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琳
[摘 要] 学前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开端和关键,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几年走访各地幼儿园,发现幼儿园教师存在较普遍的职业倦怠。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访谈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希望所提出的建议和策略能够得到教育同行的借鉴与采纳,以期有效地解决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促进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73-04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强大的国家必然拥有优质教育,优质教育离不开教师。幼儿园教师是人一生发展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形成一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担当历史重任、承载时代重托的高效能的教师团队是新时代学前教育的迫切任务。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自从1840年福禄培尔创办第一所幼儿园以来,幼儿园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师职业,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幼师培养稍晚于西方社会,20世纪初,陈鹤琴先生创办南京鼓楼幼儿园和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我国幼儿教育与幼师发展才正式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角色与发展阶段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与角色认识不清,有人甚至简单地认为他们就是看護小孩的“保姆”。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与社会重视度的提升,这一误区才逐渐扭转,幼儿园教师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扮演着多重角色,是急需提升和发展的重要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学术界对教师发展路径的设计、实施,大致可以分为理智、技能、实践-反思和生态四种取向,受这一划分取向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以这四种判断取向为依据的发展阶段。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出的明显特征已不再是层级递进的关系,而且也并不是非此即彼,它们是在相互完善和补充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我国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已明确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列入教师专业标准,尤其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中,突显了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能力。舍恩说,“教师要在行动中反思”,新时代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已经把幼儿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与群体合作共同纳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这足以说明四个发展阶段是既相容又互补的融合体。
(二)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自主发展,是教师的内修行为,是其在专业发展中主体性的发挥,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自愿性。它是指教师在其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保持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反思的学习状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教育智慧、教学经验等不断丰富与提高,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自主发展不同于外部引领和推动的力量,是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幼儿园教师随着社会对其职业要求越来越高,难免出现发展中的困境与困惑,有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有的教师“内耗”“内卷”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发展是突破教师现有发展困境、促进专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内生动力,是最强有力的推动力。
多数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动力的教师通常会构建“实践—反思—创新”的自主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往往和教师有无发展规划、专业反思能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发展变“他主”为“自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推动力和核心要素,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职业倦怠影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伴随“三孩”政策的到来,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期待和要求日渐提高。幼儿园的工作要求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和自身不断要求发展的压力,一些幼儿园出现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职业倦怠增加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教师陷入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局面,减少休息,加班加点,形成恶性竞争,教育教学则呈现低水平重复。不论是幼儿园工作的复杂繁烦,还是教师人群出现的职业倦怠,无疑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无效劳动频繁,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
调查中,许多教师认为工作量大、保教任务繁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过多,尤其一些教龄较长的幼儿园教师逐渐进入职业高原期,呈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许多教师的工作缺乏挑战性,久而久之,教师自我效能感降低,且对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态度消极、情感低落,得过且过。
(二)功利性消耗过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弱化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职业与自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联系起来,而是过多地考虑职业带给他们的利益得失,往往拈轻怕重,患得患失,有利益就干,没有利益就抱怨不停,时间一长,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关爱幼儿、无私奉献的职业理想信念严重缺失。职业理想信念是教师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的动力源。如果教师整天都在计较利益得失,即使有利可图,也必将产生职业倦怠。访谈中发现,有些教师容易受利益驱使,不能正确处理职业与生活、职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淡化职业理想信念,由此产生倦怠情绪。
(三)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教师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几年来,这样的教师数量在迅速增多,但是现实中自身发展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却阻碍着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在与众多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许多教师整天疲于应对各种各样额外的工作任务,无暇顾及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素养提升,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的专业幸福感也随之降低。教师实质缺乏的是发展的自主性。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和必由之路,自主发展主要体现在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两个方面,职业倦怠往往会导致教师缺乏自主发展意识,专业发展动力和能力不足,专业发展止步不前。
三、自主发展中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表现
1.保教任务繁重,工作量大
访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任务太多,工作量大,要求过高。有的教师明确表示“现在当幼儿园老师真不容易,早上一睁开眼睛就觉得有压力,真想换个轻松点的工作”。
多数教师在访谈中说“我们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加班完全是家常便饭,一回家连话都不愿多说”。
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工作与升职不相匹配。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当前由于幼儿园数量和教师人数的不足,幼儿园教师工作负荷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教师出现倦怠
与教师的接触中,笔者渐渐发现许多教师并不完全害怕工作任务的繁重,而是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担忧,例如年轻教师担心每天不能很好地照顾幼儿,害怕家长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能让园长满意,不被其他同事认可,甚至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比下去,内心非常恐慌,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困难太多,我真的解决不了,谁来帮帮我?怎么我全身都是问题?该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已经成为年轻的幼儿园教师较为普遍的一种想法,他们有对工作的热情,有对幼儿的挚爱,对自身专业的美好憧憬往往与来自外界的压力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工作中变得茫然失措。
而一些老教师则担心年轻人赶超他们,担心自己不再被园里重视,尤其在培训、科研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心自己掉队。于是他们反复问自己:“《纲要》和《指南》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太高,我怎么总是做不对?我是不是不行?”
