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波,周 伟,陆贵乾,李妮娜,刘 强,韦旻兴,倪小坤,谢珍惠,臧妹凤,全许斌
(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广西 柳州 545006)
糖尿病足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疑难病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该病病因病理复杂,治疗难度很大,疗效满意度普遍较低。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平均年发病率为8.1%,年死亡率为14.4%,年复发率为31.6%,总截肢率为19.03%[1]。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易导致难愈性溃疡,创面通常感染严重。新近调查研究[2]显示,我国糖尿病足的患病率正在增加,城市三甲医院中由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已成为住院患者最常见的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相关截肢率占非创伤性截肢的1/3。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数量势必会持续增多。糖尿病足溃疡形成与外周动脉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有关[3],通常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局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综合造成,医疗花费巨大,预后较差。寻求优异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难点,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为了研究电针在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2021 年7 月—2022 年11 月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2021 年7 月—2022 年11 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32 例,女18 例;年龄42 ~91 岁,平均(60.6±5.3)岁;糖尿病病程3 ~37 年,平均(10.7±4.2)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大小3.5 cm×2.9 cm ~22.3 cm×9.5 cm,病程3 d ~10 个月,Wagner 分级为3 ~4 级。对照组:男33 例,女17 例;年龄35 ~86 岁,平均(59.7±5.2)岁;糖尿病病程4 ~35 年,平均(11.3±3.8)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大小3.4 cm×3.1 cm ~21.8 cm×8.8 cm,病程4 d ~11 个月,Wagner 分级为3 ~4 级。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制订的“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4]和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 版)[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Wagner 分级为3 ~4 级[6]。
1.2.2 排除标准 排除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1)患有严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治疗或患精神疾病者;(2)正在进行化疗、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3)处于妊娠期的女性;(4)出现足溃疡恶变者;(5)正在进行透析治疗者;(6)因患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
1.3.1 基础治疗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糖尿病餐。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皮下注射胰岛素或采用胰岛素泵、口服降糖药进行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10.0 mmol/L。纠正酸碱失衡、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2 研究组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电针配合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电针治疗:入院当天即开始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 次,手术当天暂停1 次。术后第1 天恢复电针治疗,共治疗14 次。取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委中、昆仑、太溪、解溪。于患者身上确定穴位,常规消毒穴位区及术者手部,用毫针直刺进针20 ~35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1 分钟,不得气可采用辅助手法催气。穴位处有伤口则不取穴,患侧下肢穴位加用电针,电针治疗仪的刺激频率调至断续波3 Hz,电流调至患者可耐受的强度。入院后第5 天行一期溃疡清创手术,第12 天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手术。
1.3.3 对照组 基础治疗及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同研究组,不进行电针治疗。
1.4.1 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分别记录入院当天的VAS 评分及治疗后的VAS 评分。
1.4.2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分别记录入院当天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后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1.4.3 踝肱指数(ABI)分别记录入院当天的ABI 及治疗后的ABI。
1.4.4 创面愈合率 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前)、治疗后用薄膜法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面积)/治疗前创面面积×100%。
1.4.5 创面愈合时间 从入院日期到创面完全愈合日期所用的时间(天数)。
治愈:创面在4 周内完好覆盖表皮,愈合且无需更换敷料;显效:治疗后创面分泌物减少,有新鲜肉芽生长,创面面积缩小超过1/2,需要更换护创材料,创面在6 周内愈合;有效:治疗后新生的肉芽健康,创面面积有所缩小,需要更换护创材料,创面在13周内愈合;无效:治疗后创面分泌物多,无新鲜及健康肉芽生长,创面面积未缩小甚至扩大,治疗13 周以上仍不愈合。
以SPSS 26.O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² 检验。以P<O.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的VAS 评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 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ABI 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分)胫神经传导速度(m/s)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s) AB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6.3 3.2 42.7 46.9 42.3 46.7 0.69 0.92对照组 50 6.4 4.8 42.8 44.7 42.5 44.3 0.70 0.81
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s)
注:*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d)研究组 50 42.7±4.2* 19.8±4.5*对照组 50 36.3±4.0 25.2±5.1
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的比较[例(%)]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足属于“脱疽”“筋疽”的范畴。中医应用针灸治疗脱疽、筋疽的历史悠久、效果良好。适宜的针灸处方可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改善动脉硬化及神经功能的作用,从而可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7-10]。电针是将现代电刺激疗法应用于中医传统针灸技术中的治疗方法,相比之下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将外科治疗与电针有机融合后治疗糖尿病足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太冲穴归属于多气多血的足厥阴肝经,可调气和血、活血化瘀,治疗血管神经病变[11]。足三里穴归属于同样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 可调整全身气血,具有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作用,主治下肢痿痹、足踝肿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汇,其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其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主治下肢痿痹。血海属足太阴脾经,是生血及活血化瘀的要穴,主治下肢痿痹[12]。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可舒筋活络,治疗疮疡[13]。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有舒经活络清热之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昆仑穴对足踝痛有显著疗效[14]。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及原穴,功能为舒筋通络壮骨,主治足踝肿痛、下肢厥冷等。临床与足三里等穴合用,可起到提高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15]。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周围分布有胫前动、静脉和腓浅、腓深神经,功能为舒筋活络,主治足踝麻木疼痛。与绝骨穴联用,可起到恢复腓浅神经功能的作用[16]。诸穴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效,主治下肢痿痹、足痛疮疡,可起到改善下肢神经血管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清创、引流、植皮或皮瓣修复等外科技术是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的标准化流程,能有效控制肢体感染,修复缺损创面。将电针应用到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中,能有效提高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这提示电针有利于神经血管功能的修复。有研究指出,与传统的单纯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相比,电针配合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可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疗效。现阶段,糖尿病足的诊疗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糖尿病足疗效的提高仍然任重道远。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仍需要解决。糖尿病足中医外治、针灸治疗的报道包括各种针灸经验取穴报道的数量不少,但其说服力仍不足,种种问题均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不断提高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率仍是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要面临的问题。研究显示,电针在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17]。电针既保留了传统针刺的特色,又兼顾了电流的持续刺激作用,已经被证实具有镇痛、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改善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神经修复及再生的作用。其被运用于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8-20]。然而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仍主要以手术及西药治疗为主,中医技术的应用极少。笔者认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探索并采取切实高效、费用相对低廉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正切合当前临床所需。将电针治疗运用到糖尿病足溃疡的外科治疗中,以手术清创为主,以电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血管病变为辅,能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率,还能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推动中医技术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