板块灵活安排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如课文情景会话旁边的“学习伙伴”、课后练习的“交往提示”和单元实践活动的第二道题,从多个角度引导聋生学习沟通技巧并加以运用。情景会话旁边的“学习伙伴”往往结合具体情境和会话内容进行提示。如第8课《问路》中,结合李浩的话“对不起,我没听清,请您再说一遍,可以吗”,提示聋生“在未听懂时,有礼貌地请求对方重复”,这一提示针对聋生交流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沟通策略。课后练习的“交往提示”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示沟通交往的技巧要点。如第3课《你真厉害》的课后练习提示聋生在称赞别人时“语气要真诚;可以具体描述称赞的内容”,方便教师、聋生回顾总结。单元实践活动的第二道题具有一定的练习性质,通过提供多样的提问和应对方式,让聋生在辨析、思考后得出交往礼仪的要点。如在实践活动一中,通过呈现“谦虚”和“傲慢”两种回应方式,带领聋生思考当得到别人的“祝贺”和“羡慕”时,应该如何回应才更合适,引导聋生学习有礼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注重文明礼仪的渗透。

3.协同发展口语、手语和笔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有效沟通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让聋生“初步掌握口語、手语、笔谈等多种沟通与交往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采用灵活恰当的沟通方式”。五年级上册教材重视口语、手语、书面语的协同发展,引导聋生熟悉多种沟通方式,努力促进几者之间的相互转换,为聋生今后自由选择沟通方式夯实基础。

(1)口语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包括“听觉训练”“看话训练”和“说话训练”,第二学段要求聋生掌握听觉技巧,初步形成听话、看话、说话能力。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引导聋生听话、看话、说话。

首先,借助课文提供的情景会话以及课后练习创设的情境,充分引导聋生听话、看话,并运用提供的语言点和典型例句表达、说话。其次,每个单元的实践活动还安排了一道听(看)话练习,通过有计划、有梯度的训练,促进聋生听(看)话能力的不断发展。听力材料的内容与所在单元主题相关,难度逐步提升,帮助聋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听(看)话水平。三、四年级的听力材料以一句话为主,呈现方式多为选择、判断、排序,要求聋生提取关键信息、判断正误等。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听力材料则为简短的对话和较长的句子,难度有所提升,呈现方式也更加灵活,除了常规的选择、判断、排序之外,还设计了连线、画图等新形式。同时,对思维能力和活动任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实践活动三中要求聋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用不同颜色标画出行走的路线,实践活动四中的听力材料是两个同学关于跳绳的对话,要求聋生通过听对话,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理清对话中的逻辑关系。这些创新形式增强了听(看)话练习的趣味性,促进了聋生口语和笔谈能力的发展。

(2)手语

五年级上册教材在四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手语的分量。教材在单元实践活动中安排了三道和手语相关的题目,引导聋生进一步发现手语中存在的规律,多角度、综合性地提升手语表达水平。

第一题围绕词语设计练习,引导聋生了解同类词语的手语构词规律,初步辨析手形易混的词语,如实践活动一中的“打量、审查”“跟随、赶走”,以及区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和不同手语打法,如实践活动三中的“比、光”。第二题安排句子的练习,从不同角度提示用手语打句子的要领,让聋生更深入地了解手语的语序,理解手语与书面语的对应关系,为逐步实现口语、手语、书面语之间的自如转换夯实基础。如实践活动二中提示聋生“用手语表达句子时,可以用手形来模仿人的某个动作”。第三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任务,如实践活动二中让聋生用手语交流生活中的开心时刻,实践活动三中让聋生把路人所说的路线用手语翻译给同伴。这些内容由点到面地引导聋生灵活运用手语进行日常交往,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手语技巧,体现手语能力发展的梯度。

(3)笔谈

课程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要让聋生“认识笔谈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笔谈习惯”。笔谈和书面写作不同,它具有即时性和场景性,更像是当面对话的文字表达。教材在安排笔谈时充分考虑了笔谈的这一特点,创设了真实任务驱动的情境,引导聋生利用文字和书面符号进行沟通。

教材在第一学段主要引导聋生使用符号、图画等方式表达简单意愿,培养笔谈的兴趣。在聋生有了一定书面语的基础之后,教材在第二学段逐步加大笔谈的分量,每个单元各增加了一次“笔谈”,即每册四次,更多地提倡聋生使用笔谈的方式与人交流。如四年级教材让聋生给同学写留言条,用短信和社交软件给亲人发通知等。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笔谈内容更加丰富,如第2课让聋生用笔谈的方式采访学校的保安叔叔,第9课让聋生用笔谈的方式跟售货员购买商品,第12课让聋生向身边的大人了解以前的春节,并用笔谈的方式记录获取的信息,意在引导聋生灵活运用笔谈的方式与人沟通,逐步提升与健听人自如交往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建议

