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模式探究:基于协调发展理念

2023-06-17 00:16陈玲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色理念院校

陈玲玲

[摘           要]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四个自信”的精神来源和坚强基础。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因素的整体性和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性。高职院校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从内生动力—认知、价值取向—信仰、战略基点—实践三个层面的红色基因传承框架和协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红色育人与专业育人、红色育人与教育环境的“三协调”传承机制,创新红色基因传承主体、传承渠道和传承保障,真正让红色基因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发展脉搏中,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    键   词]  协调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32-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围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力量、提供特色化效益的高职院校,近年来深层次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利用红色节点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作红色主题作品,打造线上线下红色场域等,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从红色基因传承的系统发展视域看,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发展、红色资源整合、大学生主动自觉接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助协调发展理念创新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机制,即以实现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激发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主客体协同耦合性,以期为红色血脉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视角。

一、当前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利用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红色基因传承上做了积极、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结合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各高职院校对建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红色基因内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和座谈发现,“红色基因传承环境复杂、内容不全面、传承途径不优化、预期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显而易见。

(一)外部环境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冲击与影响

梁罡认为,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要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领导核心力量,要坚定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信念。[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在世界地位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商业趋利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带来影响。西方敌对势力的不良企图和国内话语权的争夺,高职院校红色基因高质量传承更具复杂性、严峻性、迫切性。

(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性需要长期研发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的红色精神极具传播性、创造性和再生性。[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党史专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面对丰富的红色资源,高职院校利用课程开发、红色主题讲座、线上教育、大学生沉浸式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红色基因传承,但各种方式往往模式化、单一化,缺乏一定的关联性、紧密性和协同性,虽然在红色基因传承的氛围营造上效果较明显,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的有效程度上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三)红色基因传承的时代性还需有效转化

红色基因浸润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有着自身的表现形态与载体,其政治站位之高、情怀之深、视野之广、主旋律之响亮是彰显红色基因育人时代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态度虽然是崇敬的、神圣的、仰慕的,但在对“四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中不难发现,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关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延展性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间接体验状态。使学生在守正创新中高质量传承红色基因,立足新时代、聚焦新时代、肩负新时代,是高职院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职责所在,还需要下大功夫进行有效转化。

(四)学生参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社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着红色基因传承质量,而它们之间又是协调统一的,主客体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持续发展中不断进行形而上学的突破。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覆盖面不强,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甚至出现传承方式趋于说教、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传承过程“一阵子”的现象;不能深入了解新时代师生对红色基因内在的引导意义和传承难点,缺乏对传承中师生内生动力、思想现实状况、心理状態、问题引导、主动探索、易于接受的内容形式的深度调查和研究;由于反馈机制不健全造成传承主体反馈单一、不及时,传承评价科学性、指导性不强,导致实践过程不完备,不利于激励机制的发挥和传承效率的提高。

二、协调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可行性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现实语境,为推动更深层次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模式设计,尝试以协调发展理念来分析和构建。

(一)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研究

协调发展是我党历来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思政教育和红色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发展理念聚焦于新时代经济发展局部和整体平衡发展,着眼于当下与未来的一脉相承,旨在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发展态势。从字面上理解,“协调”指的是“正确处理相关因素的各种组织关系,为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目标的实现”。而“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是系统或系统内要素之间总体演化的过程”。吴潜涛对协调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行了探索。[5]李洋等人对协调发展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6]朱小曼认为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发展。[7]

(二)协调发展理念符合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需求

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是一个复杂的形态,需要作为传承主体的教师、学生既有价值观、信仰等内在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又要有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外在表现,体现出来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是历史和现实的传承,传承本质的属性需要厘清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课堂内与课堂外等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协调发展理念的视角有助于处理好红色基因传承的内部关系,符合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需求。

1.发展结构的协调性

协调发展理念要求正确处理好相关因素的一系列关系。在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中相关因素包括红色文化阵地、精神宣讲、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实现传承目标中不能各自为政、獨立存在,而应该相互衔接、互为促进、有序推进。因此,要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各个要素结构进行分工合作,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当下与长远、重要与次要的关系,使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这将有利于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发展,达到“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有序发展。

2.发展过程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的是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过程应更加体现全体师生红色共同体的整体构建,营造学校师生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势,既发挥个人优势又能多领域共建,凸显课堂内外同步传承,促进书本认知与切身实践的同步发展;传承过程既要回望厚重的历史,汲取奋斗的力量,又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借助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凸显历史与现实的同步呼应,促进历史照进现实的同步推进;传承环境包括外显环境与内心场域,两者的统一性体现出的是政治引领对躬行实践的强大支撑,对传承效果是举足轻重的,凸显外部环境与内心价值观的同步建立,促进环境熏陶与核心价值观的同步植入,避免出现传承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偏颇性。

3.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性

协调发展理念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红色基因在传承实效上亦注重传承主体从入眼入脑到入心入行、从要素驱动迈向内生动力驱动。这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发展,从传承主体价值观入手,使其体验红色文化而获得的愉悦感,在及时反馈、回应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进而使传承主体不断提高调控传承内生动力强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确保思想、行为与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推动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基于协调发展理念的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

