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3-06-17 11:29付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5期
关键词:分析法权重教学质量

付裕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是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选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层次分析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01-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本身就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能力素养、能够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此,进一步优化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量表和模式,发挥评价本身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是当前思政教学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02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教学评价改革,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是推动高校教师思政素养和师德优化的重要抓手。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的层次,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凸显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指出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更加高效、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来综合反馈学生的思政素养。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相关要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量化呈现相关要素对于教学成果的影响程度,帮助教师把握各个教学要素的权重值,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自身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地提升优化自身的课程教学质量。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量化分析结果,研究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规律,总结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学思想,形成个性化、契合自身的教学风格,最终达到推动教师自身思政教学水平与专业教学水平同频发展的目标。

(二)优化师生交流互动

职业院校输出的是社会需要的一线生产、建设和管理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大思政”格局引领学生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工作。然而过于枯燥、生硬的思政融入,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成长,还可能会降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消极影响。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不但能够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大胆地表述,充分展现学生的活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优化师生的互动关系,保证学生高效的学习以及更加全面的发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不断地优化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师生双方可以针对课程中的教学成果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通过层次分析法量化具体评价指标,使交流互动过程更加高效,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分享,让师生互动更加顺畅,从而形成积极的师生教学互动氛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改革肩负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重要责任。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推进,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指标与当前人才培养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尚存在标准缺失、实践案例缺乏,只关注教师、学生和督导,忽视教师素质、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发展,只重视评价结果的数据分析,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是完全推翻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是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指导教师创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更加聚焦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课程思政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得课程教学评价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基于层次分析的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构建原则

(一)科學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而层次分析法本身就是基于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教师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科学性的评价原则。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从评价的客观实际考量,更加全面地探讨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要素,将定性评价更好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最终得到更加可靠的评价结果。

(二)全面性原则

在整个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较多,包含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思政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状态、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是动态变化的,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公正、客观地反映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及主要的要素,防止评价结果出现片面性的问题。由于不同要素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些要素在评价过程中所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在设计评价体系时需要结合更多评价主体的意见,在有限的评价指标中涵盖关键点和主要问题,全面综合地考量评价要素。

(三)可行性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评价指标在具体评价工作中的匹配程度。簡单地来讲,就是需要对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公正、全面地反馈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主体是否能够收集相应的评价信息,并且公正、客观地给予评价等级。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时,必须坚持可行性原则:一是评价指标简单明确,避免过于模糊导致评价标准难以判断;二是评价标准必须要准确,保证评价内容的公平性和可观测性;三是评价流程的简便性,保证评价指标都可以通过观察,感受和测量得到。

三、基于层次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构建分析

课程教学评价是一项涵盖因素较多、层次较为丰富、准则较为复杂的大工程,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人的主观判断,更加偏向通过定性进行展示,很难完全用定量的数学模型进行解决。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将个体的主观判断以数量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对于教学评价进行辅助指导,明确评价方案的权重,能够使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公正和合理。

(一)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主要的决策原理,是将一个需要实现的目标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随后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或从属关系进行分组,最终整理成一个有序的递进的层次结构。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来明确层次中众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合数学公式计算,每个因素的权重值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人的主观判断,对得出的决策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决策方法,将其应用于教学评价中有着较为显著的几个优势。

一是适应性较强。在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反映评价者对于评价内容的认识,改变过去教师与评价内容明确过程脱离的状况。二是系统性较强。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将教学评价视作一个系统,进一步研究教学评价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评价,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如何开展评价。三是实用性较强。层次分析法不仅能够对教学评价的内容权重进行定量的分析,还可以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的分析,有效地将教学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的因素进行有机的整合,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进行处理,使最终得出的教学评价结果更加可信,更加有利于教师的反馈和优化。四是简洁性较强。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原理简单明了,并不需要较为复杂的程序系统计算评价的权重,基于此层次分析法越来越多地引入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在大量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基本步骤