笔者在与一些乡村幼儿园教师沟通时发现,有不少教师表示“幼儿园工作压力大,待遇又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教育投入不够,优质资源匮乏,幼儿园教师待遇不令人满意,凡此种种,致使幼儿园教师在职业成长和发展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3.有限的能力,加重教师倦怠的困惑
新时期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一些教师的职业紧迫感也随之提升,而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转变观念,提高知识、技能不太可能,部分教师工作中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考核时无力应对,失败之后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在无助时不敢、又不愿主动向专家、领导请教,工作陷入一片泥沼,自我效能感荡然无存,职业倦怠非常严重。
(二)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特殊人群,担负着更为艰巨且繁琐的教育教学任务,更容易出现职业发展中的困惑甚至是倦怠。究其原因,有来自家长和社会方面的,也有来自园所和园长方面的,同时也有来自自身的原因。从自主发展的视角,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确与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方法和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教育价值和教育观念出现偏差
许多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工作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取向,他们习惯于从社会判断的标准对自身或幼儿进行评价,因此会不自觉地以社会价值为重,主动去接近或迎合它,从而忽略了个体价值的重要意义;有的教师不能充分地把握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味地重行为规训,而轻情感陶冶,反而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由于长期缺乏成就感,最终疲乏倦怠。
2.教育方法枯燥,重群體灌输,轻自我养成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游戏是幼儿的第一课堂,获取生活经验是幼儿的第一重任。长期以来,受我国义务教育注重分数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常常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是小学化的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形式枯燥、单一,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没有被充分关注,活动缺乏情趣,幼儿不够投入。这些教育方法在一些年长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若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改善,则会使其与当前幼教事业愈加脱节,部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因无“技”可施也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3.教育内容缺少生活化,重知识掌握,轻技能训练
陈鹤琴先生提倡“活”教育,意指活生生的教育,即生活教育,而在现实中不少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忽视幼儿的现实生活,过于在意文本和符号,忽视感性的经验,强行拿一些抽象的知识来进行说教。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所有的活动都渗透了各种课程的目标,而是把幼儿的课程和他们的活动内容割裂开来。其实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运动、交往等一切活动都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儿童的学习不是对书面文字符号的认知和理解,而是儿童在行动中探索、发现、交往、表达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经验。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设计教育内容,才能使教师从落后的教育观、课程观转变过来,才能在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同时,避免自身的知识匮乏和教学无力感。
四、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社会的,也有幼儿园管理方面的,更多的则是来自教师个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幼儿园和社会各界应帮助和创造条件让幼儿园教师自身预防、主动应对职业倦怠。
(一)变外生性发展为内源性发展模式
幼儿园过多地依靠行政力量和刚性政策形成的自上而下、外推式的发展致使幼儿园教师成为其专业发展的“局外人”,类似的工作压力只会让教师觉得是“要我工作”,而不是“我要工作”,因此不利于树立自我发展的主动意识。幼儿园只有给教师更多工作的选择性和自由度,让教师自觉唤醒主体意识,挖掘自身的潜能优势,提高专业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破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内卷”误区,带着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热情自愿“卷入”,并且获得相应的自主性,不断地在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以自我主动发展为动力,变外生性发展为内源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和解决职业倦怠。
(二)不断提升专业反思精神,在工作中展现创造力
教师的专业反思精神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省察、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幼儿园教师提升创造能力、实现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有力支撑。反思离不开实践,反思体现在行动和创新中(如图1)。
教师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地从发现问题出发,不断地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更好更专业地为幼儿服务,这就形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关系(如图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有力地证实了不断地反思会激发教师工作中的创意和灵感,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许多名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这是持续不断的专业自觉的反思,做前反思、做中反思、做后反思都将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吸取经验教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能力,不会再因为力不从心、潜能耗尽而出现疲乏倦怠。
(三)追求品质生涯,提高专业效能感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完整”的人才能培养出更多“完整”的人,也只有高品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品质的学生。品质教师则是“完整”的人,是用自己的生命影响学生生命的师者,他们是学校文化的精神代表,他们善学习、爱学生、会生活。作为教师,能够满怀专业学习和发展的热忱,具有终身追求卓越的理念和心态,从而不断挑战自我能力极限边缘并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的品质素养,这样的品质教师往往会更加激发专业发展的动力,提高专业效能感,从而获得更高的由享受专业生活与个人生活(品质生涯)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
(四)形成完善的自我激励和社会性激励
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知识,更要帮助教师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对教育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是具有多维能力的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但绝不是全才,不同的教师有各自特定的素养和优势,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应该在追求专业化、规范化职业理性发展的同时,关注自身发展重点,永远牢记自身的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幼儿园教师应多从自身角度考虑,提升自身对幼儿教育的情怀及热情,以内在动力重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形象。
同时,幼儿家长、幼儿园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肯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成绩,给予教师平等发展的机会,拓宽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对幼儿园教师充满信任、感恩,相信有了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关爱,幼儿园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一定能摆脱专业发展中的困境,早日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五、幼儿园教师自主发展提升职业素养的建议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是国家、社会、幼儿园以及教师本人从多维角度共同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利用各种优质资源,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和历练才逐渐培养起来的。最近十几年,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培养已被纳入国家培训项目(简称“国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师,“国培”研发了诸如专家讲座、专家引领、观摩实践、置換培训和送教下乡等多种模式,各级各类幼儿园也在完成每日保教工作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提升本园教师专业素养,例如,推广和开展园本研究,建立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经常进行集体教研、磨课研课等活动,旨在不断提升教师的保育教育能力。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多从自身出发,注重自主发展,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适应力。自主发展的教师要从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出发,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真实水平,积极主动地参与园所、当地教育局、国家,甚至是教师自主开展的培训学习,拓宽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自主发展的闭环(如图3),然后以此为起点,循环反复,螺旋上升,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担当幼儿人生中的启蒙者。
参考文献:
[1]张玲蕊,史仁民.新时代教师自主发展的文化内涵、路向与实现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150-154.
[2]虞永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课程、学习与教师发展[J].幼儿教育,2021(7):4-5.
[3]品质教育课题组.区域教育发展方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沈建洲.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高慧斌.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幼儿教师[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6]陈妍,姜勇,汪寒鹭.“反思”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作用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0(2):37-40.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