高职院校传承主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态势,面对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时代特色,如何自觉、坚定地赓续红色血脉,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根本所在。协调发展理念为高职院校处理好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要素结构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高职院校红色基因的传承框架、传承平台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协调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框架构建

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职院校对红色资源挖掘程度、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传播环境、传承主体自身素质等。为克服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各要素力量有效凝结成一体,共同致力于推进红色基因在高职院校各领域的融入,需要从理论逻辑和目标要求两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在理论逻辑层面,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建构从内生动力—认知、价值取向—信仰、战略基点—实践三个层面的红色育人框架体系。首先,提高师生同构的红色文化认知水平。专任教师、辅导员要积极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尝试从校本教材编写、课程思政渗透,达到红色精神的一以贯之。其次,高职院校在外部环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始终保持对理想信仰的坚定,并将师生切身体验的核心与价值取向相统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最后,高职院校要在传承因素所划定的范围内,构建各种相适应的传承模式作为红色基因传承模式的战略基点。如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模式、红色教育主体模块、红色精神践行模式、红色基因传承转化模式等。

另一方面,在目标要求层面,推进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建立协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红色育人与专业育人、红色育人与教育环境的“三协调”机制。一是需要实现高职院校“自上而下”推进与师生“自下而上”弘扬相协调的能力。二是实现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文化相融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三是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包括师生思想建设、融于高职院校教育的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艺作品的欣赏等;隐性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内在教育,如革命纪念馆、红色故居、红色旅游区、红色纪念仪式等,需要将两者协调为互为补充的教育方式。

(二)协调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过程需要创新红色基因传承主体、传承渠道和传承保障,调动积极性、主体性,推进协调发展理念下传承红色基因实效性和系统性,真正让红色基因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发展的脉搏中,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1.建构红色基因传承主体

探索师生同构“双主体”,形成学校党委领导、教师指导、朋辈辅导的“三导”教育模式。要在党委统筹领导下,加强辅导员、思政教师、学生骨干力量的师生共进,尤其是引导教师注重专业教学与思政研究相结合能力的提升;课堂知识灌输与红色实践相结合的提升;信息现代化运用与红色精神结合的提升。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理念,使双方在践行新时代路线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中,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主体合力。

2.搭建红色基因传承的平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指南,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好这项制度,使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内容上,要在协调发展理念视角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贯通现实,使师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定好位。话语上,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师生在新时代背景主动发现并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使之形成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3.创新红色基因传承协调发展路径

传承路径从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显隐结合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红色理论阐扬、红色思想释惑、红色实践塑造。即在课堂中,教师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講好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思想,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在实践中,学生通过班团活动、专题宣讲、入党宣誓、典型选塑、演讲辩论、基地参观、音乐话剧、寒暑假实践等各种实践活动,实现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共同创造一批优秀红色网络作品,搭建新媒体矩阵(网站、微信、QQ、校园空间、易班等),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融入。

4.形成红色基因传承的协调发展保障机制

传承保障上要完善红色基因传承的组织领导机制、协同合作机制、榜样示范机制等,从制度、措施、生态等方面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体制机制。即在制度上加强统领文件与配套方案的制定;在措施上注重红色教育培训、实践平台搭建和人文关怀,使措施精准到位,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积极探索实现师长教育、朋辈教育、自我教育的三角耦合的教育机制;生态上重点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开展以“红色+”为主体教育的系列文化工程,在厘清影响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益因素基础上,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形成红色基因生态文明的精神伟力。

(三)协调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评价构建

只有坚持正确的传承评价导向,才能激发传承主体的积极性。因此,评价依据真实客观,评价程序规范标准,评价结果科学运用,才会确保评价工作统一、高效。

一方面,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要构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红色基因传承协调发展评价模式,重点对红色教育内容、实践活动效果、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通过开展评估动态反馈,形成相对稳定、可操作的量化发展目标,进而推进策略优化。比如形成教师、组织、个人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包括红色主题考试、红色实践报告、参与红色教育活动情况、实践成果等,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德育学分的硬性指标。

另一方面,开展研究数据效果评价。以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为主要内容,编制类似于《传承红色基因价值认同问卷》的评价问卷,横向和纵向对教育主客体进行实验数据对比,定位红色基因传承过程的科学性与最大价值化,将评价数据作为共享资源纳入评价体系,在量变到质变的比对中开展效果评估,进而推进策略优化,从而实现“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反馈整改—目标管理”的闭环评价过程。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02).

[2]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新华日报,2014-12-16.

[3]梁罡.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1(7):31-33.

[4]伍红林,杨玥.红色文化的育人内涵及其教育转化[J].江苏教育,2021(Z7):18-23.

[5]吴潜涛.协调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6(6):53-55.

[6]李洋.协调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7]朱小曼.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115-119.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红色理念院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