1.搭建递阶层次结构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明确教学评价需要实现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目标的层次结构进行详细的整理明确,使得目标层次更加清晰,进一步搭建出具有较强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目标层就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可以用A1表示。中间的层次通常包含准则层和子准则层,包含教学主体的双方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分别用B1、B2表示。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子准则层分别是受B1支配的C1教学目标、C2教学方法、C3教学内容、C4教学效果、C5教师素养、C6教学管理,以及受B2支配的C7参与状态、C8交往状态、C9学习效果。

2.构建判断比较矩阵

在搭建了递阶层次结构之后,评价体系上、下层要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就可以初步确定,对于评价判断起着重要作用的权重要素,并没有办法直接得到这些评价要素的权重值,需要结合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导出。而层次分析法应用的就是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得到每一个评价要素的权重值。在这一个环节,教师需要根据两个因素Ci和Cj相对于B1而言,哪一个要素更加重要,这个要素相较于另一个要素重要多少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判断,询问比较,随后进行估值打分。采用专家打分法,用数值赋予每个要素比例的标度见表1,将思维评价判断数量化。因此,当n个评价判断要素进行相互比较时,就可以使用定量的标度,通过两两比较,各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最终构建出判断矩阵A=(aij) nxn。

3.确定单一准则权重

在这一环节,根据之前确定的子准则层的要素,进一步计算出,每个要素相对于准则的相对权重?棕1、?棕2、?棕3、?棕4、?棕5、?棕6。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权重计算方法有求和法、方根法、特征根法、对数最小二乘法等等。考虑计算过程的简便性,使用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几何平均法公式如下:

计算步骤:

①A的元素按行相乘得到一个新向量;

②将新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

③将所得向量归一化即为权重向量。

4.一致性检验

通过一致性检验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这一过程要求判断矩阵有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要对一致性比例CR进行检验。

①计算一致性指标CI,具体计算公式为:

CI=

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②随后是查找一致性指标,表3为1~12阶正互反矩阵计算1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③是计算一致性比例CR,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CR<0.1表示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反之则需修正判断矩阵。当矩阵为一阶或二阶时,对应的RI为0,此时CR=0,一致性检验通过。

5.计算因素组合权重

为了计算出递阶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所有要素,相较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将之前计算结果进行恰当的组合,并总体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判断。

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思政评价构建

(一)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的确定

基于层次分析法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并构建起相应的评价体系,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评价工作和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搭建体系时,首先需要调查了解评价量表的情况,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近些年来课程思政课程教学评价应用的评价量表,并选择了其中100份,分别来源于思政教学评价类书籍、论文、期刊以及其他与学科教学评价相关的资料。在这100份课程教学评价量表中,通过对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进行详细的整理统计分析,发现共涉及20个评价项目,其中,12项与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8项则更加偏向于学生的学习。而对这些评价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解读可以发现,针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被提及和应用的次数最多,也是被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最多的三个要素,分别出现了97次、89次和81次。针对学生评价,可以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指标分别是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和学习方式,出现了38次、19次和15次。通过收集、整理、评价量表的分析,可以为基于层次分析法优化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重要的基础。

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指定的课程教学的评价指标,通过收集、整理与研究思政教学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与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沟通交流进行判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而對于教学态度和教学机制,是否应当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则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是教学机制,许多人认为无法通过某节课的评价反馈优化提升,而是需要教师通过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达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将其纳入评价体系,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而对于学生评价方面,许多专家和教师对于学习环境是否应当纳入评价指标,存在较大的争议,认为环境对学生思政学习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再优秀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办法引导推动。具体的评价指标赞成和修改意见数据统计如下。

(二)课程思政评价权重的确定

在明确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之后,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对评价体系中同一层次的评价项目,分析其相对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判断指标,根据材料和专家评分对同一级指标重要性的排序结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重要性排序见表4、表5。

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根据之前整理的资料以及专家教师交流的重要性程度排序,构建三个判断矩阵。本文运用Yaaph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CI,RI,CR计算结果如下。

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3个判断矩阵的CR均小于0.1,表明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可以认为所得结果是科学、合理的。软件计算的各层指标权重值见表9。

