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

2023-06-16 12:25赵颂平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

[摘要]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起来。课程思政有其生成的内在机理,它是一个政治属性的价值共同体、协同优化的关系共同体、目标一致的实践共同体。协同、生态、系统3个视角是德育共同体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从构建合作与融合的协同体系、具有“大先生”情怀的生态体系、有反馈与优化功能的系统结构3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到一个体系更加健全、合力更加充分的阶段。

[关键词]德育共同体;现实壁垒;协同体系;生态体系;系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076-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12

德育共同体是一个实践上的概念,要求共同体中各要素之间能够良好的沟通、融洽、理解和配合,并形成共同的道德信仰、价值认同以及德育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所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专业教师所要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未被充分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效应尚不明显,思政课的“孤岛现象”还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运用共同体思想来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因此,从高校德育共同体视域来研究课程思政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论述。

一、德育共同体:课程思政生成的内在机理

德育共同体深化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和各类育人主体的育人功能。这一规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高校的意识形态属性,以“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为载体途径,着力构建具有目标一致性、主体交互性和集体协同性的“德育共同体”。将课程思政和德育共同体紧密联系起来,既是把握高校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又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需要[2]。从高校德育共同体概念出发,可以发现课程思政是一个具有政治属性的价值共同体、协同优化的关系共同体、目标一致的實践共同体。

(一)课程思政是具有政治属性的价值共同体

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凝聚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当前,各种敌对势力选中的突破口是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和国家政权安全的重要使命,要求我们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合格人才。课程思政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润物无声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是一个铸魂育人的过程。

(二)课程思政是协同优化的关系共同体

高校德育共同体“超越单向度和片面化的思维方式,弥合各要素之间的独立状态,努力寻求教育要素之间的内在共融性和‘共轭效应”[3]。从德育共同体的视角来看,要求教育主体能够组成有机整体,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形成整合性存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根”和“魂”,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各个环节,互相之间形成合力,防止某些要素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而独自存在。课程思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统摄其他课程,体现了教育内涵在所有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上的完整实现,这更加要求各教育主体、各教育模块能够实现“形”与“质”的统一[4]。各主体关系和实践关系既是相对独立、自主和差异的存在,又是积极对话、持续反馈的交往存在,由此推动德育共同体的发展。各个协同优化的德育主体,以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在不同育人体系中的交往,构成多元化的德育场景[5]。这有利于以打组合拳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课程思政是目标一致的实践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6]正是教育的历史责任,赋予了教育主体“目标一致性”与“利益攸关性”。培育时代新人是德育共同体一致的实践目标。大学教育是应对新型大国博弈和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供高水平创新的重大使命。在这样的目标使命之下,我们尤其需要有效抑制工具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带来的目标淡化、个体疏离和教育异化,推动真正共同体的生成。课程思政是一种匡正了的教育理念,它将游移在思想政治教育边缘的其他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吸纳进来、纠正过来,使他们牢固树立起“三全育人”理念,激发出协同育人的潜在价值,将内在理性转化为外在行动、将职责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行,为德育共同体同质效力和同向效果提供动力支撑。

二、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壁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的所有环节都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进行各要素的整合与弥合,形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是这个系统健康运转的粘合剂和指南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德育共同体理论为我们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从协同理念、生态理念和系统理念出发,可以发现实现课程思政还存在诸多壁垒和短板。

(一)从主体角度看,缺乏多元配合的协同观

“全员育人”的一个薄弱环节是,还没有很好地将育人功能从思政课程延伸到所有课程,专业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发挥还不够。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轻视立德树人职责,有些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累赘,有些教师不知如何开展这一项工作,存在着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同时,还存在育人职能没有贯穿到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的情况。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十大育人体系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完整体现。“全员育人”既要求辅导员、思政课程教师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求专业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等所有教育主体,能够明晰自己的任务,互相之间既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又要互通有无、沟通协同,产生合力,共同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

(二)从内容角度看,缺乏目标实现上的生态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时代新人”,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自身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让自己成为“人师”。但现实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经常割裂,造成育人生态不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而在积极履行“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教育的历史责任方面,却存在着各教育主体目标不明确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一些高校领导指出,“从现实情况看,……一般性的品德要求多,理想信念强调得少;个性化表达多,党的教育主张强调得少”[7]。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重视。”[8]因此,做好课程思政,营造优良的教育生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胸怀国之大者”的责任感履行好育人使命。

(三)从过程角度看,缺乏反馈优化的系统观

各高校在面对课程思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时,采取“要素思维方式”,即从单一要素着手推进教育改革与实踐,容易形成高校德育的非系统生态。将高校德育看作一个反馈与优化的系统,以系统性思维的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好地跳出“课程”本身,站在“育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课程思政问题。例如,站在学科的角度,以学科育人的视角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站在科研和创新的角度,以科研育人的视角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过系统改革,坚决纠正“一些学校口头上把思政课捧得很高,但落实不到教育、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上”等错误做法[9]。这一方案的出台,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开环建设到闭环管理的系统优化设计,建立起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学校—社会等各要素联动的微观课程与培养体系,中观校内教育与评价体系,宏观校外关系与生态优化之间全面协同推进的德育体系。

