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2023-06-17 00:50刘炜李远博罗天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学农科学科

刘炜 李远博 罗天宽

[摘           要]  新农科的提出对涉农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義,为了厘清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与主干课程设置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课程进行比较,阐明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充分性与必要性,从理念、方法、路径、标准四个维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路径。

[关    键   词]  新农科;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48-04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与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不断研究、探索的主题[1]。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既为高职院校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我国农业发展在生产组织方式与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涉农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农科要求传统农科转型升级,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2]。新农科高职教育能够借此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教育,成为涉农高职院校的机遇。但部分高职院校受限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优势专业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技能型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所以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3]。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双高计划”的提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双高计划”提出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产业转型升级下人才结构的调整需求,要求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教学与技能增长方面,更需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本文将“新农科”本科专业设置与专科专业设置作比较,新农科课程作对比,从理念、方法、路径、标准四个维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模式。

一、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新农科的建设要求

2022年8月31日,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主要针对本科院校专业进行引导性设置,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食品与健康、乡村发展五大领域设置了12个本科专业,其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如下。(见文末表1)

本文选取湖南农业大学农学课程作为传统课程,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特色优势专业,设置于1951年,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95年设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官春云院士等多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多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将新农科引导性课程与传统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发现,传统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在知识的安排上,从维护学科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出发,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4]。(见文末表2)

新农科引导性课程更偏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农学五大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注重多学科背景,课程设置涉及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大类,并且具有明显应用特征。

尽管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学院的培养方向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设置也有所差异,但是,全国高职院校中的农学类专业主要分为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两个方向。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还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来设置课程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仍然是按照学科体系下的要求在进行,采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基本模式[5]。

(二)传统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农学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6]。但传统涉农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类别、课时有限,而且局限于传统农业农事生产,难以将现代化农业技术教授给学生。

近年来,农学不断发展,从新农科的背景来看,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农学实践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如传统课程仅聚焦在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和病虫害,还需要在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农业装备、食品卫生、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实训课程。

(三)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农科要求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基本以被动方式接受知识,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传统教学理念以知识体系构建为主,容易忽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人才培养方向不契合。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了解有限,对未来的就业去向了解不多,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有效发挥[6]。

(四)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较大考验

涉农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多为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类专业,对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教师往往是刚毕业的硕博人才,由高校进入高校,造成教师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甚至难以满足专业实践课程的要求。

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并未与本科教育完全平等,大量的优质师资被集中到了本科院校或具有较多办学优势的高职院校,涉农高职院校难以获得优势师资。受限于农学研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成果,从研究发现到大范围推广需要更长时间,易造成教师教学难以形成教研相长,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很难带领学生把握研究热点与前沿成果。

二、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创新是适应市场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基于“双高”建设与新农科建设背景,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是其自身对产业革命、科技革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做出的回应,是对传统农学教育的延伸与补充。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求涉农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把握新时代、新业态、新需求,特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带来的新要求。涉农高职院校需要主动适应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培养服务于区域发展、高技能、高素质、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新农科深入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创新。

(二)人才培养创新是适应学科发展与提升涉农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双高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育人理念,提高专业群教学质量,为培养我国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贡献力量[7]。以“双高”建设为背景,大力发展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创新是其应有之义。人才培养创新聚焦于育人理念的更新、专业群的建设,其核心仍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其载体则是课程设置。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趋势,人才培养创新势在必行,同时也必将提升涉农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新农科建设要求围绕产业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着力建构面向农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将能够有效解决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不适配的问题,实现教学、科研、转化、推广和培训的一体化,完成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创新是健全课程体系与引领农业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农业经济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产业类别多元化、产业融合多元化的格局。因此,涉农高职院校要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多学科交叉开展农旅结合、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医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开设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新农科职业教育课程群,构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农科课程体系,实现资源整合,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三、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路径

(一)“重构”培养体系,构建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新农科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在新农科背景下开展专业建设,以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为契机,构建新农科发展的专业群,瞄准新农科专业在全校专业发展中的“生态位”,以适应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

人才理念的更新主要在于师资教学从被动到主动,以“耕读教育”、劳动教育为抓手,以“一懂两爱”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8],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手段,强化实践操作,建立农学专业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农学学子所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传统农科专业教学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涉农高职院校新农科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分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一是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创业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课程培养体系,给予更多的学校及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就读时期的创业能力培养。二是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业发展需求,建立专升本特训班级,努力开拓职业本科专业,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三是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需求,构建“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模式,对标就业岗位开展相关课程,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其他职业证书为抓手,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为载体,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的革新,围绕专业核心课程,需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从简单的讲授法到虚拟仿真、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多种方法,运用各类平台和新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多主体教育资源,搭建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优化多主体教育资源,引导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同时需要构建精准多主体联动机制。涉农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同政府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扶植与社会资源投入,加强家校联系,主动开展供给侧改革,致力于实现“农科教一体、产学研结合”。

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由路径。涉农高职院校应当以最具优势的主干农科专业为核心,围绕优势专业发展,以“T型”知识结构构建课程建设体系,特别关注文科基础课程设置、理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素养的培养。受限于体量、专业类群、规模等因素,高职院校间需要加强联系,遴选优质生源,开展交换生培养,以弥补本校专业交叉融合的不足。新农科建设需要加强与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应关注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从而整合资源,增强学科专业实力。

(四)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新农科文化育人新标准

新农科发展要求强化制度顶层设计,需要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建立更高追求、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完善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的监管体系与督导体系和第三方评价制度,开展课程评估,建立课程评估淘汰机制。

文化育人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挖掘涉农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传承,将耕读教育融于专业建设,建立文化育人新标准,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将“三农”文化、农事民俗、丰收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文化内容融于迎新活动、艺术节、读书会、元旦晚会、毕业晚会等渠道中,还可以将农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宿舍、楼道、教学楼、行政楼的公共空间进行展示,传播优秀农业文化,讲好专业故事,展示农学风采,努力形成“知农、爱农、兴农”的良好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韩天琪.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N].中國科学报,2019-08-13(005).

[3]张建军,黄庆林,张党省.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4):44-50.

[4]张秋平,敖和军,刘雄伦,等.农学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96-197.

[5]张季中,肖文博,张春凤,等.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4(8):64-65.

[6]闫立龙,曲建华,王一帆.新工科背景下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思路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23):83-86.

[7]向梅.双高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71-73.

[8]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1-02-24(1).

猜你喜欢
农学农科学科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学科新书导览】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