2.计算各层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一级指标B包括n个因素,其对目标层的权重分为b1,b2…bn,二级指标C对一级指标B的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i,相应的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为RIi,则二级指标C对目标层的一致性比例为:

当CR<0.1时,则层次总排序结果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

根据上一小节计算出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总CR值为0.057,小于0.1,通过检验,可以认为所得合成权重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上一节已经计算出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ci和一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bi,可以得到二级指标C层对目标层A的合成权重系数:

通过公式可以求得各二级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结果如表10所示。

对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37和0.109。在当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课程思政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引导。课程思政教学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学也不是简单的接收,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思想双向流动的过程,就思想的流动过程而言,教师是源头、学生是归处。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稳固的呼应关系,一方有所呼,另一方必有所应。这就要求在鼓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课程思政的政治性为教学过程设定了政治“航道”,让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培育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力、辨识力、洞察力、判断力的作用。

(三)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的确定

基于课程思政教学本身的特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包含的评价目标、评价要点,很难通过实际的考试测量进行反馈,也不能够用学生作业完成的多少进行量化,只能从一定层面反馈评价目标本身拥有特征的多少。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更多需要通过较为模糊优、良、中、差这样的等级制度来开展评价工作,评价主体根据教师实际的评价需求进行明确,可以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及以上为良好,70分以上为中等,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终得出评价对象合适的等级。并且意见明确地反映出教学质量优点及不足之处,提炼出进一步优化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意见。教师需要树立起“职业性”的思政评价理念,评价不只是对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结论性考核,而是立足于育人成效,基于学生学业发展、个人成长,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等的连续的、过程性的、多元评价主体的综合效果评价。体现出思政育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通过“评价—反思—改进”的路线,推进教师发展、教学改进、学生的价值引领效果提升。

五、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思政评价特点

(一)有明确的评价对象

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一开始,我就将重点放在课程思政本身的层面,通过加强与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沟通交流,以及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和调查表内容,明确了课程思政评价目标,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形成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凸显了评价量表鲜明的学科特点。除此之外,在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描述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客观的体现,反馈了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独有的要求,保证了评价体系末端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思政特性。

(二)有具体的评价操作

较强的操作性是保障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时,必须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教学需求,保障评价标准是当前课程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又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本身的激励功能。除此之外,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必须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和可以感受的,方便各个评价主体进行准确、客观的判断。最后,评价方法必须要加强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的整合,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工作实施较为简单、评价流程易于操作。制订高职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时,结合教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交流调查等多种方法,注重从高职师生中最具普遍性的行为提取外显和容易被观察的行为作为指标,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时的组织分工,以及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与专业的融合是否有积极正确的认知和批判性的思考,是否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社会的态度。

(三)有一体的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有效学习的一个过程,因此,师生互动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严格遵循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对教师的教而言,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上,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推动教师不断反思优化,进一步达到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对学生的学而言,评价要素则主要体现在参与状态和交往状态上,因为课程与思政结合的特点,更加重视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整合来开展评价工作,能够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除此之外,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经历了判断矩阵搭建,计算和明确指标权重值的教学评价方法,在传统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融入了定量评价,将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以数字的形式进行了量化处理,因此得出的权重值能够更好、更客观地反映评价项目,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程度,也可以让高职师生课程教学优化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教育部的政策导向下,全国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工作,课程思政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成绩,本研究正视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中针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开展较少的现状,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指标分层交错及存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特点,选取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贴合当前教育改革、思政育人的趋势,但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一个动态化发展的工作,随着教学需求、思政目标、专业内容的不断变化,一些评价项目或者评价标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教学评价虽然能够在课后及时给予教师、学生和课程教学反馈,但教学的优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能为教师和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对于需要优化的地方,还需要教师与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充分发挥其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珊.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高职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4):84-87.

[2]牛杰.高職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6):20-23.

[3]任晨晨,孙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应用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1,29(4):24-27.

[4]蒋飞翔.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课程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1):98-103,118.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分析法权重教学质量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权重常思“浮名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