三、德育共同体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协同、生态、系统3个视角是德育共同体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合作与融合的课程思政协同体系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表现为合作与融合,也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如行云流水、顺理成章,既产生惊涛拍岸之势,又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让人赏心悦目,从而产生实效。

在协同合作方面,突出立德树人主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基调,建立起常态化师资互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各类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补机制。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领舞”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共舞”作用[10]。

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和溶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境界。所谓“融合性”是指课程思政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存在,它必须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环节相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1]。所谓“溶化”,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元素“溶盐于水”,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和人文历史底蕴,让学科史、优秀教师事迹、创业精神、优秀校友事迹等素材变成鲜活教材,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效应,防止简单的“贴标签”,不断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浙江大学昆虫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宣讲“西迁途中宁丢行李不丢标本”的故事——著名昆虫学家、曾任浙大农学院院长的蔡邦华教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在西迁途中不忘科研,将沿途采集的昆虫标本保存下来,历尽艰辛带回杭州,80多年来这些标本成了“镇院之宝”。这样的治学精神代代相传,也使得农学学科后继有人、长盛不衰。这些学科史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教育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坚定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信心。

(二)建构具有“大先生”情怀的课程思政生态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及其展开过程是由诸多“生态因子”相互牵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复合网状结构。主导这一生态系统的因素包括“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上有什么样的生态主题,就会呈现什么样的育人景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教学与思政等关系方面。

1.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表述,深入阐述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高等教育中价值、知识、能力这3个基本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所在的教育环节中,甚至包括后勤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都要将价值塑造有机地融入到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文化熏陶之中;在知识传授中,通过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更好地实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的育人成效。

2.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有“融课堂讲授和言传身教于一体”的“大先生”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以“大先生”来要求教师所起的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2]。在考察清华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13]。教师队伍是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强调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精髓是课程思政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学生对教师充满崇敬,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能够圈粉无数,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关怀,教师所呈现出来的师德师风,也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3.在教学与思政的关系上,要有“融思政方法和教学规律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联合用药”,效果最佳,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取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他课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个说服人的工作,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一门课程都在传递思想、植入观念、塑造价值,都会在无形中改变一个人,它不只是在知识上把学生塑造成更好的人,更会在观念和品行上形塑学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完善和提升,也是对思政课程主渠道建设的补充和支撑。专业课程的专业属性使得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属于课堂主渠道,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专业课程的思政属性使其在知识传授时要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专业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政要素融入课堂和课程中,让教育教学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育人过程。

(三)构建具有“反馈—优化”功能的系统结构

课程思政是一个协同系统,要求以系统思维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不仅是课程体系,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着眼于结构性、整体性、贯通性和全局性,将课程思政的实现过程看成“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系统优化过程。

结果导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举措。所谓结果导向是指依据设计好的培养目标逆向设计达成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教育环节,并根据互动反馈和调研评价持续地进行优化改进,从而保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结果导向与正向路径设计是逻辑上的对应项。在正向路径设计中,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念更新,合理设计课程思政。在学校层面,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质量规范、形成示范课程;在院系层面,结合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系统梳理各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点,形成各专业课程和课程组思政建设指南;在师生主体层面,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与“二三四”课堂的紧密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结果导向设计,将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将课程思政的要求转化成达成度评价,将达成度分解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并对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

持续改进体现了结果导向的动态实现过程。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与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强调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制定标准—评价—实施—评价—改进—再评价”等循环,持续改进课程思政质量。只有不断进行评价、反馈和改进,才能及时发现需要改进的环节并进行优化提升,才能有效地贯彻党的教育主张,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合理的反馈评价机制进行了批评:“有的跟国外机构设置的评价体系走,一切以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排序、定序、论英雄……给一些思政课教师造成很大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14]。因此,建立符合培養“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评价体系,建立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形成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问题的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评价的结果是否被用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才可能形成具有“反馈—优化”功能的课程思政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1][6][7][9][11][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3.

[2][5]任少波,楼艳.论高校德育共同体的三重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18(08):86-90.

[3]朱益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育人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3):18-20,44.

[4]杨威,汪萍.课程思政的“形”与“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02):195-202.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9.

[10]陈淑丽.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机制[J].教学与研究,2021(03):89-95.

[12]人民日报记者.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2).

[13]习近平.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01).

(责任编辑:王岚)

Research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Education in Courses from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Universities

ZHAO Songping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58,Chin)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eply integrates knowledge imparting,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s a value community with political attributes, a relationship community with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and a practice community with the same goals. Therefor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synergy, ecology, and system, a collaborative system of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a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the feelings of “Mr. Big”, and a system structure with feedback and optimization functions should be constructed. It is the path to realiz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community to fully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global mind, and pus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 stage where the system is more sound and the joint efforts are more full.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community; realistic barriers; collaborative system; ecological system; system thinking

[收稿日期]2023-01-31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立项项目“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与大学生思想引领”(项目编号:16JDSZ3013);浙江大学2020年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课程思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赵颂平(1970-),男,浙江杭州人,博士,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
高中化学系统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利用系统思维构建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新课堂
关于艺术设计类《设计图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和逆推思维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探索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基于系统思维与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