(一)处理好情境教学中虚拟和真实的关系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在模拟教学情境中学习真实环境中的社会交际技能,即在虚拟中学习真实,这就是矛盾的统一。好的教学设计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2]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聋生真实的交往需要、真实的交往环境、真实的沟通困难等因素,据此统筹设计情境故事。

例如,第7课《去乘车》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真实的交往环境。公交车上的环境噪声要比教室里大得多,即使听力补偿较好的聋生也难免听不到、听不清,对话不可能像在教室里那么顺利流畅。教学设计要充分预估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沟通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策略,如确认、再问、追问,借助笔谈、图片等方式。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噪声干扰,以训练聋生在噪声环境中的信息分辨与交换能力。再如,第11课《我的寒假计划》可以提前安排聋生思考和讨论自己的寒假计划并简单记录,在此基础上,再让聋生结合课文情境进行交流,达到虚拟和真实的统一、课程和生活的统一。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过于囿于现实,而偏离教材学习内容。

(二)处理好不同册次、单元以及学科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教材在每个话题中都安排了需重点学习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点,而且在不同册次之间,交际功能和语言点存在不断复现、螺旋上升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熟悉前后册次、不同学段对交际功能和语言点的定位与发展,明确哪些是旧知,哪些是新知,有意识地勾连学过的内容,引导聋生复现、巩固旧知,发展沟通交往能力。同时,在教学沟通与交往汉语语言点时,教师还要注意和语文学科的衔接,有意识地复现语文课学过的语言点,引导聋生在交往中灵活运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各单元涉及的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进行梳理和整合,发现其中的关联和不同侧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前文提到每个单元中的沟通技巧与交往策略主要集中于情景会话旁边的“学习伙伴”、课后练习的“交际提示”以及单元实践活动的第二题,这三处内容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比如第四单元“充实的期末和寒假”中第11课《我的寒假计划》的“学习伙伴”提示“有礼貌地退出交谈”;而在课后的“交往提示”中则通过两个情境和小贴士提示聋生,当有人想加入对话或想结束对话时如何“更好地察觉并回应”;在单元实践活动第二题中则安排了“想要退出交谈时如何说更合适”。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单元都在围绕“加入交谈”“退出交谈”的交际功能,从不同角度提示沟通技巧与策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聋生沟通交往技能的发展。

(三)重视笔谈,加强实践运用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鼓励聋生运用笔谈记录本,采用定期展示笔谈记录本等方式,促进聋生笔谈能力的提高”。五年级的聋生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健听人交往,书面语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频繁。

教师可以根据聋生的学习水平,在教材安排的四次“筆谈”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书面语的练习,提升聋生把口语和手语转换成书面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实践活动中的交往情境,让聋生进行书面语练习。如实践活动一的情境交往活动,让聋生寻找身边的榜样,向他们学习;第4课《我们做了一件好事》的课后练习,让聋生和家人交流自己做过的好事;第11课《我的寒假计划》,让聋生交流自己寒假最想做的事。这些都适合聋生结合生活经历先进行角色演示,再模仿笔谈。学习能力强的聋生可以写两到三个话轮,学习能力弱一点的聋生写一个话轮即可。

由于沟通与交往是一门“实践性课程”[3],教师可以让聋生准备一本随身携带的笔谈记录本,鼓励聋生随时记录和家人、朋友的日常对话,加强实践运用,多渠道提高聋生的笔谈能力。比如母亲节时记录对母亲的祝福和母亲的回应,春节时记录自己和家人围绕包饺子进行的对话等。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逐步促进聋生笔谈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围绕不同主题定期组织笔谈记录本展示活动,激发聋生笔谈的兴趣。

沟通与交往课程对于发展聋生语言能力、提高沟通技能、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一线教师应充分理解课程标准要求,立足课堂开展研究,帮助聋生真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沈玉林.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性质的再认识及教学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20(3):40-44.

[3]李泽慧.《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7(13):22.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00081)

猜你喜欢
聋校
聋校师生信任关系建立的研究
聋校多年坚持用心用手“唱”响国歌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试论聋校低年级语文“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
聋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